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五讲 补充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2012秋九年级物理 第5讲 压强液体压强竞赛试题演练(一)

2012秋九年级物理 第5讲 压强液体压强竞赛试题演练(一)

第五讲 压强、液体压强专题(一)知识要点1、压力和压强(1) 垂直压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通常用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压强的公式可以写成 p=F/S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是牛/平方米,它的专门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平方米。

(3)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2、液体的压强(1)液体对压强的传递规律—帕斯卡定律。

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个个方向传递。

其重要应用有液压机等。

(2)液体内部的压强。

其特点是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液体内部的计算公式是:P =ρgh 。

(3)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船闸、锅炉水位计都是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样子。

(4)虹吸现象例题精析1、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1:2:3,它们的密度之比3:2:1,则这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由三个立方体的压强之比计算出边长之比,再根据压力等于压强与受力面积的乘积计算出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

参考答案:ga aga s g s G s F p ρρνρ=====23,由此得到 g p a ρ=可知立方体的边长与压强成正比3:2:1::321=a a a 、 与密度成反比6:3:2::321=a a a 。

得到此三个立方体的边长之比 9:3:1::321=a a a根据F=Ps 得到压力F 与压强和受力面积的乘积成正比,计算出这三个立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43:18:1::321=F F F2、如图5-1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初三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初三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初三物理补充习题答案初三物理补充习题答案物理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物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做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下面是一些初三物理补充习题的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节:力的作用与运动1.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50N,当用它测量物体的重力时,如果指针偏转到30N 的刻度上,这个物体的重力是多少?答案:该物体的重力是30N。

2. 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25N的水平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0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物体的加速度是5m/s²。

3.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0N的水平力,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4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物体的加速度是3m/s²。

第二节:能量与能量转化1. 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下落的过程中,其机械能是否守恒?为什么?答案: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不守恒。

因为下落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而动能的增加导致重力势能的减少,两者之和并不保持不变。

2. 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下落的过程中,其总能量是否守恒?为什么?答案: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其总能量是守恒的。

虽然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但是同时也有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如声能、热能等,这些能量的转化使得总能量保持不变。

3. 一个物体从高处落下,下落的过程中,其机械能和总能量是否守恒?为什么?答案: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不守恒,但总能量守恒。

机械能不守恒是因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而总能量守恒是因为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

第三节: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1. 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当入射角为30°时,求折射角。

答案: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可以通过正弦定律计算。

设折射角为θ2,则sinθ2 = (n1/n2) * sinθ1。

由于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所以n1 = 1,n2 = 1.33(水的折射率)。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 第五讲 光现象初步4(透镜与透镜成像)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 第五讲  光现象初步4(透镜与透镜成像)

第五讲光现象初步4(透镜与透镜成像)一、凸透镜与凹透镜凸透镜是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是指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因为其形状不同. 对光线的作用、成像规律也不相同。

理想情况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厚度认为足够小。

通常可以画成如图(a)和(b)的样子。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对特殊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1光线a所示;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另一侧的焦点,如图1光线b所示;③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1光线c所示。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2光线a所示;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如图2光线b 所示;③正对着另一侧焦点人射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2光线c所示。

图1 图2【例1】焦距为f1的凸透镜与焦距为f2的凹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光心间距为15cm。

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束平行光通过两透镜后得到一束宽度为d的平行光束,如图(a)所示,若将两透镜位置互换,将得到一束宽为4d的平行光束,如图2 (b)所示.则( )。

(a)(b)A. f1=30 cm,f2=15 cmB. f1=15 cm,f2= 15 cmC. f1=30 cm,f2= 20 cmD. f 1=45 cm,f2=30 cm(二)副光轴、副焦点与焦平面1.副光轴主光轴是指过透镜中心(即光心)且与镜面垂直的直线,那么过透镜的中心,与透镜不垂直的直线,就是副光轴。

对一个透镜而言,主光轴只有一条,而副光轴有无数条。

2.副焦点我们知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或者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该点即为透镜的焦点。

