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8年级上册第5课第1框《法不可违》精品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体验——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2020年5月20日凤凰网安徽报道:如今,公交车是城市必不可少的交通工 具,为了给乘客提供方便,大多城市的公交车都无人售票。然而,每日营业 结束清点收入时,公交车投币箱里五花八门的假币残币却让人难以接受。游 戏币、残币、假币、点钞券、折叠钞票、世界各国货币……记者从亳州市公 交公司了解到,2019年亳州市公交因此损失上万元。
(1)吕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①属于犯罪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②理由:吕某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 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2)为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请你分别向政府和公民个人提两点建议。 ①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法治宣传力度,严惩相关犯罪嫌疑人; 等等。②公民个人:树立法治意识,遵纪守法;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明辨是 非的能力;防微杜渐,正视错误,勇于改过;勇于制止不法行为;等等。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法不可违
法律: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行为 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出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
会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种类
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 自己怎么做?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9年5月9日15时,女子小刘在淮南一商场内逛街,当她看中一样 商品准备电子支付时,才发现手机丢失,于是马上借了朋友的手机拨通了自 己的手机。一男子接通了电话,承认在一楼休息处捡到了小刘的手机。可是 该男子提出要小刘支付一定的酬金,否则拒不归还。 材料二:2019年4月15日,河北邯郸广平县平固店镇一处麦子地,约20多名学 生打群架。视频中他们围打在一起拉扯、脚踹、用拳头打。16日,广平县公 安局称,事发地在平固店镇,警方已介入调查并作出处理。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框 法不可违
知识目标: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其承担的相应法 律责任,理解怎样遵章守法。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 力,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规范自 己的行为。
活动一 知识点梳理
1.2020年5月11日,海口公安交警龙华大队执勤民警在路面巡逻时,发现 一辆小轿车违法占用人行道,且未按规定放置检验合格和保险标志。根据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其予以300元罚款的处罚,记2分,并暂扣 车辆。这表明( D) A.法律是公民必须遵守的唯一规则 B.社会规则都依靠强制力保证实施 C.小轿车违法占用人行道是犯罪行为 D.法律是社会刚性规则,规范我们行为
欣赏漫画《假》,据此回答10~11题。 10.漫画中的行为( C) ①扰乱了社会秩序 ②会受到刑罚处罚 ③具有社会危害性 ④只能由人民法院予以处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避免此类行为的发生( )B ①需要增强公民的守法观念 ②离不开公民的依法自律 ③能够确保社会和谐发展 ④需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20年3月15日,驻马店市泌阳县居民秦某因拒不执行政府在疫情防控期
间发布的决定、命令,故意隐瞒行程,拒不配合调查;其朋友禹某在调查期
间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提供虚假证言,二人被公安机关双双依法拘留。这警
示我们( )
A
①要分清是非 ②要增强守法观念
③要遵守治安管理等法律规定 ④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合题意;小明偷看他人日记,侵犯隐私权,是违法行为,故④正确。故选B。
9.(2019,湖南娄底)某校航天领域研究生常某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接受境 外人员提供的“经费”20多万元,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60多份,泄露了 国家秘密,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常某的行为属于( B) A.一般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12.材料分析题 2019年5月3日,京沪高速宝应段,乘客吕某突然要求客车司机停车。遭到拒 绝后,他竟冲上前,强行拔掉客车的钥匙,导致车辆熄火滑行,乘客安全受 到威胁。7月24日,吕某因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链接:2019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印发了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其 中明确,对类似抢夺方向盘等妨碍驾驶、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尚未造成严 重后果,也应当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1)请你对乘客用假币、残币购票行为进行评价。 这些乘客的做法是道德素质低下、缺乏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的体现,已经 构成了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类行为破坏了公共秩序, 败坏了社会风气;这种做法违背了诚信的原则,不利于自身的发展;等等。 (2)请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此 类违法行为;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素质和规 则意识;引导公民依法自律,遵章守法;等等。
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4.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本质区别是( B) A.违反法律的类别不同 B.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C.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D.处罚的国家机关不同 5.以下对民事违法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 A) A.民事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 C.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民事违法行为只能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
3.(2019,江苏连云港)胡某为吸引粉丝表演了一段“无人驾驶”,在开车过 程中打开驾驶室车门,迅速下车,跟随车辆步行一段,再上车继续驾驶。视 频上传到网络,还没等到点击量上升就被举报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 路交通安全法》,他被交警扣分罚款。胡某的行为( D) A.是犯罪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B.是民事违法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C.是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 D.是行政违法行为,应该受行政处罚8.(2019,湖南衡阳)下列于违法行为的有(B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
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明偷看他人日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小哲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小东参与抢劫都是刑事违法行为,故①
②正确;小青没有参加献爱心活动,属于道德行为,不是违法行为,故③不
板书设计
1、法律的作用 2、违法行为的含义
法不可违
违法无小事
3、违法行为
的分类
②行政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1、身边的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
警惕身边的违法 行为
2、如何警惕 身边的违法 行为
范自己的行为。 ②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 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
(1)材料一中男子的行为和材料二中学生的行为分别是哪种违法行为? 材料一中男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材料二中学生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2)上述两种违法行为有何相同点? 都触犯了法律;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但危害性相对轻微;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都要受到道德的谴责;等等。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行为?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按照相关法律规范自身行为;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在社会生活中讲规则、懂规矩,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等等。
2.2019年7月以来,来西藏林芝打工的胡某先后10多次拨打“110”报警电话 进行骚扰,并在电话里辱骂民警,叫嚣“有本事过来抓我”。2019年8月, 胡某被警方依法拘留10日。胡某的行为( ) A A.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B.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民事违法行为 C.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D.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