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教案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及动物实验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动物的概念与分类2.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3.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繁殖4. 动物实验的基本方法5. 实验动物伦理与福利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动物的概念、分类、选择原则及实验动物伦理与福利。
2. 演示法:展示实验动物图片,介绍实验动物的特点。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动物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探讨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实验动物伦理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等。
2. 实验动物图片及视频资料。
3. 实验动物模型或实物。
4. 动物实验器材与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实验动物的概念与分类:讲解实验动物的定义,介绍实验动物的分类及特点。
3.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讲解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如遗传背景、生长发育、疾病模型等。
4.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繁殖:介绍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及繁殖技术。
5. 动物实验的基本方法:讲解动物实验的设计、实施与数据分析。
6. 实验动物伦理与福利:介绍实验动物伦理原则,如减少痛苦、合理利用等。
7.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参与动物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8. 小组讨论:探讨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实验动物伦理问题。
9.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实验动物概念、分类和选择原则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动物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实验动物伦理与福利时的表现,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验动物学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索与改进
【 btat Lb r o n lcec n f h n e etl n u psn bet f f si c sacig A s c】 aoa r ai i ei oeo tef dm na adspo i s j s o le c ner erhn r t y ma s n s u g u c r i e e
的科 研 水 平 有 重 要 意 义 。
【 关键词 】 实验 动物 学 ; 教学 ; 科研 【 中图分类号 9 R 3 Q 5 32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 号】17 —8 6 2 1 ) 307 —3 6 175 ( 0 1 0 —0 20
d i1 . 9 9 jis . 6 17 5 2 1 . 3 0 8 o :0 3 6 / .sn 1 7 —8 6.0 1 0 . 1
W ABG a g, F n ZHANG e h W n— ui
( dc lReerh C ne f scMe ia ce c ,L n h u U iest,L n h u7 0 0 Chn ) Me ia s ac e tro i Ba dc l in e a z o nv ri S y a zo 3 0 0, ia
wok. W h n e c i g lbo ao a i l ce c o r e ta h n a rt r n ma s in e t me c l tde t , we h u d e e o sa d r iai n f l b r tr y dia su n s s o l c ntr n t n a d z to o a o ao y
a ma sa d a i le p rme t , s o d a nd c n u ni l n n ma x e i n s h ul dd a o s mma e t e rtc lta h n tf uc s a i lmo e s mo e ulr t h oe ia e c i g su s h a n ma d l , lc a g n tc e e is, e mbr o n i e rn a d r n g ni a i l i o d r o olw u de e o y e g n e ig n ta s e c n ma s n r e t f lo p v lpme t rnd n y f i s inc . n te e c o lf e c e e
动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动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杨志松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9动物学是生物学专业的主干课,动物学实验是动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意义上的动物学实验包括课堂实验和野外实习。
课堂实验是观察标本、实际操作对理论知识加以印证,从而掌握所学知识;野外实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生活场所、生活习性与行为和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掌握标本的采集、鉴定和保存的方法。
动物实验不仅可将书本上得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可丰富和发展已有的理论知识,并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全面锻炼和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1994年以来,通观四川几所高校动物学实验课开设的变化,课堂实验课时由54-68学时缩减到34学时以下,专任实验课教师到理论课教师兼任再到专任教师上课;野外实习有原来的2周降为1周;实习地点也不断地变换地方;实习时间安排也由学期末集中实习改变到学期中穿插实习再到二者结合进行;学习方式由教学生认识动物到教学生检索动物,偏重教会学生野外观察作业方法,不断加强和完善野外实习的总结和实验考核。
