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关系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乾隆帝曾致信英王乔治三世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 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是 A.乾隆帝以天朝上国自居 B.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 策 C.鸦片战争打破此种局面 D.当时中国社会制度优于英 国 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 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 括为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3.明清时期(1840年前),最能反映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的是 A.八股取士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C.郑和下西洋 D.“闭关主义萌芽,对这一 萌芽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朝和欧美的资本主义萌芽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B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由于闭关锁国而萎靡不前 C外国的殖民侵略摧毁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D明朝和欧美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D
19 (14分)14到18世纪是西欧国家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请回答: 1)这一时期西欧发生巨大变化的实质是什么?这一巨变在政 治、经济、思想方面的表现是什么?(6分) 实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政治: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思想:文艺复兴 2) 同一时期的中国处在封建社会的哪一历史时期?这时 期中国最能反映世界发展潮流的是什么? 明清时期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 3)同一时期的东西方世界在社会制度上发生了什么差异? 这一差异源于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中国:封建社会 西欧:资本主义社会 ②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三、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同一时期、同一性质)
1)洋务运动:性质: 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维护清朝统治 根本目的: 军事 工业 自强: 创办近代 内容:前期:口号: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 ) 求富: 创办近代 民用 工业 后期:口号: (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 筹建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作用或影响: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 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 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五、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英 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 落后的局面。 对中国的影响: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美、德走在前 面,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立,一 战一触即发。 对中国的影响: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 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签订后,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抗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于美国,推动世 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对中国的影响: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忙于建立和巩固新政权, 没有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改革开放的政策, 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中国抓住时机,提高了综合国力,增 强了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B
A
下列对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都是由民族矛盾造成的 B都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 C两国都进行近代化探索 D都 改变了社会性质,
D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 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 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 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1)李鸿章所办的事指什么事件?李鸿章为什么说练兵、海军, 都是纸糊的老虎? 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日本中下级武士是怎样探寻救亡图存之路的? 倒幕运动成功,进行明治维新 3)李鸿章所办的事和日本救亡图存在原因上有何相同点?在结 果和影响上有何不同? 相同:民族危机 不同:洋务运动失败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 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90年 代 周期: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 西欧:欧洲的联合:(1)“欧共体”的建立: (2)欧盟的建立:1993年成立,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经济共同体。 (3)性质: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政治联合组织 日本:(1)20世纪50-70年代: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 界 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西欧、日本和美国共同点: ①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西欧国家和日本共同点: ①美国的援助②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教育;③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推动④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西欧国家和日本不同点: 西欧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日本有朝鲜战争影响 借鉴:①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发展教育,引进先进科技
1、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其中 产生的三位时代伟人是 A、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邓小平、蒋介石 C、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 D、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 2、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但是,一 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这种局面的改变始于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成功实施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3、建国后,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的文件 是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D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的共同点是 A.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 B.反对掠夺战争 C.主张实行法制 D.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A
1、关于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下列表述不正 确的是( ) A.都有利于本国资产阶级的发展 B.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都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D.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 2.以下关于英国、法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的 表述中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 D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愿望增强 3、哥伦布航海和中国郑和下西洋对世界影响的最大区别是 A分别是欧亚首次远洋航行 B 是欧亚规模最大的航行 C传播了文化,加强了友谊 D.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日本明治维新: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背景: 幕府统治和民族危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倒幕运 动成功。(1853年,美国侵入日本,)。 内容: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 代工业;(体现性质)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深远) 影响: 明治维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日本从 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点。强大后的日本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1、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B.兼并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诸侯林立,战乱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D.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C
2、 在“百家争鸣”中,主张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是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中 外 历 史 联 系: ★专题:一、春秋战国与欧美社会巨变 二、欧美社会巨变(步入近代)与明清比较
三、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四、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 五、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具体知识与练习: 一、春秋战国与欧美社会巨变(同一性质联系:社会性质变化) 1、春秋战国:社会性质: 社会性质: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由分裂走向统一时期 1) 政治方面:春秋、战国特征 春秋特征:争霸战争,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战国特征:兼并战争,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2)经济方面 :铁农具与牛耕使用 、都江堰。 3)思想文化方面: 百家争鸣 ①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②战国:百家争鸣 2、欧美社会巨变: 社会性质: 欧洲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兴起时期 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思想: 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经济: 政治: 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在西欧 和北美的确立。
A
B
B
1.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相同是 A.采用多种形式的高度集中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干预经济 C.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2.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 包括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B.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推行国有化政策 3.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 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都没想过的种种挑战。”这里的“挑战” 是指 A.欧洲共同体和日本的经济发展,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C.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D.新加坡、韩国、台湾和香港的经济发展
B
D
A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的起始点 材料二: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 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1)20世纪50年代初中共面临的国内、国际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国内:巩固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国际:打破帝国主义封锁 2)材料二中西欧国家如何走向联合的?西欧当时反抗哪一国家 的控制?该国为什么能控制西欧? ①欧共体 ②美国 ③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是世界霸主 3)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欧如何进一步发展经济? 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西欧:成立欧盟 4)结合以上知识,在国际事务中,什么起决定作用? 经济实力
D
A
D
下列促进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有 ①百家争鸣、②商鞅变法、③郑和下西洋、 ④新航路开辟、⑤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⑥管仲改革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
B
3、练习:1)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与欧美社会巨变的 含 义有何不同?
春秋战国:奴隶制崩溃和封建制确立时期 欧美巨变:欧洲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社会兴起时期 2)指出“变革”和巨变的经济、思想基础分别是什 么? 春秋战国:经济:铁农具与牛耕使用,封建经济发展 思想:百家争鸣,封建思想发展 欧美巨变:经济: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思想:文艺复兴 3)春秋战国变革与欧美社会巨变的方式有何不同? 春秋战国:变法 欧美巨变:革命
1.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努力发展教育
B C
2.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D 废除农奴制度
3.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铲除资本主义道路的障碍 B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扫清道路 C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D反对殖民扩张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最重要的后果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 B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东方从属于西方 D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胜利完成
四、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 1)20世纪50年代中国 成立: 开国大典: 巩固: ①抗美援朝: ②土地改革: ③西藏和平解放: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1953—1976年) ①一五计划:(1953—1957年)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 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特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作用: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向社会主义工业化 迈进。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 础。 ②民主法治: 一届人大和第一部宪法 1954年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一届人大和第一部宪法的召开和颁布,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二、欧美社会巨变(步入近代)与明清比较(同一时期的历史比较) 1、明清时期:时期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政治方面:加强君权 2)民族关系:巩固边疆: 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②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3)对外关系: 特点: 特点:友好与冲突 友好:郑和下西洋:冲突:雅克萨之战。 清朝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4)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