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表格式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杯中水面,画线记录
(4)拿起杯子,擦干观察
(5)每人一遍,思考记录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
第组
(一)压杯入水
▲我会观察:①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底部时,杯子里的水面有变化吗?
请你在图1和图2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

②杯底的纸团有没有湿?
▲我会思考:想一想,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2.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交流。

(1)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了底部时,杯子内的水面有没有发生变化?
(预设:没变)毛巾擦干杯子和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素养
图1 图2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
(二)扎孔观察
图3 图4 ▲观察与思考:①当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你在图3和图4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

②还有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3.学生继续小组探究,教师指导。

4.简单交流:
(1)杯子底部扎了小孔以后,杯子中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预设:杯子中水面变高了)
(2)水面怎么会变高了呢?(预设:水跑到杯子里面了)
(3)水是什么时候跑到被子里面去的?(预设:松开手指以后)
(4)水跑到杯子里后,空气去哪里了?(预设:空气被水挤出了小孔)
(5)空气被水挤出了杯子,就是说刚才被空气占据的空间现在被谁占
据了?(水)
(6)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那么杯底的纸团怎么样了?(预设:湿了)
(7)湿了的纸团把它从杯子里拿出来放在盘子里。

(三)打气观察
1.提问:水的本领还真大,把空气挤出了杯子,你能想办法让空气再回到杯子中去吗?(预设:向杯子里吹气)
2.出示气筒:怎么吹?(预设:嘴巴)老师这里有更先进的工具,我们就用它把杯子里的水赶出去。

3.PPT出示打气观察提醒:
(1)按住杯子,球针入孔
(2)慢慢打气,观察变化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
(三)打气观察
▲观察与思考:当慢慢向杯子打气的时候,杯子里面有什么变化?
二、活动反思
1.教材中是把纸团粘在杯底,以防纸团掉落。

活动前我试了几次发现不好粘,活动时我就没有把纸团粘在杯底,只要求学生把纸团按紧一点,巡视时发现还是有的小组活动中纸团会掉落,只好从头开始。

这样不仅麻烦,也费纸。

建议活动前还是不要怕麻烦,把纸团固定好,活动会更加顺畅。

2.因为水比较透明,塑料球是白色,我自己实验时发现观察水位线时有点困难。

活动中我加了色素,让水变成红色,这样观察白色的塑料球比较轻松,学生也能更好记录。

3.活动前可以强调杯子竖直倒扣下去,也要竖直取回。

教学第一个班我只是提了一下杯子怎么下去,就要怎么取上来,但没有做强调。

活动中就有孩子将杯子竖直放下去,斜着去上来,导致纸巾湿掉。

在教学活动过程时这一点老师可以强调一下。

4.在给杯子打气的活动中,刚开始我选择的是提供的有打气针的打气筒,经过试验发现用这样的打气筒直接通过杯底的孔打气,因为气针与小孔周围的缝隙不能完全封闭,打气的过程中效果不是很明显。

后面选择了通过软管来打气,这样实验效果很明显。

不过要提醒学生打气的过程中要温柔一点,用力过猛会让水槽的水跑出去。

5.活动记录我是直接让学生用一条横线来代表水面,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都能很好的解释每一个现象的原因,点赞!本来准备在瓶子中吹气球来作为拓展,后面却因为时间没来得及,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进一步体验空气能占据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