通过不断的改变和适应,动物实验教学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之处,教学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仍然持续进步。
然而由于受高等院校现行培养计划的制约,一直存在着教育实践环节较薄弱的局面,直接影响着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动物实验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动物学课程教学质量。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进一步适应未来的需要,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笔者就动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本校在动物实验教学方面取得的一些成果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1、现状及问题分析由于目前高校不断的扩招,动物学实验教学在人力、财力、物力上都凸显不足,加之学校教学计划改变使公选课比重不断增加,动物学实验课时不断被压缩;同时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的增加,野外实习动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受到很大限制,所以目前动物学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科 ,因而具体 的实 验操作 对 于培养 学 生 的实 际应 用能力 和动 手能力 至关 重 要 。在 实验 教学 中 ,力求 做 到在教 师 的指 导 下 ,学 生通 过 实验 进 行学 习 , 因为 ,传统 的一本 书 、一 支笔 的教 学
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 , 采用启发
式 、交互式等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 的 互动教学方法 ,以问题和科研实例导出 教学 内容 ,让学生 自由思考 ,提高学生 思维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再次激发学 生 的求知欲。例如 ,在讲授实验动物给
的设计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并写出分
科在 进行教 学 时都 会用 到实 验动物 学 的相关知识 。掌 握实验 动物 学 的基 本
理论 与系统 知识 ,对这 些课 程教学 具 有很 大 的促 进作 用 。学 习实 验动物 学 可 以提高学 生动 物实验 素质 和操作 技
作 为重点详 细介 绍 ;强 化制 药专 业学 生 急性毒 性实 验 、慢性 毒性 实验 、特
一
析报告。最后 ,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打
和 质量检 测等 ,还可 酌情增 加教 学课 时 ,提高教学质量。
所 以 ,不 同专 业学 生 的就业 方 向
分。在实验教学 中, 教师仅作为引导者 和组织者,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从理论
知识的把握 、项 目设计 到完成均 由学生 自主进行 。虽然这种教学模 式增加 了教 师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 ,增加 了实验师 的工作量 ,但充分调动 了学生学 习的主 动性 ,培养 了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增强
畜牧兽医专业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探索 与实践
河南农业职 业学 院
摘
张红超
刘
燕
要 :在 实验动 物学教 学中,河 南农业职业学院对教 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 了改革探索与 实践 ,注重理论教学与 实
提高动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
提高动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关键词】动物学实验;教学质量;方法动物学课程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
而动物学实验则又是动物学乃至生物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印证和巩固课堂教育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具体的操作训练,掌握动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的科研能力[1]。
因此,提高动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尤为关键。
目前国内各高校已在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 教学内容1.1 整合实验教学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高校动物学和动物学实验课时都大幅缩减。
既要考虑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又要保证实验课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因此将原来的实验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和精简合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2-3]。
如将草履虫与绿眼虫、变形虫合并;扁形动物和原腔动物合并为“几种寄生虫的切片观察”,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寄生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理解动物结构和机能的统一性[2]。
将单一的解剖实验改成比较解剖实验,如“蛔虫和蚯蚓的比较”、“对虾和蝗虫的比较”、“鱼和两栖类的比较”。
通过比较解剖,学生不仅了解了实验对象形态构造的异同,还认识和理解了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结构和功能的演变与环境的统一性以及前进性的发展是动物进化的主要方向[2]。
1.2 改进动物解剖实验动物解剖实验在整个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动物解剖方法和各器官系统的辩别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
学生常常是边解剖边对照书上的相关描述和插图进行器官系统的判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换一种动物便无所适从。
