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描写手法大全-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手法
描写的对象: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按内容分类】
人物描写:
1、概括描写
2、肖像描写
3、语言描写
4、动作描写
5、心理描写
6、细节描写
7、神态描写
景物描写:
1、静态与动态
2、客观与主观
3、反衬与对比
【按特征分类】白描、细描、衬托、烘托、渲染、对比
描写
▲什么叫描写描写有什么作用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客观事物;给人以亲临其境的真实感.
描写的作用是:①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④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描写手法定义: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描写的对象:
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①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肖像描写的方法很多;从描写的角度上说:有通过作品中人物介绍进行描写;有通过不同人物对比进行描写;有侧面烘托的描写;从描写的手法上说;有一次完成的描写;有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描写;从运用笔墨的程度上说;有精雕细刻的工笔描写;也有轻描淡写的白描.肖像描写的要求是:一要以形传神;抓住外表上富有代表性的特征;二要独特、新巧、切忌因袭雷同.
景物描写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引出下文,为讲述下文内容埋下伏笔。

3、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4、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7、景物描写可以揭示文章的中心。

8、景物描写可以深化主题、升华情感。

景物描写多用于写景的文章,在记事的文章里,景物描写可以交待事情发生的自然或社会环境,烘托气氛,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心愿》一课开头的景物描写。

巴黎有许多街道公园,离我们的公寓不远就有一座。

一个假日,我夹着一本书来到这个小公园,坐在花丛中间的长椅上,这是我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经常见到的。

这两段景物描写有两个作用:①介绍事情发生的环境,说明美好的心愿是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产生的;②由花丛想到北京,表达了思念祖国的感情。

《粜米》一课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河埠头的敞口船、菜叶、垃圾和泡沫,开始的这些景
物描写告诉我们船多、米重,农民获得了大丰收,赶来粜米;同时也暗示出污浊的社会背景和
农民的希望必然破灭,结尾的景物描写则是交待了农民不得不忍痛粜完新米,与开头照应。

《凡卡》一课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

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
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
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此时,老爷家正在过圣诞夜,而爷爷却“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为老爷守夜。

按理说,凡卡想回家和爷
爷一块儿生活,一样苦,一样受罪。

然而,凡卡想象的圣诞夜,景色这么美,衬托出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独和凄苦。

从这几个例子还不难看出在记事的文章里,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所以,在景物描写中,切忌为写景
物而写景。

切忌单纯无目的的写景。

学习描写要注意“恰当描写,生动表达”。

第一,目的明确。

什么地方该描写,什么地方不该描写,要从中心思想的表达出发。

描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
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要以为描写越多、越细就好。

无目的的描写,会伤害内容的表达。

第二,符合实际。

人物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景物描写要符合当地、当时的情况,否则也会
伤害内容的表达。

第三,抓住特点。

描写抓住了特点,效果才会好,才能锦上添花,画龙点睛。

第四,语言要准确、自然、恰如其分。

描写不是大量形容词的堆砌,要真实、自然、朴实,用词准确,语句
通顺连贯,例如《金色的鱼钩》对老班长嚼吃草根和鱼骨头的描写就是这样: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
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所以,同学们如果在作文时恰如其分地运用景物描写,把人物、事情、景物的状态、性质、特征具体地描绘
刻画出来,将会给人以直觉的、立体的感受,使得记叙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
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注意四点
1.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2.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

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
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3.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

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
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4.写场面要有顺序。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

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
的顺序。

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

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
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

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要点:
在场面描写中,人物不能是一个,必须是很多个,并且要以人物描写为主,场面为辅。

场面描写要为表现人
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的。

场面描写少不了景物,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注意:群体描写+个体描写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之间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或可以说是人物
描写的综合形式.
场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即从整体着眼、较全面地、概括地写出场面的总的景象和总的气氛.这种方法;不求点上的细微;而求面上的广度;关键是写出一个完整的艺术画面.另一种是特写式.即把场面中具
有代表性、特征性的典型情景、集中、细致地突现出来.
场面描写的要求有两点:一、写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所发生的事件;要注意它的四周;把时间、地点等跟人物
结合在一处;要有人还要有画面.二、截取事件过程的横断面;要写出动静之态;显示人物之间的关系.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届的
细致描写。

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诊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地描写,能够使人物的性格更鲜明、形象更丰富。

通过相关人物的反映、评说,从侧面间接地烘托描写对象,可以起到睹影见竿的作用。

细节描写;即对人、事、景、物的富有典型意义的细微末节的刻划与描绘.
细节描写的作用很大:①可以促成情节的曲折和复杂;②可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③可以展现环境景物的
独有特征;④可以增强主题的表现力.
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所谓侧面描写是指:不从正面去描写人物,而是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
描写方法。

经常采用衬托的手法来刻划人物性格,分为反衬和正衬。

人物描写的方法:
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作用:体现人物性格得特征,对塑造人物得性格与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举例:1、她挺着一个啤酒肚,一副高傲得样子,脸红彤彤得,头发像鸡毛掸子竖立着,西服也没有扣上,而就是用
双手挡在身后,一身肥肉随着脚步一上一下,猛然打了一个粗鲁而响亮得嗝。

