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发现价格的讲义
2024版经济学讲义完整版
经济学讲义完整版•经济学概述与基本原理•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资源配置与政府干预经济学概述与基本原理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微观层面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宏观层面研究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影响经济。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包括消费者如何做出购买决策、企业如何决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等问题,以及政府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
稀缺性与选择问题稀缺性指现实中人们在某段时间内所拥有的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时的一种状态。
资源的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选择问题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必须做出选择。
选择就要比较不同方案的成本和收益,并考虑各种约束条件。
机会成本与决策原则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做出决策时,应该考虑所有可能的选择,并选择机会成本最小的方案。
决策原则在面临多个可选方案时,决策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最大化原则(选择收益最大的方案)和满意原则(选择满足一定标准的方案)。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需求曲线的形状与意义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替代品价格、人口数量与结构等。
需求曲线的应用预测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为企业制定价格策略提供参考。
03供给曲线的应用预测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为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参考。
01供给曲线的形状与意义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02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生产成本、技术水平、预期价格、政策因素等。
经济学讲义
《经济学》讲义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节需求和供给一、需求的基本理论(一)概念需求(demand)是指居民户(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购买欲望,第二,有购买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二)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就是根据需求表所画出的、表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
(三) 需求定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这就是西方经济学所说的需求定理。
理解需求定理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
2.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的原因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注: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的影响。
收入效应是指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需求定理的例外:需求定理是对一般商品而言的,对某些特殊商品,需求定理不一定适用,如表示人们身份的炫耀性消费,古董,名画。
往往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
吉芬商品是低档生活必须品,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这种商品具有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的特点,这种价格上升,需求增加的情况被称为“吉芬之谜”,具有这种特点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四) 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相关商品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
6.消费政策7.人口数量和结构(五)需求函数1.需求函数。
如果把影响需求因素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把需求作为因变量,用D代表需求,a, b, c, d,……,n,代表影响需求的因素,则需求函数为:D=f (a, b, c, d,……,n)这一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果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商品本身价格与对该商品的需求关系,并以P代表价格,则需求函数为:D =f (P)(六)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当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摘引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摘引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摘引
1.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是理性自利原则,即经济行为遵循某种提升他们幸福水平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个体把握机会,尽可能增加收入,节约开支,优化消费模式。
在经济学中,这一点得到了形式化的表示,即考虑到收入、价格和期望收益,个体决定采取的行为将具有经济效用最大化的性质。
2. 供需平衡
经济学的本质是供求关系,即市场上货物和服务的供求关系。
它强调个人和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价格高于某一点时,消费者会减少消费;当价格低于某一点时,消费者会增加消费,直至供求量达到平衡点。
这就是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薛兆丰在《经济学》中指出,当价格调整到达平衡点时,供需比例也会相应调整,从而使供求关系处于平衡。
这也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
3.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它与概念的价值有关,表明物品的价值并不是由它的物质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消费者对它的期望和欣赏而定,即“价值观念”。
例如,饮料和鞋子具有同样的价值,但是当它们放在不同的场合(看电影还是去跑步)时,对这两类物品的需求就有不同的观念和价值。
薛兆丰在《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个体的价值观念可能会改变,从而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经济学案例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经济学案例
以下是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的一些经济学案例:
1. 手机价格下降: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提到了手机市场的例子。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手机的生产成本逐渐下降,导致手机的价格也随之下降。
这个案例说明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供应增加和需求不变会导致价格下降。
