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器械使用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手术器械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1.为确保医院外科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性,订立本管
理制度。
2.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医疗卫生标准和行业规范,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
1.适用于本医院全部外科手术器械的采购、验收、存储、使
用和报废等管理工作。
2.全部从事外科手术器械相关工作人员都应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外科手术器械采购管理
第三条采购程序
1.外科手术器械采购应依据医疗服务需求、质量要求和经济
合理性原则进行招投标,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
2.采购过程包含需求确定、招标文件编制、招标公告发布、
投标文件评审、中标供应商确定等环节。
第四条供应商资格审查
1.供应商应供应合法经营许可证明,并具备相关的生产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
2.供应商需供应产品质量统计报告,并接受医院的现场考察
和质量检验。
第五条采购文件及记录
1.采购文件应包含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投标文件、采购合
同等。
2.采购文件应依照规定的期限进行归档,确保相关记录的完
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三章外科手术器械验收管理
第六条验收标准
1.外科手术器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医院质量掌控要求。
2.验收时应进行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功能试用等,并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
第七条验收责任
1.外科手术器械的验收责任由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承当,必需时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帮助。
2.验收过程中,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应订立相应的验收方案和记录表格。
第八条验收记录和处理
1.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2.对于不合格的外科手术器械,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退货、更换或修理,并追究供应商责任。
第四章外科手术器械存储管理
第九条存储环境
1.外科手术器械存放的环境应干燥、通风、无异味、无害虫等。
2.存放区域应分区分级,依照器械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划分,确保易腐蚀、易破损的器械得到妥当保管。
第十条存储要求
1.外科手术器械应依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并配备防护设施。
2.存放时要注意保持器械的清洁干燥,避开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第五章外科手术器械使用管理
第十一条手术准备
1.手术前,外科手术器械应经过清洗、消毒或灭菌等处理,确保器械的无菌性。
2.手术前,医务人员应依照规定佩戴手术衣、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并检查器械的标识、包装是否完好。
第十二条使用规范
1.外科手术器械的操作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
2.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开破坏或误用。
第十三条器械管理
1.外科手术器械的每次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器械完好无损,符合使用要求。
2.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等处理,确保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第十四条异常处理
1.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器械损坏、污染、丢失等情况,应及时上报,并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2.对于涉及患者安全的异常情况,应立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第六章外科手术器械报废处理
第十五条报废标准
1.外科手术器械实现报废标准的情况包含但不限于:严重变形、损坏、无法消毒或灭菌、使用寿命超出规定等。
2.对于存在质量问题或超出有效期限的器械,应及时报废,严禁连续使用。
第十六条报废程序
1.报废程序包含器械鉴定、报废申请、报废审批、报废登记等环节。
2.对于报废的器械,应进行分类、包装和标识,并依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废处理和处理。
第七章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第十七条监督检查
1.医院内部应定期进行外科手术器械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加强管理工作。
2.相关部门应搭配外部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并接受监督
机构的引导和建议。
第十八条责任追究
1.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医务人员将被依法追究相应
的法律责任。
2.对于不正当行为造成的患者损失,应依照法律法规和医疗
纠纷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医院制度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并作为医院管理和执业规范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