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第5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评价抽样结果 审计人员经过细致地分析,确定这个样本误差确实是误差,且 该误差在性质上并非欺诈舞弊。 根据测试抽样结果的评估表,查出95%的可信赖程度下,样本 量为200,样本误差为1时,可查“抽样结果评价表” P52,推 断总体误差率上限为3%。低于可容忍误差4%。 因此,审计人员可以下结论:有95%的可能性,总体误差率不 超过4%。抽样结果表明,采购部门对等于或超过1万元余额的 物资遵循了竞标方式采购。 如果经审查后,总体误差率超过可容忍的限度,样本量就应该 扩大,或者采取替代程序,或者放弃抽样审计,实行详细审计。
2
不放回的样本(即在抽样估计中每一样本只能被抽取一次) 的计算公式为
' n/( 1 n/N) n
' 286 n
3)样本选取。采用随机抽样, 审查后计算的样本平均值为22000元,因此将平均值乘以总体 数1000,就可以得出在建工程的估计价值是22000000元。 当样本量超过总体量的5%时,计算精确度区间的公式为
2)样本量的确定。
假设要求的可靠程度是90%,要求的精确度为247500 元,以40个在建工程估算得总体的标准离差是3000元,
( x x) 标准离差 = 3000 40
2 i

可放回的非严格的随机抽样要求的Fra bibliotek本量为:n [(1.65 3000 1000) / 247500] 400
•系统选样 •随意选样
六、抽样步骤
•确定审计目的
•要查明差错的性质 •定义总体 •样本选取方法 •确定样本量
(抽样风险,可容忍误差,预期总体误差等因素)
•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发现样本中的误差) •样本结果评价 ——分析样本误差——推断总体误差——形成审计结论
七、抽样结果的评价步骤
1.分析样本误差: 是否是误差,分析其原因和性质等 2.根据样本误差,推断 总体误差 3.重估抽样风险
前提:科学的数学依据;健全的内部控制 合理的经济依据
意义:科学确定样本量;总体各项目被抽机会均等; 计算并控制抽样误差;规范化。 2、非统计抽样 审计人员利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 本结果的一种方法。 注意:根本区别,统计抽样可量化控制抽样风险。 两 种方法仅涉及审计程序实施范围; 不影响审计程序的选择 及对发现样本错误的反应。
7.分层
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具有相似特征的次级总体的过程。 可着重审计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8.以上因素与选取样本数量的关系
总 体 可 信 可容忍 预 期 抽样 变 异 赖 误差 总 体 风险 性 程度 误差 所 选 取 同向 的 样 本 数量 同向 反向 同向 反向
五、样本的选取方法
•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
2)确定样本量 审计人员根据属性抽样的样本量表P44可查出在95%的信赖程 度下,在可容忍误差率为4%及预期总体误差率为1.5%时,应 选取的样本量为200个。 3)样本的选取 采用随机选样方法。首先用分类软件将每一磁盘中记录的 去年一年的物资采购余额超过1万元的帐户,复制到审计人员 的磁盘上。然后采用随机数产生程序进行随机选样,取200个 随机数并在磁盘中选出相应的样本。经审查,发现了1个偏差。
三、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审计测试 控制测试 抽样风险种类 1. 依赖过度险 2. 依赖不足险 1.误受险(风险) 2.误拒险(风险) 对审计工作影响 效果 效率 效果 效率
实质性测试
四、抽样的术语和概念
1. 总体
拟审计的项目(相关性与完整性) 2.抽样单位 构成总体的单位项目 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 抽样风险--- -即样本不代表总体特征的可能性 • 非抽样风险------即CPA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 法,误解审计证据等原因,而未发现重大差错 的可能 性。
4)恰当的推论。帐面值是24000000元,明显超出了从抽样 结果中得出的置信区间(21997372元至22262705元)。 推论:所记录的在建工程,有90%的把握高估价值。
•停—走抽样 •发现抽样
四.审计抽样的具体运用 (-)属性抽样 1.固定样本量的抽样方法: 目标:采购部门对超过1万元的物资是否采用了竞标方式进 行采购。 1)编制的审计抽样计划 总体的定义:过去一年中所有超过1万元的物资采购余额。 确定抽样单位:在过去一年中任一时点帐户余额超过1万 元的所有供应商。 界定误差:所有超过1万元的物资采购没有进行过竞标, 即抽样单位未附有竞标的正式文件。 确定可靠程度:由于该内部控制很重要,审计人员将可靠 程度确定为95%或抽样风险为5%。 可容忍偏差率:根据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为4%。 •确定预期总体偏差率:审计人员以过去一年对采购部门的 测试为基础,预计的总体差错率为1.5%。
N U S / n 1 n / N 1000 1.65 3000 / 286 1 286 / 1000 291176 0.814 262705
r x
因此,这90%的置信区间是22,000,000262705美元,也就是 在21997372元到22262705元的区间内。
4.可信赖程度 通常用预计抽样结果能够代表总体特征的百分比(95%) 来确定。 主要取决于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 5.可容忍误差 CPA愿意接受的总体的最大误差,实质性测试即重要性 水平。 6.预期总体误差 CPA对总体预计存在的误差。可根据
•前期审计结果
•内部控制评价及分析性程序的结果
•经营业务和环境变化
第五章


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基本概论 审计抽样基本原理 (样本设计---样本选取---样本评价)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第五章
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论
选取
推断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总体 样本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1、统计抽样
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将数理统计的方法与审计 工作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将推断的总体同可容忍误差比较,若超过或接近,则计划的抽 样风险不能接受,
实质性测试应增加样本量或采用替代程序
控制测试应考虑增加样本量或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
4.形成审计结论 是否确认总体特征
第二节
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通过抽样,可以得出总体存在的差错率。差错一般指有关控制 失效的情况,当审查的某笔采购业务未经过审批,就可认为是 一个差错。方法有 •固定样本量
二、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方法有:
1、变量抽样
•均值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 •差额估计抽样 2、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抽样)
(三)变量抽样 变量抽样用于对会计帐户数值的测试或一些其他数额的 估计的抽样技术。 目标:假设审计师想估计1000个正在建造的工程的货币 价值。 1)抽样计划。 •总体定义:这1000个在不同阶段的建筑工程。 •抽样单位:在建工程总帐面值的每一个工程是一个抽样 单位。每一个工程分配一个编号。 •要确认的差错的特征:在建工程的误列。 •样本选择方法:随机数表 •抽样风险:10%(或90%的可靠程度)。 •要求的精确度(可容忍误差):2475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