触电危害及救护PPT课件 精品
合集下载
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PPT课件
电气间隙是两个导体间或导体对另一个可导电体间的最小空气 间隙。
爬电距离就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体之间或导电零部件 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小路径。
第三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为了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工作的需要,要求电气设备 采取接地措施。按接地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工作接 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最古老的电气安全措施。
3.加强用电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程和制度,并严格执行。
4.使用、维护、检修电气设备,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 程。
5.尽量不进行带电作业,特别在危险场所(如高温、潮湿地点), 严禁带电工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使用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如 使用绝缘棒、绝缘钳和必要的仪表,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等, 并设专人监护。
(1)保护接地 (2)保护接零 (3)漏电保护器
第二节 绝缘、屏蔽、安全间距防护
一、绝缘防护 绝缘:用不导电的材料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对触电起
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措施。 绝缘通常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固体绝缘三类。其中,固
体绝缘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可靠绝缘物质。 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主要为:导电性、节电性、绝缘强度等,分别以绝缘电阻率、
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 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双重绝缘: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加强绝缘:对基本绝缘进行改进后增强绝缘能力的绝 缘。在构成上可以包含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
二、外壳防护及选择 1、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 共有五类:0类指用基本绝缘作为防护的设备;Ⅰ类指还需要
间接接触保护一 般可采用保护接地(接零)、保护切断、漏 电保护器等措施。
1.使用安全电压
按照人体的最小电阻和工频致命电流可求得人体的危险电压为 (800~1000欧姆) ×(30~50mA)=24~50V
爬电距离就是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体之间或导电零部件 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小路径。
第三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为了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工作的需要,要求电气设备 采取接地措施。按接地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工作接 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最古老的电气安全措施。
3.加强用电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程和制度,并严格执行。
4.使用、维护、检修电气设备,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程和操作规 程。
5.尽量不进行带电作业,特别在危险场所(如高温、潮湿地点), 严禁带电工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使用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如 使用绝缘棒、绝缘钳和必要的仪表,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等, 并设专人监护。
(1)保护接地 (2)保护接零 (3)漏电保护器
第二节 绝缘、屏蔽、安全间距防护
一、绝缘防护 绝缘:用不导电的材料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以对触电起
保护作用的一种安全措施。 绝缘通常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固体绝缘三类。其中,固
体绝缘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可靠绝缘物质。 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 主要为:导电性、节电性、绝缘强度等,分别以绝缘电阻率、
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可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 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 双重绝缘:是兼有工作绝缘和附加绝缘的绝缘。 加强绝缘:对基本绝缘进行改进后增强绝缘能力的绝 缘。在构成上可以包含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
二、外壳防护及选择 1、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 共有五类:0类指用基本绝缘作为防护的设备;Ⅰ类指还需要
间接接触保护一 般可采用保护接地(接零)、保护切断、漏 电保护器等措施。
1.使用安全电压
按照人体的最小电阻和工频致命电流可求得人体的危险电压为 (800~1000欧姆) ×(30~50mA)=24~50V
触电急救课件 ppt
触电急救课件
目 录
• 触电的基本知识 • 触电急救措施 • 触电预防措施 • 触电急救案例分析 • 总结与建议
01
触电的基本知识
触电的定义与原理
触电的定义
触电是指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导致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的现 象。
触电的原理
当人体成为导电路径的一部分时,电流就会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电流对人体 的伤害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强度、持续时间、频率、电压以及电流通过人体的路 径等因素。
总结词
公共场所触电事故通常与公共设施的维护不 当有关。
事故起因
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标识 不清等。
急救措施
保持冷静,迅速切断电源,对伤者进行心肺 复苏,及时送医。
预防建议
加强公共场所电器设备的巡检和维护,设置 警示标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05
总结与建议
提高安全意识,预防触电事故发生
了解电的危险性
使用安全电器产品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产品,不要 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使用有接地线的电器产品,以防止触 电。
使用有安全认证的电器产品,不要使 用无认证的产品。
使用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电器产品,以 防止触电。
遵守用电安全规定
不在电线上悬挂物品,以防电线断裂引起触电。 不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以防触电。
不私拉乱接电线,以防发生火灾和触电。 不在电热器上烘烤衣物,以防发生火灾和触电。
04
触电急救案例分析
案例一:家庭触电事故
总结词
家庭环境中的触电事故往往因 为不规范用电或使用破损电器
