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瞰弥郎y 芒悉蓝妥E :::::::::::::::::·::::::::::::::::::::::::::::::::::::::::::::::::::::::::::::::::::::::::::::::::::::::::::::::::::::::::::::::::::::::::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评历史试卷 5.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九品中正制的不同历史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中慈朱寨(考试时间:上午10:so 一12:20)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笞,笞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记述出处“汉末丧乱,魏武(曹操)始基,军中仓促,权立九品。
”《宋书·恩幸传》“文帝(曹丕)在东宫,深敬器焉,……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瑾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
”《晋书·卫瑾传》题号I I 1 L 得分26 27 I 总分I I 28 I I I I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A.曹操仓促设立了九品中正制C.九品中正制建立千汉魏之际 B.陈群正式确立九品官人法D.乡举里选就是九品中正制6.唐代三省六部制之下,中书拟好诏令后,转门下省。
门下省发现中书所拟诏令有违失,可以驳正,封还中书重拟,即所谓“封驳"。
门下给事中甚至有权在中书所拟诏令上进行涂改,驳归中书重写,此称"涂归"。
这一做法呤喽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悉蛊 1. 周公东征后,分封诸侯,大抵姬、姜两族进占膏腴、冲要之地,殷商移民及其联盟各族则被赶到落后偏僻地区。
由商朝后裔建立的国家是A .燕国 B. 卫国C .晋国D .宋国2.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
”《汉旧仪》载:"惠帝二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
”由此可知A.秦汉时存在对地方官吏的监督B.秦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千地方官3. 某人“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以悠闲公子名闻遐迩,然其家名门望族,三世三公……举孝廉,累迁至河南伊、虎贲中郎将"。
材料中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 .世官制 B.军功爵制C .察举制D .科举制4."光武皇帝恨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光武帝的这种做法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了皇权对朝政的控制C.使中枢机构走向成熟 D.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之争 A. 分割了宰相权力C. 减少了决策失误 B.提高了行政效率D. 加强了君主专制7.宋太宗将全国分为十五路,各路设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使司。
各司互不统属,分掌民政、军政、财政、司法各权,彼此监督,直接对中央负责。
由此可知,该制度的实施有利千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B.提高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C.解决相权过重所带来的相应弊端D.确保地方政府决策行为的专业性8.下表是根据历代《地理志》整理的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统计,这本质上反映了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数县数秦始皇36 不详西汉平帝13 103 1578 隋大业五年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15道328 1573 宋宣和四年26路288 1234 元朝12省183路97 1425 A.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C.行省是最高级的行政区誕苦高一历史第1页(共8页)
高一历史 B.地方自主性与经济联系加强D.中国古代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