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上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18
3、臂丛
组成:由C5-8前支及 T1前支一部分组成。 位置:斜角肌间隙----腋动脉周围 组成:三干、二股、三束、分支
臂丛腋窝内分支: 外侧束分支:
1.胸外侧N→伴胸肩峰A穿锁胸筋膜→支配胸大肌。
2.肌皮N→穿喙肱肌。 3.正中N外侧根 内侧束分支: 4.正中N内侧根→跨腋A前方与外侧根合并为正中N。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27
腰下三角
下界:髂嵴上缘 外上:腹外斜肌后缘 内上:背阔肌前下缘 意义: 腹后壁的薄弱区,腰疝。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三 角区有明显压痛。 腹膜后隙脓肿可形成膨隆 性皮下脓肿。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28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29
二、三角肌区及肩胛区 (一)三角肌区
41
二、臂后区
(一)浅层结构
1.皮肤与浅筋膜 2.浅静脉 3.皮神经: ①臂外侧上皮神经 ②臂外侧下皮神经 ③臂后皮神经:腋后襞处穿出。 ④前臂后皮神经:外上髁上方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③
①
②
④
穿出。
42
(二)深层结构
1.深筋膜与骨筋膜鞘: 臂后骨筋膜鞘: 组成、内容 2.臂肌后群
3.肱骨肌管(桡神经管) 组成、走行、内容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4
(二)对比关系
肩峰、肱骨大结 节、喙突之间形 成一等腰三角形 伸肘时尺骨鹰嘴 尖端与肱骨内、
外上髁处于同一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水 平线上。
5
(三) 上肢的轴线及提携角
正 常: 肘外翻: 直 肘: 肘内翻:
10o~20o 大于20o 0o~10o 小于0o~-10o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40
4、神经
①正中神经:在臂上部,位于 肱A外侧,在臂中部跨肱动脉前 方至其内侧下行。
②尺神经:在臂中部穿内侧肌
间隔。 ③桡神经:穿肱骨肌管。 ④肌皮神经:→穿喙肱肌→肱 二头肌与肱肌之间→在肘窝于 肱二头肌腱外侧穿出→前臀外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侧皮神经。支配臂前群肌。
宜春学院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陈洪制作
1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 境界:以三角肌前、后缘上份与腋前、后襞下缘 中点的连线与胸背部为界。以锁骨上缘外1 / 3 和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与颈部为界。 分区:肩、臂、肘、前臂、腕和手部。
•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2
二、表面解剖
(一) 体表标志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5.尺N→腋A、V之间后方。 6.胸内侧N→穿胸小肌→入胸大肌,支配该二肌。
7.前臂内侧皮N(粗)→腋A、V之间。
8.臂内侧皮N(细)→腋V内侧。
19
后束的分支:
9.腋N→伴旋肱后A→穿四边→入三角肌深面→支配: 三角肌和小圆肌。
10.桡N→跨背阔肌下缘→伴肱深A→入肱骨肌管。
冈上、下肌、小圆肌和肩 胛下肌的肌腱连成腱板,围绕 在肩关节的上、后、前方,并
与肩关节囊愈着称为肌腱袖。
对肩关节起稳定作用。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33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34
三、肩胛动脉网
位于肩胛骨周围,由3条 动脉的分支互相吻合形成 1.肩胛上动脉: 起自甲状颈干,经肩胛上 横韧带的上方至冈上窝。 2.肩胛背动脉: 是颈横动脉的降支,沿肩 胛骨内侧缘下降至冈下窝
1650~ 1700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提 携 角
6
(四)
体表投影(自学)
1.上肢动脉干的投影 2.上肢神经干的投影 (1)正中神经 (2)尺神经 (3)桡神经
皮肤切口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7
上肢带肌 三角肌 deltoid 冈上、下肌 大、小圆肌 肩胛下肌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3.旋肩胛动脉
陈洪制作
35
第三节
臂 部
一、臂前区 (一)浅层结构: 1.浅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36
2 .皮神经:
臂外侧上皮N:腋N的分支, 三角肌后缘中点穿出。 臂外侧下皮N:桡N的分支, 三角肌止点处穿出。
臂内侧皮N:与贵要V伴行。
腋 a. 外侧束 n. 胸肩峰 a. 肌皮 n.
前臂内侧皮 n.