引发。
事故起因
家庭电路老化、使用不规范、 电器设备破损等。
急救措施
迅速切断电源,检查伤者心跳 、呼吸情况,进行心肺复苏, 及时送医。
目 录
• 触电的基本知识 • 触电急救措施 • 触电预防措施 • 触电急救案例分析 • 总结与建议
01
触电的基本知识
触电的定义与原理
触电的定义
触电是指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导致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的现 象。
触电的原理
当人体成为导电路径的一部分时,电流就会通过人体,造成伤害。电流对人体 的伤害程度取决于电流的强度、持续时间、频率、电压以及电流通过人体的路 径等因素。
总结词
公共场所触电事故通常与公共设施的维护不 当有关。
事故起因
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标识 不清等。
急救措施
保持冷静,迅速切断电源,对伤者进行心肺 复苏,及时送医。
预防建议
加强公共场所电器设备的巡检和维护,设置 警示标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05
总结与建议
提高安全意识,预防触电事故发生
了解电的危险性
使用安全电器产品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产品,不要 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使用有接地线的电器产品,以防止触 电。
使用有安全认证的电器产品,不要使 用无认证的产品。
使用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电器产品,以 防止触电。
遵守用电安全规定
不在电线上悬挂物品,以防电线断裂引起触电。 不使用绝缘皮破损的电线,以防触电。
不私拉乱接电线,以防发生火灾和触电。 不在电热器上烘烤衣物,以防发生火灾和触电。
04
触电急救案例分析
案例一:家庭触电事故
总结词
家庭环境中的触电事故往往因 为不规范用电或使用破损电器
引发。
事故起因
家庭电路老化、使用不规范、 电器设备破损等。
急救措施
迅速切断电源,检查伤者心跳 、呼吸情况,进行心肺复苏, 及时送医。
《触电的急救》ppt课件
评估伤害程度
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原因更容易 受到严重伤害,需仔细评估伤害程度 。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建议
烧伤、烫伤等并发症处理方法
立即切断电源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 缘物体将受害者与电源分离。
烧伤处理
用干净的冷水冲洗烧伤部位,降低皮肤温度;用 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如有水泡,不要 弄破,以免感染。
现并处潜在问题。
健康管理计划
根据受害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包括饮食、运 动、作息等方面的建议,以促进其 全面康复。
宣传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 对触电事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 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1 2 3
触电事故的危害及原因
评估伤情
检查受害者的呼吸、心跳和意识状态,判断是否 存在生命危险。
烫伤处理
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约20分钟,以缓解疼痛和 降低皮肤温度;轻轻脱去受伤部位的衣服和饰品 ,避免进一步损伤;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避免 使用棉絮等易掉屑的物品。
心理干预和康复辅导重要性
缓解焦虑和恐惧
触电事故往往会给受害者带来严 重的心理创伤,如焦虑、恐惧等 。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受害 者缓解这些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对工作场所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 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所有员工都应接受触电急救培训,掌握基本 的触电急救技能,以便在发生触电事故时能 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户外活动时如何避免触电风险
远离高压电线和变压器
在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远离高压 电线、变压器等危险区域,避免发生 触电事故。
触电危害与急救方法ppt课件
㈠、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带电体或者是人体 过分的接近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也称正常状态下的 触电。常见的直接接触触电有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基本概念 ⒈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当人站在地面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到某
相火线而发生的触电现象。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发生单相触 电,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几乎就是电源的相电压220V。
切断电源线
就近拉
闸断电
脱离低压 电源的方
法
在触电者 身体的下
方垫上
绝缘物质
挑开导线
拽触电
者的衣服 使其脱离 电源。
四、触电急救
⑴☆ 立即电话通知供电部门
拉闸停电
⑵☆☆ 可以拉开断路器停电;或用绝缘棒拉
开跌落式熔断器切断电源。
⑶☆☆☆ 在非常情况下可以采用短路法使高
压线路短路
电伤的处理
四、触电急救
触电危害与救护
目
录
• 第一节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第二节 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 • 第三节 常见的触电方式 • 第四节 触电急救方法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种类
触电事故方式
1、电击
⒉电伤
1.直接接触触电 2.间接接触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
⒈单相触电
⒉两相触电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基本概念 • 1、电击: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的内部器官在
四、触电急救
• 操作方法 • ③如遇牙关紧闭者,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方法与
口对口基本相同。此时可将伤者嘴唇紧闭,施救者对准伤 者的鼻孔吹气,吹气时压力应稍大一些,时间也应稍长, 以利气体进入肺内。
四、触电急救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带电体或者是人体 过分的接近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也称正常状态下的 触电。常见的直接接触触电有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基本概念 ⒈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当人站在地面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到某
相火线而发生的触电现象。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发生单相触 电,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几乎就是电源的相电压220V。
切断电源线
就近拉
闸断电
脱离低压 电源的方
法
在触电者 身体的下
方垫上
绝缘物质
挑开导线
拽触电
者的衣服 使其脱离 电源。
四、触电急救
⑴☆ 立即电话通知供电部门
拉闸停电
⑵☆☆ 可以拉开断路器停电;或用绝缘棒拉
开跌落式熔断器切断电源。
⑶☆☆☆ 在非常情况下可以采用短路法使高
压线路短路
电伤的处理
四、触电急救
触电危害与救护
目
录
• 第一节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第二节 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 • 第三节 常见的触电方式 • 第四节 触电急救方法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种类
