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中考数学复习学案第17课时函数及其图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时 函数及其图象
一、考标要求
1.了解函数定义。
2.能熟练区分常量与变量。
3.会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函数值。
4.正确熟练地掌握点的坐标,方程的解,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5.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6.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各个象限的点的特征
二、知识要点
1.函数定义: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变量x ,y ,变量x•在某一范围内取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称y 是x 的____ _,其中x 为_______量。
2.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指使函数本身有意义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_____ __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表示法(三种): , , .
3.平面直角坐标系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特点 (3)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三、考点探视 本节主要考查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值;点的坐标,方程的解,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列函数解析式,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其中试题主要是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四.株洲中考链接:
1.(2012·株洲中考)一次函数2y x =+的图像不经过第 象限.
2.(2011·株洲中考)如图,直线l 过A 、B 两点,A (0,1-),B (1,0),则直线l 的解析式为 .
3.(2009·株洲中考)一次函数2y x =+的图象不.
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五.典例精析
例 1 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用自变量表示函数的式子,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一个弹簧秤最大能称不超过10kg 的物体,它的原长为10cm ,•挂上重物后弹簧的长度y (cm )随所挂重物的质量x (kg )的变化而变化,每挂1kg 物体,弹簧伸长0.5cm ;
(2)设一长方体盒子高为30cm ,度面是正方形,底面边长a 改变时,•这个长方体的体积V (cm 3)也随之改变.
解:(1)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y=10+0.5x ,0≤x ≤10.
(2)a 是自变量,V 是a 的函数,V=30a 2,a>0.
例2 求下列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y=2349x x -;(2)(3);4)11
x -; (5)y=(2x-1)0;(6)y=2x 2+3x+1.
解:(1)由4x 2-9≠0得x ≠±32.∴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x ≠±32
的实数. (2)由x-2≥0,得x ≥2,∴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x ≥2.
(3)由
10
30
x
x
-≥
⎧
⎨
-≠
⎩
得x≥且x≠3.(4)
20
10
x
x
-≥
⎧
⎨
-≠
⎩
得x≤2且x≠1
(5)由2x-1≠0,得x
≠1
2.(
6)x可取一切实数.
例 3 如图所示的图像反映的过程是:李文从家跑步去体育场,在那里锻炼了一阵后又走
到商店去买笔,然后散步走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李文离家的距离.
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体育场离李文家多远?李文从家到体育场用了多长时间?
(2)体育场离商店多远?(3)李文在商店逗留了多长时间?
(4)李文从商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体育场离李文家2.5km,李文从家到体育场用了15min;
(2)体育场离商店1km(2.5-1.5=1);(3)李文在商店逗留65-45=20(min);
(4)李文从商店回家的平均速度是:
1.57
3530
==
1.5
100-65
(km/min)。
五. 反馈检测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某音像公司对外出租光盘的收费方法是:•每张光盘出租后的前2天每天收费0.8元,以
后每天收费0.5元,那么一张光盘在出租后第n天(n>2且为整数)应收费_________元.。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x,顶角的度数为y,写出以x表示y的函数关系
式,并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瓶子或罐头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图展示那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总数也变
化,根据变化规律填写下表:
则y与n的关系式是
y=______________,其中的变量是
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4.点(3,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3,b)B.(3,-b).C.(-3,-b)D.(b,3)
5.在校运会上,二(4)班学生张明参加了1500米跑的比赛,图是一条折线图,图形反映的
是张明跑的距离s(米)与时间的关系.由图中可知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张明同学跑完1500米用了6分钟;
B..张明同学跑这1500米时速度越来越快;
C.张明同学在第2、第3分钟时速度一样;
D.张明同学5分钟跑了1200米.
层数n 1 2 3 4 5
物体总数y
t(钟)
S(米)
O12456
3
500
1000
1500
120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