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5-25T15:08:57.707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下作者:邓学明[导读]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注重教学方法,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同样也能够培养学生自我思考习惯。
针对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现状,需要小学教师以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在数学思维拓展的情况下,也能够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大兴小学邓学明 662500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注重教学方法,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同样也能够培养学生自我思考习惯。
针对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现状,需要小学教师以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在数学思维拓展的情况下,也能够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引言
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自然学科,是所有自然学科的基石。
数与形在在数学世界中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并且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互相转化。
作为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能通过数形对应和转化来促进数学问题快速解决。
数形结合思想能使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更直观和简单,因小学生形象思维强,数学学习经验不足,逻辑思维、空间思维不强,数学学习经常存在一定困难,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深入挖掘数学教材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需要有效结合数学教材,合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数学概念知识的科学传递。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将学生思维特点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传递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科学构建知识框架。
在此过程中,数字可以在一定程度内作为逻辑知识载体,而图形则是感性知识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有效结合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数字和图形,实现学生数字感知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通常应用于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实践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首先在数与代数领域,可以利用技术图和小棒图理解不同算法和方法。
其次,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可以通过图形演示使同学认识平均数的具体含义。
与此同时,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可以利用平面图形面积与周长的计算表达各种数量计算。
最后在实践综合应用领悟,可以根据题目中所给的具体情境进行数和形之间的特定关系与结构的科学辨认,通过画示意图,分析图以及线段图等方式对其进行分析理解。
二、数形转化,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和形是不可分割的,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把数学问题与公式相结合,将数与形互相转化,把复杂的情况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数学公式,懂得变通的去解决数学问题,可以做到真正的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
比如这道经典例题,把一个圆分为若干份,然后把它补充为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从而去求这个圆的面积,通过圆的不断分割,无限接近于于一个长方形,这样的转化非常的直观和容易理解,将公式形象的展现了出来,学生易于理解,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转化的原理,而不是死板的公式,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能力的提升。
三、善于运用数学公式、定理,准确把握图形结构关系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大多数都是源于生活,相对来说也较为简单。
其中图形的结构关系都较为基础,而学生对于图像的理解能力,是建立在直观的演示上,更加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
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善于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促进学生对于新鲜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师在讲解“梯形面积”时,可以利用图形切割的原理,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让学生通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来得梯形的面积,并引导学生推断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时,将平行四边形切割成梯形和三角形。
培养学生由简单的知识向更为复杂的图形之间过渡,并通过自己解决新的图形问题,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合理优化课后延伸
数学的本质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在整个数学领域,数形结合思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利用图形和图像可以直观认识具有较高抽象性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而对于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几何图形,则可以利用法则,公式和数量关系使其转变为数量关系。
在进行客户知识延伸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具有更为明确的认知。
在具体实现该项学习目标时。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强化练习,进行反复训练,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实现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实际水平编制数学题目,科学构建学生题库,确保对学生进行高质量教学。
与此同时,教师在出题时还需要结合现实生活场景,确保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然后鼓励学生利用数形结合对其进行科学解答,申请解答问题具有更高的正确率。
生活化问题的合理应用能够实现学生感性思维的有效发挥,使其在解题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积极性,能够主动思考,进而实现学生做题经验的合理丰富。
在此过程中,就是还需要对其题目数量进行科学控制,避免作业太多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
结束语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数学学科教学的定位,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有双向促进作用。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加强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关注学生课后数形结合练习的安排和检查,以充分发挥数形结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高淼.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20,13(28):22-23.
[2]万春娟.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新课程,2020(38):33.
[3]夏义友.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下),2020(0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