触电事故方式
1、电击
⒉电伤
1.直接接触触电 2.间接接触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
⒈单相触电
⒉两相触电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基本概念 • 1、电击: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的内部器官在
四、触电急救
• 操作方法 • ③如遇牙关紧闭者,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方法与
口对口基本相同。此时可将伤者嘴唇紧闭,施救者对准伤 者的鼻孔吹气,吹气时压力应稍大一些,时间也应稍长, 以利气体进入肺内。
四、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ppt课件
触电分类
根据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和时间长短,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电击是指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生理效应的伤害;电伤则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 局部伤害。
触电原因及危害
触电原因
设备漏电、违章操作、缺乏安全用 电知识等。
触电危害
轻者引起惊吓、心悸、头晕等症状, 重者可能导致心室颤动、心跳骤停 甚至死亡。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电击后综合症:电击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
迅速切断电源。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确保自身安全。 评估受害者状况。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触电急救的常用方法
02
03
04
心肺复苏(CPR)。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 用。
创伤处理与烧伤救治。
高压线触电安全及急救措施
高压线安全距离
保持与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不随意攀爬或接近高压线塔。
触电预防措施
加强高压线周边区域的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避免在恶劣天气下靠近高压线。
触电急救措施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护措施,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并通知专业医护人员到场救治。注意在救援过程中保持自身安全距离,避免再次触电。
新型触电急救技术展望
智能电击防护装备
利用先进材料和技术,开发能够自动检测电流并切断电源的防护装备。
集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实时监测电流强度,并通过算法判断危险程度, 自动采取保护措施。
新型触电急救技术展望
远程触电急救系统
1
2
结合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构建远程触电急救 系统。
3
通过手机APP或专用设备,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受 害者状况、指导现场急救、协调救援资源等功能。
根据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和时间长短,触电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电击是指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生理效应的伤害;电伤则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 局部伤害。
触电原因及危害
触电原因
设备漏电、违章操作、缺乏安全用 电知识等。
触电危害
轻者引起惊吓、心悸、头晕等症状, 重者可能导致心室颤动、心跳骤停 甚至死亡。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电击后综合症:电击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
迅速切断电源。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确保自身安全。 评估受害者状况。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触电急救的常用方法
02
03
04
心肺复苏(CPR)。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 用。
创伤处理与烧伤救治。
高压线触电安全及急救措施
高压线安全距离
保持与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不随意攀爬或接近高压线塔。
触电预防措施
加强高压线周边区域的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避免在恶劣天气下靠近高压线。
触电急救措施 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护措施,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并通知专业医护人员到场救治。注意在救援过程中保持自身安全距离,避免再次触电。
新型触电急救技术展望
智能电击防护装备
利用先进材料和技术,开发能够自动检测电流并切断电源的防护装备。
集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实时监测电流强度,并通过算法判断危险程度, 自动采取保护措施。
新型触电急救技术展望
远程触电急救系统
1
2
结合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构建远程触电急救 系统。
3
通过手机APP或专用设备,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受 害者状况、指导现场急救、协调救援资源等功能。
触电急救安全知识PPT课件
脱离电源
总结词
在切断电源后,应尽快将触电者从电源附近移开,以避免其他人员误触电。
详细描述
在脱离电源的过程中,应保持冷静,避免慌乱和急躁。同时,应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避免直接接触电源。 如果触电者身体紧贴着电源或其他带电物体,应使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带电物体分离。
心肺复苏术(CPR)
案例二
赵小姐在海滩游泳时,因误触水中带电物体 而触电。附近游客迅速切断电源并进行急救
,赵小姐逐渐恢复意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工作场所触电事故案例
要点一
案例一
李工在工厂操作电气设备时,不慎触电。同事迅速切断电源 并拨打120,但李工最终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
要点二
案例二
王工在建筑工地使用电动工具时,因电缆破损导致触电。 工友们迅速切断电源并进行急救,王工幸免于难。
户外触电事故案例
案例一
张先生在公园散步时,不慎踩到破损的电缆, 触电倒地。路人发现后,迅速切断电缆并拨 打120,张先生得以生还。
02 触电急救方法
切断电源
总结词
在触电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切断电源,以减少电流对人体的持续伤害。
详细描述
如果电源开关在附近,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或者使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 物体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拨开。如果电源开关距离较远,应迅速寻找其他可靠的 绝缘物体,如厚实的塑料袋、橡胶手套等,将触电者与电源隔离。
评估
对安全用电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可 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际操作等方式了 解人们掌握安全用电知识的情况,及 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05 安全用电法规与标准
安全用电法规
国家法规
触电危害与急救ppt课件
2020/7/11
.
