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黑果枸杞繁育推广产业园建设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市黑枸杞繁育推广产业园建设可研报告
1 总论
1.1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甘肃省敦煌市黑果枸杞繁育推广产业园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甘肃xxxx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 xxx
项目主管单位甘肃省林业厅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地点 xxxxxx农业示范园
建设规模本项目总建设规模3040亩。
其中,黑果枸杞经济林栽
植3000亩、种苗繁育园40亩(产苗量1年生2.5万
株/亩·年)。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黑果枸杞经济林3000亩、种苗繁育园40亩;土
建工程(包括生产用房建筑面积1000m2,库房300m2,
晒场3000m2);道路系统15km(主干道10km,机耕道
5km);供电系统(0.4kv低压线路2.8km、250kva变
压器1台)1套;设备购置包括客货两用车3辆,四
轮拖拉机6辆,配套农机具6套,果实、种子采收、
干燥、检验、加工、储藏等系列设备1成套;喷药机
(器)20台,背负式电动喷雾器50台;药品柜10
个;办公设备有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及照
摄像机、文件柜办公桌(椅)等。
建设期限 2年(2014-2015年)
项目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3184.28万元。
资金筹措在项目总投资3184.28万元中。
申请国家投资2547.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承建项目公司自筹配套
636.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
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黑果枸杞141800 Kg,市场均价1000元/kg;种苗100万株,8元/株。
种子
1000kg,7000元/kg。
年总收入可达1.568亿元。
生态效
益和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
撰写人:甘肃省永靖县焦保兴
1.2项目编制依据
——主要造林阔叶树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14073-93);
——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99)
——甘肃省林业“十五”计划;
——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标准(DB62/T376-94);
——建设单位的委托。
1.4研究结论
本项目主要是为敦煌市打造新的经济林增长点,充分利用敦煌市光、热、土地资源,提升单位空间效益产出率,振兴地域经济。
黑果枸杞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投资规模适中,风险性小,符合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和林业投资方向。
经济效益显著,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
该项目可行。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审查批准,早日立项。
2 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建设背景
进入新世纪的当前,民生林业为主体的林业工程建设受到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林业生态经济林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国家林业局根据我国林业发展的形势和所处的阶段,确立了以实施六大工程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随着林业建设任务的日益加重,对林木经济林产业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任务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
林木经济林是林业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生长点,直接影响到林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我省西部地域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森林覆盖率低,荒漠化面积大,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我省先后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林业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尤其是林业经济林建设近几年表现出的徘徊局面,成为林业生产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市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立了一批名优经济林生产基地,对林业经济林建设规模力度不足的局面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但由于近几年对林业生态林工程建设规模相对偏大,并逐年急增,经济林建设力度规模相对偏小,已不能适应我省林业整体发展的要求。
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敦煌市林业建设方向进行必要的重大战略性调整,对林业经济林建设的发展模式、良种品种、规模定位、区域战略要进行突破性规划建设。
