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概论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
一、论述:
1、试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原则。

(1)、本真性。

(2)、整体性。

(3)、解读性.
(4)、持续性。

(5)、传习性。

(6)、全民性。

(7)、主体性。

(8)、信息性.
2、试述西方体育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

西方与中国的文化截然不同。

(1)、西方崇尚竞争,中国反对冒尖。

(2)、西方寻求力胜,中国追求智胜。

(3)、西方征服自然,中国天人合一.
(4)、西方寻求外在的刺激,中国体验内心的愉悦。

(5)、西方冒险,中国稳定。

(6)、西方激烈,中国平和。

(7)、西方开放扩张,中国封闭内敛。

(8)、西方直观体验,中国感性体验。

(9)、西方平等自由,中国等级深严。

3、试述传统血缘家庭生活方式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

(1)、血缘家庭生活方式对传统体育起着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血缘家庭生活方式,是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形式,所谓“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之而后天下平”,“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君."
(2)、个体的社会角色,首先是家庭成员,然后才是社会公民。

人生价值的表现不是忠、便是孝;人格上受制于他人和权力,压抑了个性。

(3)、西方:人人都可以进行个人奋斗,实现自我;
中国:脱离家庭、家族、村落、社区,以及民族、国家、政党等,而进行个人奋斗,自我实现,则肯定要碰壁。

国人养成了安于现状,不求发展和缺乏创新,反对冒尖,缺乏平等竞争和自由选择. (4)、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激烈竞争的因素和成分逐渐减少,而趣味、娱乐、表演的成分增多。

如:武术
传统武术始于原始的格斗技能,最初与西方格斗技能没有什么区别,但传统武术由于受民众传统文化的影响,却向着套路方向发展。

(5)、一切受制于血缘关系,限制了人与人的交往,为个体投入社会性活动设置了障碍,而
体育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又是决定其能否走向世界的根本因素之一.
4、试述中国古代民族传统体育体制的共性。

(1)、重文轻武,崇文尚柔;
整个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始终居主导地位,统治者以“经学”取士的人才选拔制度,阻碍了体育的发展.
(2)、教育的德育性、礼仪性导致了娱乐体育的等级性与非竞争性。

西周、春秋不仅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射礼,而且对不同等级、身份的人,使用的弓箭、箭靶、伴奏乐曲及司职人员,都有严格的规定.
儒学盛行,“重功利,轻嬉戏”的“礼乐观”,造成重伦理教化,而忽视体育的健身价值。

把体育看成了“成德成圣”、“完成圆满”的手段。

5、试述自然环境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影响。

(1)、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基础;
(2)、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
(3)、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不同的体育文化形态.
6、试述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相互关系。

(1)、民族传统体育是现代体育形成的原型;
(2)、现代体育的发展对民族体育的发展带来冲击;
(3)、坚持体育文化多元性发展的原则。

7、试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途径。

(1)、传人。

(2)、媒介。

(3)、受体。

(4)、城市化。

二、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所属民族连线:
1、跳板—-朝鲜族
2、东巴跳——纳西族
3、抛绣球--壮族
4、彝族-—磨秋
5、姑娘追——哈萨克族
6、怒族——溜索
7、踩高跷-—京族8、叼羊——塔吉克族
9、打篾球—-仫佬族10、抵杠-—土家族
11、叉草球—-赫哲族12、踩芦笙-—侗族
13、丢包—-傣族14、竿球——高山族
15、赛牦牛——藏族16、轮子秋——土族
17、帕卜孜——维吾尔族18、采珠球——满族
19、爬坡杆——苗族20、打布鲁——蒙古族
21、叠罗汉——回族22、跳伟登—-白族
23、爬竹竿——僳僳族24、跳嘎——基若族
三、简答:
1、简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1)生产劳动和生活节律的需要。

(2)军事训练的需要。

(3)原始信仰崇拜的需要。

(4)种族繁衍的需要。

(5)经济活动的需要。

2、简述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

(1)竞技比赛类:
①体育性明显,对抗性强,规则完善,参与者较为广泛,容易推广。

②运用丈量、计时、计分、计环、计数等方法决定胜负。

(2)竞赛表演类:
①体育性明显,鲜明的民族性,对抗性,规则相对完善,需进一步推广。

②表演动作相对固定,有一定难度,观赏性强,容易推广。

(3)娱乐健身类:
①具备体育性,鲜明的民族性,动作优美、连贯,观赏性强,尚待推广。

②以健身功能为主的传统养生、功法类.
③规则尚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挖掘整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写出“跳竹竿”敲法中的三种不同节拍。

(1)分开敲2拍,合敲1拍,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2)分开敲1拍,合敲2拍,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3)分开敲1拍,上提碰击2拍,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4)合击2拍,分开上提1拍,周而复始,循环进行。