3
电伤有以下三种: (1)电灼伤 (2)电烙伤 (3)皮肤金属化
2020/7/11
.
4
二、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一般与下面 几个因素有关: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 体的部位、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触电 者的身体状况等。
2020/7/11
2020上/7/1一1 页
下一页
返回. 本章
15
U V W
跨步电压
图 3-3 跨步电压触电示意图
2020/7/11
.
16
1.3 触电急
一、触电事故的特点 救
1.触电事故具有多发性。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触电而死 亡的人数,约占全国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10%仅次 于交通事故。
2.触电事故具有季节性。6-9月份触电事故多。这是因 为夏秋季节多雨潮湿,降低了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 多汗导致皮肤电阻下降,再加上工作服,绝缘鞋和绝 缘手套穿戴不齐,所以触电几率大大增加。
3.触电事故具有行业性
与组织管理水平及安全措施的完善有关。
4.触电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
如能正确的采取救护措施,会降低死亡率。
2020/7/11
.
17
掌握触电急救知识,能有效减少触电伤亡。 因此,电气工作人员和所有用电人员,均应掌握 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急救的要点
抢救迅速与救护得法,紧急救护法是从业人员必 备条件。
2020/7/11
.
14
3.跨步电压触电
当高压电线及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或线路的 一相断线落地时,落地点的电位就是导线的电位, 电流就会从落地点(或绝缘损坏处)流入地中。 电流在接地点周围产生电压降。当人体在落地点 周围行走时,两脚之间有一定的电压,称为跨步电 压。离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大。这种触电方 式称为跨步电压触电。如图3-3所示
触电事故急救常识 PPT课件
在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解开患者领 扣、紧身衣服和裤带,清除口腔内的 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胸外按压法介绍与实施要点
胸外按压法是通过有节奏的按 压患者胸骨,推动胸腔内气体 交换,维持心脑等重要器官血
液供应的方法。
实施要点包括掌握正确的按压 位置、深度和频率,以及保持
按压与放松时间的相等。
按压位置应在患者胸骨下段, 双手掌根重叠置于该处,利用 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雷电击伤急救处理方法
脱离电源
01
发现有人被雷电击伤,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伤者与
电源分开。
现场急救
02
对伤者进行现场急救,包括检查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处理
外伤和烧伤等。
及时送医
03
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途中应继续观察伤者的病情变化。
化学烧伤伴随触电时处理原则
切断电源
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伤者与电源分开,确保救援者自身安 全。
按压深度应使胸骨下陷5-6cm ,按压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 100-120次。
止血与包扎技巧
触电事故可能导致患者出血,因此需要及时止血和包扎。
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止血、止血带止血等。对于小伤口,可以直接用干净的纱布 或手帕压迫伤口止血;对于大血管出血,应使用止血带或绷带进行止血。
包扎时应注意松紧适度,既要保证止血效果,又要避免过紧导致组织坏死。同时, 应注意观察患者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情况。
03
触电事故现场急救方法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流程
01
02
03
04
05
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 膀,高声呼喊患者,判 断其有无意识。
呼救求援:如患者无意 识,应立即大声呼救, 请求他人帮助拨打急救 电话,并获取AED(自 动体外除颤器)。
胸外按压法介绍与实施要点
胸外按压法是通过有节奏的按 压患者胸骨,推动胸腔内气体 交换,维持心脑等重要器官血
液供应的方法。
实施要点包括掌握正确的按压 位置、深度和频率,以及保持
按压与放松时间的相等。
按压位置应在患者胸骨下段, 双手掌根重叠置于该处,利用 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雷电击伤急救处理方法
脱离电源
01
发现有人被雷电击伤,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伤者与
电源分开。
现场急救
02
对伤者进行现场急救,包括检查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处理
外伤和烧伤等。
及时送医
03
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途中应继续观察伤者的病情变化。
化学烧伤伴随触电时处理原则
切断电源
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将伤者与电源分开,确保救援者自身安 全。
按压深度应使胸骨下陷5-6cm ,按压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 100-120次。
止血与包扎技巧
触电事故可能导致患者出血,因此需要及时止血和包扎。
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止血、止血带止血等。对于小伤口,可以直接用干净的纱布 或手帕压迫伤口止血;对于大血管出血,应使用止血带或绷带进行止血。
包扎时应注意松紧适度,既要保证止血效果,又要避免过紧导致组织坏死。同时, 应注意观察患者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情况。
03
触电事故现场急救方法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流程
01
02
03
04
05
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 膀,高声呼喊患者,判 断其有无意识。
呼救求援:如患者无意 识,应立即大声呼救, 请求他人帮助拨打急救 电话,并获取AED(自 动体外除颤器)。
触电急救完整ppt课件完整版(2024)
是否有呼吸。
人工呼吸
将触电者仰卧于硬质平面上,施 救者双手交叠,掌根置于两乳头 连线中点,进行连续、快速的胸
外按压。
胸外按压
