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四川省雅安市2018-2019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高中二年级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安市2018—2019学年下期期末检测高中二年级
化学试题
请你在做题之前仔细阅读下列说明: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4.回答第Ⅰ卷(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笔迹清楚。
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Cr-52 P-31
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0小题,每小题2分;
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
1. 采取下列措施的目的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将食物放入冰箱B.向炉膛鼓风
C.钨丝灯泡中抽成近真空D.食物袋中放入小包除氧剂
2. 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的4s能级中只有1个电子且位于d区的元素共有
A. 0种
B. 1种
C. 2种
D. 3种
3. 下列卤化氢分子中键长最短的是
A. HF
B. HCl
C. HBr
D. HI
4. 下列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
C.熵增加反应D.熵增加且放热反应
5. 下列各组物质熔点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晶体硅>金刚石>碳化硅B.SiO2>CO2>He
C.CsCl>KCl>NaCl D.Br2>I2>He
6. 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性:Na>Mg>Al B.第一电离能:Na<Mg<Al
C.电负性:Na>Mg>Al D.碱性:NaOH<Mg(OH)2<Al(OH)3
7. 恒温,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各项中不能说
明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消耗2 mol SO2的同时生成1molO2B.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C.反应平衡常数保持不变D.SO3的气体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8.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下列措施能使5% H2O2溶液分解的反应速率减小的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使用MnO2作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
9. 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 ;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
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
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收131.3 kJ热量
10.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11. 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Fe2(SO4)3+6KSCN2Fe(SCN)3+3K2SO4达到平衡状态后加入
少量下列何种固体物质,该平衡几乎不发生移动的是
A.KSCN B.NaOH C.K2SO4D.FeCl3·6H2O
12.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NO的物质
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A.v(O2)=0.01 mol·L-1·s-1B.v(NO)=0.008 mol·L-1·s-1
C.v(H2O)=0.005 mol·L-1·s-1D.v(NH3)=0.002 mol·L-1·s-1
13.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式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
B. 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
C. 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
D. 该元素单质是导体
14. 下列分子和离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是
A. NH+
B. PH3
C. H3O+
D. OF2
4
15. 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16. 32
A.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中不存在非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有8个σ键,1个π键
17. 萤石(CaF2)晶体属于立方晶系,萤石中每个Ca2+被8个F-所包围,则每个F-周围最近距
离的Ca2+数目为
A.2 B.4 C.6 D.8
18. 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在地壳
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Z分别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X)>r(Y)>r(Z)>r(R)
C.Y与Z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D.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最多只有2种
19.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和Y的转化率相等
B.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D.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也增大
20. 在硼酸[B(OH)3]分子中,B 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
分子中B 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 .sp 2,氢键
B .sp 2,范德华力
C . sp ,范德华力
D .sp 3,氢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1. (本题共7分)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用相同质量的锌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实
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锌和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a 和b 表明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3)能表明固体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 ___和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硫酸的浓度对该反应的速率的影响______ ___。
22. (本题共6分) 红磷P(s)和Cl 2(g)发生反应生成PCl 3(g)和PCl 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
图所示(图中的ΔH 表示生成1 mol 产物的数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P 和Cl 2反应生成PCl 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P 和Cl 2一步反应生成PCl 5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3. (本题共12分) 请用C 、H 、O 、N 、S 五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除H 外,其它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__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共有________种。
能量
(2)五种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甲、乙、丙、丁四种分子(每种分子只含两种元素),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3、4、6、8,且都是18 电子分子。
甲和乙的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如下:
①1mol 乙分子含有_________mol σ键;
②丁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_杂化方式;甲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
丙分子为_________ (“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③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同,造成上述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结
合具体物质解释)。
(3)已知
由以上数据可知,氮气比乙烯、乙炔难发生加成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4. (本题共14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张亭栋研究小组受
民间中医启发,发现As2O3(俗称砒霜)对白血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氮(N)、磷(P)、砷(As)等都是VA族的元素,该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1)NH3的沸点比PH3(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
(2)Na3AsO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包括______;AsO3-
4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As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则在该化合物中As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
As
As As
As
O O
O
O O
O
(3)白磷(P 4)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其晶胞结构如图(小圆圈表示白磷分子)。
已知晶胞的边长为a c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mol -
1,则该晶胞中含有的P 原子的个数为 ,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 -
3(用含N A 、a 的式子表示)。
25. (本题共11分) 已知:CO(g)+2H 2(g)
CH 3OH(g),
经测定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假设该反应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判断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
是________ ;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中c (CO)不变
C .2v 正(H 2)=v 逆(CO)
D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E .容器内温度不变
F. c (CO)∶c (H 2) ∶c (CH 3OH)=1∶2∶1
(3)若某温度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为c (CO)=0.4 mol·L -
1、
c (H 2)=0.4 mol·L -
1、c (CH 3OH)=0.8 mol·L -
1, 则此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_; A .小于250℃
B .在250℃-300℃之间
C .在300℃-350℃之间
D .大于350℃
(4)某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1L 的密闭容器中将1 mol CO 和2 mol H 2混合,测得不同
时刻的反应前后压强比关系如下:
则0-15 min ,用H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H 2
)=__________ mol ·L -
1·min -
1,达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表示一个白磷分子
雅安市2018~2019学年度下期期末检测高中二年级
理科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要点
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0小题,每小题2分;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21(本题7分)
(1)固体表面积(1分),温度(1分)
(2)温度越高(1分)
(3) b,c(2分)
(4)在相同的温度下,采用相同形状且质量相同的锌片与同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测产生相同体积的H2所需要的时间(2分,其它合理回答也给分)。
22题(6分,每题3分)
P(s)+3/2Cl2(g)= PCl3(g) ΔH=-306kJ/mol
P(s)+5/2Cl2(g)= PCl5(g) ΔH=-399kJ/mol
其它合理回答也给分。
23题(12分)
(1)1s22s22p3(2分);8(2分)
(2) ①3 (1分);②sp3(1分);四面体(1分);极性(1分);③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熔沸点高于H2S,H2O2分子与水分子可形成氢键因此溶解性好(2分)
(3)氮气分子中三键、双键键能分别大于单键键能的3倍和2倍,而乙炔分子中的三键键能和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分别小于单键键能的3 倍和2倍,说明C原子间的π键比较活泼,易发生加成反应(2分)。
24题(14分)
(1)高(2分);NH3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而PH3分子间仅有范德华力(2分)。
(2)离子键(1分)、共价键(或δ键、π键)(2分);正四面体(1分);
sp 3
(1分)
(3)16(2分) ; A
N a 3
496
(3分)
25题(11分)
(1) 放热(1分) (2) ABE (3分) (3) A (1分)
(4) 0.04(2分); 45%(2分) ; 0.68(保留两位小数)(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