2. 牛奶价格波动: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提到了牛奶市场的例子。
由于季节性和供需关系的影响,牛奶的价格会出现波动。
在牛奶供应充足的季节,价格会下降;而在供应紧缺的季节,价格会上涨。
3. 外汇市场: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讨论了外汇市场的例子。
外汇市场是全球货币交易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货币的汇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如经济状况、政治事件和利率等。
这个案例说明了外汇市场的波动性和其对经济的影响。
4. 劳动力市场: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探讨了劳动力市场的例子。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求是决定工资水平和就业率的关键因素。
如果劳动力供应过剩,工资水平可能下降,就业率可能增加;而如果劳动力需求超过供应,工资水平可能上升,就业率可能下降。
这些案例在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被用来说明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如供求关系、市场波动、影响价格的因素等。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主要内容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主要内容
经济学是一种助力人们更为了然的智慧,它是洞察世界的视角与姿态,而非一堆函数、公式与图表。
薛兆丰善于把复杂的现象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诠释清楚。
描述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经济学核心概念,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经济学分析,更有趣、更深入和精准地将经济学思维运用于各种现实场域,帮助我们理解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触碰众多经济学大师的思想精髓,从而培养大众的经济学思维,构筑经济学的知识体系。
在内容结构上,囊括经济学所有核心议题,但每一个议题又都独立成篇,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切入口。
作为一本经济学指南,随时查阅。
使我们摆脱了直觉和经验的控制,拥有可以举一反三、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体系,从而对这个由海量陌生人连接而成的社会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经济学通识讲义
经济学通识讲义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的社会科学,它涉及个人、企业、政府和整个社会的行为和决策。
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如何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的无限需求。
本文将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读者对经济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经济学的定义和目标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如何决策以及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
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经济学的目标是通过研究经济现象和规律,提供决策者和个体决策的理论基础,以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学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原理和假设。
首先,人们面临有限的资源,需要在不同的需求之间进行选择。
其次,人们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做出决策。
再次,人们的选择会受到激励和机会成本的影响,他们会权衡利益和成本来做出决策。
最后,市场机制是资源分配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和数量。
三、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上的交互关系。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即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价格和数量。
四、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在理论上是资源分配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在现实中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例如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等。
在这些情况下,政府需要干预来修正市场失灵,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五、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和企业的行为和决策,例如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企业的生产决策。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系统的运行和调控,例如国民经济总量、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
六、经济政策和经济周期经济学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旨在调控经济运行,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经济学也研究经济周期,即经济的波动和波动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来平稳经济。
价格与消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消费经济学》第二章第三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消费经济学》第二章第三节讲义价格与消费一、需求曲线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是不同的。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把苹果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对应起来列成的表叫需求表。
把苹果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描绘在坐标轴上,如图:用横轴(Q)表示对苹果的需求量,纵轴(P)表示苹果的价格。
那么把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描绘在坐标图上,就得到了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也就是说,在其它条件不变下,需求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大,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
数学式:a 、b 是常数,在a 、b 不变下,价格越大,需求量越小,价格越小,需求量越大。
微观经济学把价格和需求量按反方向变化的趋势称为需求规律。
需求定理指的是一般商品的规律,但这一规律也有例外。
需求规律的例外情况(1) 一些炫耀性的商品就不符合这种需求规律:炫耀性商品是用来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商品。
例如首饰、珠宝,这种商品只有在高价时才有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作用,所以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反而减小(2) 吉芬商品。
先讲Giffen Paradox (吉芬效应),吉芬:英国经济学家。
