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论战的第一个高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中国报业论战的第一个高峰
作者:徐锋
来源:《传奇故事(下半月)》2008年第24期
近些年,中国新闻界出现了一种“时评现象”,专家称之为“时评勃兴”。

其实回顾中国报业的少年时期,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早期的中国“新闻纸”,更多是一种“评论纸”,并非以“新闻”为重点,而恰恰是以“评论”为主业的。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循环日报》创始人王韬曾坦言:我办报,就是为了“立言”。

他立言的渠道,就是评论。

新闻史书在评价其历史贡献时,第一点必然提到“他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康、梁的维新运动,也是始于政论报纸,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甚至于“只有论说一篇,别无纪事”。

维新派主将梁启超的政论情结,则更是特色鲜明——大名鼎鼎的维新派机关报《时务报》,梁启超每天要为之撰写4000多字的评论,其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大为震动,以至于“举国趋之,如饮狂泉”。

据说当时上至京城省会,下至穷乡僻壤,无人不知广东新会人梁启超的大名。

20世纪初,待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伴其出场的,也是一张张漫天飞
舞的政论报纸,其中包括陈少白的《中国日报》、幸士钊的《苏报》等等,均是“排满”、“排康”的激越言论,鼓吹革命,振聋发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