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4课 “冷战”的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4课“冷战”的缘起岳麓版复习巩固第七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说: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说:“……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上述材料说明( )
A、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军事上的冲突
B、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国家关系的紧张
C、意识形态的对立压倒其他国际关系
D、美苏对峙,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符合的是( )
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
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
D、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
该漫画表明(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以下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评价是( )
A、美苏关系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D、军备竞赛加快了苏联经济的发展速度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提出对苏联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的美国总统是
A、艾森豪威尔
B、肯尼迪
C、尼克松
D、里根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不符合战后初期美国状况的是( )
A、确立了自己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霸主地位
B、确立了自己在全球的霸主地位
C、把苏联和东欧国家看做其称霸的最大障碍
D、制定了称霸全球的战略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我们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B、社会主义国家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C、社会主义的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社会主义国家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有( )
①都是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是大国主宰世界的产物
③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④都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瓦解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正式提出了后来被称为“马歇尔计划”的“欧洲复兴计划”,提出要通过对欧洲的经济援助,“使自由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确立”。
这说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在于( )
A、稳定西欧各国的资产阶级政权
B、援助西欧复兴经济
C、赢得西欧民众对美国的好感
D、奠定建立北约组织的基础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
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④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
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⑥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
下面是对“这场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因是美国要改变在核力量对比的不利地位
B、凸现了冷战中两个超级大国爆发核战争危险
C、危机说明美苏争夺由欧洲、亚洲扩展到非洲
D、体现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
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
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
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注重改革的时代原因。
概括指出与1945-1970年的改革相比,美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主要特点。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
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
美国决定介入朝鲜战争。
6月27日,杜鲁门宣称:“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的安全”,接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1951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起从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到澳大利亚的所谓“防务岛屿链”。
进入21世纪,为了遏制亚洲各主要国家的经济生命力,美国的“岛链”概念被正式化、战略化。
——百度百科
材料二1971年,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正式出版,该小说对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权更迭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进行反思和质疑。
美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使小说评上诺贝尔文学奖,并组织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悄悄发行。
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深入到这些政治上不成熟、缺乏经验的群众中去,争取他们的支持,作为其代言人。
如果发生这种情形,共产党就可能发生奇怪的结果:因为普遍的一般党员,只习惯于服从铁的纪律和服从上意,不谙妥协、调和的艺术。
因此之故,一旦发生某种变故,捣乱了党作为政治工具的团结之功效,苏俄或许会一夕之间变天,由最强大的国家沦为国际社会中最弱、最悲惨的国家。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岛链”战略形成的背景和目的。
""
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采取了哪些抗衡苏联的战略手段?产生了什么结果?
""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美国在1947年间选择了退出东亚大陆,转向构建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战略;苏联选择在东亚地区(包括南亚)推进革命运动。
材料二:从20世纪70年代前期开始,苏联急剧扩大对外援助和军事干涉,使很多东亚国家因感受到苏联威胁而逐步走上联合的道路。
当时东亚主要国家都把防止苏联扩张视为战略优先,它们之间作出各种妥协,搁置诸多争议,建立起反苏联合战线,获得了安心进行经济建设的安全保障。
所以,冷战就是通过这样的战略共识和战术妥协构建了东亚地区繁荣所必不可少的合作条件,从而成就了当今的东亚繁荣。
——以上材料均据《岭战与战后东亚国际秩序:影响及后果》整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7年美苏对东亚政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