如图(a)所示,平行于凸透镜某副光轴O1O2的一束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副光轴O1O2上一点,该点即为凸透镜的副焦点。

第5讲 电路设计专项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培优精讲练(人教版)(解析版)

第5讲  电路设计专项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培优精讲练(人教版)(解析版)

第五讲:电路设计专项练习—答案解析在进行电路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通过分析设计要求,弄清本次设计需要用到的或者允许用到的元件有哪些,不可添加或删减。

(2)通过分析设计要求,确定元件之间是串联和并联,开关是如何控制各个元件的。

(3)根据分析的结果,先画出草图,再对照设计要求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修改,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即可画出规范的电路设计图。

【例1】现有两节电池,一个开关,导线若干,两个小灯泡,两个电流表,如图所示。

要求:两只小灯泡并联,A1测通过L1的电流,A2测干路的电流。

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请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并按要求连接实物图。

(干路和支路中的电流均小于0.6A)解:由题意可知,两只小灯泡并联,A1位于L1的支路,A2位于干路,开关位于干路,如下图所示:根据电流流向法进行连接,即先从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开关S、电流表A2、灯泡L2回到负极,再把灯泡L1、电流表A1串联后并联在灯泡L2两端,由干路和支路中的电流均小于0.6A可知,两电流表的量程均为0~0.6A,如下图所示:【例2】综合作图:姓名:某房间内电路工作情况是:进入房间时,只有将钥匙牌插入指定位置(相当于总开关S1闭合)走廊的两盏灯L1和L2才亮;当单刀双掷开关S2拨到a处时,壁灯L3亮,但灯光较暗,但若有声音,L3会更亮;当S2拨到b处时,床头灯L4亮,且亮度可调。

给你电源、普通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声控开关、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各一个,灯泡四盏,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符合上述要求的电路。

解:由题意可知,开关S1位于干路,灯泡L3、定值电阻与a触点相连且声控开关与定值电阻并联,灯泡L4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后再与触点b相连,然后与L1、L2并联,如下图所示:【例3】小明一家是美满的三口之家。

为了倡导民主的家庭生活,想采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假期是否外出旅游。

小明、爸爸和妈妈分别设计一个家庭决策表决器。

①爸爸设计的原理是:3个开关控制一盏灯的亮灭。

初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专题讲义第五讲声音第二节多普勒效应初步含解析

初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专题讲义第五讲声音第二节多普勒效应初步含解析

第二节多普勒效应初步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再相等,这一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特别地,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靠近,则接收到的声音频率大于声源发出的频率;反之,若声源不动,观察者远离声源,则接收到的声音频率小于声源发出的频率。

声源和观察者的相对运动引起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实际频率的不同的现象,可以理解如下:在图1.17(a)中,声源不动,声源发出的球面声波是以声源S为圆心的许多个同心圆,当观察者A也不动时,在单位时间内,声源发出的波的个数等于通过观察者A的波的个数,此时A接收到的波的频率等于声源的频率。

若A以某一速度向S靠近,则A在单位时间内“穿过”的波的个数大于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波的个数,此时A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率;同理,若A以某一速度远离S,则A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

在图1.17(b)中,观察者C 和D 与声源S 共线,若C ,D 不动,声源以某一速度向C 点靠近时,声源前方的波形变得密集,而声源后方的波形变得稀疏,则单位时间内,通过C 的波的个数大于声源发出的波的个数,而通过D 的波的个数小于声源发出的波的个数,因此C 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大于声源频率,D 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小于声源频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普勒效应现象中,声源发出的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由于观察者与声源的相对运动,使得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的频率发生改变而已.下面通过例题,给出求解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实际频率之间的关系的一般方法。

例1如图1.18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 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率分别为S v 和A v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P v ,设S P v v <,A P v v <,空气相对于地面没有流动。

(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信号,时间间隔为t ∆,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信号的时间间隔t '∆.(2)请利用(1)的结果,推导此情形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分析与解(1)设1t ,2t 与声源S 发出两个信号的时刻,1t ',2t '为观察者接收到两个信号的时刻.则第一个信号经过11t t '-时间被观察者A 接收到,第二个信号经过22t t '-时间被观察者A 接收到,且21t t t -=∆,21t t t '''-=∆。