营建以敦煌市为中心的甘肃西部规模化、特色化、高效益化、高附加值的黑果枸杞经济林基地,对西部林业长远建设和发展,将起到积极有力的促进作用。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繁育推广优质黑果枸杞是敦煌市立地环境的需要
黑果枸杞(Lyciumruthenicum Murr),属茄科,枸杞属,棘刺灌木,高30~200 cm,是甘肃省西部荒漠戈壁地区主要的野生群落植物之一,野生资源多散布于敦煌市瓜州县、酒泉金塔县等地的戈壁荒滩上,散布范围在北纬35°~38°,东经98°~102°之间,平均海拔1138米,年降水量39.9毫米,年蒸发量2480毫米,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的地区。
黑果枸杞具体生长地点在湖泊盆地、冲积扇、河流沿岸、风积沙丘边缘和山
间盐土平原上,自然生境条件一般较为严酷。
黑果枸杞具有抗逆性强,萌生能力强,耐干旱盐碱,耐寒的生物学特性,在荒漠、戈壁、荒山、荒坡上能形成灌丛,是优良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学价值。
在防风固沙,改良荒漠化土壤,保持水土方面作用显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很高的生态学应用价值。
黑果枸杞的浆果是西部戈壁里罕见的野生水果,果味甘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除其药性与普通枸杞有相似之处外,黑果枸杞中部分氨基酸(主要是必需氨基酸) Vc和脂肪含量远高于宁夏枸杞,具有良好的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可开发生产食品(保健饮料、果酱等)、药品、酿酒、食用色素等,并具有还原糖和色素的开发潜力。
因此,黑果枸杞天生就很适合在敦煌市立地环境下生长,可以最大程度实现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
2.2.2保护耕地,遏止荒漠化
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荒漠化作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正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众所周知,导致荒漠化不断扩张的主要因素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脆弱的自然环境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相互作用的结果。
干旱缺水是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加剧了干旱程度,在客观上加速了荒漠化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有其本身固有的特点,在没有人类活动影响的前提下,其平衡不会失调。
由于人类对其功能认识不清,长期违反自然规律进行生产活动,导致生态恶化。
自然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弹性”,一旦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施加的压力超出了生态环境的“弹性”限度,就容易发生土地荒漠化,而一旦减轻了这种压力,生态环境就可以恢复。
因此,要重点解决好生态环境恢复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改善的矛盾,保护生态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
荒漠化的防治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充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宜乔则乔、宜
灌则灌、宜草则草等原则,通过植树种草、秸秆还田等生物措施,加大封禁保护力度,严格保护沙区林草植被。
同时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并重,注重发挥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促进生态自然恢复。
在实行保护性开发、严格保护生态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当地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荒漠化严重的贫困地区,要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积极发展绿色沙区生态特色产业,实现沙区生态、经济良性互动,改善受荒漠化影响人口的生活条件。
因此,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实施野生黑果枸杞人工驯化种植,实现生态、经济双赢,是一项治理荒漠化,保护耕地,发展西部生态经济林业工程的有效科学途径。
2.2.3改良盐碱地,增强土地利用率
黑果枸杞能够在深度盐碱地带生长,这说明其具有很高的耐盐碱性,并具有很强的吸盐性。
因此通过发展黑果枸杞,不仅改善敦煌市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对于生物改良大面积盐碱地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2.2.4产业结构调整,走生态致富的需要
敦煌市是我省西部荒漠化严重的干旱县级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村贫困面还很大。
如何使这两大问题都能解决,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头等大事。
发展黑果枸杞产业便是解决这二困难有力的结合点。
这是因为黑果枸杞同枸杞一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枸杞的果实含有大量的糖、酸、维生素、铁、钙、镁、钾、铜、锌和18种氨基酸,总量达16.75%。
