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讲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程序正当原则:行政公开、公众参与、公务回避。 (四)效率原则(效率是行政执法的价值目标,要注意合法 性、合理性和效率的关系) (五)诚实守信原则:说真话不变卦。(信赖保护原则:行 政行为一旦做出之后,不可轻易改变和撤销。) 考题:行政机关对自己做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这句话 体现了诚实守信要求。 (六)权责一致原则:权指行政效能,即行政活动应当是有 效的,应该能够达到预定的目的。违背行政效能原则。有些 时候达到了目的,但可能会造成损害,应承担相应责任。 (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 权须赔偿)
第二讲 行政执法基础理论篇 (第4-6章)
主要内容: 一、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二、行政执法主体 三、行政相对人 四、行政执法依据 五、行政执法行为 六、行政执法监督 七、行政执法责任
一、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
(一)合法性原则 1.法律优先:法律优先于行政,即“法已规定者不可违”。 2. 法律保留:行政机关只能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活动。即“法未授 权者不可为”。 (二)合理性原则(规范自由裁量权,是合法性原则的进一步深化 和进步,合乎人的理性) 1. 公平公正对待:相同情况相同处理;相近情况相似处理。
行政授权 对象 行政机构、非政府组 织 法律、法规的授予
行政委托 行政机构、非政府组织、其 他机关、个人 一般没有明确依据,不违背 特别规定即可
依据
后果
获得行政主体资格
没有行政主体资格
中央机关与机构 ①国务院 ②国务院组成部门 ③国务院直属单位 和特设机构 ④国务院组成部门 管理的机构 ⑤经授权的内设机 构 ⑥经授权的议事协 调机构
(选择)某政府规章中明确规定,将罚款权“委托”给某一组 织。根据这一规定,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 ) A.应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B.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 政处罚;C.可以自由地行使罚款权;D.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 地承担法律责任 (判断)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可以是符合条件的事业组织。
三、行政相对人
二、行政执法主体的范围和种类
国家行政机 关
法定授权组 织
非政府公共 行政组织
行政机关 依照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设立,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国家机关,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第一级
★国务院
第二级
★组成部门 ★直属(特设)机构
☆直属事业单位
☆议事协调机构
办公机构
办事机构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二、行政执法主体
主要考点:行政执法主体的资格判断、主体类型、授权执法 与委托执法的区别
(一)概念: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执法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 事行政执法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组织。 重点在实际运用判断。 特征:
1. 一方当事人 2. 是组织而非个人 3. 享有行政权,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 4. 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一)概念与特征
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互有权利
义务的作为相对一方的个人和组织。
(二)行政相对人的范围 1. 个人
2. 组织
(三)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申请权 受平等对待权
参与权
陈述、申辩权
权利:
了解权 受保护权
抵制违法行为权 行政监督权
受益权
行政救济权
义务:
服从行政管 理 协助行政主 体正常执行 公务 接受行政监 督 遵守法定程 序
考题:
(判断)富阳市人民政府发现当地的卫生行政执法情况需要进行监督,于 是组织开展了卫生专项行政执法检查,检查情况应当报告杭州市人民政府。 (判断)乐清市人民政府作出行政处罚的,应当按月报温州市人民政府备 案。 (判断)宁波市乍浦乡人民政府不配备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人员并不违 反我省的有关规定。 (判断)杭州市人民政府可以对桐庐县政府实施的行政许可进行监督检查? (判断)绍兴市监察局要按照《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 例》履行监督职能。 (判断)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的部门只有行政监察部门。 (判断)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由于受到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垂直领导 的行政机关,所以其用不着受到宁波市人民政府的监督。
受委托的组织和 个人
考题:
(判断)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
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判断)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情况下, 授权其派出机构行使行政职权,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 以该派出机构为被告。 (选择)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进行行政处罚的法律后果由以 下哪个机关承担( )?A.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B.法律法规 的制定机关;C.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D.复议 机关
2. 考虑相关因素,排除无关因素:行政机关只能考虑跟这个行为目 的有关的因素,凡是跟行为目的无关的,行政机关一律不作考虑。
3. 符合比例原则:行政活动的手段跟目的要相互匹配,手段要合乎 目的,手段不能超出必要限度。多种手段,选择对当事人利益损害 最小的。
汉谟拉比黑色石柱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法则
第三级
☆某些第二级主体的内设机构
☆某些第二级主体的派出机构
说明:★表示有行政主体资格;☆表示经授权可能有行政主体资格;未标注者表示无行政主体资格。
法定授权组织
依照具体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一定行政职能的组织 机构 :公安-交警、消防等 2. 行政机关派出机构 :派出所、工商所等 3. 其他社会组织,包括行政性公司、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高校、银行、中国足协、居委会等
2.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同一级别的法律规范,在新旧规定之 间发生冲突的,应当优先适用新法。 3.法不溯及既往,但是有利溯及除外。 C.不同类立法效力平等冲突时的使用原则: 部门规章间冲突,政府规章与部门规章冲突,国务院裁决; 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冲突,国务院裁决适用地方性法规的, 适用地方性法规,如果决定适用部门规章的,需要报批全国 人大常委会。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行政公署 ; 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第一级
★地方各级政府 ★中央主体派驻地方的机构
第二级 ★派出机关 ★工作部门 ★直属(特设)机构 ☆直属事业单位 ☆议事协调机构 办公机构 办事机构 (只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下属部门与机构,乡镇人民政府无下设部门与机构)
※法定授权组织与行政委托组织的区别 行政委托组织是指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而代替行政 机关行使部分行政职权的组织。