2020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练习题(无答案): 第五讲内能和比热容

2020届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专题练习题(无答案): 第五讲内能和比热容

第五讲 内能和比热容【知识梳理】1、物体内所有分子的 和 的总和叫内能,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 和 有关。

注意:所有物体都具有内能。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和 。

(1)热传递⎪⎪⎩⎪⎪⎨⎧实质:结果:方向:前提:(2)热量: ,符号 ,单位 。

(3)注意:①固定搭配:“吸收、放出”热量;“具有、含有”内能。

②吸收(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增大(减小),但温度不一定升高(降低)。

例如:晶体熔化(凝固).(4)做功⎩⎨⎧实质::结果 (5)注意:内能增加或减少,可能是热传递,也可能是做功。

3、比热容:符号 ,单位 ,读作 。

计算公式 。

比热容与 、 和 、 无关,只与 和 有关。

水的比热容最大。

4、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以水和沙子为例:(1)控制水和沙子的 和 相同;(2)两种比较方法:方法一: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的温度;方法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加热时间。

(3)用相同的加热仪器目的是: 。

(4)结论:比热容小的物质吸热升温 (快还是慢)。

【针对练习】1.水的比热是4.2×103J/(kg·℃),它的意思是指质量1千克的水,温度____ ___时_____是4.2×103J 。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 、20℃的水变成4℃的水B 、一块钢板压制成钢锅C 、水结成冰D 、 把开水倒入冷水中3.下面说法中最能说明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A. 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B. 把一壶水烧开比将其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D. 质量相等的水和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等45.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B、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温度、质量都无关6.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 )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7.平时我们所说的“热”在不同情况下的含义也不同。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第五讲内能 内能的利用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第五讲内能 内能的利用

第五讲内能内能的利用一、选择题1.(2023·广东中考)端午节期间,小明在家里煮粽子,粽香四溢说明(A)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2. (2023·武威、金昌中考)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

在下压活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B.筒内气体温度降低C.筒内气体的内能不变D.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3.在日常生活中,既可以用水来取暖,也可以用水来降温,主要是因为水具有(C)A.较高的沸点B.较低的凝固点C.较大的比热容D.较好的导电性4.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为(A)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5.(2023·邵阳一模)下列选项可能符合汽车等热机能量流向的是(D)二、填空题6.如图所示是利用梧州冰泉井水特制的冰泉豆浆,被誉为“滴珠蜜味”,当你端着一碗刚出锅的冰泉豆浆,手感到烫,这是因为在接触过程中发生了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

7.(2021·毕节中考)初夏的贵阳,天气凉爽,日平均气温在20 ℃左右,此温度低于(选填“高于”或“低于”)人的正常体温,但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常用搓摩双手的方法保暖,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如果将10 kg 、20 ℃的水加热到40 ℃,需吸收8.4×105J 的热量。

8.(2023·广元一模)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正确的顺序是:丁甲丙丁;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3 600 r/min,则在1 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的次数是30 次。

9.(2023·湘潭模拟)某燃气热水器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若使用中消耗掉0.02 m3的天然气,则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6.4×105J (q天然气=3.2×107 J/m3);如果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水的内能增大(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九年级物理教参补充练习题和答案

九年级物理教参补充练习题和答案

第13章内能补充练习:一、填空题1.给汽车加油,会闻到汽油味,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属于现象,这个现象表明:。

2.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燃烧,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能转化为能,这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

火柴头也可以用火点燃,这是用方式实现的。

3.生活中的“热”含义非常丰富,物理学中,“天气很热”中的“热”是指高;“两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的“热”是指增加。

4.汽车发动机是用水做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半杯水的比热容(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一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结果描绘温度—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甲物质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选填“快”或“慢”)。

