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区桥梁规划建设的调研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城区桥梁规划建设的调研思考
第一篇:对城区桥梁规划建设的调研思考
我市“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水城风貌,构成了路河交叉、彩虹飞渡、棋盘分列、纵横交错的城市建设格局。

近年来,我市适应这种城市建设格局在城区规划建设了大量造型独特、内涵丰富、独具水城特色的跨河湖桥梁。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突出水城特色,体现桥的实用与艺术、建筑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我们就**城区河湖的桥梁规划建
设进行了调查,并查阅了有关资料,对桥梁与水城及**历史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形成了本篇调研报告,以期对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因四面环水,水绕城中的奇特美景而被誉为“中国江北水城”。

城区有北方最大的城市内湖——东昌湖,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及宽阔优美的徒骇河穿城而过。

另外还有二干渠、青年渠等多条河流经过城区,使城区水域面积达三分之一,形成了城区湖河桥梁大小不
一、数量众多,造型精美、风格多样,桥水相依、景色宜人的各式桥梁,基本实现了桥与水、水与桥的和谐统一,水城桥乡、桥城水乡的城市特色逐显雏形。

具体表现在:
(一)桥梁大小不一,数量众多。

我市特殊的城市格局形成了众多大小不一的桥梁。

东昌湖环绕古城四周,面积近5平方公里,其中西面古城墙距湖西岸有400多米。

京杭大运河在**境内全长97.5公里,其中城区段15.6公里,像一条玉带穿城而过。

宽阔的徒骇河平均宽近100米,最宽处约150米,水深4-5米,像一轮巨大的弯月,簇拥着南部、东部的半个城区。

东昌湖、铃铛湖等众多大小湖泊及大运河、徒骇河等城内多条宽窄不一的河流把城区编织成一个巨大密集的水网。

而水城的一座座桥恰是这一张水网的一个个网节,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城区共有大小桥梁近百座。

其中跨越东昌湖西岸的东昌大桥,总长322米,桥宽15米,整座桥共有21孔,又称21孔桥,中孔跨度为
30米,是我市城区跨度最长的水上桥梁,被誉为“中国江北最大内陆湖泊石拱桥”。

另外,比较大的桥梁还有徒骇河上的陈口路大桥、聊阳路大桥、聊位路大桥,古运河上的振兴路运河桥、一中校门西运河桥、中通时代豪园内运河桥、兴华路运河桥、向阳路运河桥、双力路运河桥、卫育路运河桥、王口桥、利民路运河桥、东关街运河桥、健康路运河桥,跨东昌湖的南关大桥、东关大桥、北关大桥等40多座桥梁。

密集的水系,涓涓的细流也形成了城区数量众多,长短不一,形态各异的水上小桥,长的有10米8米,最短仅有2米左右。

(二)造型精美、风格多样。

在我市城区众多的桥梁中,不乏有设计独特,艺术精湛的桥梁精品。

其中东昌大桥当属城区桥梁精品的典型。

该桥共21孔,象征着跨入21世纪,所以又称世纪拱桥。

中间5孔为悬链线拱,两侧为圆弧拱。

主孔通航净高9米,可供大型游船顺利通过。

拱圈、桥身采用花岗岩嵌面,桥面青石铺砌,桥上筑有优质汉白玉拦板266块,汉白玉栏杆上雕刻着《水浒》人物故事图案,图案人物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漫步东昌大桥,就如同进入了义旗招展、英雄辈出的年代。

从远处观望西关桥,白天气势恢宏如白龙戏水;晚上华灯闪烁似长虹卧波。

另外位于隆兴寺铁塔以东古运河上的廊桥,是我市吸收广西廊桥的建筑风格在城区建设的唯一一座廊桥。

她连接古运河与铃铛湖。

桥上黛瓦朱柱,亭内彩绘藻井,仿佛一根秀美的腰带束着运河的腰肢,雍容华贵而又庄重秀丽。

还有位于古运河与东昌路交汇处的王口桥,桥上的护桥狮及护栏柱头上的小狮子神态各异、憨态可掬。

有的怀抱绣球顽皮好动,有的抚摸幼崽安静慈爱,有的外身扭头窃窃私语,使过往游客忍俊不禁抚摸一下。

可谓虽卢沟石狮千变万化、闻名于世,但亦应可圈可点。

(三)桥水相依、景色宜人。

**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景,桥因水而纤媚,水因桥而灵动,水桥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水城一幅幅艳丽的图画。

