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活气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星活⽓功吧⾔
七星活⽓功是⼀种武术⽓功。

⽓功辅以武术基本动作,功法创始⼈缘于武当道长。

我家乡把这种功夫称为病功夫,是因为这种功夫对于体形瘦弱,有慢性⼩疾病,或者是病后恢复体⼒,功夫重在养⽣。

6,70年代,来⾃武当的道长---李升庭,(我们家乡⼤多数⼈称他的功夫叫做马李家功夫)来到我的家乡----蔡家台传呈武功及养⽣功法,⾄今家乡年长的⼀辈们⼤多数都接受过训练,到我们这⼀代,随着集体经济的隐退,逐渐失去了练功的时间和氛围,曾经威名远扬的武当功夫渐渐消失。

曾经⾼中毕业后因为精神恍惚,⾝体瘦弱,求教于亲戚,亲戚在蔡家台,是李⽼⼤师的徒弟之⼀,马李家功夫的⽼巢,只是因为学业时间的缘故,也因为并不是抱着去练武的初衷的原因,练过不到2⽉就终⽌了,⽪⽑都没有学成。

不过,亲戚给我看过他本⼈珍藏的李⽼师傅亲笔⼿绘的功夫详解图本,从书本中⾜以见识⽼⼈家的功夫之深,决不是平常⼈做能及。

书中图样全部⽑笔书画,线条及其简洁明了,画⾯⾮常⽣动,全部都是单笔画成,毫⽆修补添加停顿之笔迹,笔画起落顿挫之准确之恰倒好处,就算⼀个普通⼈看了,也能感受到画图之⼈所倾注的功⼒,有于现代电脑描绘之图案想⽐更⽣动。

⾮常可惜,李⽼⼈家于⽂⾰中被批⽃,被当作⽜⿁蛇神五花⼤绑天天批⽃,⼀帮⽆知的愚民们揪扯硬拉李⽼⼤师的胡须,受尽屈辱,悲愤离世,⼀代⼤师带着武当宝贵的精神财宝逐渐远离了我们的世界,实在是悲哀,中华⽂化莫⼤的悲哀。

根据当初亲戚讲,他和家乡⼀帮⼀同学艺的师兄⼀道亲眼见证过李⽼⼤师的威⼒,曾经8个⼤徒弟抬不动躺在床上的⼤师(我亲戚还不是⼤徒弟之⼀,不过,在我们⼀代所知的当地的功夫中也算很少有⼈匹敌),6,70年代,家乡冬天⼏个⽉农闲,直到春节后⼏个⽉都是练武的时间,经常⼤雪纷飞,据称,李⽼⼤师,经常⼀双道⼠布鞋,所过之处,少见⾛过的⾜迹,踏雪⽆痕,绝对没有必要怀疑曾经的中华武功的威⼒,我想,如果像当年,每年冬天⼏个⽉的冬闲时间,如果像当年每年冬天⼤雪纷飞不⽤出门赚钱,如果像当初有那么⼀⼤帮⼀般年纪⼀起练习的同伴,3,5年就有可能练成踏雪⽆恒的功⼒。

在我家乡,很多⼈只是练习过⼀届(⼀届只有120天),就⾜以在当地打架⽃殴横⾏⼀⽅,⽽且还只是练功,还没有进⼊到练武术的进程中。

由此可以想象,那些⼩说中极尽夸张的武功描述并全不是胡说的,相当⼀部分七星活⽓功分正把和付把。

正7把;付也7把。

正把是主,付把重在在修补⽓⼒未到之处。

⽤现在⼀点的解释就是分为正付各7节。

练完⼀届是120天时间,只是7正把,付把的练习更多地需要修⾝养性配合,⼤多数⼈都放弃练习,但是要练成上乘的功⼒,付7把⾄少还要练7星期
是真实存在的。

来⾃武当的道长,传承了我国,道家内功的宝贵精神财富。

⾄此功夫逐渐为世⼈忘却,⾄此这⼀⼈类⾼级养⽣之道逐渐消失之际,⼏句闲⾔,聊以纪念曾经的我家乡⼀代⼤师-----李升庭,李⽼⼈家,李⽼⼤师。

家乡的⼈们,还没有完全忘却,⾄少,稍微年长的我们依然知道曾经的马李家功夫的威名
七星活⽓功,在我家乡分为两个版本。

⼀个是专门适合于养⽣,适合体弱多病,病后恢复之群体的;还有⼀个是适合于练武功的。

都称为活⽓功。

称为马李家功夫⽽不是单独的李家功夫,源于同⼀功夫的不同版本。

与主要针对病功夫的不同。

使⽤于练武的活⽓功,第⼀把就⼗分的猛,很少体⼒运动的⼈,开始时坚持20分钟都困难,⼀个佛祖打坐,连续起⽴马步蹲下的动作,还要配合规定的呼吸,⼒度,以及记数,要完成规定的运动量实在不容易。