2、她个子矮矮得,头上扎着一对短短得小辫子。

她那双乌黑得眼睛忽闪忽闪得,显出一副机灵得摸样、挺挺得
鼻梁上架着一副黑色得眼镜,显示出有文才得样子、她那又白又嫩得脸上还有着一个小小得嘴巴。

别瞧她嘴小,可
她却可以说出许许多多得故事、、
3、她就是我们班最高得女生,她总就是梳着一根马尾辫,水汪汪得眼睛上戴着一副粉红色得眼镜。

她特别爱笑,一笑起来,大大得嘴旁会出现一个小酒窝。

她常背着一个粉红色得书包,您知道她就是谁嘛?
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独白.作品中人物自言自语;一是
对话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问互答.搞好语言描写;首先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处境、思想和性格特征;使人
看后相信这个人只能这样说话:其次;语言要准确、简洁、传神.
作用:借助绘画中得描绘(画出或描画)术语,指用形象生动得语言文字把事物得形象表现出来。

举例:1、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对她说:“只要您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她饶恕您。

"
2、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得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
归还火种!”
3、他诚恳的说:“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

动作描写
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

行动描写.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行动描写的要求是:要具体、生动展示出人物行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
圆满地回答人物“怎么样做”的问题.
作用:显示出了这一人物得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成功得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得身份、地位,可
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得进程,可以表现人物得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得发展。

举例:1、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
蝴蝶,张开得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得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2、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得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跟随着筷子。


来筋脉突兀得手此刻一用力青筋更加明显、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3、奶奶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得手紧紧抓着门框,将左脚轻轻抬起,紧绷着得脚小心向
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着踩了几踩,让自己得脚更舒适些,满意地出门了。

神态描写
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用:1、表现人物内心世界ﻫ2、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ﻫ更加突显人物个性使作文给人真实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举例:1、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嘘了口气、
2、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

3、她老就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瞧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4、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心理活动、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
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即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方法.它是对人物的思想感情、理智、整个精神世界的直
接透视;能较好地把人物内心最隐蔽的东西暴露出来.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心理剖析;用语言、行动显示;用梦
境、幻觉表现等.进行心理描写必须注意:一不要把作者的感情强加给人物;二要铺垫好寄托心理活动的必要的环
境条件;三要与其它描写方法交错穿插;不宜作过长、静止、单调的心理描写.
作用:心理描写就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得环境中得心理状态、精神面貌与内心活动进行得描写。

举例:1、捧着那新书,我得心情沉重得像坠着一块大石头,想读却读不下去。

我在想,眼下该怎样面对刘利同学?怎样面对这新书?我惭愧,我懊悔,我得内心在深深地悔恨自己昨天得所作所为。

2、每当我瞧到别得孩子撒娇地扑到妈妈得怀抱,妈妈用亲切得话语嗔怪时;每当我听到别家得妈妈搂着孩子哼
着催眠曲或讲着神秘离奇得传说时,我羡慕得直掉眼泪、我多想有一个这样得妈妈呀!
3、我从未见过这样得希望,它微弱得近乎绝望,强烈得近乎乞求、我不敢想绝望就是不就是对生活得绝望,但
我清楚那乞求分明就是对生存得乞求。

令我震惊,令我“轰”地一下全然忘了身在何处,一时有些痴了。

4、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钱,那就可以买车了!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分为:
环境描写;指的是对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外界条件的描写它包括自
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
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性格(4)写景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
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是从描写对象的变化上来说的;静态描写;即对平面、静止的人物与景物的描写.动态描写;则是对人物或景物发展变化的情态的描写.
描写的要求有以下几点:①要真切具体.也就是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描写;使其状态、色彩、情调跃然
纸上.②要选好角度.描写的角度有好几种:旁观者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见证人的角度.选角度要从自己的独特感
受出发;要符合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通常逻辑、要注意以点带面.③要精炼生动.精炼即语言精确、凝炼;生动即文
字活泼形象.
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概括叙述是整体的描写,简洁写要点,具体叙述是细节描写,生动。

虚实结合
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柳永《雨霖铃》想
象别后之景。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

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

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虚写与实写: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实写,恰好与之相反。

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由远及近法,亦称远淡近浓法。

它是指先写远的人物、景物或事物,后写近处的人物、景物或事物,逐
渐推近,由淡而浓,或者让人物、景物、事物先处于远景的位置,然后推动镜头,使其逐渐拉近,逐渐清晰。

运用此法,层次清楚,符合读者的认识规律。

可以从不同角度把事物描述的更详细、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的印像和更多想像空间。

作文注意事项
一、远景与近景要搭配好。

远景因远而较模糊,应略写;近景因近,视线清晰应详写。

二、远景和近景均应紧紧围绕中心取材。

远景不能因远而忽略典型材料的挖掘;近景也不能因近而包揽一切。

三、远景近景应逐步展开,要有合理顺序及层次,不能时远时近、杂乱无章。

四、远景与近景紧密结合,突出重点。

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
视觉描写
视觉描写是最常用的五感描写之一,在小说中主要用来描写事情、人物及地点。

