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设计之《论语·颜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设计之《论语·颜渊》
国学经典设计之《论语·颜渊》
国学教学设计之《论语颜渊》第十二
邛崃市固驿镇中心小学万阳丽【教学内容】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①。

”子夏曰:“商闻之矣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③,与人恭而有礼④,四海之内⑤,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联系自身学习生活实际,体会语句丰富的内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把握主旨,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论语》中的心灵之道,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联系自身学习生活实际,体会语句丰富的内蕴。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情景表演。

【教学过程】
一、明明确学习内容1、学生行礼,教师还礼。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相信你们也一样。

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这
么多学生,也是家家都有难心的事情。

今天我们来看看孔子其中的一个弟子司马牛的人生遗憾。

二、知知晓文章本意1、(出示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①。

”子夏曰:“商闻之矣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③,与人恭而有礼④,四海之内⑤,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
也?”2、教师范读(这里面有哪个字和以前的读法不同?)3、学生试读。

连读3遍。

4、指名读。

5、解读句段
你知道这段话写了什么吗?这里有一些注释,下面请大家根据注释自己先理解,然后把你的收获和疑问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出示注释)
【注释】①亡(wú):同“无”,没有。

②商:即子夏,姓卜(bǔ),名商,古人自称时一般称名。

③失:过失。

④恭:谦恭。

⑤四海;指全国各处,古人以为中国东西南北四周都是一片汪洋大海。

(1)学生自主研讨句段的意思。

(2)集体交流。

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司马牛的遗憾是什么?(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惟独我没有。

”)
师简单介绍司马牛。

师:司马牛是宋国人,相传司马牛的哥哥桓(huántuí)是宋国大夫。

因为他的哥哥参与宋国叛乱,失败后逃跑,这件事也牵连到司马牛,司马牛被迫离开宋国逃亡到鲁国。

后来,司马牛宣布他不认桓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

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行了。

你看孔子是多么善于做弟子的思想工作啊!
但对于司马牛来说,有哥哥却不能去相见,更不能往来亲近,是多么让人忧愁,多么让人遗憾的事情啊,因此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师: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夏是怎样劝慰司马牛的呢?生:子夏曰:“商闻之矣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③,与人恭而有礼④,四海之内⑤,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师:子夏说:“我听说,生死自有命运,富贵在于上天。

君子谨慎而没有失误,待人谦恭而有礼,四海之内都是兄弟,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子夏说的多好啊,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命运的安排,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遗憾。

(3)现在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段话。

(4)男生读。

(5)女生读。

(6)男女生对读。

(7)指名表演读,达到熟读成诵。

三、思深入思考判断
1、子夏劝慰司马牛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可能没有亲兄弟,但保持一颗诚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减少过失,对待他人充分尊重、谦恭有礼,自身修养提高了,那么普天下的人都会爱你敬你如同手足兄弟,你也就不孤单了。

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相信您一定会深受启发。

2、讲故事《桃园三结义》
离涿州市不远处,有个村庄叫忠义店。

这个村过去不叫这个名字,而叫“张飞店”,据说这是张飞的老家。

张飞是卖肉的出身,他平时除了卖肉,就是习武练功。

他不仅勇猛过人,而且武艺高强。

平时他把猪肉放在门前的一眼井里,井口上压着一块千斤重石。

因为没人搬动石头,所以肉也丢不了。

他自以为自己力气最大,就在井旁石上写上两行字:搬动石头者,白割肉一刀。

一天,一位红脸膛、长胡须、细眼浓眉的大汉,来到这里贩卖绿豆,这人就是关羽。

关羽路过张飞门口,看了石头上的两行字,微微一笑,走到井旁。

只见他两膀一叫劲,“嘿”地一声,搬开了大石头。

关羽也不客气,“唰”地一刀割走了半扇猪肉,放到自己的小车上,到集市上卖绿豆去了。

店里的伙计见一位红脸大汉移石割肉,就赶紧报告给张飞。

张飞一听火冒三丈,就到集市上找关羽算帐。

张飞来到集市上,见关羽的小车上还搭放着那半扇猪肉,知道这人就是移石取肉的人。

他也不搭话,走上前去,抓起一把绿豆,一用劲把绿豆拈成了碎面,又抓起一把拈成碎面,左一把,右一把,眼看关羽的绿豆都成了豆粉。

关羽忍不住,问为什么把绿豆拈碎,张飞说这是糟绿豆,
二人争着争着,就动手打了起来。

这两人力大无比,人们都不敢过来劝架。

这时,只见一位眉目慈善忠厚的汉子,肩上挑着一担草鞋过来,这就是刘备。

刘备上前,一手一个地把二人分开。

三人互相通报了姓名,越说越投机,于是就一同到张飞的店中饮酒,并在店后桃园里结拜成兄弟。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三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四、融与生活融汇贯通
子夏,刘备、关羽、张飞这些仁人志士给我们做了表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学生情景表演。

情景1:课间活动中,小刚和小石因为一点小事打起架来,体育委员小旗赶紧过来劝阻。

这时候,上课铃响了,他们都跑回座位坐好。

在这节课上,小刚、小石你瞪我我瞪你,一节课都没有上好。

情景2:小方和小倩是好朋友。

这天小方买了一本新书,小倩也非常喜欢,想借来看一看。

可小方怕把书弄脏了不肯借。

中午,小倩第一个来到教室,在小方的课桌抽屉里看到了那本书,就想:反正没人在,我先拿过来看一会。

(1)看了这几个同学的情景表演,你想说些什么?(2)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像子夏所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朋友多多的人。

五、品品读深刻的意蕴
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圣人的崇敬,带着对这段话的理解,再来齐诵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能诵出自己心底的声音。

附【板书设计】论语
敬而无失君子
恭而有礼
扩展阅读: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

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

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

早在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

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
“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

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

这是孔子的原话。

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

你想读一读吗?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

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

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4)是啊,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也是非常善良、仁爱、开明的国君,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
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

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1)学生练习朗读(2)男生、女生赛读(3)小组比赛读
4、背诵比赛
A、重点字空留记忆夏()商()周()称三王
B、主句缺失记忆夏有禹()周武王()5、理解“称三王”
(1)这里的“王”字,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帝王,而是特指“王道”。

王字是“三画而连其中”,三画表示天地人三才,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一竖代表道,即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也”。

王既然是垂示于天地间的大道,它在人间的首席代表天子人王,也应该顶天立地,成为人群的典范和样板。

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即夏商周三王的统治方法。

三王的统治用的是仁义道德,其结果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这种政治体制是王道。

历史上描绘这个时期,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万民乐业,天下太平。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如果你长大后,做了市长,甚至是国家主席,你会怎么做呢?四、课堂小结,提出希望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弟子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

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

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
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

1.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2.齐诵《入则孝》部分。

3.小组比赛读。

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

讨论:
1.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
3.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
4.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PPT: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
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

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

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

(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

给予鼓励。

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

小明要怎样做?”同学发言。

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

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
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
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
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

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孝心是最美的品质,孝顺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齐诵《入则孝》部分,结束本课。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国学经典设计之《论语·颜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国学经典设计之《论语·颜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