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课件专题11千秋功过秦始皇汇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分解 掌握 秦统一的原因和过程;确立 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 施;秦始皇的暴政 理解 (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 (2)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学 探究学案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材料二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 闻也。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材料三 ……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天下 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 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今,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 烧之……若有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3.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 提示:
领域
政治
经济 军事
交通 运输 文化 风俗 法律
措施
建立专制 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
创立皇帝制度 中央确立三公九卿制度 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秦始皇兼并六国,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建立起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专制帝国,但他的专制暴虐,焚书坑 儒,大兴土木,使其饱受抨击。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秦王扫六合”
1.条件 (1)秦国实力增强 ①原因:公元前4世纪,_秦__孝__公__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 经济由此得到较快发展。 ②表现: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秦国成为当时__战__国__七__雄__ 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确立中央集权制
1.中央 (1)创立皇帝制度:嬴政创立 “皇帝”这一尊号,自称 “_始__皇__帝__”,“皇帝”从此成为专制君主的专用名词。 (2)实行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及其职责:丞相是中央政权机构中的 __最__高__行__政__长__官___,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中央最高 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三者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 ②九卿:“九卿”是听命于皇帝的九个主管具体事务的官 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
课时作业
请思考:秦为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 衡、修驰道。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归纳综合
整体图示 纲举目张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2.地方——推行郡县制 (1)郡: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由中央直接管辖。郡设 郡守、__郡__尉___和监御史。郡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尉 掌管郡内军务,监御史掌管郡内监察。 (2)县:郡的下面是县,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分管行 政、司法和治安。
讲 课堂讲义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1.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因素 提示: (1)客观条件: ①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要求结束分裂,同时又为统一提 供了物质基础。 ②政治: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向大一统发展。 ③民族:各民族逐步融合。 ④群众:人民厌战渴望统一。 ⑤思想:法家关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修灵渠
修筑驰道,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
统一车轨
“书同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颁布《秦律》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阅 读 《 史 记 ·秦 始 皇 本 纪 》 的 记 载:
材料一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 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 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2017学年人民版 高中历史选修4课 件专题11千秋功
过秦始皇汇编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一 千秋功过秦始皇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课标要求 简述秦始皇兼并 六国、建立中央 专制集权国家的 主要史实,评价 秦始皇的历史功 过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3.影响 (1)秦国统一六国,适应了人民要求__统__一___的愿望。 (2)统一的实现,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结束分裂、完成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王嬴政的统一行为,在客观上 顺应了这种趋势,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2.过程 (1)灭韩:公元前230年,__韩__国___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 国灭掉的国家。 (2)灭赵:公元前229年,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之计,杀死 大将李牧。第二年,秦军大破赵军,赵国灭亡。 (3)攻燕: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都城。 (4)灭魏:公元前225年,秦国用黄河水灌魏国都城,魏王 向秦国投降。 (5)灭楚:公元前223年,秦军灭掉__楚__国___。 (6)灭齐:公元前221年,秦军灭掉了东方六国中的最后一 国——_齐__国____。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2.秦始皇的功与过 (1)功绩 ①统一全国,实行_重__农__抑__商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 和发展。 ②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的措施,建立起 __中__央__集__权__的政权机构。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2)过失 ①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②滥用民力、物力,征收大量__赋__税___,超过了当时人们 所能忍受的限度。 ③ 制 定 严 酷 的 __刑__法___ , 当 时 被 施 以 刑 罚 的 民 众 数 量 惊 人。
历史 M 选修4
课时作业
(3)交通方面 ①车同轨:规定车轨一律__六__尺__宽_,以便车辆可以在全国 各地顺利通行。 ②修筑陆路:以国都__咸__阳___为中心,修建通往全国各地 的___驰__道__。 ③开凿水路:疏浚鸿沟,开凿灵渠。 (4)军事方面:为抵御匈奴,修筑__长__城___,有效地阻挡了 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3.作用 (1)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实行,是加强__皇__权___的重要措 施。 (2)三公九卿和地方主要官吏的任免 ,都要经过皇帝批 准,职责明确,相互牵制,有利于皇帝对各级官吏的控制。 (3)从中央到地方,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统治体系, 确保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组建起一个空前的__专__制__主__义__中央 集权国家。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 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钅豦,金 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 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历史 M 选修4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2)嬴政独揽大权 ①即位:公元前247年,嬴政即位。秦国朝政由太后和相 国_吕__不__韦__掌控。 ②亲政:公元前238年,嬴政亲政,杀死了嫪毐,免掉了 吕不韦的相位。秦王嬴政把政权完全集中到了自己手里。 (3)重用贤能:任用李斯、尉缭等客卿,重用王翦父子等 将领,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4)统一策略得当:选择弱国、正面突击,先灭与秦国接 壤的韩国,再向两翼进攻,最后灭齐国。
“大一统”政策的实施和历史的余音
1.“大一统”政策的实施 (1)文化方面:小篆成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对于各地的文 化交流和共同文化的进一步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2)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方便了各地的贸易往 来和国家的财政税收。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A.秦统一六国
B.“贞观之治”
C.西晋统一
D.“康乾盛世”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解析: 题干的关键语是“历史发展方向”,而B、D两 项属于封建盛世,A、C两项属于国家统一,由此可知,A、C 两项更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这一要求,进一步分析可知,秦 统一中国奠定的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代表着中 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方向。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2)原因 ①有利于中央命令一级一级地下达直到乡里。 ②官吏职责分工明确,相互牵制,避免个人专权,有利于 皇帝对官吏的控制。 ③通过监察官员和年终考核,有利于加强对官吏的控制。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练 高分跨栏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1.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
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
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它有利于加强中央 集权?
提示: (1)不同
角度 官吏产生
的方式
权利与义务
郡县制
皇帝任免
传达、执行中 央政令
分封制
世袭
定期朝贡,提供军 役、劳役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2)主观条件: ①秦国商鞅变法彻底,实力最强。 ②嬴政雄才大略,广罗人才。 ③策略:先弱后强,各个击破。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2.全面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提示: (1)形成前提:秦王嬴政发动战争,灭掉六国, 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 (2)确立标志:秦始皇统一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 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 帝总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司法和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 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4)制度本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专制统治。
材料四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 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 哉!”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有何依据? (2)材料二、三的主张有什么不同?其目的分别是什么? (3)材料四中,秦始皇赞成哪一主张?他的理由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以郡县制的设立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 理解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分 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解题时要结合郡县制设立的背景和目 的,第(1)问,材料一是歌颂郡县制。第(2)问,材料二是赞成 分封制,要师古。材料三是主张焚书,要师今,以吏为师。第 (3)问,材料四认为分封制是天下战乱的根源。
历史 M 选修4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学 探究学案
讲 课堂讲义
练 高分跨栏
课时作业
答案: (1)主张实行郡县制。依据:人人自安乐,无战 争之患,传之万世。
(2)材料二主张“师古”,目的是实行分封制。材料三主 张“师今”,目的是焚书,维护郡县制。
(3)赞成“师今”,实行郡县制。理由:在分封制下诸侯 国的存在是天下动乱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