因此,在实验中除了要注重动物各器官的形状、颜色和位置外,还要详细介绍器官间管道的联系,以此作为解剖和判别的依据。
如肾脏和膀胱之间有输尿管,精(卵)巢和泄殖腔之间有输精(卵)管。
在解剖中,各管道与结缔组织的分离是关键一步,分离成功也就为器官的判别提供了依据[4]。
提高动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experi ment
Zag h n Zhi a Y ng i h B o hu n qi ng a Q c ao a C a he ( o l g f A i a c e c s a d T c n l g , n ui r c l u e U v r i y H f i 3 0 6 C i a C l e e o n m l ̄ i n e n e h o o y A h A i u t r ni e s t , e e 2 0 3 , h n )
t a h n f e t v n s o o o i a e p ri n w i h W t t e x e i e t l o s f b s c e c i g e f c i e e s f z d g c l x e me t h c e S h e p r m n a C u e o a i c u s f a l t e c r i u a r l t d t n n a r d c i n f r u d r r d t n hi h a r c l u e o r e o l h u r c l e a e o a i m l p o u t o o n e g a u e i g g i u t r u iest. n v r i y K y o d : z o o i a e p r m nt s u y n e e t n g t v s c o o i a f a u e e w r s o l g c l x e i e : t d i t r s s: e a i e p y h l g c l e t r s
动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动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一、前言动物学实验课是生物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在实验室教学中,学生仅仅是通过模拟实验进行操作,难以真正感受到动物实验的现场氛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是不利的。
本文将就如何改革动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讨论。
二、动物学实验课的现状分析1. 动物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目前,动物学实验课在大多数学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以讲授和模拟实验为主,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很难深入理解和掌握实验技术和科学方法。
动物实验需要大量的实验材料和设备,而很多学校由于条件限制无法提供足够的设备和实验条件,导致实验效果差。
2. 动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由于动物学实验课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有必要对动物学实验课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动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方向1.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针对动物学实验课的特点,可以引入PBL(问题驱动学习)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通过PBL教学法,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加强实验操作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验课上能够亲自动手操作,真正感受动物实验的现场氛围,并且及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可以安排实验前的知识准备和实验后的讨论总结,让学生充分领会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
3. 创新实验设计动物学实验课的实验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兴趣和专业需求,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偏好,创新实验设计,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可以将动物实验与课程内容结合,提高实验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四、动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实践1. 教学环境建设为了改善动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环境,学校应该加大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和更新力度,确保实验材料和设备的充足和完好。
利用“蓝墨云班课”提高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
利用“蓝墨云班课”提高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行业也呈现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
在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动物学实验》作为大学生物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教学内容涉及到动物形态、生态、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传统的动物学实验教学往往存在着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操作复杂、安全隐患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效果欠佳。
为了提高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基于云平台的教学工具,如蓝墨云班课,来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蓝墨云班课”这一工具,改进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