清除触电者口鼻异物,采用仰头 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
捏住触电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 ,口对口吹气两次。
伤口处理与止血技巧
清洗伤口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 口,去除污物和异物。
益。
工伤保险制度在触电事故中应用
介绍工伤保险制度在触电事故中的适 用范围和条件。
提供申请工伤保险待遇的流程和注意 事项,帮助受害者及时获得保障。
分析工伤保险制度在触电事故中的具 体作用,包括医疗费用支付、伤残津 贴、死亡抚恤金等。
提高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强调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性,鼓 励公众了解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及时呼救与报警
01
呼救
向周围人员呼救,请求协助救援。
02
报警
拨打急救电话,报告触电事故,请求专业救援队伍前来救援。
03
注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在实际救援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确
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救援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以确保救援效果。
03
触电急救方法与步骤
脱离电源方法
设备漏电
其他原因
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老化等原因导致漏 电,人接触漏电设备时就会发生触电事 故。
如雷击、静电感应等也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 发生。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加强安全用电教育
提高公众对电的危险性的认识,普及安全用电知识,是预防触电事故 的基础。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电气设备安装、维修、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断 电源后再进行维修,避免带电作业。
人工呼吸
将触电者仰卧于硬质平面上,施 救者双手交叠,掌根置于两乳头 连线中点,进行连续、快速的胸
外按压。
胸外按压
清除触电者口鼻异物,采用仰头 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
捏住触电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 ,口对口吹气两次。
伤口处理与止血技巧
清洗伤口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 口,去除污物和异物。
益。
工伤保险制度在触电事故中应用
介绍工伤保险制度在触电事故中的适 用范围和条件。
提供申请工伤保险待遇的流程和注意 事项,帮助受害者及时获得保障。
分析工伤保险制度在触电事故中的具 体作用,包括医疗费用支付、伤残津 贴、死亡抚恤金等。
提高法律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强调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性,鼓 励公众了解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及时呼救与报警
01
呼救
向周围人员呼救,请求协助救援。
02
报警
拨打急救电话,报告触电事故,请求专业救援队伍前来救援。
03
注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在实际救援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确
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救援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以确保救援效果。
03
触电急救方法与步骤
脱离电源方法
设备漏电
其他原因
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老化等原因导致漏 电,人接触漏电设备时就会发生触电事 故。
如雷击、静电感应等也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 发生。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加强安全用电教育
提高公众对电的危险性的认识,普及安全用电知识,是预防触电事故 的基础。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电气设备安装、维修、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断 电源后再进行维修,避免带电作业。
触电事故与急救措施PPT课件pptx
创面处理技巧和注意事项
创面处理技巧
及时清创、保护创面、促进愈合。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保持创面干燥,防止感染。
并发症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并发症风险
感染、休克、肾功能不全等。
应对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治疗、补液治疗等。同时,加强 患者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06
总结与展望
气道异物梗阻处理方法
识别异物梗阻
实施背部叩击
腹部冲击法
清除异物
观察触电者是否有呼吸困难 、咳嗽、喘息等异物梗阻症 状。
对于意识清醒的触电者,鼓 励其咳嗽排出异物;如无法 排出,站在触电者背后,用 一只手臂环绕其腰部,另一 只手握成拳状,向内向上叩 击触电者背部两次。
如背部叩击无效,将触电者 置于头低脚高姿势,用一只 手握成拳状放在触电者腹部 正中线脐上两横指处,另一 只手握住此拳头快速向内向 上冲击5次。
创面处理原则和方法选择
处理原则
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减少感染机会;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选择
根据烧伤深度和面积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如保守换药、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等 。
并发症预防和持呼吸 道通畅,预防窒息;及时补液,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促进 创面愈合。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指南
贴附电极片
根据AED语音提示,将电极片 正确贴附在触电者裸露的胸部 皮肤上。
实施除颤
如AED建议除颤,按下除颤按 钮进行除颤。
开启AED
将AED放置在触电者身旁,按 下电源按钮开启设备。
分析心律
确保所有人员不要接触触电者 ,让AED分析触电者心律。