正中 n.
尺 n.
臂内侧皮 n.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肋间臂 n. 胸背n. & a. 胸长 n. & 胸外侧 a.
21
4、腋淋巴结(axllary lymph modes )
(1)外侧淋巴结:腋静脉远侧(外侧群) (2)胸肌淋巴结:胸外侧血管(前群)
肋间臂N: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37
(二)深层结构:
1、深筋膜和骨筋膜鞘 (1)臂内、外侧肌间隔 (2)臂前骨筋膜鞘: 构成: 内容: 臂肌前群、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 神经的一段及肱血管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38
2.臂肌前群
肱 二 头 肌 、 喙 肱 肌 、 肱 肌
三边孔
境界: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通过结构:旋肩胛血管
前 四边孔 境界: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面
下界:大圆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背 面
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通过结构:腋神经、旋肱后血管
13
(3)内侧壁:前锯肌、上四位肋、肋间肌
宜 ⑤旋肱后A(粗)→与腋神经伴行→穿四边孔→三角肌深面。 春 ⑥旋肱前A(细)→绕肱骨外科颈前方。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16
⑶ 腋动脉与臂丛的毗邻关系
• 第一段:在腋A第一段的后 上外侧,由上至下分别有 臂丛的外侧束、后束和内 侧束,并逐渐向腋A后内侧 下行。在此段,臂丛内侧 束已行于腋A后方。
1.浅层结构: 臂外侧上皮神经:为腋N的皮 支,从三角肌后缘中点浅出。
2.深层结构:
沿肩胛岗切断三角肌起点,并 翻开。有旋肱后A和腋神经穿四边 孔,N在三角肌深方分2支,支配 三角肌和小圆肌。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注: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易损伤腋N
30
肩带肌
后面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4)外侧壁:喙肱肌、肱二头肌、肱骨结节间沟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14
(二)腋窝内容:
腋动脉、腋静脉、臂丛、腋淋巴结、结缔组织等。
1、腋动脉:
锁骨下A
跨第1肋外缘
穿胸小肌深面 腋A 至背阔肌下缘 肱A
⑴ 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3段 第一段: 第一肋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 第二段:臂丛的外侧束、 后束和内侧束,名符其实 的位居腋A的外侧、后方和 内侧。
• 第三段:分别有臀丛三束 的分支。
17
2、腋静脉
跨第1肋外缘 肱V与贵要V合并→腋V 锁骨下V
腋V位于腋动脉内侧,两者之间有臂丛内侧束、胸内侧N、 尺N、前臂内侧皮N。腋V内侧有前臂外侧皮N。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25
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 意义: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26
腰上三角
(在背阔肌深面)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 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肋下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沟神经 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意义:肾手术腹膜外入路 注意保护上述三神经 腹后壁薄弱区,腰疝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39
3、血管
(1)肱动脉 走行:腋A
过大圆肌下缘
肱A 桡A 尺A
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
肘窝,平桡骨颈分
分支: 1)肱深动脉:→伴桡N,入肱骨肌管。 2)尺侧上副动脉:臂中份稍上方,伴尺N→穿内侧肌间隔→臂后区。 3)尺侧下副动脉:内上髁上5cm发出。 肱动脉与肱骨的位置关系:肱动脉在肱骨上、中、下段,分别行于其 内侧、前内、前方。手压止血时,在臂上 份、中份和下份应分别 压向外侧、后外和后方。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来自5.尺神经:伴行尺侧上副动脉,沿臂内
侧肌间隔后方下行至尺神经沟。
陈洪制作
44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45
第四节
一、肘前区
肘
部
(一)浅层结构:
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位于 肱二头肌腱外侧; 贵要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位 于肱二头肌腱内侧侧; 肘正中静脉 前臂正中V