甲物质比热容乙物质比热容(选填“>”“<”或“=”)。

6.铜、铅的比热容之比是3:1,一铜块和一铅块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升高温度之比是。

7.如图2所示,在空烧瓶内滴一滴酒精,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

当瓶内气压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

请写出这个实验现象中涉及到的热学知识。

(1)向瓶内找打气:。

(2)瓶内发生的物态变化:。

(3)瓶子从瓶口冲出:。

(4)瓶内充满了白雾发生的物态变化:。

二、选择题:8.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气B.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C.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D.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就红了9.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说明了()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外界做功时,同一物体,温度降得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递给冷的物体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温度低11.在下列过程中,由于做功而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把铁丝反复弯曲,弯曲处变热B.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C.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D.烧开水时,蒸汽将壶盖项起12.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九上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5)

九上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5)

九上物理补充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D2.B3.C4.A5.C二、填空题1.108 km/h2.60cm3. 2.0 kg4. 2.6 m/s^25. 2 ohms6.14000 J三、简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单位是什么?答: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或者改变状态的作用。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引入外力后,静止的物体能否继续保持静止?为什么?答:引入外力后,静止的物体一般不能继续保持静止,因为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会受到一定的力而产生加速度,最终改变静止状态。

3.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

答: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对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也就是说,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满足相等而反向的关系。

4. 什么是动能?动能和哪些因素有关?答: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

动能和物体的质量以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物体的位置无关。

5. 什么是功?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功是力对运动物体所做的功。

功与力的大小、物体的位移和力与位移的夹角有关。

6. 简述动量守恒定律。

答:动量守恒定律又称为动量守恒原理,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内各物体的动量总和保持不变。

7. 什么是压强?压强和哪些因素有关?答: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压强与作用力的大小、作用力的方向与垂直面积的夹角有关。

8. 简述物理学中的“力”的特点和作用。

答:物理学中的力具有以下特点:-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使其发生运动或停止运动; -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其发生形变; - 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使物体加速或减速; - 改变物体的形状; - 改变物体的位置; - 相互之间产生作用力的物体,都会受到相等反向的力。

四、计算题1.一个小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撞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两车发生碰撞后以8 m/s的速度一起向前滑行。

已知第一个小车的质量为500 kg,求第二个小车的质量。

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1v1 + m2v2 = (m1 + m2)v 其中,m1v1是第一个小车的动量,m2v2是第二个小车的动量,(m1 + m2)v是碰撞后两车的动量。

初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专题讲义第五讲声音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冲击波含解析

初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专题讲义第五讲声音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冲击波含解析

第五讲声音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冲击波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拨动的琴弦、被敲击的鼓面、发声的音叉等,都因振动而发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会因振动而发声。

当然,正在发声的物体也一定在振动.(二)声音的传播1.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我们把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声波是一种疏密波,在传播路径上,介质中密部与疏部交替出现,但是介质并不随着声音的传播而发生移动,如图1。

1所示。

在均匀介质中,声音从声源处向四面八方传播,若介质静止不动,则声音以球形波的形式向空间各个方向传播,如图1.2所示。

声音的传播实际上也是能量的传播,声源在某瞬时发出的能量E 以球面形式向远处传播,这些能量均匀分布在球面上。

当声音传播距离为r 时,球面表面积为24S r π=,因此单位面积上分布的能量为024E E E S r π==。

可知单位球面面积上声音的能量与传播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离声源越远,感觉声音越弱。

2.声速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公式为s v t=,单位为m /s(米/秒)。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如表1.1所示。

表1。

1 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①此处所指空气中的声速是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其数值为340m/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低,声速小.一般情况下,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液体的传声效果好,液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的传声效果好。

当声音从声源处分别沿着两种不同介质传入人耳时,由于不同介质传声速度不同,因此到达人耳的时间略有不同,当时间差大于人耳的分辨时间时,人耳就可以分辨出这两个声音,从而听到两次声音。

例1 (上海第9届大同杯复赛)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0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一人用石块敲击长铁管的一端,另一人在铁管的另一端用耳贴着管口倾听,可以先后听到两次敲铁管的声音。