在1845年英国爱尔兰发生了大灾荒,粮食歉收涨价,土豆也歉收涨价,穷人平时很少吃好的食物,土豆占他们消费支出的很大部分,土豆价格上涨使得人们的处境变得更坏,更吃不起好的食物了,为了生存,不得不大大节约其他方面的开支,减少肉、奶酪以及其他价格高的食品的消费,以增加土豆的消费,土豆的需求量反而增加。
这种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反而增加的情况,被称为“吉芬之迷”,这就是吉芬效应,具有这种特点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
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可以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这两方面作用的结果,替代效应指商品价格上升后,消费者改用其他商品来满足其需求,而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用该商品来替代别的商品来满足需求。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我是上过的北大经济学课的,但是当我听薛老师的课时,的确受到了震撼,原来经济学还可以那么有趣,我 在薛老师那里感受到了经济学传递出来的快感。——徐小平
作品目录
前言每个人的经济学 / IX 第1章稀缺为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真实世界经济学的视角 / 003 第001讲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 003 第002讲马粪争夺案 / 007 第003讲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 010 第004讲区分愿望与结果 / 014 人性观人是理性和自私的吗 / 018 第005讲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 / 018 第006讲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 022 第007讲铅笔的故事 / 026
作品特色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内容来源于薛兆丰在“得到”APP上开设的在线经济学课堂《薛 兆丰的经济学课》 ,在《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出版时,已经有超过26万学员参与其中,一年期间学生留言总量 达到7000万字。
薛兆丰本人在得到课堂上的原创文字量接近110万。 在这个基础上,《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精选最有代表性 的内容,并将专栏环境下的口语逻辑,转化为正式的书面语言,提纯精编为30万字。
作品核心内容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目标是让读者不以经济学为职业,也能拥有经济学的智慧。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为读者讲解经济学核心概念。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让读者对脱离实际的数学方程式不再莫名敬畏,也不再满足于经济 学散文的零敲碎打。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让读者看到大众视而不见的制度安排,并理解其内在的经济逻辑,从而启发读者将同 样的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管理经济学讲义-第十一讲 定价决策
多产品定价法 1.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定价 假定企业生产和销售两种需求互有联 系的产品X和Y,企业总收入就是两种产 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即 TR=TRx+TRy 每种产品的边际收入为:
∂TR ∂TRx ∂TR y MRx = = + ∂Qx ∂Qx ∂Qx ∂TR ∂TR y ∂TRx MR y = + = ∂Q y ∂Q y ∂Q y
成本加成定价法 案例 温迪饭店是怎样实行成本加成定价的
但萨尔格先生注意到,他的沙拉柜台的需求对 价格并没有如此敏感。“生菜的价格波动很大,以 致有时候不得不把沙拉的价格提高30美分。但即使 这样涨价,我的沙拉的销售量也没有减少多少。”
撇指定价法
一种高价格策略,也是时间差别定价策略:
– 厂商在初期将价格定得较高,再逐步降低价格
多产品定价法 2.关联产品的定价
一家企业的多种产品也可能在生产上有联系, 比如按固定比例生产的关联产品。屠宰场生产牛 肉和牛皮的过程就是按固定比例生产的,我们可 以将一定数量的牛肉和牛皮看成是一个产品组 合 。在考虑成本时总是按产品组合来计算的, 所谓的边际成本就是多生产一个产品组合所增加 的成本。也就是说,按固定比例生产的关联产品 共有一条边际成本曲线。
成本加成定价法 案例 温迪饭店是怎样实行成本加成定价的
如果他发现麦当劳汉堡包的价格比他的价格高 出10美分,他就试着把他的价格提高5美分。如果 涨价后的销售收入未能使他的食品成本纳入他的目 标范围,他就会再适当提高其他食品的价格。 “除非不得已,我是不会提价的”,萨尔格先 生说:“我每次涨价,都会丢失顾客。”他期望只 失去少量顾客,所以价格只做少量变动,如一个汉 堡包只加5美分。“如果一个汉堡包提价15美分, 就会使生意大大减少。”
中级经济学家经济基础课件讲义
中级经济学家经济基础课件讲义第一讲:市场与供求关系
1.1 市场的定义及分类
市场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
根据交易方式的不同,市场可分为
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
实体市场指的是实际存在的交易场所,如传
统的农产品市场、商贸市场等;虚拟市场则是通过互联网等电子手
段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形式。
1.2 供求关系的概念及变化
供求关系是指市场经济中商品供给和需求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供求关系的变化对市场价格以及企业经营决策等方面都会产生直接
的影响。
第二讲:价格与效用
2.1 价格的概念及作用
价格是指市场上商品交换时所决定的货币数量。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供求关系的体现,对于各种市场参与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效用的概念及作用
效用是指商品或某种需求能够为人们带来的实际收益。
对于消
费者来说,效用是衡量商品价值的重要指标。
第三讲: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与市场均衡
3.1 需求曲线的定义及特征
需求曲线是指表示不同价格下消费者购买同一商品数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图形化表现所得的曲线。
需求曲线通常体现的是
价格与消费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3.2 供给曲线的定义及特征
供给曲线是指表示不同价格下生产者供应同一商品数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图形化表现所得的曲线。
供给曲线通常体现的是
价格与供应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3.3 市场均衡的含义及特征
市场均衡是指在市场中供求量达到平衡状态的状态。
在市场均
衡状态下,商品数量供应量与需求量相等,并对应于一定的价格水平。
经济学讲义
Example: First- and second-price auctions.
Every mechanism defines a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 • β i : [0, ω i] → Bi is a strategy; • Equilibrium is defined accordingly.
Proposition: Symmetric equilibrium strategies in a first-price auction are given by β I(x) = E [Y1|Y1 < x] , where Y1 = maxj6=i{Xj }. Proof: Easy to check that it is eq.strat., let us derive it. Suppose every other bidder except i follows strictly increasing (and differentiable) strategy β(x). Equilibrium trade-off: Gain from winning versus probability of winning.