姜堤乐园百亩果林与亭、廊、榭、碧水、绿树交相辉映,拱桥、平桥、曲桥各显风采,小桥流水平添无限情趣。

水城广场、湖西公园一座座石桥、木桥、竹桥;拱桥、平桥、弯桥,似游龙戏水,如出水满月,造型各异,姿态万千。

亭台、回廊、楼阁、假山、喷泉、
雕塑,精巧别致,融南方园林和北方风情水韵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二、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虽然取得了以上骄人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简单,形式单一。

在跨湖河的大、中型桥梁中,桥梁结构基本上是板桥和拱桥两种。

拱桥按照拱圈形式的变化可分为直拱桥、曲拱桥、蛋尖拱桥、圆弧拱桥、半圆拱桥、瓣形桥、高拱桥、坦拱桥等多种,按照孔的多少又分为单孔桥、双孔桥、三孔桥、多孔桥等形式。

我市的拱桥主要以圆弧单孔拱桥为主,结构相对单一。

另外,除及少数桥梁在栏柱、栏板上雕刻的图案有所变化外,其余桥梁基本上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图
案和雕刻。

在同一座桥中每一个栏柱或每一块栏板都是相同的雕刻或相同的图案,形式相对单一,少有变化。

(二)缺少文化内涵。

我市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历史故事、人文典故、神话传说举不胜举。

在桥梁的建设中,没有深入挖掘我市传统文化,并体现在桥梁的设计和建设中。

像鲁班传说、仁义胡同传说、堠崮冢的传说、武松的故事、运河秧歌、山陕庙会等很
少在石拱桥栏板中进行雕刻体现,栏柱柱头也大多以盘龙、翔凤图案为主,很少有体现我市文化特色的人物或其它雕塑。

大多数桥梁让游客看到的仅仅是一座供人通行的普通建筑物,无法感受到桥梁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实用与美观应有所侧重。

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境界,桥梁设计建设很难达到二者的高度完美统一。

在桥梁实际规划设计中,二者应有所侧重。

城区所有的桥梁都无非具有通行、观赏两大用途。

处于景区且通行量较小的桥梁应重点考虑桥梁的美观与艺术性。

处于交通要道的桥梁应首先考虑桥梁的实用性,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再考虑桥梁的美观性,以避免给城区居民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我市城区桥梁规划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对城区桥梁规划设计的管理。

城市规划是指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手段。

桥梁规划要突出水城特色,体现我市特殊的历史文化,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城区桥梁规划要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由市政府统一组织设计实施,不得分散和下放;桥梁规划建设项目的审批要独立进行,不得与其它审批事项一起进行。

要认真进行公示,广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桥梁规划的积极性,提高人民群众进行城市规划的参与度,吸取人民群众对桥梁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规划确定后,要严格按照确定的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建设,不得随意变更规划设计内容。

(二)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建立由建设、规划、水利、交通、旅游、文化、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

对城区每一座桥梁进行规划设计,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吸收文化和旅游等部门的意见,尽量使每一座桥梁都能体现我市的传统文化和水城特色,使每一座桥梁都成为我市的一道风景、一件艺术精品、一段历史佳话。

(三)加强对桥梁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开发。

积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对我市及我国桥梁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

尽快恢复重建城区段运河的古桥梁、涵闸及码头,再现**古代运河的繁荣景象。

积极开展对现有桥梁的命名和提名活动,以突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展现“江北水城”现代化城市的风采。

(四)积极吸收绍兴、武汉等南方水乡桥梁设计的经验。

我国古代和现代很多桥梁设计的精品都产生于江南水乡。

特别是浙江绍兴桥梁量多面广。

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被誉为“万桥市”。

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石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形石拱桥及至跨入当今世界先进拱圈结构的准悬链线拱桥,构成了一个极其完整的古桥系列,
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发展,演化的一个缩影,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