针对病功夫的活⽓功,不同,1.2.3.4把都算轻松,实在是适合于体弱多病⼈⼠的,但是你练下去,练成了,威⼒还是⼀样的
两个版本,都是活⽓功。

动作都⼗分简单,教⼀遍就会。

功夫的练成重在功夫两个字,是练出来的,是坚持,毅⼒,韧劲到继续坚持的组成。

包括七星活⽓功集⽓功纯阳功在内,都包含专门针对这⼏个部位的基本动作:顶功,⼼功,腰功,其中后两种,还有喉功,还有专门的扎马步把势练习。

七星活⽓功的病功夫版本,没有喉功,没有扎马的基本功法练习,更多的适⽤于养⽣练习。

其中的顶功,都是通过不断地练习太阳⽳部位顶撞,击打的能⼒,后⾯两种还要配合娉头链(⼀种和李⼩龙⼀样的两节棍,端部包有⾦属)练习,配合呼吸基本动作,加以时⽇;⼼功主要是针对⼼窝,也就是胃上⾯和⼼胸相邻的中间窝窝,⽤⼀根⽊棍顶在⼼窝配合呼吸和动作练习,腰功是最难的,⽐扎马还要难搞的,⽤两腿的⼩腿部分⽀撑,平躺,连续起卧,配合呼吸和基本动作。

⼏种功夫都包含这⼏个主要部分,包括我们家乡没有见到的其他地区的功夫种类,⼤体练习部位雷同,但是呼吸运⽓⽅法不同,曾经见到⼀些街边杂志上常有介绍,什么⽓功都不忌讳忍⽓和憋⽓的说法,简直是荒唐之极!武术⽓功动作都很简单,如果没有按规定的要求呼吸,如果没有呼吸要求,那就和舞蹈⼀个样了,不过,⼀本分经常练习舞蹈的⼈,如果配合运⽤了成熟的呼吸⽅法,那他的舞蹈成就也就和武术⽓功差不多了
但是,⽐较太极⽓功和七星活⽓功,个⼈观点,太极是更⾼⼀层的。

太极⽓功的精髓部分就是运⽓,那些什么太极⽓功对呼吸没有特别要求的说法是极其幼稚的。

当然了,如果你的功夫已经练到相当成熟的地步,会觉得呼吸很⾃然了,好象和平时没什么分别了,其实,⽤师傅曾经教我的话来说,就是你的⽓已经调顺了。

⽓功⽓功,关键是呼吸!太极⽓功的奥妙也就在呼吸和运⽓,再配以精⽓神的练习。

如果你已经练习好了七星活⽓功,再去练习太极功法,就能很快领悟到太极的精神所在,对功⼒的晋升是⾮常有宜的。

在我的认识⾥,七星活⽓功属于⽓功的基础部分,他是武当道长创造的糅合了少林硬⽓功和⼀部分武当内功的产物。

所以,我们可以见到,七星活⽓功集⽓功纯阳功⾥⾯都有很重的硬⽓功的部分,和太极不同。

太极没有专门的硬⽓功部分的练习,完全是内功,从养⽣的⾓度来说,他⽐七星活⽓功更⾼⼀筹,不过七星活⽓功有专门适⽤对象,还有⼀部分武术的基础动作部分
七星活⽓功集⽓功纯阳功成届时间不同。

七星活⽓功病功夫练完正把算⼀届,120天,副7把还要⼤概7星期。

七星活⽓功另⼀个版本120天,但是体能消耗较猛,120天后成就⼤。

通常,以⼀个16岁的男⽣为例,练完后,很⾮常明显地,⾯部红润,⼿臂⾮常圆,上下⼀般粗,腰围变成规则
圆形⽽不是扁形,背部腹部,胸部肌⾁⼀块⼀块⼗分明显
集⽓功时间最短,45天,但是体能消耗最猛,通常⼀个呼吸要很长时间,⽽且长时间连续呼吸,还要中间忍⽓,短促出⽓,所以我家乡也把他叫忍⽓功。

