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开元末年,唐朝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各地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发动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这段话描述了唐朝()
A.安史之乱B.衰落的原因C.农民起义D.衰落的影响
2、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A.注重门第家世 B.取士方式多样
C.关注道德品质 D.公开公平竞争
3、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整理了这些知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汉献帝”,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
4、唐太宗、武则天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治国举措的主要共同之处是()
A.重用人才 B.戒奢从简 C.重视地方吏治 D.虚心纳谏
5、唐王建《凉州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以畜牧为主的吐蕃,开始学习农耕,这是发生在()
A.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B.文成公主入藏后
C.金城公主入藏后D.唐蕃会盟后
6、《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速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
等。
请问,他们走到的地方当时被称作()
A.坊B.市C.瓦舍D.夜市
7、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A.青瓷B.白瓷C.青花瓷D.唐三彩
8、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商汤灭夏B.盘庚迁殷C.武王伐纣D.平王东迁
9、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
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后期B.战国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11、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D.适者生存
1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13、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
这里”是指()
A.武汉B.上海C.沈阳D.南京
14、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宦官专权D.农民起义
15、李白诗中“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的情景,最能反映唐朝社会风尚的()
A.浪漫 B.强盛 C.封闭 D.开放
16、“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运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渊之盟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金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7、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来从越南传入的优良种子品种,分给这一地区的农民播种。
这个“优良种子品种”指的是()A.玉米 B.小麦 C.马铃薯 D.占城稻
18、“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
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
”这直接导致了()
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唐朝灭亡D.北宋建立
19、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这体现出唐代
()
A.皇帝安于享乐B.奢靡之风盛行
C.文化兼容并包D.尚武风气流行
20、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这项政策是()
A.重农抑商B.重文轻武C.和亲会盟D.闭关锁国
21、南宋与北宋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②都有皇帝靠议和苟安
③都存在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现象④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2、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D.郡守
23、“朕选儒臣于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落(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刺史制度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D.设立御史台
2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
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25、孙吴的都城“建业”和东晋的都城“建康”,都指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洛阳D.长安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习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材料二宋代儿童启蒙教育念的《神童诗》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材料三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
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
因此,宋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军事的枢密院长官枢密副使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1)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指什么?,隋炀帝如何创立与前朝不同的选官制度?(2)联系所学,说说唐太宗和武则天如何发展科举制?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初期,如何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说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后来对宋朝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
材料二: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之根本。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
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
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
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措施?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时期出现哪一盛世局面?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汉社会状况发生这样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回顾历史,古代中日之间曾有过友好的交流,但也有过冲突。
结合下列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海内存知己)
材料一
(1)图1中,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图2中,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他东渡日本后,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
(3)图3中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是在什么时期?倭寇的骚扰给沿海人民
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图4中,抗击倭寇的著名军队名称叫什么?其主帅是谁?其有何功绩?(一笑泯恩仇)
材料三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日关系。
我们主张双方应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5)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应如何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D
3、D
4、A
5、B
6、C
7、D
8、B
9、B
10、A
11、C
12、A
13、D
14、B
15、D
16、D
17、D
18、B
19、C
20、B
21、D
22、B
23、C
24、A
25、B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1)科举制;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2)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3)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授官从优,升迁迅速;
(4)重文轻武;扭转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1)景象:西汉初年,天下刚刚安定,人民非常贫困。
天子的车骑不能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将军和丞相只能乘坐牛车;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2)重视农业发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3)政治清明,社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积累了大量钱粮。
文景之治。
(4)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重视“以德化民”,还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等。
3、(1)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建筑技术等船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唐玄宗;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3)元末明初;倭寇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害。
(4)戚家军;戚继光;荡平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5)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在日本正确面对历史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扩大各领域的务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