武汉得长江、汉水之便,近年来陆续建成了十几座大型桥梁,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且数量位居全国之最,武汉因此享有“桥城”之美誉。

为进一步增加江北水城内涵,建议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吸收绍兴、武汉等南方水乡桥梁规划设计的精髓,建设一批既具有水城特色,又具有异域风味的桥梁艺术精品,使江北水城、江北桥乡同城齐秀,同负盛名。

(五)加强对徒骇河桥梁的规划和设计。

古运河、东昌湖主要位于老城区,为体现我市古城文化的深远与厚重,主要建设了以拱桥为主的桥梁。

徒骇河风景区位于经济开发区和新城区交界处,将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主要地带,也是江北水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徒骇河风景区的桥梁规划和建设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水城未来的规划和发展。

建议跨徒骇河大桥建设应主要考虑以斜拉桥、悬索桥等大跨度桥梁为主。

其中斜拉桥按照塔的数量分为单塔、双塔、多塔结构,按照索面不同形式又分为单面索、双面索、多面索、空间索和辐射形、竖琴形、扇形等多种,气势大气磅礴、雄伟壮观,像巨轮扬帆、似长虹饮涧、如鲲鹏展翅,正好适应我市的城市建设布局,体现我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展示**古城现代化风貌,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我国斜拉桥、悬索桥建设中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世界十大斜拉桥、悬索桥中,我国斜拉桥占8座,悬索桥占5座。

在不远的将来,如能在徒骇河上飞架起一座座高耸的斜拉桥和悬索桥,并施以灯光设计,徒骇河风景区将成为我市继东昌湖、古运河风景区之后的又一处亮丽的风景。

远处高楼林立,两岸绿树成荫,河中游艇穿梭,水上桥梁纵横,彩虹飞渡,一派现代水城景象。

使游客泛舟古城与新城之间,真切体会到江北水城“一城览古今,不觉五百年”的时空跨越。

第二篇:关于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调研文章
区政协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委员会调研组
规划建设管理是城区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遗憾。

为了不断提高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改善城区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区政协城环委对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状况进行了精心调研。

一、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一)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1、规划管理体制。

(1)规划编制。

1980年时,两路镇、龙溪镇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江北县人民政府编制。

1985年起,这两个镇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xx市规划局与江北县人民政府共同编制。

从1992年两路城南开发开始,各开发园区、新城管委会分别编制其辖区内的开发建设规划。

(2)规划管理。

xx城区规划管理经历了三个时期。

县管时期。

1955年至1980年,xx城镇规划工作由江北县计划建设委员会管理。

1980年成立江北县城建局后,由其所属的城建股具体管理。

1985年城乡建委成立时设规划科,按照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片区规划、地块规划和详细规划,对建设活动实施规划管理,城区规划管理工作逐渐加强。

市县共管时期。

1990年,江北县建委与xx市规划局联合成立龙溪镇规划办公室,共同实施在龙溪地区的规划管理工作,两路城区建设规划仍由江北县管理。

2001年成立xx市xx区规划分局,城区建设部份规划职能从区建委转移出来,由区规划分局负责龙溪地区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管时期。

从2003年起,xx市规划局不再委托xx区管理规划工作,由xx区规划分局对城乡规划进行一体化管理。

(3)规划审批。

xx城区建设规划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体制。

从2001年起,两路镇、龙溪镇城市建设规划、xx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须经区人民政府同意,区人大常委会决定后上报xx市人民政府批准。

2003年,为了把好全区规划建设审查关,区委、区政府成立了xx规划建设委员会,由区委书记任规委会主任,在区人大和区政府决策之前进行审查把关。

各开发建设主体的局部规划由区规划部门、区规划委员会、区人大、区政府逐级审议或批准后才能实施。

2、建设管理体制。

1980年前,建设管理工作归江北县计建委。

1980年成立江北县城建局管理建设工作,归计建委领导。

1984年成
立江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管理职能大幅增加。

1985年成立江北县城乡建设委员会。

2001年将xx区城乡建设委员会更名为xx区建设委员会。

目前,区建委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建筑管理、开发企业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建设工程招投标、城镇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小城镇建设、施工许可审批、初设审批、勘察市场监管、建设市场秩序规范、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城建档案管理等工作。