继续CPR
触电危害与救护课件
案例三
操作员在清理电气柜时,不慎将工具碰到带电部位,造成触电。
其他触电事故案例
案例一
户外活动时,电线断裂搭在地上,行人踩到后发生触电。
案例二
建筑工地中,工人操作挖掘机时,不慎将电缆挖断,导致 触电。
案例三
学校实验室中,学生在做实验时误碰带电设备,造成触电 。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触电危害与救护的重要性
家庭用电安全
选用合格电器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产品,不购买假冒伪劣 产品。
定期检查电路
定期检查家庭电路,确保电线、插头插座完好无 损。
注意儿童安全
将电器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教育孩子不 要乱动电器。
工业用电安全
培训员工
对员工进行用电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循安全规定。
检查设备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接地、绝缘等安全措施完好。
触电的原理
当人体成为导电路径的一部分时,电 流就会通过人体,造成伤害。
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通过人体的 路径以及电流的频率等因素都会影响 触电的危害程度。
触电的类型
01
02
03
电击
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肌肉抽 搐、痉挛等伤害,严重时 可导致昏迷或死亡。
电伤
电流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造成的人体外部烧伤或内 部损伤。
THANKS
感谢观看
电磁场伤害
长期暴露在强电磁场中, 可能导致人体健康受损, 如影响神经系统、免疫系 统等。
02
触电的危害
对人体的伤害
直接伤害
触电可能导致皮肤烧伤、 内部器官损伤,甚至心跳 骤停。
间接伤害
触电可能导致长期健康问 题,如神经系统损伤、心 理创伤等。
长期影响
操作员在清理电气柜时,不慎将工具碰到带电部位,造成触电。
其他触电事故案例
案例一
户外活动时,电线断裂搭在地上,行人踩到后发生触电。
案例二
建筑工地中,工人操作挖掘机时,不慎将电缆挖断,导致 触电。
案例三
学校实验室中,学生在做实验时误碰带电设备,造成触电 。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触电危害与救护的重要性
家庭用电安全
选用合格电器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产品,不购买假冒伪劣 产品。
定期检查电路
定期检查家庭电路,确保电线、插头插座完好无 损。
注意儿童安全
将电器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教育孩子不 要乱动电器。
工业用电安全
培训员工
对员工进行用电安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循安全规定。
检查设备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接地、绝缘等安全措施完好。
触电的原理
当人体成为导电路径的一部分时,电 流就会通过人体,造成伤害。
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通过人体的 路径以及电流的频率等因素都会影响 触电的危害程度。
触电的类型
01
02
03
电击
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肌肉抽 搐、痉挛等伤害,严重时 可导致昏迷或死亡。
电伤
电流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造成的人体外部烧伤或内 部损伤。
THANKS
感谢观看
电磁场伤害
长期暴露在强电磁场中, 可能导致人体健康受损, 如影响神经系统、免疫系 统等。
02
触电的危害
对人体的伤害
直接伤害
触电可能导致皮肤烧伤、 内部器官损伤,甚至心跳 骤停。
间接伤害
触电可能导致长期健康问 题,如神经系统损伤、心 理创伤等。
长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本概念 • 1、电击: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的内部器官 在生理上的反应和病变。随着电流的大小不同人体的反应 也不同。如针刺感、击痛感、昏迷、心室颤动、呼吸困难 或停止现象。 • 电击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强度、电 流持续的时间、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以及触 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与电 流强度的关系
1.★
触电事故与电流强度 的关系
①感知电流
②摆脱电流
③安全电流
④室颤电流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基本概念 ①感知电流: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 流值因人而异。总体上成年男子感知电流平均值约为1mА, 而成年女子约为0.7mА。 ②摆脱电流:人能忍受并能自动摆脱电源的通过人体 的最大电流。平均值为10mА。
触电危害及救护
触电危害与救护 目 录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 常见的触电方式 触电急救方法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种类
触电事故方式
1、电击
⒉电伤
1.直接接触触电
2.间接接触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
⒈单相触电
⒉两相触电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⒉两相触电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基本概念 触电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电弧放电 时,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或是进入其他导体构成回路的 现象。 常见的触电方式有两种:即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 触电。 ㈠、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带电体或者是人体 过分的接近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也称正常状态下的 触电。常见的直接接触触电有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通过人体电流的时间以毫 秒计量,人体通电的时间越 短,伤害越轻。
电流持续时间越长,对人 体的伤害越严重,触电后 果越可怕。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4.★★★★ 触电事故与电流通过的路径的 关系
电流 大地
电流从人体的左手流经至前胸时,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伤害 与其他关系