尤其含有极具药物保健价值的花青素,其在植物界含量最高,抗癌、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的作用非常明显,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野果,黑果枸杞除具有枸杞的优点外,其作为黑色野生果品,还具有更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
在敦煌市地域建立和恢复以黑枸杞为主的生态系统,并对黑果枸杞加以深度开发利用,即可有效改善本地区生态环境,同时又可做大做强黑果枸杞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因此这一项目的实施,对缺乏高效益值的敦煌市来说,实为惠民之举。
2.3项目建设的意义
通过敦煌市黑果枸杞繁育推广产业园的建设,可直观提供荒漠化地区经济林产业的有效发展模式,快速带动林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本项目建设是实施,带动周边群众加入黑果枸杞的发展行列,促使黑果枸杞快速步入产业化发展步伐,为寂静已久的林业经济林产业注入强心剂;为黑果枸杞产业的更大范围的推广发展,奠定技术积累、种质积累和营运模式积累。
3 市场调查与分析
3.1市场调查
黑果枸杞( L. ruthenicum Murr)是一种盐生植物,属茄科枸杞属。
黑色的“奇果”—黑果枸杞全身是宝,可入药、制茶、防风,是一种集盐碱绿化价值、防护林价值、药用保健价值等于一体的优良经济特色树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可以说是盐碱、沙漠、干旱地区最具开发潜力和价值的植物品种之一。
适合深度盐碱和沙漠土壤,黑枸杞可用海水浇灌,可见其很强的耐盐碱性。
被授予“盐碱地之王”和“沙漠之王”美誉。
黑枸杞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在碱性土壤和贫瘠的土地都能生长旺盛。
黑枸杞是我国重要的特种经济植物资源之一,具备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显著效益和“药食同源”型滋补功能,黑枸杞果实产品由原来单一的药品向现在的保健食品、饮品、美容化妆品等领域迅速扩展,高科技保健系列产品黑枸杞茶、黑枸杞汁、黑枸杞晶、黑枸杞药酒、黑枸杞胶囊、黑枸杞口服液等即将会相继问世。
近年来,人们逐渐升温的崇尚“黑色食品”的浪潮中,发展黑果枸杞产业,开发其产品具有很大潜力。
黑枸杞中花青素的发现为全世界的人找到了抗氧化抗衰老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其功效:1、预防
多种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过早衰老和关节炎;
2、能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
3、增强免疫系统能力抵御致癌物质;
4、降低感冒的次数和缩短持续时间;
5、预防包括关节炎和肿胀在内的炎症;
6、增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弹性,高血压(降血压功效),并且能有效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病;
7、花青素还具有抗辐射的作用。
因此,被称为“花青素之王”、“软黄金”等美誉。
因此,从黑枸杞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产业开发的物质基础来看,在敦煌市建立黑果枸杞繁育推广产业园基地,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
3.2黑果枸杞市场价格调查
根据国内(主要为青海省)及我省近年来黑果枸杞市场价格,结合敦煌市及周边地区市场情况调查,黑果枸杞果实产品的市场平均价格为:特极品2000元/kg,1级品1400元/kg,普通货1000元/kg;种苗市场价格为:1年生Ⅰ级苗 8元/株,2年生Ⅰ级苗12元/株。
4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4.1自然条件
4.1.1地貌
敦煌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位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53′-41°35′。
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相接。
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 4.5%,且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
敦煌境内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平均海拔不足1200米,市区海拔为1138米。
党河冲积扇带和疏勒河冲积平原,构成了敦煌这片内陆平原。
一望无际的沙漠和大片绿洲,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
绿洲区好像一把扇子自西南向东北展开。
4.1.2气候
由于地处内陆,明显的特点是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年平均降水量39.9毫米,蒸发量2486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
这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为9.4℃,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4.9℃(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9.3℃(1月),极端最高气温43.6℃,最低气温-28.5℃,年平均降雨量39.9毫米,蒸发量249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42天,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
敦煌绿洲由党河滋润。
4.1.3土壤
主要土壤类型为灌淤土、潮土、风沙土、棕漠土、盐土、草甸土、沼泽土等。