2007年分别成立了区属国有投资公司—―港投公司和建龙公司,分别负责两路地区和龙溪地区的基础设施的融资和项目建设,区建委不再直接从事城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只负责指导和监督各园区、公司等实施主体的建设工作。

(二)xx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职能运行状况
1、行政审批管理现状。

上世纪60年代,规划建设行政审批尚未诞生。

从70年代开始,规划建设管理逐步实施行政审批。

在xx开发建设早中期的行政审批中,有建设工程,选址意见通知书等22项建设行政审批项目。

在整个行政报建流程中,共需提供各种资料1000余项,其中多数为重复提供,企业负担重,行政审批效率低下。

2000年后,区建委不断调整和改革行政审批和制度,使用“xx市xx区建委行政管理信息化平台”软件,将诸多审批项目进行整合,减少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等8项。

《国家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前,无论是划拨用地还是出让用地都必须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相关规划行政许可手续。

《国家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后,以划拨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要向规划部门申请选址意见,经核准备案后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出让方式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规划部门则直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行政执法管理。

规划行政执法只对行政区划范围内的行政审批程序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对违章建筑物进行认定。

自2001年开展规划行政执法活动以来,基本没有违规项目开工建设。

建设执法主要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无证施工、无资质或超资质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签订阴阳合同、不履行监理职责等违法
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区建委在1995年成立建筑执法队以来,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3、规划建设服务。

2006年,区规划分局开始启用新的电子政务平台,
第三篇:对城区集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调研分析
近日,市政协到我局开展城区集贸市场现状及近远期发展规划进行调研,为配合市政协这次调研,现就城区集贸市场现状及发展和集贸市场文明创建工作提出我局的设想。

一、现状
城区现有各类集贸市场15个,其中农贸市场9个,工业消费者市场3个,其它专业市场3个。

市场总体规模均不大,除翠百路农贸市场和红光农贸市场年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其余市场的年成交额都不超过5千元。

几个主要市场的大致情况如下:
1、翠百路市场
该市场95年由当时的**市政府组织兴建,**市商业网点建设,市场共投资325.8万元(其中工商部门投资100万元)。

市场建成后由当时**市蔬菜公司承包经营,市场摊位年收入100万元左右(除门面外),目前,该市场现有市场管理人员20余人,由于市场管理人员都是本公司正式职工,市场经营的好坏不直接影响管理工作人员的收入,同时,经营收入绝大部分用于本公司职工工资支出,承包经营后再无资金投入市场的维修和改造,该市场仍是初建时的状况,市场大棚遍处漏水、电线也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加之管理人员拿固定工资,责任不清,管理职能以落实到位。

该市场创建多次被新闻媒体曝光,市场赃乱差的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

2004年被区安委会列为重大安全隐患单位,责令限期整改,由于物业管理单位体制等原因,安全隐患整改措施一直未落实,我局已向区政府汇报,请求政府牵头,召集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落实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2、红光市场
红光市场第一期工程于94年兴建,开办者为红光实业总公司,第二期工程2001年建成投入使用,市场管理人员均为原红光村村民。


市场系红光实业总公司的下属单位,实行报帐制,不独立核算,市场收入全额上交公司,市场的管理人员在公司拿固定工资,市场外围全部是个体经营的门面房,安全隐患多。

2001市场内“企鹅沙发店”被焚仅是一例。

近年来,红光实业总公司,虽对一期工程的对外门面进行了整修,但原第一期工程的设施老化、陈旧,安全隐患突现,亟需改造维修。

3、毓秀门市场
该市场于99年由原市房管局兴建并投入使用,市场设施较好,2002年下半年,该市场对外承包,采取聘用制聘用物业管理人员,目前由于被聘用的市场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管理方法欠缺,该市场秩序一直较差。