(3)肩胛下淋巴结:肩胛下血管(后群)
(4)中央淋巴结:腋窝底(中央群) (5)尖淋巴结:腋静脉近侧(尖群) 淋巴引流 胸 肌 淋巴 结 、 外 侧淋 巴 结、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肩胛下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尖淋
巴结→锁骨下干→胸导管(左)或右
淋巴导管(右)。
22
5、腋鞘: 颈深筋膜的椎前筋膜向下外包绕腋血管和臂丛而成。 6、腋窝蜂窝组织:沿腋鞘和神经血管与周围交通。
11.肩胛下N→有2~3支,在肩胛下肌表面,支配: 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12.胸背N→伴肩胛下A→胸背A→向后下行→入背 阔肌深面,支配:背阔肌。
臂丛锁骨上分支: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13.胸长N→行于前锯肌表面,腋中线后方下降。 前方约2cm有与其平行下降的胸外侧A。
支配:前锯肌。
20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2.腋窝底: 皮肤、浅筋膜、 腋筋膜
11
3.四壁: (1)前壁:由胸大、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 (三肌一膜) 锁胸筋膜: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胸 部深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血管和胸外侧神经穿 过。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12
(2)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三肌一骨)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43
4.. 桡神经血管束
(1) 桡神经: 在大圆肌下缘与肱骨交角处进入肱骨 肌管,至臂中、下1/3交界处与桡侧副动脉一 起穿臂外侧肌间隔,达肘窝。支配肱三头肌。 由于桡神神经穿肱骨肌管时,紧贴骨面 ,故肱骨中段骨折时易伤及桡神经,致前臂伸 肌麻痹引起腕下垂。 (2) 肱深动脉:在肱骨肌管内分为桡侧副 动脉(前支)和中副动脉(后支)。 (3)肱深静脉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8
三边孔和四边孔
三边孔 (旋肩胛动脉) 四边孔 (旋肱后动脉,腋神经)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9
第二节
肩 部
分为腋区、三角肌区和肩胛区
一、腋区(腋窝)
(一)腋窝的构成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10
1.腋窝顶: 锁骨中1/3、第1肋外缘、 肩胛骨上缘
陈洪制作
前面
31
(二)肩胛区
1.浅层结构:锁骨上神经
2.深层结构: 斜方肌、背阔肌、冈上、下肌、
大、小圆肌。
肩胛切迹、肩胛上横韧带
肩胛上神经通过韧带下方; 肩胛上血管通过韧带上方 分布于冈上、下。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肩胛上神经阻滞:肩胛岗与锁骨夹角凹陷处。
32
(三)肌腱袖:(肩袖、旋转袖)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锁骨下臂丛麻醉将药液注入此鞘 内, 各区域感染可相互蔓延 喙突下臂丛阻滞定位:喙突下2cm; 腋路臂丛阻滞定位:腋窝尖端触摸肱A。
23
附:脊柱区
• 皮肤切口
操作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24
背 肌
• • • • 斜方肌 背阔肌 肩胛提肌 菱形肌
• 竖脊肌 • 夹肌 • 胸腰筋膜
3
(2)腕横纹:腕近侧纹 腕中纹 腕远侧纹 掌长肌 腱(正中神经) (3)腱隆起:掌长肌腱(中),桡侧腕屈肌腱,尺侧 腕屈肌腱,伸指肌腱。 (4)手掌:A 三条掌横纹(鱼际纹、掌远纹、掌中 纹),B 分三部分(小鱼际、鱼际、掌心)。 (5)解剖学“鼻烟壶”: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与 拇长伸肌腱之间,近侧为桡骨茎突,窝底为手舟 骨和大多角骨,桡动脉在窝内。
陈洪制作
第二段: 位于胸小肌后方 第三段: 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下缘之间
15
⑵ 腋动脉的分支
第一段: ①胸上A→内侧壁1~2肋间。 第二段: ②胸肩峰A→穿锁胸筋膜→分胸肌支、三角肌支、肩峰支。 ③胸外侧A→沿腋中线前方,前锯肌表面下降。其后2~3cm处,有胸长神经伴行。 第三段: ④肩胛下A→沿肩胛下肌下缘向后下方行1~2cm分出→ 胸背A→与胸背神经伴行→入背阔肌深面。 旋肩胛A→穿三边孔→入岗下肌深面。
1. 肩部:肩峰、肩胛冈、锁骨、喙突、肱骨大结节、 腋前襞、腋后襞。 2. 臂部:肱二头肌内、外侧沟、三角肌粗隆。 3. 肘部:肱骨内、外上髁、桡骨头、尺骨鹰嘴、肱二 头肌腱。 4. 腕和手部
宜 春 学 院 医 学 院
陈洪制作
(1)骨性标志:桡、尺骨茎突、尺骨头、桡骨背侧 结节(Lister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