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专业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专业
2011年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管、经、文、法、哲、医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全国高校排名百强之列,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等26个二级学院(部),占地面积4000余亩。

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硕士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硕士点81个,硕士学位专业3个及19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73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培养点,8个省重点学科,拥有教授审定权和留学生招生资格。

现有教职员工3000余人,院士3人,教授及副教授900余人。

南京工业大学是江苏省批准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专业本科主考院校之一。

作为自学考试主考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

自1997年开始进行自学考试的助学辅导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

由于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广大考生和社会的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学校办学百余年,随着时代变迁发展壮大,积淀了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为自学考试的助学创造了条件。

学校热忱欢迎广大学子加入我们的自学考试行列中,在校园里汲取知识,增长才能,去展现才华,实现抱负!
办学优势
毕业文凭硬采取普高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符合条件的自考毕业生可获得由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南京工业大学联合颁发、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本科毕业证书,在报考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等方面,均享有与普高本科毕业生同等待遇。

符合条件者可获得学士学位证书。

目前已有不少国家的高校承认自学考试学历证书,接受自考毕业生留学,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等国。

专业特色强目前我校招生的专业如工程管理、经贸英语、给水排水工程、电子商务物流、人力资源管理、艺术设计、生物技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信息与计算科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均是社会培养急需人才的热门专业。

为同学们的就业创造了条件。

就业形势好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江苏省省属重点高校。

在2008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中我校排名第50位,在2008年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中我校排名第76位。

在江苏理工类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率高,深受社会欢迎。

教育管理严我校注重狠抓教学质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自学考试助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由相关专业院系专家承担,所有课程都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讲师任教;并建立了一支由教学院长、教学主任、督导员和班主任参加的教学过程管理队伍,形成了一套对任课教师、学生班级、课堂教学等全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的严格管理系统。

招生细则
一、报名条件:
1、高中起点本科专业的入学条件必须具有高中阶段学历。

2、独立本科(专科起点本科)的入学条件必须具有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毕业学历。

二、报名时间:2011年6月--2011年9月上旬。

三、报名方式:
报名时须持本人毕业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到学校咨询点报名。

四、学习形式与学制:
全日制助学班:高中起点本科学制四年、专科起点本科学制二年。

业余助学班:在相应的全日制班的基础上学制延长1-2年。

五、毕业和学位条件
1、毕业:学生修完考试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且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放由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南京工业大学合署的毕业证书,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其学历。

高中起点的本科实行“二段制”,即专科段和独立本科段,学生完成专科计划规定的课程,要求毕业者,在实践环节考核合格,政治思想鉴定符合要求后,可申请毕业,颁发专科毕业证书;学生完成专科计划课程后,继续学习并通过独立本科段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含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思想品德鉴定符合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

2、学位:本科毕业生,英语(二)成绩70分(含70分)以上,或者取得大学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书并在省学位办规定的年限内,考试计划中规定的学位课程成绩平均不低于70分,或参加省成人学位英语考试合格者,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成绩良好以上(含良好),可申请学士学位,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后,由我校授予学士学位。

六、收费标准:助学专业的学费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核定的标准,按学年收取,文科:4200元,工科:4500元,艺术类:4800元,住宿费:1500元左右,代办费:500元(按实收取)。

答考生问
为了方便广大考生了解情况,现就学生及家长的来信和电话中所关心的问题,归纳起来,作如下解答:1、什么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以高等教育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学历证书,目前已有23个国家承认我国的自考文凭和自考单科合格证书。

自学考试助学专业作为一种新的自学考试形式,依靠主考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将教学过程管理和学业考试管理相结合,坚持和完善教考分离,保证质量,体现特色。

参加助学专业学习的学生直接到主考学校报名,免试入学。

2、什么是主考学校?
主考学校由省考委遴选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担任。

主考学校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上接受省考委的领导,参与制订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考试大纲,参与命题和评卷,负责有关实践性学习环节的考核,在毕业证书上副署校印,办理省考委交办的其他有关工作。

3、自学考试的毕业证书由谁颁发?
答:自学考试的毕业证书由省考委颁发,主考学校副署校印。

为体现国家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自2003年起,自学考试的毕业证书由全国考委统一制作。

4、取得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后能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吗?
可以报考研究生和公务员。

5、什么是独立本科段?
独立本科段,是为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教育形式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证书的人员继续学习而设置的。

