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
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探究新知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尝试解决多媒体展示的题目,引导学生发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规律。
3.实例讲解
教师以具体题目为例,详细讲解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计算过程,
强调注意事项。
例题1:456+321
从个位开始相加,6+1=7,个位写7;
然后十位相加,5+2=7,十位写7;
百位相加,4+3=7,百位写7;
故456+321=777。
例题2:789432
从个位开始相减,92=7,个位写7;
然后十位相减,83=5,十位写5;
百位相减,74=3,百位写3;
故789432=357。
4.练习巩固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拓展延伸
出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7.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8.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反思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学生反馈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教案
重难点补充:
1.教学重点: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补充:
2.探究新知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在纸上试着解决这些题目吗?注意观察每个数位上的变化。
”
学生开始尝试解题,教师走近学生,询问:“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回答:“我发现当个位相加满十时,就要向十位进一。
”
教师回应:“很好,这就是我们说的连续进位。
还有其他发现吗?”
另一位学生回答:“如果百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退一。
”
3.实例讲解
教师以例题1为例,边演示边讲解:“我们先看个位,6加1等于7,没有进位,所以个位写7。
”
学生提问:“那如果个位是9加9呢?”
教师回答:“那就会进位,变成18,个位写8,十位加1变成6。
”
教师继续讲解例题2:“现在我们看789减432,个位9减2等于7,十位8减3等于5,百位7减4等于3,没有退位。
”
学生疑惑:“但如果百位是3减4,怎么办呢?”
教师解释:“这时要从十位退一,十位由5变成4,百位由3变成2,然后再减。
”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们在连续进位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要注意进位后数位的增加。
”
教师再问:“那连续退位呢?”
学生回答:“要注意退位后数位的减少。
”
6.拓展延伸
教师提出挑战性题目:“现在我们来试试这道题,加上5678,你们能快速算出来吗?”
学生开始计算,教师引导:“注意观察每个数位的变化,不要忘记进位哦。
”
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询问:“你们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是6902。
”
教师鼓励:“很好,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
注意事项: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讲解过程中,语速不宜过快,以便让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思路,理解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提问,对于学生的疑问要耐心解答,确保他们真正理解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的计算规则。
对于计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提供更多连续进
位和退位的混合题目,以拓展他们的思维。
对于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建立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结合实物操作、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布置作业时,注意作业的量和难度,避免过多或过难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
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