Z x F (y)
0 F (x) xe−λx
In the second price auction expected payment of the winner with value x is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e second highest bid given x, which is the expectation of the second-highest value given x. Thus, expected payment in the second-price auction is mI(x) = Pr[Win] × E [Y1|Y1 < x] = G(x) × E [Y1|Y1 < x] .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十四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十四章第一节讲义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一、价格—现金流动机制1.价格—现金流动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 ),这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大卫·休谟在1752年提出的,被视为第一个系统分析国际收支运动规律的理论学说。
它在一百多年后的国际金本位制下受到了广泛推崇和运用,达到鼎盛时期。
休谟认为,国际收支可以自动实现平衡。
如果进出口数量主要取决于国内外商品的相对价格,就实现了由以下四个环节相互衔接而成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1)物价水平与进出口数量,(2)国际收支与黄金数量,(3)黄金准备与货币供给量,(4)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
该机制的作用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国际收支逆差→黄金输出→货币供给量减少→物价水平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黄金输出放缓,直至国际收支平衡→黄金停止输出,货币达到新的均衡。
国际收支顺差→黄金输入→货币供给量增加→物价水平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黄金输入放缓,直至国际收支平衡→黄金停止输入,货币达到新的均衡。
2.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的局限性休谟的“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在理论上分析存在着一系列缺陷(部分补充):第一,他是以货币数量论为依据的,因而得出物价仅因货币数量变化而变化;第二,在金币流通的情形下,黄金流动不一定会引起物价变动,因为金属货币可以自发调节到必要的数量; 第三,他强调相对价格的变动,而忽视了产量和就业的变动;第四,黄金流动同恢复国际收支平衡自动联系起来,金融当局没有进行干预的余地。
正是因为休谟忽略了上述4方面的情况因而过高估计了“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作用。
二、弹性分析理论最早将弹性分析引入国际贸易领域的,正是价格的需求弹性概念的提出者,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
市场经济学--需求、供给和价格讲义
市场经济学--需求、供给和价格讲义市场经济学讲义一、需求与供给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供求关系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两个核心概念。
1. 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需求量取决于需求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自身收入的变化。
需求曲线通常是向下倾斜的,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需求的影响因素:- 价格: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量增加。
- 价格的替代品和亲代品:如果价格的替代品或亲代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 收入水平:收入增加可以导致需求量增加,而收入减少可以导致需求量减少。
- 偏好和趋势:消费者的偏好和趋势对需求量也有影响。
2. 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以不同价格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供给量取决于生产者的成本和期望利润。
供给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供给的影响因素:- 成本:生产成本上升会导致供给量减少,成本下降会导致供给量增加。
-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供给量。
- 期望利润:高利润预期可以提高供给量,而低利润预期可以降低供给量。
- 税收和补贴:税收增加会导致供给减少,而补贴增加会导致供给增加。
二、价格的形成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当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
价格的调节机制:- 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需求量会减少,供给量会增加,直到价格回归到均衡价格。
- 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需求量会增加,供给量会减少,直到价格回归到均衡价格。
通过这种供需调节机制,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需求的满足。
总结: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元素。
通过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
价格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供需关系的动态调节,市场经济可以实现价格的均衡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一、教学目的本章论证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厂商对要素需求的原则及要素需求曲线,说明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分析不同要素供给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均衡价格决定的影响,提出收入分配平等与否的评价指标。
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边际生产力的有关重要概念,如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及其与边际产量的区别,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与市场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
认识要素供给原则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关系,理解不同要素供给曲线的特点。
能够结合实际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
二、教学重点引致需求,VMP = MFC 原则,厂商要素需求曲线;效用最大化的要素供给原则,劳动供给曲线的论证、土地供给弹性为0 的特征及原因。
基尼系数。
三、教学难点边际产品价值;要素需求的原则,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工资、地租与利息的决定。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和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本章计划安排7个学时。
六、教学步骤(一)课程导入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是经济学中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生产要素的价格理论之外,分配理论还包括了各生产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收入差异及其原因、国家对收入的调节等内容。
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收入,对于生产者来说是生产成本,因而要素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和厂商的行为,要素市场直接与产品市场相联系,所以本章的内容要与前面所讲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及市场理论结合起来学习。
本章主要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入手,来分析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需求原则和需求曲线,并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得出要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理论,从而完成对要素市场的分析。
(二)课堂教学设计结合前边已讲过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利润最大化原则,并结合企业管理中的分配问题,分析厂商如何决定对要素需求数量的多少,为何这样确定,这对提高企业效益有何意义,引导学生把理论分析同企业实际管理结合思考。
晓书童解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7文案
晓书童解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7文案第一篇:《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概述在《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中,薛兆丰教授以清晰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书共分为七篇,从宏观经济学到微观经济学,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方面。