5.★★★★★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基本概念 • ②电弧灼伤。主要发生在误操作产生的电弧、带电作 业时短路产生的电弧或人体过分的接近高压带电体产生放 电电弧,极高的电弧温度将皮肤烧伤。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基本概念 • ⑵皮肤金属化。 • 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6000-8000℃),使电弧周围的 金属熔化、气化后飞溅到受伤皮肤的表层,使皮肤金属化。 ⑶触电事故往往还会伴随着其他的伤害。如高空作业 时引起的坠落摔伤;水中作业时引起的溺水死亡等。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与电 流频率的关系
2.★★ 触电事故与电流频 率的关系
①工频电流对人体 的伤害程度大
②直流电流对人体 的影响较小
③当电流的频率超 过20КНz时,对人 体的危害作用明显 地减小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与电流 持续时间的关系 3.★★★ 触电事故与电流持续时间 的关系
二、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
触电事故 发生规律
1 违章作业事故多
触电事故 发生规律
4 触电事故在非电工 人员中占的比较多
2 使用携带.移动式设 备事故多
5 触电事故季节性 明显
3 低压设备较高 压触电事故多
6 农村触电事故 远高于城镇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触电方式Βιβλιοθήκη 触电 方式直接接触触电
间接接触触电
⒈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一)
一、中性点直接地的电网中,单相触电情况分析。
电路图
~220V Ib Rb R0 R0 1、电流路径: 相线 人体 大地 接地体
Rb
电源中性点
2、流经人体的电流强度的大小: I b = U 相 / (R b+R0) =220 / (1700 + 4) = 129 m A >>30 m A(安全电流) 3、防触电措施:人体站在干燥绝缘的地板上,I b 就很小,则人体不会有触电的危险。
触电伤害与其他关系
健康状态
不同人群与性别的差异
身体好的危害轻
儿童轻成人危害重
身体不好的危害重
女性较男性重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基本概念 • ⒉电伤 电伤是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外伤。 • 主要表现在: • ⑴电灼伤。电灼伤分为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 ①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在电流通过人 体的皮肤的进、出口处造成的灼伤。一般电灼伤伤口入口 比出口处的灼伤更加严重。 •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基本概念 ⒈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当人站在地面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到某 相火线而发生的触电现象。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发生单相触 电,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几乎就是电源的相电压220V。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基本概念 ⒉两相触电 指人体同时接触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而发生的触 电现象。若人体触及一相火线、一相零线,人体承受的电 压为220V;若人体触及两根火线,则人体承受的电压为线 电压380V。两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㈡间接接触触电 • 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 外壳或金属构架,而因故障意外带电发生的触电现象。也 称非正常状态下的触电现象。 • 跨步电压触电也属于间接接触触电。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基本概念 ③安全电流:使人不发生心室颤动的最大人体电流。 在一般的场合可以取30mА为安全电流,即认为30mА是人 体可以忍受而又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 而在高危场合应取10mА为安全电流;在水中或者在 高空应选5mА为安全电流。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基本概念 ④致命(室颤)电流: 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 最小电流。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超过50mА,时间超过 1s就可能发生心室颤动和呼吸停止,即:“假死”现象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率平均值为75次/分钟,当发生心 室颤动时心率将达1000次/分钟) 。
单相触电(二)
二、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单相触电情况分析
XC Rb
Z
Ib Rb XC= R 1 2πf C
1、相线
人体
大地
其他两相对地阻抗
电源中性点
2、I = U / R + r = 380 / (1700+Z); 式中,Z=X c // R 正常情况下: Z很大,I b就会很小,人是安全的; 特殊情况下:在高压不接地电网中,XC 容抗减小,Z 减小,I b电流变大, 危及人身安全。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与电 流强度的关系
1.★
触电事故与电流强度 的关系
①感知电流
②摆脱电流
③安全电流
④室颤电流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基本概念 ①感知电流: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 流值因人而异。总体上成年男子感知电流平均值约为1mА, 而成年女子约为0.7mА。 ②摆脱电流:人能忍受并能自动摆脱电源的通过人体 的最大电流。平均值为10mА。
触电危害及救护
触电危害与救护 目 录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 常见的触电方式 触电急救方法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种类
触电事故方式
1、电击
⒉电伤
1.直接接触触电
2.间接接触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
⒈单相触电