其性质类似成人高校的专升本。

6、学校如何安排教学和学生管理?
(1)自考助学实行与国际接轨、宽进严出的教育方式,学生免试入学。

根据省考委批准的专业考试计划,由各承办学院指派得力师资实施教学,按普通高校教学规律行课,学期结束后,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考试,考试不及格者参加下一年级的考试。

(2)脱产班(周一至周五的白天)、业余班(主要在晚上上课或周六、周日的白天),脱产班安排住宿,业余班一律不住校。

7、如何进一步了解南京工业大学自考助学专业?
欢迎考生及家长到校咨询或实地考察。

南京工业大学未在其他任何地方设立咨询报名点。

咨询地址:南京市新模范马路30号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15室
(2)网上查询或电话咨询。

登陆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信息网网址:http://
电话咨询:025-
学院及专业介绍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学院是国家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五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六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专业是首批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生物化工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学科首席科学家为欧阳平凯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生物化工领域知名专家,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863”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领域专家,世界化工联合会中方理事、亚太化工联盟副主席、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学院现有教职工128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2名、教授24名,副教授28名,教学名师2名,省科技创新十大女杰1名,拥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学科研装备。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课题、国家“863”课题十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十多项奖励。

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科学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产品技术研究开放和工厂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微生物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商品学、药物合成、细胞生物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理药理学、药物化学、生物药剂学、生物分离工程、药事管理学、毕业论文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生物制品及药物开发、动植物细胞培养、发酵工程、生物医药工程设计、海洋生物技术、化工、轻工、环保、能源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上述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质量控制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生物学、营养与卫生基础理论及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专业知识,能在食品、轻工、卫生防疫及医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食品原料学、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卫生与毒理学、食品添加剂、食品机械与设备、烘焙食品工艺学、果品蔬菜储藏运销学、食品质量管理学、食品感官评价技术、食品分析、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保藏原理与技术、毕业论文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食品生产企业、生物医药企业、食品卫生监督、食品质量监督、商检、信息咨询等各个部门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工作,也可从在大专院校和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信息技术实验中心、控制工程中心、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中心、计算机软件与网络研究所,数字城市与智能建筑研究所等机构。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工电子等两个教学实验中心为省级示范中心;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五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以及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系两个工程硕士领域。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40余人,讲师约68人,研究生导师30余人,其中省“333工程”优秀人才2人,省“青蓝工程”优秀人才4人,校教学名师、优秀课程带头人、优秀学术带头人、优秀学术团队等2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0余人。

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一批国家863、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大型、特大型企业的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特等及一、二等奖等一批奖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科技论文逾400篇,其中SCI、EI、ISTP收录80余篇次。

学院与印度、继成功承办国际软件基础研讨会(AWFS)后又与多家国外知名企业联合组建南京工业大学――Eurontech研发中心,南京工业大学--TI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Wonderware软件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维护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采用软、硬件结合,面向系统,理论和应用并重的培养思路,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和研究,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以软件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软硬件协调设计、计算机网络与通讯、计算机控制为主要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设置: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维护技术、计算机组网技术、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方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结构原理、数字逻辑电路、网络安全技术、毕业论文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IT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电子系统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法、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和应用技术,并能运用电子专业的基本理论对信号的产生、传输、变换、检测和处理进行研究和设计,培养从事电子信息工程系统、通信系统、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电路原理、VB程序设计、电子测量、数字信号处理、工程数学、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电磁场理论、EDA及VHDL设计、计算机数据通信与网络、高频电路、通信原理、信息理论与编码、毕业论文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包括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控制等行业的科研单位、高校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在企事业等单位从事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也可从事高科技产业的市场及管理工作。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在通信网与交换、光通信、无线通信、信息处理与多媒体通信等国家信息基础结构的多个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网络运营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工专)、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通信系统概论、线性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数字通信原理、通信技术基础、现代通信网、C++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计算机通信网、通信系统、多媒体技术、毕业论文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通信和电子、信息等行业从事通信设备、系统和网络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和技术引进及管理工作。

近年来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电信、移动和联通等)、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航运电子、金融系统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前身为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相关学科专业。

我校自动化类专业1960年首次招生,1977年起连续招生。

经多年建设,自动化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现在进入到崭新的发展时期。

我院现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3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4个硕士点及“控制工程”工程硕士领域。

