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一课件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7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mage
第三十二页,共32页。
哪里更适合建码头?
凹岸
第八页,共32页。
凸岸
A
凹岸
B
VA〈VB
A
B
B处河流以侵蚀(qīnshí)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即凹岸侵蚀 (qīnshí), 凸岸堆积
第九页,共32页。
槽型谷
第十页,共32页。
初期(chūqī)
中期(zhōngqī) 成熟期
第十一页,共32页。
(二)河流堆积(duījī)地貌
一、河流(héliú)地貌
分类(fē侵n 蚀lè(iq)ī:nshí)地貌和堆积地貌
第五页,共32页。
第六页,共32页。
V型谷
思考: 河谷与沟谷(ɡōu ɡǔ)的区别 是否有稳定(wěndìng)的地下水补给
第七页,共32页。
U型谷
凹岸
凸岸 a
b
ab
思考:
凹岸与凸岸相比(xiānɡ bǐ),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A 3.从源头到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第二十八页,共32页。
课堂 (kètáng)小
结
第三十页,共32页。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十四页,共32页。
1.洪积一冲积平原
多个(duō ɡè)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
第十五页,共32页。
洪积扇
分布(fēnbù):山前(山麓)
第十六页,共32页。
第十七页,共32页。
河漫滩平原(píngyuán)
第十九页,共32页。
图中河漫滩平原主要(zhǔyào)分布在什么河段?
河网密度和水源获得的难易程度(chéngdù)影响聚落的规模
图4.21 聚落规模(guīmó)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第二十三页,共32页。
充分利用自然(zìrán)条件,避开自然(zìrán)灾害的威胁
图4.22 河流地貌对聚落(jùluò)(选址)造成的影响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活动(huó dòng):
第一页,共32页。
课标解读 (jiě dú)
第二页,共32页。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dìbiǎo)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 表(dìbiǎo)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能力层次:利用实例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
第三页,共32页。
知识(zhī shi)精讲
第四页,共32页。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wèi zhi)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 流中下游,聚落位置(wèi zhi)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第二十五页,共32页。
典题剖析 (pōuxī)
第二十六页,共32页。
B 1. 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yǒuguān),图Ⅰ反映的是( ) A.甲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乙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 B.甲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乙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 C.甲为凹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乙为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 D.甲为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乙为凹岸、流水的堆积作用
No 《河流地貌的发育》。能力层次:利用实例(shílì)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
作用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B处河流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4.不同侵蚀的类型及 对河流的影响。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河网密度和水源获得的 难易程度影响聚落的规模。图4.22 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造成的影响。(1)为什么在河流上 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分布:发育(fāyù)于河流 中下游
第二十页,共32页。
3.三角洲平原(píngyuán):
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xíngchéng)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第二十一页,共32页。
三角洲平原(píngyuán)
分布(fēnbù):河流入海口
第二十二页,共32页。
1.对聚落规模(guīmó)的影响
第三十二页,共32页。
哪里更适合建码头?
凹岸
第八页,共32页。
凸岸
A
凹岸
B
VA〈VB
A
B
B处河流以侵蚀(qīnshí)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即凹岸侵蚀 (qīnshí), 凸岸堆积
第九页,共32页。
槽型谷
第十页,共32页。
初期(chūqī)
中期(zhōngqī) 成熟期
第十一页,共32页。
(二)河流堆积(duījī)地貌
一、河流(héliú)地貌
分类(fē侵n 蚀lè(iq)ī:nshí)地貌和堆积地貌
第五页,共32页。
第六页,共32页。
V型谷
思考: 河谷与沟谷(ɡōu ɡǔ)的区别 是否有稳定(wěndìng)的地下水补给
第七页,共32页。
U型谷
凹岸
凸岸 a
b
ab
思考:
凹岸与凸岸相比(xiānɡ bǐ),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A 3.从源头到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第二十八页,共32页。
课堂 (kètáng)小
结
第三十页,共32页。
第三十一页,共3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十四页,共32页。
1.洪积一冲积平原
多个(duō ɡè)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
第十五页,共32页。
洪积扇
分布(fēnbù):山前(山麓)
第十六页,共32页。
第十七页,共32页。
河漫滩平原(píngyuán)
第十九页,共32页。
图中河漫滩平原主要(zhǔyào)分布在什么河段?
河网密度和水源获得的难易程度(chéngdù)影响聚落的规模
图4.21 聚落规模(guīmó)与河流地貌的关系
第二十三页,共32页。
充分利用自然(zìrán)条件,避开自然(zìrán)灾害的威胁
图4.22 河流地貌对聚落(jùluò)(选址)造成的影响
第二十四页,共32页。
活动(huó dòng):
第一页,共32页。
课标解读 (jiě dú)
第二页,共32页。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dìbiǎo)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 表(dìbiǎo)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能力层次:利用实例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
第三页,共32页。
知识(zhī shi)精讲
第四页,共32页。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wèi zhi)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 流中下游,聚落位置(wèi zhi)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第二十五页,共32页。
典题剖析 (pōuxī)
第二十六页,共32页。
B 1. 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yǒuguān),图Ⅰ反映的是( ) A.甲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乙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 B.甲为凸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乙为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 C.甲为凹岸、流水的堆积作用,乙为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 D.甲为凸岸、流水的侵蚀作用,乙为凹岸、流水的堆积作用
No 《河流地貌的发育》。能力层次:利用实例(shílì)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
作用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B处河流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4.不同侵蚀的类型及 对河流的影响。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河网密度和水源获得的 难易程度影响聚落的规模。图4.22 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造成的影响。(1)为什么在河流上 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分布:发育(fāyù)于河流 中下游
第二十页,共32页。
3.三角洲平原(píngyuán):
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xíngchéng)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第二十一页,共32页。
三角洲平原(píngyuán)
分布(fēnbù):河流入海口
第二十二页,共32页。
1.对聚落规模(guīm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