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作文
《礼义廉耻忠孝节义之我见》
从小到大,我对礼义廉耻忠孝节义这一堆词的理解其实是挺模糊的,感觉就像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高大上的东西。
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这些词有了比较实在的感悟。
那是在我老家的村里。
我们村有个老伯伯,大家都叫他赵大爷。
赵大爷为人特别实在。
有一回,村里每家每户凑钱要重新修村头的那个小亭子,这小亭子虽然不大,但却是村里老人小孩休闲乘凉的好地方。
说到礼,赵大爷在凑钱这事上就特别讲究。
他把自己辛苦攒下的钱,用一块干净的布包了好几层,再用一根红线捆着,恭恭敬敬地交到负责这件事的人手里。
他说,这是村里的公共事务,咱得尊重,这钱虽然不多,但这态度得有礼数。
这让我明白了,礼这个东西,不在乎形式多复杂,敬重就是一种礼。
义呢,在修亭子的时候,有一户人家因为一些口角和负责修亭子的人闹了别扭,不愿意给钱了。
赵大爷知道后,买了点酒,去那户人家盘腿一坐,就开始唠家常。
三两句话就把理儿说清了,那户人家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地道,立马把钱补上了。
赵大爷说,咱们同村的,相互帮助是应当的,这就是义,可不能为了点小事就不顾大局。
廉这方面呢,村里修亭子很多材料采购都是找熟人,但赵大爷专门盯着。
有一次采购砖头的侄子想抬高一点价格自己偷偷赚点。
赵大爷直接在大伙面前把价格讲得明明白白,还说咱干这事得清廉,可不能让大伙的钱进了个人腰包。
再说耻,有个年轻人在亭子里乱丢垃圾,赵大爷看到了,也不骂人。
就默默地把垃圾捡起来,然后走到年轻人跟前,就在那盯着他看。
那年轻人脸唰的一下就红了,后来再也没乱过。
赵大爷说,人得知道羞耻,不能做没脸面的事儿。
忠孝这俩字在赵大爷身上就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他对自己的老母亲那是百般孝顺啊。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老太太屋里看看,问长问短。
老太太要是想吃啥,哪怕是大冬天,赵大爷也跑老远的地方去买。
他说,孝是做人的根本,咱要是对爹妈都不好,那还怎么做人呢?而且他对村里也是忠,只要村里需要,他总是第一个出来帮忙,他觉得村里就像一个大家庭,他得忠诚对待。
节义嘛,赵大爷做事就是一板一眼的,答应的事不管多困难都会做到。
他总说做人得有气节,不能为了点小利益就违背自己的原则。
以前有个外乡人来到村里,说给赵大爷一笔钱,想低价租下村里的一片地来做不太好的生意。
赵大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还把那人好好教育了一顿。
礼义廉耻忠孝节义,这些词以前感觉离我好远,就像天上的星星。
通过赵大爷的这些事儿,我发现原来这些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赵大爷一样在生活点滴里践行这些东西,那这社会肯定会变得特别美好。
咱们不需要把这些词成天挂在嘴上,只需要在日常的一件件小事上问心无愧地做到位就好了呀。
《从生活小事看礼义廉耻忠孝节义》
聊起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啊,我总是能想起我们家邻居李婶儿的事儿。
这李婶儿可是我们这个单元的热心肠。
先谈谈礼吧。
我们这栋楼是老旧楼没有电梯,有一次我扛着一个大行李箱好不容易爬到四楼,累得气喘吁吁。
刚到四楼转角处,李婶儿从她家里出来,手里拿着两个橘子,她热情地和我打招呼。
看我吃力的样子就帮我把行李箱挪到我家门口。
我忙不迭地感谢她,她却笑着说:“这有啥,远亲不如近邻,咱们这邻里间就得有礼貌相互关照,不然这日子过得多没味儿。
”她的话虽然直白,但是那种透着的尊重和热心就是礼啊。
说到义,楼里有个小孩父母闹矛盾,爸把妈气走了,这小孩就没人照顾。
李婶儿二话没说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了好些天。
她又是做饭给孩子吃,又是辅导孩子做作业的。
有人问她图啥,她讲:“这孩子多可怜
呐,咱这时候不伸把手,还叫啥邻居,这就是义。
”
廉呢,李婶儿弄得一手好刺绣。
有些街上的商家知道后想让李婶儿给他们做工,那些商家开价虽然不是很高,但也还能挣点钱。
可是有些商家提出让李婶儿用便宜的次品丝线,然后把成品当高档货卖。
李婶儿操着大嗓门就拒绝了:“咱做人不能没了廉,昧着良心赚这钱,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
耻这方面,楼里有个年轻人总爱占小便宜,从楼下快递点经常拿错别人的小包裹当成是自己的就拿走。
有一回他又这样,被李婶儿看到了。
李婶儿当场就说:“哟呵,这东西可不是咱的可不能乱拿。
咱要是老干这种事,被人指着脊梁骨说没羞耻心,咱将来在这楼里还咋抬头做人呢。
”那年轻人脸马上红到了耳根子,后来再也没犯过。
说起孝。
李婶儿家里有个老父亲患了病,李婶儿忙前忙后的,先不说伺候大小便等一些脏活累活。
还记得有一次下大雨,她老父亲突然说想吃老街那家的烧饼。
那雨可大了,我站在窗户边看外面都眼晕。