4、简述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1)文化传承功能。

(2)人文教化功能。

(3)健身娱心功能。

(4)精神激励功能.
(5)民族凝聚功能。

5、简述民族传统体育有哪些精神文化?
(1)重教化,讲等级,崇文而尚柔。

(2)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3)群体价值本位。

(4)重功利,轻嬉戏。

(5)以柔静为美。

(6)守内、尚礼、恋土的民族情结。

6、简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1)民族性。

(2)文化性。

(3)娱乐性。

(4)多样性。

(5)地域性。

(6)传承性。

7、民族传统体育的萌芽与原始宗教有关吗?
(1)世界上所有的原始民族都有巫术,舞师司掌乡野庶民习舞之事,是潜在的体育形态,成为原始教育的主体活动。

(2)中国体育史上贯穿始终的两种活动——武术与养生,均经由巫术之门。

“舞”、“武”二字在古代是相通的,中国现代武术的成套动作,即使不是直接从巫术中来,至少曾受过它潜移默化的影响。

武术的精髓源出于巫——舞--武。

(3)巫术与游戏在人类原始欲求的诸多因素中,对民族体育起源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用科学观念来改造身体活动,导致了近现代体育的诞生。

8、民族体育在新时代的社会价值.
(1)继承文化遗产,丰富体育文化生活.
(2)提炼民族体育精华,促进体育理论发展。

(3)推动竞技体育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4)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5)移风易俗,提高国民素质。

9、简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基础。

(1)自然经济。

(2)宗法血缘社会。

(3)精神生活与哲学。

10、简述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体育原理上:追求平衡和顺应自然地主体化思维。

(2)技术特点上:以智斗勇,追求技巧的审美心理.
(3)竞赛规则上:追求守内、尚让。

四、填空:
1、各民族都有摔跤,蒙古族式摔跤叫(博克);维吾尔族式摔跤叫(且里西);彝族式摔跤叫(杏格);藏族式摔跤叫(北嘎);满族式摔跤叫“绊跤”也叫(善扑)。

2、秋千比赛只限女子参加,比赛常设(个人高度)、(个人触铃)、(双人高度)、(双人触铃)及(团体赛)五个项目。

3、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健身价值)。

4、龙的形象是由许多动物的形象综合提升的,龙“角似(鹿),耳似(牛),头似(骆),眼似(虾),身似(蛇),肚似(蛙),鳞似(鲤),掌似(虎),爪似(鹰).”
5、由古代中国三月上已日袚褉演变而来的许多户外活动及苗族的拉鼓等活动的产生,与(民族起源)有关;我国西南许多民族的丢包和秋千、哈萨克等民族的姑娘追、蒙古族的布鲁、高山族的斗走、朝鲜族的跳板、羌族的推杆等活动的产生,与(种族繁衍)有关;彝族的磨皮花鼓、仡佬族的篾鸡蛋等活动的产生,与(军事活动)有关。

6、在宋朝的一些大城市,有固定的娱乐场所,称之为瓦舍,也叫(瓦子)、(瓦市)、(瓦肆)。

瓦舍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也称(钩栏)、(勾阑)。

6、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民族起源)、(种族繁衍)、(生产
劳动)有关.
7、龙舟竞赛包括标准龙舟和小龙舟两个项目,标准龙舟比赛有男子直道竞速,女子直道竞速,男女混合直道竞速(250)米、(500)米、(800)米、(1000)米等比赛项目。

8、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分为(竞技比赛类)、(竞赛表演类)、(娱乐健身类)三大类。

9、“木兰秋狝"的“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秋狝就是(秋天打猎)。

10、中国古代森严的宗法等级制度、安于现状的小生产的文化观念、超稳定结构的农业大国传统意识,形成了(反对冒尖)、(反对竞争)、(缺乏平等思想)和(自由选择)的传统习俗,因而在传统体育中很少有激烈的竞争活动,很少提供能充分发挥创造性、能动性,以及人的潜力的机会。

11、风筝按结构和形状可以分为,(龙类风筝)、(立体类风筝)、(硬翅类风筝)、(软翅类风筝)、板子类风筝、串类风筝和多线类风筝.
12、古代帝王出猎,春叫(搜)、夏叫(藐)、秋叫(狝)、冬叫(狩)。

13、原国家体委,国家民委于(1985年)年决定,把抢花炮比赛列入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并制定了统一的规则.
14、蒙古族把摔跤称为(博克),维吾尔族把摔跤称为(且里西),彝族把摔跤称为(杏格),藏族把摔跤称为(北嘎),满族把摔跤称为(善扑)。

15、中国传统体育健康观的特点是(注重整体),方法论的核心是(和谐)、(适度).
16、1903年,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着带有(军国主义)特点的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学校中确立。

17、(1986)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在(1987)年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首次进行了比赛.
18、(1986)年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这标志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走向正规化。

19、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标志着体育学的进步。

20、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出:价值上(注重伦理教化),观念上(等级尊卑有别),形态上(运动崇文尚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