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讲评教学探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作文讲评教学探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传统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的重点往往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和字斟句酌地修改上,对于讲评,则缺乏足够的重视。

总认为作文不在于如何讲评,关键是在于反复练习。

有的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讲评,却又过于简单,往往只是泛泛而谈,难以切中要害,使讲评课成了“颁奖会”或者“批斗会”,几个文笔好的同学总能展示自己的作文,大多数同学头脑中只存浮光掠影。

可见,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的水平,“讲评”这一环节就必须高度重视。

一、评讲内容专题化
作文评讲存在无序现象,每次讲评都要面面俱到,从立意到结到语言,缺少计划和针对性,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时候还会顾此失彼。

教师可研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参照新课标语文教材对写作训练的要求,对照高考作文命题,以及高考优秀作文,确立好作文评讲专题。

如:
(1)审题、立意:精准、新颖。

(2)选材:得当、扣题。

(3)角度:多角度、多方面。

(4)构思:全面、缜密。

(5)思维:深刻、辩证。

(6)表达:流畅、贴切。

(6)想象:丰富、创新。

(7)语言:文采、美感。

专题评讲课,都要结合学生的作文实际,讲解相关的写作基础知识,评学生作文的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

每次选好其中一个专题,讲透彻,评明确,让学生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经过一年的作文讲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评讲过程多元化
作文讲评课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师生活动形式单一化,教师满堂灌,设置条条框框多,势必导致教师口若悬河,学生茫然无措。

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往往认为自己有着掌握着写作知识的优势,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不顾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独霸课堂,侃侃而谈,控制着课堂话语权,将自己所掌握的写作术语、写作方法、写作意图,按教师自己的意志强行灌输给学生,将写作人为的设置许多“金科玉律”,写作中这个不许,那个不行,学生不得越雷池半步,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里因素,以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要求学生,故意给学生设置各种限制思维的障碍,束缚学生的手脚。

学生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成为课堂的旁观者,缺乏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机会。

这样形式单一、指导僵化的讲评方法,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逐步认为:作文讲评的权力好像只属于教师,与自己关系不大。

教师要求我们怎么做,
我们就怎么做。

要求我们怎么写,我们就怎么写。

久而久之,非但收不到作文讲评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对学生写作的自主性、个性的发展造成伤害。

下面姑且举两个语文大家作文讲评课的流程:老师在上作文讲评课时,他的课堂教学程序常常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榜上有名。

就是将本次作文写得好的或比较好的同学的姓名屏幕展示或口头公布,请全班同学鼓掌祝贺。

二佳作亮相。

让学生自己朗读优秀作文,并自我评价和相互点评。

三片段欣赏。

朗读或出示优秀片段,围绕目标师生讨论点评。

四出谋划策。

出示具有代表性的需要修改的例文,让学生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五恕我直言。

对典型病文,师生直言错误,纠正错误观点和不良写作习惯。

六老师试笔。

出示或朗读老师写的下水作文,请学生评价。

从整个教学程序看,以学生为主体,贯穿着老师“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

特级教师在上作文辅导课时,往往显得更加灵活,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教学环节,体现了他的“读写结合,注重方法,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比如在上《说明文简单构思指导》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六段例文,先后有秩序地进行了六个方面的方法指导:一是分步骤说明;二是分要点说明;三是分部位说明;四是分类别说明;五是分偏正说明;六是分表里说明。

教学思路严谨而层次分明。

三、评讲自主、合作、探究化
新课程标准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小组合作探究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作文讲评不是单纯的教师评、学生听,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讨论、评议、修改的互动过程。

作文评讲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作文教学中采用学生互评的模式,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

一方面,评改者在批改他人作文的同时,实际上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他们能从同学这面“镜子”中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他们在肯定作文中的优点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他们在指出作文中的不足时,也同时是对自己的警戒。

另一方面,习作者也因评改者的赞扬而受到鼓舞,因评改者指出的问题而努力改正,力求写得更好。

在评改过程中,从修改文字,到写出评语,到全班讨论,全都是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整个互评互改活动自始至终体现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在这里,学生是主人,既是写作者,又是评改者,人人可以各抒
己见,畅所欲言,赞扬、批评、肯定、否定,各种看法在这里汇聚,各种观点在这里展示,碰撞,争辩。

这就可以使学生的内驱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学生的探索精神、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得到最充分的培养和展示。

同时还能改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平等对话的民主氛围,出现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生动场面,这样必然能营造出一种既促进教学相长又充满民主的教学氛围。

作文讲评是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学生的作文,就像一块粗糙的玉石,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必须经过教师精心设计评讲,才能成为一篇上乘之作。

作文讲评教学探究永远在路上,这就需要更多教师参与研究,不仅巩固和强化写作知识的迁移,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以后的思考会更深入,也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品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及自己写作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