广东省2022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讲内能内能的利用命题点3比热容及热值的理解与计算

广东省2022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五讲内能内能的利用命题点3比热容及热值的理解与计算

命题点3 比热容及热值的理解与计算
类型1 比热容、热值的理解
1. (2022淄博)以下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 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 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D. 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2. (2022上海)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 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 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 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3. (2022福建)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 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 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4. (2022绥化)我国北方房屋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________大;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________大.
类型2 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5. (2022禅城区二模)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C.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6. (2022南京)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补充习题(上册)全word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补充习题(上册)全word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基础题1、如图11-1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2、如图11-2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手握哑铃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C、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3、如图11-3所示的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这种指甲刀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它剪指甲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C、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D、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4、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的位置如图11-4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左端的螺母使其向_____移动,或者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使其向______移动,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拓展题5、如图11-5所示,AOB是一个杠杆(自重不计),O为支点(OA<OB,OD=OA),在A端悬挂一重物G,那么()A、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该力一定小于GB、在C点用力不可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C、在B点用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沿竖直方向最省力D、在D点悬挂一个与G完全相同的物体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6、如图11-6所示的杠杆,自重不计,O为支点,AO=0.2m,当在A点悬挂一重为6N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3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拉力的力臂L2,力臂L2的长度为________m.7、如图11-7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8、如图11-8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OA=0.3m,OB=0.2m.在A点处挂有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G,在B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物体G的重力为多少牛?力F为多大?二、滑轮基础题1、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B、使用动滑轮不仅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力的方向C、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D、动滑轮实质上是一种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2、若不计摩擦,使用图11-9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3、如图11-10所示,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下列组合中最省力的是()4、如图11-11所示的(a)、(b)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 N(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1与F2的大小分别为()A、40 N,20 NB、20 N,40 NC、 40 N,40ND、20 N,20 N5、如图11-12所示,绳的一端通过弹簧测力计L固定,物体A的重力是150 N,用力F拉绳,使物体A匀速上升,不计摩擦以及绳和滑轮重,力F的大小是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N.拓展题6、如图11-13所示,分别用滑轮和滑轮组提起重物,其中G1=G2=G3,若不计摩擦力和滑轮重,则()A、F1>F2>F3B、F1<F2<F3C、F1=F2=F3D、F1=F2>F37、如图11-14所示的是用滑轮组把同一辆陷人沟里的汽车拉出来的两种方法,其中更省力的是()A、图(a)的方法B、图(b)的方法C、两图的方法一样D、无法比较8、如图11-15所示,若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转动的摩擦,财绳子A、B、C三点受到的拉力之比为().A、1:2:3B、3:1:3C、2:1:3D、9:3:19、已知每个滑轮重为100 N,物体重为1200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00 N,请在图11-16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三、功基础题1、在图11-17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的物体都受力的作用B、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做功C、作用力越大,做功越多D、力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要做功3、某同学从底楼匀速走上二楼,第一次用了30s,第二次用了20s,在两次上楼的过程中,该同学所做的功()A、第一次较大B、第二次较大C、两次一样大D、不知楼高不好判断4、某同学用120N的力,将一个重4N的足球踢到25m远处.关于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300 JB、做功100 JC、没有做功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5、在悉尼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丁美媛获得女子75kg以上级举重金牌.她的挺举成绩是165 kg,她在整个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大约为()A、3×102JB、1×103JC、3×103JD、5×103J6、用相同的水平力使同一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上移动了相同距离、,则在两种情况下,力F对物体做的功()A、一样多B、后者多C、前者多D、无法比较7、某人拉着重为150N的木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20m,人的水平拉力是90 N,那么,木块在前进中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人对木块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J。

北师大版初三物理《综合练习》(附答案)doc初中物理

北师大版初三物理《综合练习》(附答案)doc初中物理

北师大版初三物理《综合练习》(附答案)doc初中物理〔附答案〕第二学期期末测评(考试时刻: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3分)1.通电的电动机将重物提起,这时_______做了功,在那个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通电的电灯发光, 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2.一个电热器接在220 V的照明电路中,工作1 min,电流做功3000 J。

