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教学课件-胁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邪入胆腑,郁而化火 嗜食肥甘,积湿生热
劳欲过度,肾精亏损 肝郁化火,灼伤阴精
肝气郁结 瘀血阻络 肝经湿热
胆腑郁热 肝阴不足







则 痛











【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2、疼痛性质可为刺痛、窜痛、胀痛或隐痛。 3、反复发作史,且有情志、饮食不节、感受 外邪等病史。 4、血象、肝功能、腹部B超、腹部CT等有助于 诊断。
4、辨属虚属实 实:肝郁气滞、瘀血内阻、肝胆湿热,其痛较
剧,痛而拒按,病程短 虚:肝阴不足,肝脉失养,其痛势隐隐,喜揉
喜按,病程长
(二)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遵循通则不痛、荣则不痛的原 则。
通则不痛不仅指活血止痛,宜根据上述辨 证要点,灵活运用,因于气滞者宜疏肝解郁, 因于瘀血者活血通络止痛,因于湿热者宜清热 利湿。
黄疸以身目发黄为主症。 积聚以腹中结块为主症。 鼓胀以腹大如鼓、青筋暴露为主症。
胁痛与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的沿体表一侧作带状分布的成簇小水疱。最 常见于胸胁部位。
❖ 伴有局部神经痛(刺痛,烧灼痛)和淋巴结 肿痛。
❖ 有的病人不出现疱疹,仅有神经痛。 ❖ 多由湿热致肝络不通引起,可以血府逐瘀汤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胁痛? 2、胁痛的证候特征是什么? 3、试述胁痛的病因病机。 4、如何诊断胁痛?其与胸痛胃脘痛如何鉴别? 5、胁痛的部位在肝胆,胁痛的辨证以气血为要点,
试说明之。 6、胁痛的治疗原则以通则不痛为依据,如何理解? 7、肝气郁结,肝经湿热,肝阴不足的证治如何?
【概说】
(二)范围 胁痛可与现代医学多种疾病相关:如急慢
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 道蛔虫症及肋间神经痛等。上述疾病表现以胁 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可按本篇论治。
【病因病机】
悲哀恼怒,情志不舒 负重闪跌,损伤脉络 气滞日久,血行不畅 久卧湿地,湿结于胁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健运失常,水湿内蕴
1胁痛与胸痛及胃脘痛悬饮鉴别疾病胁痛胸痛胃脘痛肝胆心肺胃脘疼痛部位一侧或两胸部胃脘疼痛可牵心悸少寐胸闷不舒嗳气呃逆吞酸嘈杂黄疸积聚鼓胀等不仅与胁痛有相同或相类似的病机且在黄疸积聚鼓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皆可出现胁肋疼痛这一症状
胁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李璟
【概说】
(一)定义 1、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 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 2、胁痛:因脉络痹阻或脉络失 养,引发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 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二)鉴别诊断
1、胁痛与胸痛及胃脘痛、悬饮鉴别
疾病
胁痛
胸痛
胃脘痛 悬饮
病位
肝胆
心肺
胃脘

疼痛部位 一侧或两 胸部 侧胁肋部
胃脘
疼痛可牵 及胸
兼症
口苦目眩 心悸少寐 嗳气呃逆 因咳唾加
善呕
胸闷不舒 吞酸嘈杂 重,伴胁
闷满,偏
侧胸廓隆

(二)鉴别诊断
胁痛与黄疸、积聚、鼓胀的关系
黄疸、积聚、鼓胀等不仅与胁痛有相同或相 类似的病机,且在黄疸、积聚、鼓胀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皆可出现胁肋疼痛这一症状。
荣则不痛指补虚而言,以滋养肝阴为主。
(三)分证论治
分五型论治
肝气郁结 瘀血阻络 肝经湿热 胆腑郁热 肝阴不足
小结
1.胁痛是指因脉络痹阻或脉络失养引起胁肋部疼痛的病证。 2.病位在肝胆,病机关键是脉络痹阻或失养。 3.辨证应分清外感内伤、在气在血、在脏在腑、属虚属实。 4.治疗原则以“通则不痛”、“荣则不痛”为主。
加清热解毒利湿药治疗。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
外感:感受湿热之邪,起病急,伴寒热、口 苦、恶心呕吐
内伤:肝郁、瘀血、肝阴不足,起病缓,反 复发作,不伴寒热。
2、辨在气在血 气:胀痛为主,走窜不定,随情志变化起伏 血:刺痛为主,痛有定处,入夜尤甚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3、辨在脏在腑 脏:肝,疼痛部位较广,在一侧或两侧 腑:胆,每以右胁胀痛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