⒉两相触电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⒉两相触电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基本概念 触电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电弧放电 时,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或是进入其他导体构成回路的 现象。 常见的触电方式有两种:即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 触电。 ㈠、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带电体或者是人体 过分的接近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也称正常状态下的 触电。常见的直接接触触电有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通过人体电流的时间以毫 秒计量,人体通电的时间越 短,伤害越轻。
电流持续时间越长,对人 体的伤害越严重,触电后 果越可怕。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4.★★★★ 触电事故与电流通过的路径的 关系
电流 大地
电流从人体的左手流经至前胸时,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伤害 与其他关系
5.★★★★★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基本概念 • ②电弧灼伤。主要发生在误操作产生的电弧、带电作 业时短路产生的电弧或人体过分的接近高压带电体产生放 电电弧,极高的电弧温度将皮肤烧伤。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基本概念 • ⑵皮肤金属化。 • 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6000-8000℃),使电弧周围的 金属熔化、气化后飞溅到受伤皮肤的表层,使皮肤金属化。 ⑶触电事故往往还会伴随着其他的伤害。如高空作业 时引起的坠落摔伤;水中作业时引起的溺水死亡等。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与电 流频率的关系
2.★★ 触电事故与电流频 率的关系
①工频电流对人体 的伤害程度大
②直流电流对人体 的影响较小
③当电流的频率超 过20КНz时,对人 体的危害作用明显 地减小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与电流 持续时间的关系 3.★★★ 触电事故与电流持续时间 的关系
二、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
触电事故 发生规律
1 违章作业事故多
触电事故 发生规律
4 触电事故在非电工 人员中占的比较多
2 使用携带.移动式设 备事故多
5 触电事故季节性 明显
3 低压设备较高 压触电事故多
6 农村触电事故 远高于城镇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触电方式Βιβλιοθήκη 触电 方式直接接触触电
间接接触触电
⒈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一)
一、中性点直接地的电网中,单相触电情况分析。
电路图
~220V Ib Rb R0 R0 1、电流路径: 相线 人体 大地 接地体
Rb
电源中性点
2、流经人体的电流强度的大小: I b = U 相 / (R b+R0) =220 / (1700 + 4) = 129 m A >>30 m A(安全电流) 3、防触电措施:人体站在干燥绝缘的地板上,I b 就很小,则人体不会有触电的危险。
触电伤害与其他关系
健康状态
不同人群与性别的差异
身体好的危害轻
儿童轻成人危害重
身体不好的危害重
女性较男性重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 基本概念 • ⒉电伤 电伤是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外伤。 • 主要表现在: • ⑴电灼伤。电灼伤分为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 ①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在电流通过人 体的皮肤的进、出口处造成的灼伤。一般电灼伤伤口入口 比出口处的灼伤更加严重。 •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基本概念 ⒈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当人站在地面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到某 相火线而发生的触电现象。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发生单相触 电,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几乎就是电源的相电压220V。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基本概念 ⒉两相触电 指人体同时接触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而发生的触 电现象。若人体触及一相火线、一相零线,人体承受的电 压为220V;若人体触及两根火线,则人体承受的电压为线 电压380V。两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㈡间接接触触电 • 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 外壳或金属构架,而因故障意外带电发生的触电现象。也 称非正常状态下的触电现象。 • 跨步电压触电也属于间接接触触电。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基本概念 ③安全电流:使人不发生心室颤动的最大人体电流。 在一般的场合可以取30mА为安全电流,即认为30mА是人 体可以忍受而又无致命危险的最大电流; 而在高危场合应取10mА为安全电流;在水中或者在 高空应选5mА为安全电流。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基本概念 ④致命(室颤)电流: 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 最小电流。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超过50mА,时间超过 1s就可能发生心室颤动和呼吸停止,即:“假死”现象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率平均值为75次/分钟,当发生心 室颤动时心率将达1000次/分钟) 。
单相触电(二)
二、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单相触电情况分析
XC Rb
Z
Ib Rb XC= R 1 2πf C
1、相线
人体
大地
其他两相对地阻抗
电源中性点
2、I = U / R + r = 380 / (1700+Z); 式中,Z=X c // R 正常情况下: Z很大,I b就会很小,人是安全的; 特殊情况下:在高压不接地电网中,XC 容抗减小,Z 减小,I b电流变大, 危及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