假设将它接到11O V的电路中(设电热器电阻不变),工作4 min,那么有_______J的电能转化为内能。

3.有一只小灯泡,它的额定电压是6 v,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4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O.3 A,那么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假设所加电压为2 V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W。

4.测小灯泡的功率时,需要调整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此往往给小灯泡_______联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一个线圈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通电线圈转到如右图所示的位置时,线圈的ab和cd边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恰好在_______,而且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构成一对平稳力,因此线圈能够停在那个平稳位置上。

6.一个条形磁铁旁边放了一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情形如右图所示,那么该条形磁铁的左端是_______极。

7.电磁选矿机靠_______能把_______物质与_______物体分开来的。

8.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应使用_______插头,插头中间的金属片与用电器的_______相连。

9.炎热的夏天,人们使用多台空调时,常因电流过大,致使干路上的保险丝熔断,电流过大的缘故是用电器的_______过大。

10.安装家庭电路时,从进户线到用电器之间应有闸刀开关、电能表和用户保险盒,它们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作图题(共6分)11.(1)依照磁感线方向,在以下图中标出磁铁及小磁针的N、S极。

九年级物理全册20_5磁生电课后拓展训练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20_5磁生电课后拓展训练题新版新人教版

《磁生电》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提示:本大题共10小题,下面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必然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尽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小明将轻风风扇与小灯泡按如下图的电路连接并进行实验,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这时发觉小灯泡发光,轻风风扇竟然变成了“发电机”.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风扇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B.风扇发电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C.风扇发电进程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小灯泡发光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2.以下研究进程中,运用“逆向试探法”的是()A.研究电流时,将其比作水流B.通过瓶口塞子上插着的细管中液面的转变,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形变C.研究电流时,假想自己确实是电路中移动的电荷D.研究电磁现象时,由电生磁想到磁可否生电3.如下图的装置中,纸片上粘着线圈,线圈的两头用导线引出,接在能测微小电流的示波器上,线圈放在磁体的磁极周围.当你对着线圈高声说话时,示波器上有波形显现(即产生电流).那么以下判定不正确的选项是()A.产生的电流是感应电流B.此装置能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C.假设线圈绕中心轴转动,示波器必然有波形显现D.假设线圈绕中心轴转动,示波器必然无波形显现4.如下图,导体AB水平置于蹄形磁铁的磁场中.闭合开关后,导体AB在以下运动情形中,能使图中小量程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A.静止不动B.水平向右运动C.竖直向上运动D.竖直向下运动5.关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电流的热效应B.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电磁感应现象D.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6.以下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发电机是依照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只与线圈的匝数有关C.扬声器与话筒都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的装置D.感应电流的方向只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7.如下图,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份.它在磁场中沿图示的方向运动时,可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8.如图是一款手压照明手电筒,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平安的特点.使劲压手电筒的手柄时,通过塑料齿轮带动铜丝线圈内磁性飞轮高速旋转,实现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工作原理跟它相同的是()A.发电机B.电动机C.验钞机D.照相机9.如下图,ab为闭合电路的一部份导体,当ab在磁场中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垂直纸面向里运动B.垂直纸面向外运动C.沿纸面向右运动D.沿纸面竖直向上运动10.利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所揭露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A.电熨斗B.电动机C.电磁继电器D.发电机二、填空题:(提示:本大题共5小题,要认真试探,认真填写哦~~)。

九年级物理综合习题课

九年级物理综合习题课

九年级物理综合习题课 【本讲主要内容】综合习题课这一讲是针对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功和功率、机械效率、分子热运动和内能、比热容及热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等前五讲的各部分知识,在中考中较难或较新的题目进行分析讲解。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1.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是W =FS 。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用字母J 表示。

(4)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作功率,它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5)功率的计算公式是tWP =,P =Fυ (6)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用符号W 表示。