行政授权:
法律法规将某项或某一方面的行政职权的一部分或全 部,通过法定方式授予某一组织的法律行为。
行政委托
行政主体将其职权的一部分,依法委托给其他组织或 个人来行使的法律行为。 二者之间的区别:第一、依据。第二、方式。第三、法律 结果。
(二)具体行政行为:(四性,缺一不可,12个字) (1)处分性:具有决定意义,压倒性。发生法律上的效力, 行为作出后必须产生某种客观上的法律效果,即引起权利义 务的变化。(如赋予权利:工商局颁发营业执照;吊销就是 剥夺权利) (2)特定性:针对特定人作的,与人数无关、与行为名称 无关。例:江苏盐城市召集有关部门开会,会后发会议纪要, 三项内容:市公交公司划定一范围开公交车,在这开公交车 免收过路费,在这开公交车原来由交通局管现在由建设局 管)。免费开公交车能不能告? (3)单方性 (4)外部性:对外做的。
权
名 责
自己享有并行使行政管理职权
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 必须能够独立承担因行政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概念比较
行政执法主体
行政机关
行政执法人员
行政执法人员
公务员
政机关 1.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执法主体;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并不限 于行政机关 2.并非所有的公务员都是行政执法人员;并非所有的执法人员都是公务员。
(只有组成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合并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其他国务院可自主决定)
第三级
★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机构(部管局)
☆某些国务院下属单位的内设机构
说明:★表示有行政主体资格;☆表示经授权可能有行政主体资格;未标注者表示无行政主体资格。
地方行政机关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省、市、县、乡
六、行政执法监督
重点:《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一)行政执法监督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执法监督是指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 政府对其所属部门、上级行政执法主体对下级行政执法主体 及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实施的层级监督,是行政机关内 部对行政执法活动依法进行的评判、督促和制约。 特征: 1.主体实施者:上级行政机关; 2.对象: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和授权、受委托组织及 其行政执法人员; 3.内容:行政执法主体及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 4.法律关系:基于行政层级关系; 5.核心:行政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考题:
(判断)《行政复议法》是法律 。
(判断)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予以 公布。
(选择)有权制定规章的( )。A.江苏省人民政府;B.公 安部;C.温州市人民政府;D.南京市人民政府
二、适用原则
A.不同阶次法律效力间的冲突: 1.宪法至上原则; 2.等级序列原则(就高不就低原则,上位法优先原则):不同 效力层次的执法依据规定不一致时,应执行效力层次较高的执 法依据,也即低位阶的法律规范和高位阶的法律规范。 B.同类立法效力平等冲突时的适用原则:(三句话) 1.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如行政诉讼法和原治安处罚条例 对诉讼期限的不同规定,则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一、行政执法依据种类与效力 1.宪法,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立法和执法活动都必须在 宪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与宪法规定精神和原则相抵触; 2.法律,包括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或修改的基本、 普通法律,效力低于宪法; 3.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法律规范,效力低于宪法和法 律;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 会制定的法律规范; 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大(不包 括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法规,可对法律、行政法规作出变通处 理。 6.规章,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 7.国际条约 8.规范性文件:如温州
地方机关与机构
非政府组织与个 人
①被授权的企业 组织 ②被授权的事业 单位 ③被授权的社会 团体 ④被授权的村居 委会
是 主 体
非 主 体
①各级人民政府 ②县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直 属机构、特设机构 ③三种派出机关(行署、区 公所、街办) ④中央机关或机构依法设立 的分支机构 ⑤经授权的派出机构、内设 机构 ⑥特定条件下的综合执法机 构 ①国务院办公机构、 ①地方政府办公机构、办事 办事机构 机构 ②未经授权的内设 ②未经授权的内设机构、派 机构 出机构 ③未经授权的议事 ③未经授权的议事协调机构 协调机构
考题: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不使用罚款、没收财物 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 据的,对此,当事人具有何种权利( )。 A.处罚拒绝权,B.检举权,C.申诉权,D.申辩权
四、 行政执法依据
基本内容: 行政执法依据的种类和效力;后法优于前法、就高不就 低、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等使用原则;理解行政执法依据 的撤销、变更和废止。
考题:
(判断)拆迁办发布的限期拆除违章建筑的公告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案例)某区城乡建设局根据《市政府关于城乡建设规划的若干意见》 批复同意某银行住宅楼选址,并向其颁发许可证。拟建的住宅楼与张某 等120户居民居住的住宅楼间距为9.45米。张某等20人认为该批准行为 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影响其采光权,于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若 干意见》属于( )A.抽象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内部行政行 为;D.外部行政行为 (案例)徐某与唐某系夫妻,婚后徐某精神失常。二人提出离婚,某县 民政局准予离婚。徐某哥哥认为徐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县民政局准 予离婚行为违法,提出行政诉讼。县民政局向法院提交了县医院对徐某 作出的间歇性精神病的鉴定结论。徐某哥哥申请法院重新进行鉴定。 ( )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A.某民政局准予离婚;B.县民政局提交了鉴定结论 C.徐某哥哥申请法 院重新进行鉴定 D 徐某与唐某提出离婚
考题:
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 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 ) A.由最高人民法院裁决;B.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 解释或者裁决;C.由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国务院部委协商解决; D.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解决
五、行政执法行为 一、行政执法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行政执法指行政主体执行、适用法 律、法规、规章的活动。 广义: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狭义:仅指具体行政行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