这个功夫通常来的快,但如果不继续下⼀届练习,失去的也快。

通常45天后,喉顶尖枪,头碎砖块,腹部重锤碎⼤⽯,背部从脚跟到头部,⽤⼏百公⽄的⼤⽯磙碾过,这些都能达到要求。

但是由于时期短,各部位肌⾁未完全形成,如果不继续配合其他练习,会很快就失去以前练成的功⼒
纯阳功,类似于七星活⽓功的另⼀个版本,60天⼀届,没有喉功,但是有扎马基本功把势,体能消耗强度稍低于上⾯的,60天后的成就也和上⾯的七星活⽓功相当。

这些功法练过⼀届后,最明显的是体能,肌⾁,精⼒和⾃信⼼的⼤幅度上升。

如果要上升到武术的层⾯,还需要继续太极等内功的深造,或者再重复练习下⼀届,还需要硬⽓功专门练习,需要拳术套路,的配合练习。

当初,李⽼⼤师传授内功的时候,都是和武术,拳术,硬⽓功⼀起来练的。

80年代初期本⼈都曾经见到过当初我的亲戚在李⽼⼤师名下练习时,留下的练硬⽓功的铁沙袋,铁砂袋绑腿,⽵条,练⼿臂硬度,拳头硬度的订在⽴拄或树上的铁砂袋等器具,还有⼀丈有余长短的像红英枪⼀样的叫做管⼑的器械,在乡下,如果不是武术之家,很少有⼈会有保存这些东西的,尤其在7,80年代。

历史上的练武⽣涯中,武术和武功是两个含义不同的词。

从来就有练武不练功,到⽼⼀场空的说法,这⾥的
练武和练功,是不同的指向。

练功就是指的各种⽓功,包括内家⽓功和硬⽓功。

练武更多的是指武术,即各种拳术,套路,器械套路,以技击为核⼼。

练功是练武的基础,是体能,⼒量,意志⼒的保证。

随着武术运动的逐渐远离,现在多数⼈⼀提到练武,⾸先想到的是各种拳术套路和⼀招⼏式的硬⽓功能⼒,⽽对⽓功着墨很少。

虽然动作和周期有所不同,共同的地⽅很多。

都是从精,⽓,神三个⽅⾯来练习。

精,主要是⼒道,⼒量,练习中辅以循序渐进的⼒度,都强调⽤⼒适度⽽不过猛,精的另⼀个含义在练习中的体现,就是毅⼒,韧劲,坚持。

这⼀条不是容易做好的,多数都需要师傅的强制逼迫和众多师兄团体的互相⽐照激励;⽓,就是呼吸,还有将吸⼊的⽓逼在体内配合动作在体内不同的部位运动,这⼀条,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到位的,如果不能体会到其精华,则很难有成就;神,也是其中要素之⼀,主要是指注意⼒,和思想集中,这⼀条也很重要,直接影响到呼吸和动作过程中,⽓的运⾏部位变化,这⼀条是通过动作指引,以及记数来达到要求的,每⼀动作重复的次数默记⼼中,这⼏样功全都要求记数,除了是运动量的要求,⼀个重要的作⽤就是集中和单纯思维。

呼吸是⽓功的精髓所在,七星活⽓功集⽓功纯阳功的共同点,呼吸,⽤练武的术语说,叫做调⽓息。

七星活⽓功集⽓功纯阳功,动作基本上都是武术的基础动作,如扎马步,冲拳,臂挡,之所以不叫武术⽽称为⽓功,因为他的主要部分是通过调呼吸,配合动作达到强⾝健体,增强体能和意志⼒的⽬的。

和平常我们⾃然呼吸不同,这⾥的呼吸都是腹式呼吸。

仅仅只有呼吸也是不完全的,配合动作,让吸⼊的⽓在希望的部位运动,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为了达到让⽓在体内部位运动的⽬的,需要留驻⽓,七星活⽓功集⽓功纯阳功这三个功法都是通过短促呼⽓和吸⽓来达到的。

其中集⽓功(也叫忍⽓功),是超长吸⽓再长时间忍⽓中配合动作将吸⼊的⽓在特定部位运动,然后短促呼⽓。

调息的过程是⾃然⽽然地达到的,练的多了就能⾛到这⼀步,如果能及时地领悟到其中的精神,就能更早地达到效果,或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息调不好,通常,练多久都没有好的成绩。

练⽓功需要⼀定的条件
⼀是⼀个严厉的师傅。

功夫都是逼出来的,没有⼈督促,很难⼀个⼈坚持下去,毅⼒是关键
⼆是氛围,有多达10⼈以上的集体⼀起练习,互相攀⽐竞争的⼼理,能让功⼒迅速增长
三是⾜够的练习时间,休息时间,饮⾷改善相配合
⼀个⼈练习⼗分枯燥,⾮⼀般毅⼒不能坚持
练⽓功,坚持,和毅⼒⾮常重要。