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我将逐篇解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深入探讨其中的精华内容。
第二篇:宏观经济学基础在第一篇中,薛兆丰教授以宏观经济学为切入点,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他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案例,帮助读者理解了宏观经济学中的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重要指标。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实际应用,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第三篇: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二篇文章中,薛兆丰教授向读者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和应用。
他通过分析市场结构、供求关系等内容,帮助读者理解了微观经济学中的理论模型和实际案例。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边际效用等概念,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第四篇:市场与价格第三篇文章中,薛兆丰教授着重介绍了市场与价格的关系。
他通过分析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弹性等内容,帮助读者理解了市场机制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竞争与垄断,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市场与价格的关系。
第五篇:政府与市场第四篇文章中,薛兆丰教授介绍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他分析了政府对市场的调节和干预,以及市场失灵时政府的应对措施。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与责任,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第六篇:开放与发展第五篇文章中,薛兆丰教授着重介绍了开放与发展的关系。
他分析了国际贸易、全球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状。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开放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开放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七篇:金融与货币第六篇文章中,薛兆丰教授着重介绍了金融与货币的重要性。
经济学讲义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本部分知识结构:本部分考点:1.根据恩格尔系数分析需求结构和富裕程度,根据恩格尔曲线分析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运用需求函数和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3.根据供给法则、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包括理解供给法则例外的几种商品。
4. 根据供求法则推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本部分难点:恩格尔曲线、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影响、供求法则本部分主要内容: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对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是用于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却是有限的,即资源具有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需求分析供给分析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商品市场的均衡需求法与需求法则 需求法则的例外需求量的变动以及需求的变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数 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系数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供给与供给法则 供给法则的例外供给量的变动以及供给的变动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厂商供给与行业供给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们必须在资源的不同用途之间进行选择,这就产生了如何合理配置并充分地使用稀缺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指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市场配置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价格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是市场交换中的货币表现。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形成决定于市场中的两种力量:需求和供给。
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与需求法则1.定义:需求是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可以用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示。
2.需求表与需求曲线需求表所表示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所要购买的商品数量,即商品价格(P)与需求量(Q)之间的关系。
如表1-1所示。
表1-1 某商品的需求表P-Q组合A B C D E F G H P 1 2 3 4 5 6 7 8 Q14012010080604020根据表1-1上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各种组合,可以在一个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需求量的平面坐标上绘制出一条斜率为负的需求曲线,见图1-1。
AP-微观经济学讲义-价格决定
Deadweight loss The reduction in economic surplus resulting from a market not being in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 2006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Economics R. Glenn Hubbard, Anthony Patrick O’Brien—1st ed.
1 of 27
CHAPTER 4: Economic Efficiency, Government Price Setting, and Taxes
Should the Government Control Apartment Rents?
After studying this chapter, you should be able to:
3
4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of consumer surplus and producer surplus.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use a graph to illustrate how economic efficiency is reduced when a market is not in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Use demand and supply graphs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impact of price ceilings and price floors. Use demand and supply graphs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axes.
第二章价格理论讲义
3、供给函数
用函数关系来表达商品供给量和这些影响 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函数称为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Qs = f 〔P,C,T,PX ,PX , N……〕
供给价格函数: Qs = f 〔P〕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 供给函数:Qs=f〔P〕 dQs/dP > 0 ➢ 供给方程:Qs = - c+dP 〔c、d为常数,d>0〕 ➢ 供给表:描述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商品供给量的
Q
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变动方向、幅度相同
D D1
S
S1 D D1
Pe
S1 Pe
S
Q0 Q1 供求增加,幅度相同
Q
Q0
1
供求减少,幅度相同
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变动方向相反、幅度相同
D D1
S1
P1
S
Pe
D D1 Pe
P1
S S1
Q0
Q0
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幅度相同 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幅度相同
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变动方向相同、幅度不同
在 $2.00时, 需求量等于供給量!