功率的单位还有千瓦,用符号kW 表示。

1kW =1000W 。

(7)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公式表示为总有用=W W η,还可以用有用功率和总功率的比值来表示,即总有用=P P η。

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或有用功率总小于总功率,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2. 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就说它具有能量。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运动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4)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6)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 温度、热量和内能“温度”、“热量”、“内能”三个物理量的区别与联系区别: 定义上: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单位:J 。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J 。

描述:温度:用“升高”或“降低”。

热量:用“吸收”或“放出”。

内能:用“增加”或“减少”。

初三上第5讲 Unit 5拔尖版(学生版)

初三上第5讲 Unit 5拔尖版(学生版)

第五讲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 拔尖版单元目标总览:1、glass玻璃glass做玻璃讲时,为不可数名词,表达数量则用....piece(s) of glass,glass 做玻璃杯讲的是可数名词,◆We can see everything through glass.透过玻璃我们什么都能看得到。

2、Is it made of silver?他是用银做的吗?be made of为“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of”的被动语态结构,意为“由.......制造;由.......制作”◆The bridge is made of stone.这座桥是用石头砌成的。

拓展:辨析:be made of, be made from, be made into, be made by与be made in◆The kite is made of paper.这个风筝是用纸做的。

◆The wine is made from wheat.这种酒是用小麦酿成的。

◆Some of the trees will be made into paper.其中一些树将被做成纸。

◆The chair was made by an old carpenter.那把椅子是一位老木匠制成的。

◆This car is made in Shanghai.这辆车由上海制造。

3、Where is tea produced in China?中国哪里产茶?produce做动词,意为“生产;制造;出产”◆What does the factory produce?这家工厂生产什么产品?拓展:辨析:produce与made◆They produce wheat and rice.他们生产小麦和稻米。

◆The factory makes/produces cars.这个工厂制造小汽车。

4、Anxi and Hangzhou are widely known for their tea.安溪和杭州都是因茶而广为人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练习(三)
1.小明将铜片、锌片插入土豆,制成土豆电池。

如图1(a )所示,闭合电键S 1,发光二极管发光。

为判断土豆电池的正、负极,他连接电路如图1(b )所示,试触电键S 2,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向左偏转。

①由图1(a )可知,此装置的能量转化方式主要是:_______能→________能→光能。

②由图1(b )可知,铜片是土豆电池的____ ____极。

③关于土豆电池,你还想研究的物理问题是___ _____。

2.为了测量一只旧电热器的电功率,小明把家里所有用电器关掉后,记录电能表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然后只让该电热器工作,15分钟后再观察电能表示数如图2(乙)所示。

求该电热器工作时的:①电功率P 。

②通过的电流I 。

3.如图3所示,厚底圆柱形容器A 、B 置于水平桌面中间。

A
底厚为2h ,B 底厚为h ,容器中液面到水平桌面的高度为6h ,
A 容器中液体甲的体积为5×10-3米3。

(ρ甲=1.0×103千克/米3) ①求液体甲的质量m 甲。

②若容器A 重4牛,底面积为2×10-3米2,求容器A 对水平桌
面压强。

③若容器A 、B 底部受到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相等,且B 容器底面积为2.1×10-3米2。

现向两容器中分别_____高为△h 的甲、
乙液体后(容器足够高)(选填“倒入”或“抽出”),容器A 、B 底部受到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力相等。

请通过计算求△h 的取值。

4.小明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所用电压表 “0~15伏”量程损坏,但“0~3伏”量程完好,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 2A ”字样。

①小明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

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5伏和0.12安,则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伏。

②接着,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位置(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5欧),观察到电流表示数为0.20安。

③小明继续减小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实验中遇到了困难。

在利用原有器材的情况下,小明经过思考,对电路进行了调整,然后继续移动滑片到某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2安,电压表示数如图4所示。

④请帮助小明填写完整实验数据表格。

(计算结果精确到0.1欧)________
S 1 S 2 铜 锌 (a ) 图1 (b ) 铜 锌
图3 A B 图2 (甲) (乙) 图4
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