在校本科生1000人,在校研究生120多人,校外工程硕士生153人。

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多人;另有中国工程院薛禹胜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许镕烈院士、长江学者曹一家、国家教学名师胡寿松和蔡自兴、著名学者王执铨、吴重光等一批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注重能力提升,培养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的系统设计、生产制造、试验分析、运行控制、教学科研、信息处理、研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电工技术与维修、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概论、合同法、商务谈判、信号与系统、供配电系统、工程造价、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系统、毕业论文等课程。

就业方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筑设计施工、电力系统、邮电通信、电视广播等行业的企业与管理部门、政府机关等,可从事电气工程的教学、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现有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

艺术设计专业下设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和展示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

2001年至今,本院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上,招收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方向的硕士生。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师生作品多次在国内设计大赛中获奖。

近几年,学院教师主持完成了多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及著作近50篇。

稳定的实习基地,频繁的横向科研项目,形成良好的产学研体系,确保设计艺术学人才应用型特色培养的市场需求。

为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常年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指导教学工作,聘请外籍教师任教或举办讲座。

现与德国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德国莱比锡应用科技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工业学院、日本名古屋产业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并互派师生交流学习。

艺术设计(装潢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低年级以宽口径的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高年级以具体的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使学生获得艺术设计具体专业方向从业的核心能力,最终使之成为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等方面高等复合型设计艺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广告摄影、计算机辅助设计(一)、设计原理、表现技法、立体构成、丝网工艺、广告设计基础、CI设计(一)、装饰材料、计算机辅助设计(二)、设计基础、字体设计、印刷工艺、版式设计、展示设计、装帧设计、广告设计、CI设计(二)、网页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相关的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于2002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安全工程研究所和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系合并组建而成。

学院下设三个教学单位和二个科研机构,拥有江苏省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点、二个工程硕士领域和三个本科专业。

其中“安全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朝气蓬勃、素质优秀、整体突出、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7人,教授4人,副教授15人,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达97%。

今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一批国家和部级重点科研课题;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授权专利4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编写出版了专业教材14部,部分研究成果具有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学院在围绕教学为中心的同时,不断改进教学管理模式,并配置先进的教学器材、实验设备,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及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燃气供应、建筑电气等公共设施系统、建筑能源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具有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测量、机械设计基础、建筑环境学、自动控制原理、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制冷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毕业论文等课程。

就业方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作为土木学科下属的工程应用型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

本专业始终遵循立足江苏,服务行业的办学原则。

毕业生在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公司、设备销售公司、工程设计与监理单位等生产一线部门就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合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面宽,具有地理学、资源学、环境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素质,能够从事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力的研究发展型人才及实际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英语、建筑工程制图及CAD、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景观规划与设计、社会统计软件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城市生态学、园林艺术概论、生态环境规化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毕业后可在国土资源管理、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政府部门、规划设计院所、建筑公司、施工管理、等单位就业。

理学院
学院现有应用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轻化工程、应用物理和应用数学5个系,物理、化学2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应用化学研究所、水处理技术研究所等机构。

学院拥有应用化学博士点,应用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3个硕士点,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轻化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37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7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5人。

主要承担全校各层次学生数学、物理、化学三大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任务,以及本院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教育培养工作。

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200余人,其中博士生近20人,硕士生120余人,本科生1000余人。

应用化学(工业分析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融化学理论和实践于一体,是化学与化工、生命、医药、能源、材料、环境、农学、信息等学科领域的交叉和渗透型专业。

现设有现代分析、精细化学品合成、胶体与表面化学、水化学与水处理技术等四个方向。

主要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应用化学学科有关方向研究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实用分析技术、分析仪器结构与维修、计算机统计分析方法、有机化学(二)、绿色化工、环境分析与监测、原子光谱分析、有机分析、波谱学、药物分析、复杂物分析、毕业论文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化工、石油、轻工、医药、环保、商检及其它工业行业从事科研、生产、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软件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学科和科学计算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将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课程设置:网页设计与制作、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软件项目管理、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测试与软件实践、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开发原理、数学模型与实验、毕业论文等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经济研究与决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或政府和科技信息企业中从事计算机软件应用与开发等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熟悉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设置: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经济法概论、人力资源管理(一)、劳动经济学、劳动就业概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法、财务管理学、社会保障概论、西方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统计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三)、毕业论文等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