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作者:周晓娥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7年第12期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精神的科学。

积极心理是相对消极心理而言的,
积极心理包括主观体验、个人特质、积极构建等内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对
学困生展开全面教育,符合学困生学习的一般诉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有效转变学困生的
学习状态。

虽然学困生的成因各异,但缺少学习兴趣、缺少主动意识、缺少积极心理是重要原因。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进行教学突破,其效果值得期待。

一、激趣设计,激发学困生学习热情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运用多种新颖的教法,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的情境,以激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特别是对学困生,激发其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大多对语文
学习有排斥心理。

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就已经取得了成功的一半。

如,学习《九寨沟》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让学生依据课文
内容,对这些图片进行感知。

学生大多能够准确找出图片和课文的吻合点。

为给学困生以机会,教师让去过九寨沟的学困生讲述游览经历。

学困生虽然表达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但因为有实际
体验,展示活动还是比较顺利。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成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让学困生展示游笕
过程,给学困生提供难得的展示机会。

虽然学困生的讲述不是很顺畅,但只要能够用自己的语
言展示出来,这样的学习就是高效的。

学困生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其脱“困”自然是时间问
题了。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个视角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学困生认知发展的要求。

二、分层教学,观照学困生学习基础
分层教学利用层次性的问题设计、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关照性的训练设计,给不同群体的
学生以思维训练的机会,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分层教学实施时,教师要有关照意识,特
别是对学困生,要向他们倾斜。

提问、板演、表演等学习活动,要让学困生有更多地参与的机会;并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以激活学困生学习思维。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

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然
后让学生展开质疑活动。

经过一番阅读分析,学生最终提出下面的问题:“这篇寓言故事说明
一个什么道理呢?你喜欢好水罐还是破水罐呢?破水缺罐说的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呢?”面对这
些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然后指名学生回答。

首先提问学困生,让学困生自由选择问
题解答。

学困生挑选了第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无论放在什么位置,都会体
现其存在的价僮。

”教师对此进行肯定:“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管什么人,都
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员,并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同学习,进步有先后,成长有
快慢,但都是值得肯定的。


针对问题,教师让学困生先自由挑选回答,这本身就是一种分层教学意识体现。

同时,教
师的鼓励评价,给学困生以内驱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努力学习。

三、学法引导,增强学困生学习自信
学困生之所以会成为学困生,不仅是心理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学法指导,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无定法,学生学习也是这样,
没有哪一种学法是万能的。

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启迪,让学困生学会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
习方法。

由于学困生学力较低,所以在设计训练时教师要有倾斜政策,给学困生安排难度系数小一
点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如,在对《雾凇》这篇课文学习时,教师让学生根
据课文写作方式,任选一个描写对象展开仿写活动。

任务布置后,有一个学困生要求写小动物,教师表示同意。

在成果展示时,教师特别将这个学困生的习作进行重点交流:“看这位同学写
的小动物,真是太可爱了:那圆圆的小眼睛……”
以上案例,教师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学困生提出个性要求,教师欣然应允,这表明了教
师的灵活性。

学困生有主动参与训练的热情,这是非常可贵的。

教师对学困生的仿写进行评价,目的是给学困生更多的支持。

教师应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展开教学,使学困生产生学习内驱力,这是标本兼治的正确方向。

只要教师进行热情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实现学困生脱困就指日可待。

(责编韦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