4、杏花村小商品市场
该市场于93年由当时的**市政府牵头,兴济房地产公司组织开发,工商部门投资20万元。

由于该公司开发后将市场内门面房大部分卖给了个体经营户,公用设施无人问津,虽然成立了兴宇物业管理公司,但不能履行市场物业管理职责,市场管理混乱,卫生秩序差,存在着市场内物业管理部门不健全,不能履行管理责任;市场内电线乱拉乱接现象严重;消防设施不齐全,消防通道不畅通,消防标志不明确(如发生火灾消防车很难到达一些场所);市场内无专(兼)职消防人员;场内存在经营户与居户混住,住所的安全意识淡薄(有烧煤等使用明火现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2003年、2004年该市场均被区安委会列为重大安全隐患单位,我局已多方努力,敦促物业单位进行整治,由于该市场已整体销售给个体,物业管理不能履行职责,安全整改措施一直未落实。

2003年、2004年我局已多次向区政府、区安委会汇报、请示,请求政府牵头召集相关责任单位,进一步明确安全责任。

制定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5、中意批发市场
该市场是中意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2002年正式投入使用。

该市场是城区唯一蔬菜批发市场,现有批发经营户14户,蔬菜批发辐射**城区周边的乡镇及周边石台、青阳等县。

已初具规模,该市场距城区
较远,给城区农贸蔬菜批发带来一定的不方便,因此,制约着市场的发展。

二、产生城区集贸市场不足的原因
一是市场建设先天不足,市场规划不合理。

现有的市场由于大都是在90年代初期兴建,市场的设计规划不尽合理。

1、城区所有市场都没有设停车场,各种车辆没有固定地点停放,车辆占道停放和进场停放的情况大量存在,导致市场的安全通道不畅。

2、部分市场消防设施不齐全,(如杏花村小商品市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3、市场与商居混合,未能采取有效地隔离,如红光市场一期工程,小商品市场均存在经营户与居户混住,因此,市场无法杜绝使用明火,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4、有些市场设施简陋、陈旧、电线老化(如翠百路市场大棚已经腐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是市场管理体制不顺,责任不明。

城区市场开办单位都是市、区、企事业单位,分属多家管理,市场管理人员都是市场开办单位的正式职工,市场实行报帐制,不单独核算,市场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好坏不直接与市场管理人员挂钩,端着铁饭碗怎能管好市场?由于市场管理责任不明,体制不顺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市场管理暴露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是现有市场管理体制难以使市
场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工商部门是集贸市场主要监管部门,承担大量的集贸市场监管职责,但市场的人财物三权均不在工商,工商部门对市场物业管理单位无任何制约措施。

有些市场物业单位对工商部门的日常监管,置若惘闻,不予配合,甚至公开抵触。

工商部门根据《安徽省城乡集贸市场管理条例》明确了市场开办者的职责,并制定了
一系列有关市场创建的奖惩措施,但无法兑现。

市场设施的改造
资金和用于市场保洁等方面的费用,工商部门无法落实。

对市场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工商部门是看得见、管不着,有力使不上,遇有突击性工作任务,工商干部只好自己动手,甚至由工商干部充当物业管理人员,因此,现有市场管理体制难以使市场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建议
为加快城区集贸市场改造,规范城区集贸市场管理,理清城区集贸市场产权关系,使城区集贸市场的建设筋脉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我局建议:一是加快城区集贸市场建设,要把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进行统筹安排,在市场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停车场、消防安全通道及消防设施等市场安全设施的设计,新建农贸市场建设以小为主,以社区为主,同时,新建市场可由社区负责经营,这样既可巩固社区的基本建设,又可解决社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并且还能促进城市文明建设。

二是加快现有城区集贸市场设施的改造。

城区现有集贸市场,尤其是农贸市场是90年代兴建,市场内设施陈旧、老化,部分市场已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加快设施改造迫在眉急,然而,由于资金等原因成为改造的颈。

为此,要引导市场主办单位打破所有制及地域界限,通过收购、控股、委托经营、融资租赁、招标招商等方式进行集贸市场设施改造。

三是加快现有市场公司化改造。

要改变现有市场管理体制不顺,责任不清的问题,可以引进现代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参股的形式,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彻底消除市场责权利不清的现状。

四是加快现有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

农贸市场农副产品实行无根无杂销售,既可节省消费者的时间,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求,又可增加食品的安全以保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因此,加快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是现代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四篇:对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调研思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强调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我市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