第三节 均衡价格及其决定
一、均衡价格的含义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此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称均衡数量。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当产品价格高于均 衡价格时,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至均衡 价格;当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 不应求,价格上升至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图示〕
A.替代品 B.互补品 C.正常品 D.低档品 E.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 〕项的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是需求规律的
例外 A.面包 B.吉芬商品 C.低档品 D.小汽车 E.炫耀性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需求定理 2. 供给定理 3. 价格形成 4. 价格政策 5.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 6.需求收入弹性及其应用 7.需求交叉弹性及其应用 8.供给价格弹性及其应用 9.通货膨胀的概念、成因及指标 10.通货紧缩的概念、成因及指标
二、技能目标
1.能根据需求或供给变化分析价格变动规律 2.能根据价格变动规律指导消费和生产决策 3.能根据市场供求状况预测价格政策及后果 4.能根据各种弹性的不同特点来指导生产和消费决策 5.能判断通货膨胀好通涨紧缩的类型、成因、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 6.能理解政府针对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所采取的政策及效果
炫耀商品 P,Q 。
(3)表面上的“例外”
a)在价格大变动时由价格预期引起的高价多买,低价 少买,即“买涨不买落”。
b)在经济波动时,收入发生变化,价格高多买,价格 低少买。如黑白电视价格下降买的人少。 c)价格高的同种商品需求可能大于价格低的商品,如 名牌商品与同种的非名牌商品;这应作两种不同的商 品来对待。
14
作图
牛肉
13
12
P 15 14 13 12
80 110 120 129
Q 129 120 110 80
o
Q
牛肉的数量
价格形成
牛肉的价格
P 15
14
S
牛肉
13
12
作出曲线
80 110 120 129
P 15 14 13 12
Q
Q 129 120 110 80
o
牛肉的数量
供给曲线The Supply Curve
D D’
110 120 牛肉的数量
Q
6.需求函数和影响需求的因素(P13)
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 D=f(a,b,c,d,n) a,b,c,d,„n代表影响需求的因素
价格形成
7.需求定理的特例(P14)
(1)吉芬物品Giffen’s Goods。
吉芬之迷(Giffen Paradox): 19世纪早期,吉芬Robert Giffen(1837-1910)提 出,土豆涨价引起英国靠工资生活的低收入者购买 更多的土豆,而不是买得更少。
o
80
90
110 120
牛肉的数量
Q
4.需求定律
动。 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 价格上升„ „需求量减少
The Law of Demand
价格 P 元
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
D
Pa 。a
向右下方倾斜 的曲线
Pb 0
。b
Qa
Qb
需求量 Q斤
4.需求定律
思考: 为应对能源危机,如何 减少汽油的消费量? 在曲线上如何体现?
吉芬物品P,Q ;
(2)炫耀性消费理论( conspicuousconsumption)
由凡勃伦提出。 炫耀性消费:如果完全用价格来衡量需求程度, 在商品价格低的时候买得少, 在价格高的时候买得多。
手饰中的黄金与钻石; 茅台酒;
这种商品为定位性物品Positional Goods,具有显示财富的效应。
需求减少: 曲线向左平移
P0
0
Q1 Q0 Q2
Q
价格形成
牛肉的价格 牛肉
P 15
需求的增加
(如相关组织提倡多吃牛肉)
P 15 14 13 12
Q 14 80 90 90 10013 110120 12013012
o
D’
D
80 90 110 120 牛肉的数量
Q
价格形成
牛肉的价格 牛肉
P 15
14
P 15 14 13 12
Q 80 90 110 120
需求减少又 会怎样?
13
12
D
o
80 90 110 120
Q
牛肉的数量
价格形成
牛肉的价格
牛肉
P 15
P 15 14 13 12
Q 14 80 70 90 80 13 110100 120110 12
o
80 90
需求的减少
(如“疯牛病”再次肆虐)
价格 P 元
D
Pa 。a
向右下方倾斜 的曲线
Pb 0
。b
Qa
Qb
需求量 Q斤
价格形成
牛肉的价格 牛肉
P 15
14
P 15 14 13 12
Q 80 90 110 120
需求增加 会怎样?
