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公司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池公司简介:
1.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由王传福创立于1995 年,2002 年7 月31 日在香港主
板发行上市(股票代码:1211.HK),是一家拥有IT 和汽车两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
目前,比亚迪在全国范围内,已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 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台湾、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已超过13 万人。
比亚迪股份(01211)表示,集团未来均衡发展旗下汽车、二次充电电池及手
机部件及组装3 大业务,预计全年资本开支为50 亿元(人民币,下同),当中下半年为20 亿元,主要用于厂房建设及提升3 大业务的产能。
公司于1995年2月成立,是一家具有民营企业背景
的H股上市公司,依靠镍氢和锂离子等二次电池起
家,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现拥有IT零部件制造
和汽车制造两大产业群,是一家集研究、开发、
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截止2008
年底,该公司总资产额为328.91亿元人民币,净
资产超过130亿人民币,2008年销售额约268亿
元,利润总额超过13亿元,纳税总额约8.8 亿
元。
2. 天津力神
力神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能锂离子蓄电池的研发和生产
经营的国有股份制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7年12月25日,
是目前国内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水平较高的锂离子电池专
业生产企业之一,产业规模稳居国内前几名。
注册资金
8.5亿元,总投资28亿元,员工总数6000人;主要生产方
型、圆型、聚合物、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芯,以及相应的电
池集成系统,年产能达2.5亿只。
其生产线自动化程度
高,生产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完善,2008年销售收入达到
16.8亿元人民币。
力神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目前已具有2.5 亿只电池的年生
产能力,产品包括圆型、方型、聚合物和塑料软包装、动力电池四大系列几百个型号
3.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
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3月,是万向集团
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1.55亿元,占地约8万平
方米,设有电池、电机、电控等在内的多个事业部。
该公司目前有员工405人,在动力电池研发方面,该公
司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
万向集团自1999年起开始研发以锂电池为动力的电动
汽车,至今投资已累计超过4亿多元,在大功率、高能
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用于锂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
一期工程建设,设备从日本、韩国、美
国进口,已经有5条自动化生产线,达
到1000-2000辆电动大客车的电池供应
能力。
预期将于2009年8月底竣工,生
产线设计年产能1.28亿瓦时;后续再投
资10亿元,计划通过新厂房建设和引进
大规模自动化制造设备,准备再增加3-
5条自动化生产线。
至2012年万向将达
到年产1000辆纯电动商用车、10亿Wh锂
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规模。
按照“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
的发展战略,公司在大功率、高能量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一体化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整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工程集成技术以及试验试制平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4 杉杉股份:锂电新贵超常发展
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销售收入后来居上,已经成为国内最大,世界前三甲的正极材料供应商。
目前公司的锂离子电池材料销售收入已占公司总收入比重已达40%左右,增速极为惊人。
5 中信国安:锂电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潜力巨大
中信国安盟固利(简称MGL)是中信国安股份有限公司控股90%的子公司。
MGL
始建于2000 年4 月,主要从事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和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MGL 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外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
6 佛塑股份:比亚迪“铁电池”的合作者
公司与比亚迪共同出资281 万美元组建合资成立佛山市金辉高科光电材料
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特种电池用离子渗析微孔薄膜。
特种电池用离子渗析微孔薄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优厚的利润空间,本公司协同该薄膜产品的主要用户共同投资介入相关产业领域,有利于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
随着锂电板块的迅速发展,以及比亚迪“铁电池”的逐步推进,作为比亚迪“铁电池”合作方的佛塑股份,有望迎来春天。
此外,咸阳偏转(000697)控股子公司咸阳威力克技术也相对成熟,但缺乏
资金批量生产。
7 深圳比克
深圳比克公司是一家锂离子电池的专业生产厂家,于
2001年成立,注册资金8260万美元,2006年5月在美
国NASDAQ (CBAK)上市,员工总数约6,000人。
主要生产方形、圆柱、聚
合物和动力锂离子电池产品,月产量为3,000万只。
电动工具用小容量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已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2008年销售收入达
到17.8 亿元人民币。
未来5年,该公司计划在动
力电池领域再投资2亿美元,其中贷款和融资各1
亿美元。
企业产能:
09年国内车辆用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有许多家,但
是水平比较高的企业不多,目前比较好的企业及
动力电池年产量有:深圳比亚迪(1.4-1.8亿Wh/
年)、深圳比克(0.8-1.2亿Wh/年)、天津力神
(1.0-1.2亿Wh/年)、东莞ATL(1.0-1.2亿Wh/
年)、杭州万向(1.6-1.8亿Wh/年)、苏州星恒
(3600万Wh/年)、江苏春兰(2600万Wh/年)、
浙江佳贝思(7600万Wh/年)、浙江赛恩斯(3800
万Wh/年)、哈尔滨中强(4000万Wh/年)。
其它
企业的动力电池产量总合不超过2亿Wh/年。
国内
目前车辆用动力电池产能上限是13亿Wh/年。
BY 锂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
1. 锂电池:
锂离子动力电池经过十余年发展,在国内已经形成或初具一定的产业规模或产业基础;
2.镍氢动力电池
镍氢动力电池的产业规模发展速度远远低于锂离子动力电池;
主要企业有:春兰集团、科力远、中炬高新、湖南神舟、湖南科霸、凯恩股份、四川宝生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淄博正大电源有限公司、江苏奇能电池有限公司等。
3.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技术门槛和从业要求很高,尚达不到产业化的阶段。
主要有: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有江苏新源动力有限公司和上海新源动力有限公司)、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博信电池(上海)有限公司、北京长力联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
国际:
主要锂电池生产厂商:
1. 三洋电机(市场份额约为20%)
供应给:大众集团+铃木 HEV(约860万辆)
丰田公司 PHEV
2. 松下:
(1)PEVE :丰田(80.5%)与松下(19.5%)的合资公司,供应给:丰田公司HEV
(2)获得大半三洋电机股份
(3)参与共同开发Tesla电动汽车
3. SB LiMotive: 三星(50%)与博世(50%)合资
供应给:宝马
4. LG化学
供应给:通用PHEV,
现代-起亚集团HEV
5. GS汤浅
(1)Blue Energy Japan: GS汤浅(51%)与本田(49%)合资,供应给本田公司HEV
(2)Lithium Energy Japan: GS汤浅(51%),三菱汽车(15%),三菱商事(34%)合资,供应给三菱汽车EV
6. NEC Energy Device(原NEC 东金)
全资子公司NEC(49%)与日产-雷诺集团(51%)合资建立AESC,供应日产-雷诺集团EV,HEV
7. A123 Systems
属于美国新兴企业
供应给菲丝克汽车PHEV和麦格纳国际
8. 美国江森自控公司
供应给:福特EV,PHEV
戴勒姆HEV
SB Limotive 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