可是李婶儿披上雨衣就骑上车冲进了雨里。
回来的时候整个人就像个落汤鸡,但那袋烧饼却干爽地拿在手里。
她气喘吁吁地说:“爹想吃,我就得弄来让爹吃得高兴。
”
忠这事儿在李婶儿这儿也挺有意思的。
我们这小区要组建业主委员会,
大家都想让李婶儿参加,可是李婶儿一开始不太愿意,觉得自己没那能力。
但是后来在大家的劝说下,她为了整个小区居民的权益就答应了。
在业主委员会里,她认认真真地忙里忙外。
哪怕是和物业有矛盾,她也是为了大家能有个更好的居住环境,坚决不退缩。
她说:“既然答应大家了,这颗忠心就得在这儿摆着,要把咱小区管好。
”
至于节义,李婶儿平日生活节俭,从来不乱花钱。
有一回在街上看到有人以很高的价格卖一些所谓的保健品,那些推销的人把这保健品吹得神乎其神。
周围很多老人都心动了,可李婶儿站出来说:“咱们过日子可不能光听别人瞎忽悠,咱得有自己的节操,钱没那么好赚的,可别轻易就掏腰包。
”结果那些推销的人看骗不了大家就灰溜溜地走了。
从李婶儿的这些事儿上我看出来了,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就存在于咱日常这些婆婆妈妈的小事中。
只要大家都像李婶儿这样,在自己的生活里去实实在在做,那咱们这个小环境就能充满温暖和正能量。
《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在身边》
在我成长的经历中,有个张爷爷给我印象特别深刻,他就是那种将礼义廉耻忠孝节义默默地在生活中展现的人。
想起礼,张爷爷是个很讲究的人。
那时候我们小镇上逢集,大家都在那种露天的小集市里买菜。
张爷爷每次去买菜,即便小摊很简陋,他也总是戴着他那顶洗得有点儿发白的帽子,穿戴整齐。
他走到摊位前,先轻声地问摊主好,称菜的时候要是摊主多给了一点,他也一定要坚持按原本的份量给钱,并说:“你做生意不容易,咱可不能占这便宜,得讲礼。
”有一回我还听到他提醒一个年轻人,在大街上不要光膀子,这是对路人的不尊重也失了礼。
义这个字在张爷爷身上表现得可不含糊。
我们小镇的图书馆比较小,有一些书都是大家捐赠的。
张爷爷就把自己收藏多年的好几本好书都捐了出去。
有人就说,那些书可都有些年头了,说不定还值钱呢。
张爷爷摇摇手说:“这有啥值钱的,放在我这里也就自己翻翻,放在图书馆里,大家都能看,这才是义。
”而且有一次小镇上有人被冤枉偷东西,张爷爷不顾自己年迈,到处找人证物证,最后给那个人洗清了冤屈。
他说不能看着好人被冤枉,这就是他心目中的义。
廉这事儿,张爷爷的一个亲戚是做门户建材生意的。
有回这亲戚想通过张爷爷的关系,把一批质量不是那么好但是外观却粉饰得不错的门窗卖给小镇刚兴建的一些新住宅。
还给张爷爷承诺了不少好处。
张爷爷一听脸就垮下来了,他带着亲戚来到正在建的住宅工地,指着那些工人和即将入住的人家说:“你看看这些人的期待,咱要是拿这种次品去糊弄大家,收那昧心钱,那以后还怎么在这个镇子里抬头做人啊。
”说完就拉着亲戚回
去了,从那以后,这亲戚再也不敢动这种歪心思了。
讲羞耻,那会小镇上流行过一阵玩弹珠的赌博小游戏,一些年轻人在街边偷偷玩。
张爷爷每次看到都会一脸严肃地上前把弹珠没收,那些年轻人刚开始还不服气。
张爷爷就说:“你们年纪轻轻的,玩这种赌钱的东西,难道不觉得羞耻吗?”如果有小孩在旁边,他还会把道理仔仔细细地给小孩讲一遍,说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慢慢地,在那些角落玩弹珠赌博的现象就消失了。
说到孝,张爷爷自己一个人照顾他年老体弱的母亲。
每天天还没亮,他就起床开始准备母亲一天的饭菜。
他会把母亲喜欢吃的菜切成小块,把肉炖得烂烂的,就为了方便母亲咀嚼。
他母亲生病卧床的时候,他会给母亲讲小时候的故事,一讲就是好几个小时,给母亲按摩身体,一点厌烦的情绪都没有。
他说母亲把他拉扯大不容易,现在他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忠这一块呢,张爷爷在小镇的工厂里工作了一辈子。
那时候工厂效益不好,很多工人都跳槽走了。
但张爷爷没走,他说这个工厂就像他的另一个家,他得陪着它走过困难时期。
他在工厂里勤勤恳恳地干活,哪怕是最简单的清洁工作,他也做得一丝不苟,他觉得自己能为工厂做点事,能坚守在这儿就是对工厂的忠诚。
节义这事,有一次镇上进了一批过冬的煤,分配的时候有些混乱。
有
人就想趁机多拿一些。
张爷爷看到后,站在煤堆前大声说:“大家排队按制度领,可不能没了节操只想着自己多占。
”在他的监督下,煤的分配顺利进行。
而且张爷爷平时生活就非常节俭,他穿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可他却把节省下来的钱捐给了镇上的贫困孩子上学。
从张爷爷的身上,我看到礼义廉耻忠孝节义就像是一个个闪亮的小星星,在他的生活轨迹里不断闪烁。
对他来说,这些不仅仅是几个字,而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
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里用心地去发现、去践行这些准则,那这个社会就会像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到处都是温暖与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