--沿着需求曲 线移动? D
80 90 110 120
牛肉的数量
13
12
o
Q
价格形成
5.影响需求的因素
相关商品的价格
Q
价格形成
牛肉的价格
P
牛肉
15
P 15 14 13 12
Q 80 90 110 120
作图
14 13
12
o
80 90
110
120
牛肉的数量
Q
价格形成
牛肉的价格 牛肉 15
P
P 15 14 13 12
Q 80 90 110 120
作图
14
13
12
o
80 90
110
120
牛肉的数量
Q
价格形成
牛肉的价格 牛肉
教学内容
一、供求定理及价格形成 需求定理 供给定理 价格形成 价格政策 二、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及应用 需求收入弹性及应用 需求交叉弹性及应用 供给价格弹性及应用 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的概念、成因、指标 通货紧缩的概念、成因、指标
教学目标
三、工作任务
1. 2. 3. 4. 5. 分析市场价格运动的规律 根据价格规律进行理性消费决策 根据价格规律进行理性生产决策 站在政府角度制定价格政策 分析通货膨胀的类型、成因和经济影响
相关实践训练
任务一:爱心义拍—(发现价格、学会消费)
分析拍卖前后标的物的需求供给; 分析影响标的物需求和供给的因素; 分析标的物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量; 分析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分析政府进行价格干涉的原因及后果; 分析价格变动对厂商收益的影响; 分析标的物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以及辨别的依据; 分析通货膨胀对该商品的影响
P 15
14
作图
牛肉
13
12
P 15 14 13 12
80 110 120 129
Q 129 120 110 80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Q
牛肉的数量
价格形成
牛肉的价格
P 15
14
作图
牛肉
13
12
P 15 14 13 12
80 110 120 129
Q 129 120 110 80
o
Q
牛肉的数量
价格形成
牛肉的价格
P 15
相关理论知识
1
价格形成
2 3
学会消费
价格弹性 通货膨胀
价格形成
需求、供给与 价格形成
价格形成
我也可以成为经济学家?
这么夸张?
“你只要教鹦鹉说供给 与需求,那么这个世界 就会多一名经济学家” 。——卡莱尔(英) 他的说法有点夸张,但 它却十分恰当地强调了 需求与供给在经济学中 的重要作用。
价格形成
替代品和互补品 不相关商品
收入 偏好 预期 人口结构的变化 信息的变化 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
需求的变动 A 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P D1 D0 D2
需求增加: 曲线向右平移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其他因素变化(收入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价格形成
2.需求表
需求表
P 15 14 13 12
Q 80 90 110 120
愿意而且能够 购买的数量
每一价格水平
在一定时间内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价格形成
3.需求曲线
牛肉的价格 牛肉
P 15
14
P 15 14 13 12
Q 80 90 110 120
作图
13
12
o
80 90
110 120
牛肉的数量
一、需求与需求定理
本节内容导读: 需求、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影响需求的因素 需求规律 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
价格形成
1.什么是需求?
购买欲望
购买能力
需求
价格形成
一个有趣的说法
一个人肚子饿了,他极 端需要食物,这是生理 需求。 然而,如果他没钱,他 这种要求便无法传递给 市场,市场经济只照顾 经济需求而不顾生理需 求。 ——茅于轼
劳动力的供给曲线
P
工资
S
P2
P0 P1
O
E
Q
劳动时间
思考
土地、古董、古画、名贵邮票、证券、黄金 等的供给曲线如何?
价格形成
5.影响供给的因素
生产要素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增加小麦还是玉米的种植?)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供给函数
S=f(P,Pt,T,Pe) P代表商品本身的价格 Pt表示投入要素的价格 T代表技术 Pe代表价格预期 S代表某种商品的供给。
轶闻趣谈
《晋书文苑左思传》中记载:西晋太康年间 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左思。在左思小时候 ,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常常对外人说后 悔生了这个儿子。等到左思成年后,他父亲 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 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候呢。” 左思不甘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奋学习。经 过长期的准备,他写出了一部《三都赋》, 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把三国时魏都邺城 、蜀都成都、吴都南京都写入赋中。当时人 们都认为其水平超过了汉朝班固写的《两都 赋》和张衡写的《二京赋》。一时间,在京 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 ,一下子使洛阳的纸张上涨了好几倍。原来 每刀一千文的纸张,一下子涨到了两千文、 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 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成语“洛阳纸 贵”背后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历史学和文学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