能够克服所有影响练功的因素才能有所收获。

2个⼩时的时间并⾮绝对的,但是坚持风⾬⽆阻,每天早晚都有练过很有必要。

早上能够保证,晚上少⼏遍未尝不可,但是没有就不好。

所谓⼯夫者,从字⾯意义上就能理解。

所以,恒⼼,毅⼒是第⼀位的,悟性的好或不太好,只是影响成就⼤⼩和时间。

⼀定要是花费了功夫才有换来成就的可能。

呼吸对初学是有⼀定难度的,还是那⼀句话,多练会⾃然地掌握到正确的呼吸。

这⾥需要有⼀点悟性,和平时⾃然的呼吸有分别。

叫做腹式呼吸,并不是什么新名词,但要体会到他的要点。

主要是腹部肌⾁收缩配合呼吸,吸⽓的时候,腹部是内收,呼⽓的时候是⽓往下沉,腹部有外⿎,就叫⽓沉丹⽥吧,呼⽓和吸⽓都要有腹部肌⾁的收紧动作。

⽓沉丹⽥很多⼈听来都迷糊,⽓憋于⼝中的说法,对于很多初学的⼈容易掌握。

呼吸正确与否,练过⼀届的⼈能看出来的。

活⽓功,第⼀⼆把,都是上肢运动,⽓引⾄胸腔,第三四把为腰腹部,第5把为引⽓⾄⼼胸部,第七把为腰功,如果你呼吸要领正确,练完⼀届后⾝体部位会慢慢地有外形的变化,胸部是胸腔⿎胀的增厚形状,腰腹部是圆的,⼿臂是前后⼀样粗的圆形,如果你的呼吸不得要领,这些部位会和以前⼀样,是扁的。

呼吸很关键,领悟其⽤⼒部位,配合呼吸,慢慢练习,逐渐地随时间增加功⼒会增加。

45天的和60天的功夫不属于同⼀派别师傅传授。

60天的基本和120天的病功夫差不多,只是把式的动作和重复的次数有分别,多了⼀些蹲的架⼦,⼿,⼿臂和腿柔合了拳术中的基本元素,呼吸吐纳是⼀样的。

45天的集⽓功呼吸吐纳不⼀样不过基本原理都是腹式呼吸,全部把式都要蹲,练起来⾮常⾟苦,⾮⼀般毅⼒不能坚持下去。

还有⼀种120天的都是和⽓功但和病功夫架势完全不⼀样,单⼀个蹲步拜佛的架势不停地起⽴蹲下,重复⼏个⼩时,够呛。

在⽼家接触过的就这四种,80年代以后
基本没⼈玩了,再过最多20年30年就要被彻底遗忘。

这⼏个功夫练习中都有排打的配合,通常是顶功胸功喉功腰功都过了才使⽤,⼀把⽵条⼀个⼩铁沙袋⼀对姘头链即双节棍,喉功还要⽤到⽵筷⼦。

但在之前的把势中师傅会在适当的时候⽤双⼿把住重点部位逼⽓。

以前不理解,现在的看法是随着练功的深⼊,⾝体部位的肌⾁会随着呼吸和动作运动,肌⾁是⼀块⼀块的,逼⽓的作⽤是尽量让整块肌⾁⼀起动作不要只集中到⼀点⽤⼒,⽵条和铁沙袋的排打作⽤也在于此。

⼏种⽓功的把势功能都类似,都是按照上肢,胸,两侧腹部,头顶,喉,腰腿的⼏个功能部位来分别把势的,通过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分别达到训练不同部位肌⾁⼒量的⽬的。

前⾯的回帖中有介绍⼤致地理位置。

以我个⼈通过接触这些功夫的理解,⽆论是这⼏种乡下的功夫还是太极⼋卦等等,功夫的核⼼在于呼吸,⽆论游⼿和推缠多熟练,没有掌握到呼吸要领都只是个样⼦。

也因此它们都叫做⽓功。

如果拿这些来做科研试验,有⼀些体育项⽬其实可以柔合⼀些特定动作来试验体能和基本技能提⾼的⽅法,好⽍也有前⼈⽆数智慧的传承部分。

我把这些功夫的⼏个主要特点概括为精⽓神的配合训练。

⽓为呼吸,精当然是动作要领和⽤⼒,神主要是凝神,意识集中,靠数数来达到的,动作重复多少次需要默记,默记数数就达到了避免分神的⽬的。

知道有排打环节的,都是对这⼀类功夫有了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