4.1.4植被
天然植被主要有柽柳、白刺、沙拐枣、骆驼刺、梭梭、胡杨、沙枣、芦苇、胀果甘草、罗布麻、厚穗冰草、芨芨草、艾蒿、沙蒿、沙米、胖姑娘等。
4.1.5水文
敦煌绿洲由党河滋润。
发源于祁连山的党河,全长390公里,流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28亿立方米,是敦煌重要的水利命脉,敦煌人民的母亲河。
境内除党河外,地面水还有西水沟、东水沟、南湖泉水区,泉水总溢出量为3.14立方米/秒,年径流量9902.3万立方米。
4.2 社会经济条件
全市总人口18.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4,农业人口14.25
万人。
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回、蒙、藏、维吾尔、苗、满、土家、哈萨克、东乡、裕固等10个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的1.06%。
前往敦煌最方便的方式就是飞机,几乎国内各大城市都有直达敦煌,嘉峪关或兰州的航班,敦煌火车站有从兰州/西安/银川至敦煌的列车,开设有专门的旅游空调卧铺,兰州下午6点发车,早晨9点抵达敦煌。
敦煌市耕地面积32万亩,草原面积57万亩,天然林面积119万亩,另有可垦荒地406万亩。
由于光照资源丰富,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适合各种植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西瓜、甜瓜、蔬菜小麦、玉米等,出名的野生药材有锁阳,枸杞,罗布麻,甘草等。
敦煌光照条件较为优越,由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是全省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瓜果之乡,其中阳关镇所产的无核白葡萄,无论是色泽还是味觉,都足以跟吐鲁番的相媲美,而且晾晒形成的葡萄干,颗粒大,糖分十足。
七里镇的千亩红提基地,别具一格的成为了敦煌的另一个特色。
年产各类优质水果2000多万公斤,优质皮棉1.5万吨。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努力下,敦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3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5亿元,旅游接待人数2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完成1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03元。
黑果枸杞产业园项目区所在地xxxxxxx乡位于敦煌市区东北11公里处,地处党河灌区下游绿洲地带。
全乡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2323户,8628人,全乡耕地面积1959.5公顷,是全市有名的植棉大乡、养羊大乡、荒漠大乡、葡萄大乡。
乡内土地、光热资源丰富,充沛的光热资源有利于棉花、蔬菜等各种农作物以及桃、杏、梨、葡萄、苹果等优质水果生长。
境内滩多地广,有巴尔湖、荆州湖、吴家湖、大泉湖、平凉湖等,发展林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几年,乡上立足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
施"以农业稳乡、以工业强乡、以科技兴乡"的发展战略,走多元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路子,逐步形成了四个产业基地。
棉花基地:2.6万亩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全乡养羊育羊10.5万只,其中存栏2.6万只,形成养殖大户和专业户300户,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个,扩繁小尾寒羊等良种肉羊7500只,年出栏羊数达6万只,在西部羊品种中以大泉羊肉质鲜嫩、毛细绒长而闻名。
林果基地:全乡形成了以红提葡萄为主的优质林果3000亩,红、黑提葡萄、紫胭桃等声名远扬。
温室蔬菜基地:全乡种植反季节蔬菜1000亩。
另外,乡上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外出创业,全乡从事餐饮服务、商贸零售、劳务输出、个体商贩、交通运输等二、三产业人数达到1691人,占到全乡总人数的19.6%。
近几年,乡上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全乡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措施来抓,重点突出了交通、水利、生态、教育等七大项目建设。
郭家堡乡地处国道313线,敦煌市区、敦煌机场和红当公路三角地带,乡村道路四通八达,实现了高低压线路、机井、渠道、公路四配套。
4.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4.3.1有利条件
⑴敦煌市光照充足,热量充沛,非常适宜黑果枸杞的生长繁育。
黑果枸杞耐干旱、瘠薄及盐碱地。
因此在该地类上发展黑果枸杞是改良盐碱地和保持水土行之有效的措施。
⑵交通便利,有水、电供给能力。
⑶实施单位—甘肃敦煌xxxx有限公司具有较强的黑果枸杞繁育推广的技术力量,并且计划长期聘请具有12年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经验的高级林业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技术工人10人。
⑷公司领导重视,当地政府部门积极支持,周边群众热情很高。
黑果枸杞繁育推广产业园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郭家堡乡,本项目的实施对于防止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和当地经济林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因此地、市两级领导都非常重视。