使用视觉描写,要注意向读者呈现的内容以及呈现的方式。

不要简单地写出你想让读者看到的内容,而要充
分发挥语言的优势,用文字和图像充填进小说中,让读者无法提前预料,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视觉描写中,可以使用一些不常见的词组和形容词,让人产生意想不到的意象,在读者脑海中描绘出形象
生动的图画。

比如把远山比作水墨画,把电线比作空中通道,用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来描写事物或人物,可以更好地让读
者集中注意力记住这种意象,使读者对作者的写作风格印象深刻。

要不断关注周边事物,密切观察它们的颜色、灯光、阴影以及纹理之间的细微之处,并把这些细节在作品中
一一呈现出来,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需要注意的是,视觉描写在文章中不能频繁使用,这样反而会减弱或忽视其他感官的描写。

听觉
听觉描写
读者在读小说时,不仅需要听到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而且希望听到其他声音。

比如,公园中的鸟鸣声,
大街上嘈杂的汽车声,影响环境的高分贝刺耳噪声,还有一些只有一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等。

各种声音充斥在小
说和故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音乐,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可能意味着截然不同的东西,可能让她回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可能会让他想到
曾经逝去的爱情,所以,千万不要忽视歌曲或旋律对人物角色的影响,以及对故事情节的推动。

拟声是一种让读者听到声音的极好方式。

比如“咯咯”“嘀嘀”和“嗒嗒”等拟声词,可以让声音听起来更
加生动、更加丰富、更加强而有力。

有时,小说中的“声音”听起来却寂静无声,比如轻风和柔雪,不像下雨、下冰雹、刮大风那样能够发出很
大的声音,但也能让人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

想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以描写一些听起来不一样的事物,比如辽阔无垠的草原上一片寂静,或者不该安
静的人物或事情却异常地沉静。

有时,描写某种东西有所缺失,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使用听觉描写,要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及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进入场景最好的
方法,就是让读者听到正在发生的一切。

然而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对故事发展有用,但它却有助于提供一种背景,
而且不会因为出现详尽的细节描写,而使故事的发展节奏放缓。

有些表现声音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虽然与故事的主题和发展进程无关,但却能够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画面,
建议不要随便删掉。

生活中,每个人一睁眼就能听到各种声音。

这些熙熙攘攘、喧嚣嘈杂、安静祥和的声音,不断萦绕在人们耳边。

这些熟悉的声音,如果出现在小说中,就会使读者感到非常的熟悉和舒适。

倾听周围的一切事情,尤其是那些能够出现在小说或故事中的声音或噪声,找到声音的来源,联想它们听起
来像什么,代表着什么,能够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和背景。

然后把它写进小说和故事中,让这些声音发挥它们应
有的作用。

味觉
味觉描写
有人在介绍茶时这样写到:“它尝起来像泥土。

辛辣,饱满,比你尝过的任何东西都要真实。

嘬一小口,梦
就此开始——巍峨的山脉、柔嫩的幼苗、弥足珍贵的新叶,缓缓摘落。

茶,可以满足你这一切。


这样的描写,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深陷其中,阅读文字,了解知识,乐此不疲。

“它尝起来像泥土。

”唤醒了读者的味觉,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可信。

事实上,事物最简单最纯粹的本质就是
味道。

“品位”已逐步变成表达个人喜好和厌恶的晴雨表。

人们也习惯于用味觉来表达对某人的好恶。

比如把活力
四射的女孩称为辣妹,把平庸懦弱之辈称为乏味无聊的人。

在小说创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味觉来描写事件及人物。

通过描写人物对食物味道的反应,向读者呈现一些细节,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人物,认识到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种描写十分微妙,也十分有效。

当你安静地描写某种东西的味道时,不需浓墨重彩,而是让它慢慢地帮助你塑造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味觉描写,可以让一些特别的味道象征某些地方、某段时间或人物角色的某种心情。

触觉
触觉描写
在小说中,“感觉像”是用来描述对一切事物的感受,从感官享受到疼痛与折磨,包罗万象。

如果读者过去
已经切身体验过其中的某些感受,此时你需要帮助读者回想起这种感受。

如果读者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你就需要
帮助他们营造一种“如果这样做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的体验。

触觉描写给人的感觉比较深刻和形象。

比如同样是表达风刮在脸上,你可以说:“凉爽的风轻轻地抚摸着你
的脸,轻轻柔柔,酥酥痒痒。

”也可以说:“风刮在脸上,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割在脸上,生疼生疼。

”同样是风,但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这就是触觉描写的妙处。

在小说创作中,如果需要描写疼痛感时,你需要着重强调人物对疼痛的反应,而不是对疼痛的实际描述,要
将人物的疼痛程度与对其描写的深度联系起来,从而影响人物的活动,以及故事的发展,也许颤动性的疼痛会变
成沉重的一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