同时,该地区农民长期无法脱贫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趋势和土地的深度盐碱化趋势。
所以,当地干部群众对于该项目的实施持有很高的期望。
⑸各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促动本项目的发展,从而创新性开辟黑果枸杞经济林产业发展模式,特色、新奇、高附加值将会再掀经济林发展高潮。
⑹具有发展黑果枸杞充足的土地资源。
敦煌市xxxx具有“荒漠大乡”之称,大部分土地系为荒漠地和深度盐碱地,该地类上大部分植物种类不能生长或生长不良,但完全可以成为发展黑果枸杞的优质土地资源。
4.3.2制约因素及对策
⑴建设资金缺乏
本项目由于是一项前期投入(人工、资金、物资)较高的项目,且技术要求、管理集约程度很高。
由此看来,资金是制约本项目基地建设的主要因素。
主要解决办法为:
①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
黑果枸杞繁育推广产业园基地建设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林业经济林建设工程的内容,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应纳入“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名优经济林等示范项目建设总体规划”,由中央财政对项目给予扶持。
②地方配套支持。
本项目具有生态、经济双重效益性,既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又是一项富裕地方的经济项目建设,需要地方政府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支持,配套适当的资金、物资到位,保证项目的迅速发展壮大。
⑵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风沙、荒漠化等。
干旱问题通过项目的灌溉设施完全可以解决,风沙、荒漠化对该项目不能构成直接危害,并且可以本项目实施,有效遏制其危害趋势。
5 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
5.1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优质高效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以黑果枸杞的良种优化、纯化为目的;以定向培育、定向采果、科学制干、科学储运、连锁销售为手段;运用先进实用科技,逐步建立起既满足当前市场需要、又适应长远深加工要求的黑果枸杞产业园基地,提高黑果枸杞流水线生产,实现规范化、基地化、科学化,满足社会、市场对黑果枸杞果品、技术、种质等多方面的需求。
5.2建设原则
⑴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强化管理的原则。
⑵坚持适地适树、统筹兼顾,科学性、超前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⑶坚持生产和繁育优质种源、果品的原则。
⑷坚持按项目管理,确保资金与效益、速度与质量高度统一的原则。
⑸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6 产品方案
6.1品种简介
黑枸杞别名苏枸杞,拉丁名Lycium ruthenicum Murr,属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
黑果枸杞成熟的果实外形扁圆或圆形,色呈紫黑色。
黑果枸杞有两个变种:1、截萼枸杞 L.francatum Y.c.wang灌木。
多生沙质土地。
固沙或保土植物。
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的腾格里沙区的西北部及陕西北部。
2、新疆枸杞L.dasystemun
Pojank,灌木,固沙保土灌木,产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和青海西部。
黑果枸杞总体分布于青海、新疆、西藏、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等省(区),尤其以柴达木和塔里木盆地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在国外,前苏联(欧洲部分的东南部、高加索和中亚部分)、蒙古、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和南欧各国都有分布。
落叶灌木,高20-150cm。
多分枝,枝条坚硬,常呈之字形弯曲,白色,枝上和顶端具棘刺。
叶2-6片簇生于短枝上,肉质,无柄,条形、条状披针形或圆棒状,长5-30mm,先端钝圆。
花1-2朵生于棘刺基部两侧的短枝上,花梗细,长5一10mm;花萼狭钟状,长3一4mm,2一4裂;花冠漏斗状,传部较檐部裂片长2-3倍,浅紫色,长1cm,雄蕊不等长。
浆果球形,成熟后紫黑色,直径4一9mm;种子肾形,褐色。
生态特征为黑果枸杞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芽并展叶,5月底至8月中旬陆续开花结果;8月下旬至9月中旬果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叶片干枯凋落。
从发芽到果熟约经140天;生长期约150天。
黑果枸杞繁殖力较强。
果实成熟后能长时间保存在株丛上,经动物携带游走撒播、繁殖;其嫩枝经沙土覆盖后在适宜的条件下也能生出新根,长出新株。
黑果枸杞的分蘖力和再生性较强。
它的根化砂砾质荒漠上、盐化沙上、盐化灰钙上、盐化原始草甸土、盐化粘土等。
土壤PH值为7.8一9.2。
黑果枸杞是一种耐旱性很强的耐盐中生植物,其肉质叶片、银白色的茎、枝和庞大、深达1.5m以下的根系均有利于保持水分,并能充分利用土壤中和地下水,以适应荒漠气候的干旱生境。
因此,在降水量50mm 以下、空气相对湿度仅5%一30%、年蒸发量超过降水量百倍以上的荒漠地区仍能生长发育。
黑果枸杞虽然耐旱,但在排水条件好、土壤水肥条件充足的地段,生长发育得更好,株高可达3一4m;不耐水渍,在水渍条件下易烂根导致死亡。
黑果枸杞耐寒性强,能适应温差较大的气候环境。
冬季,绝对低温在零下38℃的地区能安全越冬。
黑果枸杞耐盐碱性很强,在土壤全盐量达12.16%的盐化荒漠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