1.2 问题意识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是关键的,特别是在大学《动物学实验》这样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中。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实验设备有限、学生参与度不高、实验过程难以监控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甚至降低教学质量。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在实验室里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缺乏实践经验和探究精神。
这种实践闭环的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和兴趣丧失,无法真正体会到动物学实验的乐趣和意义。
教师在传统实验教学中也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指导,无法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来提高《动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实践能力,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2. 正文2.1 蓝墨云班课的特点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在线教育平台,具有以下特点:1.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蓝墨云班课上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PPT讲义、实验指导书等,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
提高普通动物学教学效果策略初探
分 子 生 物 学 等 学 科 的 影 响 。此 外 , 通 动 物 学 也 与 普 其他 学科甚 至 非 生物 类 学 科有 着 密 不 可 分 的联 系 。 比如 普 通 动 物 学 中 蕴 含 中 丰 富 的 德 育 和 美 育 素 材 , 具 有 德 育 、 育 专 业 课 不 可 替 代 的 重 简 介 : 红 元 (9 1 ) 男 , 南祁 东人 , 士 , 彭 17一 , 湖 博 副教 授 , 究 方 向 为 动 物 学 、 护 生物 学 。 研 保 收 稿 日期 :0 1 0 — 2 修 稿 日期 :0 1 3 O 21— 2 4 2 1 —0 —2
普 通 动 物 学 是 高 等 师 范 院 校 生 命 科 学 专 业 重 要
普通 动物 学 的教学 效果 等 方面 进行 了探讨 。
一
、
正 确 认 识 和 重 申 普 通 动 物 学 在 课 程 体 系 中
的 基 础 地 位
申 普 通 动 物 学 的 重 要 作 用 , 渐 使 其 回 归 到 它 应 有 逐
的基 础地位 。
无 用学 科 , 与不学 都 无关 紧要 [。因此 , 确认 识 学 】 ] 正 普 通 动 物 学 的 重 要 地 位 , 一 步 改 进 普 通 动 物 学 的 进
对提 高学 生 的实 验 技 能和 观 察分 析 问题 的能 力 ,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以 及 培 养 实 事 求 是 的 科 学 态 度 和 科 学 方 法 等 都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 因 此 , 于 生 1 ] 对 物 科 学 专 业 的 同 学 而 言 , 确 认 识 普 通 动 物 在 整 个 正 课程 体 系 中的重 要 作 用 , 但 是 提 高 普 通 动 物 学教 不 学 效 果 的 前 提 , 是 强 化 其 他 教 育 的 有 效 途 径 。 为 也
提高动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室 内培养 , 自己 观察 其生长 和发 育情 况 的实验 。整 个实 验 全部 由学 生独 立完成 。这样 , 仅锻 炼 了学 生 的动 手 不 能力 , 而且培养 了学生 的探 索精神 和创新 能力 , 收到较 好
的教学效果 。
仅仅将实验停 留在观 察 和解 剖层 面。通过 精讲 设 问 , 既
2 开设探 索性实验。 . 目前 实验教学 的 内容通 常 以验证 型实 验为 主 , 而培
养学生创 新 能力 的探索 性 、 计性 实 验较 少。为 了改变 设 这种 局面 , 我们在 实验教学 中 , 除 了一些落后 的验证性 删
实验 , 留了一些有价值的验 证性实 验和技 能性实验 , 保 增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也培养 了学生 的科研 能力。 3 改进实验指导方法 。 . 实验课教学质量 的高低 与 实验课堂 上教师 的指 导方 法关系十分 密切 。不 同的实 验教 学 内容 , 师应 采取 不 教
3 增加动物标本 的制作。 .
动物标本 的制作 是一项 非常 重要 的 动物学 技 能 , 它
2 精讲设 问。 .
动物实验主要 以形态 解剖 为 主 , 生 常常觉 得 实验 学 内容比较容易 , 认为 只要 按照 实 验指 导上 的步 骤操 作就
加 了探 索性 实验 内容。例如 , 我们把 实 验室 内草履 虫 的
观察 实验 , 改为学生到野外 自己采集 草履 虫 , 自己在实验
可以了。为了充 分调 动学 生 的 主观能 动性 和探 究精 神 , 每次实验前教师 都要 精心 设 计教 学方 案 , 精心 设计 一些 问题 , 精讲实验 。实 验中 , 师不仅 要指 导学生 的操作方 教
法 , 要通 过设 问 , 还 使学 生始 终带 着 问题 做实 验 , 避免 了
《动物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结合 长 江师 范 学院《 动物 学》 开放 式 实验教 学的 具体做 法 , 阐述 了推 行 开放 式 实验教 学的 必要 性 、 开放 式 实验 教 学 的特 点 、 实施 开放 式 实验 教 学的 效果 , 以及 开放 式 实验 教 学 必须 重视 的 问题 。
关键词 : 物学 ; 动 开放 式 实 验 教 学 ; 新 能 力 培 养 ; 学 改 革 创 教
新 能 力 重 视 也 不 够 。在 实 验 教 学 中 , 生 处 于 被 动 状 态 , 学 教
师 的主导作 用 占尽 优势 , 生 的主 体地 位却 无从 体 现 。 了 学 为 培养 面 向 2 1世纪 的高 素 质创 新 人 才 , 近年 来 , 多 高 校对 许
动物 学实 验教 学 改革投 入 了极 大的 热情 , 出 了“ 放 式实 提 开
中图 分 类 号 : 4 . G6 2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顺 序 编 号 : 6 2 51 0 2 0 0 — 1 5 0 1 7 — 9 ( 0 9) 9 0 3 — 3
Pr c i ea pl r to o e i g Ex r m e a hi fZo lg a tc nd Ex o a i n n Op n n pe i ntTe c ng o o o y
a o p ni x rme a ea hi r i e M e nt e hi ri l loil sr t d t c s i fc ry n u pe i g e p rme t b uto e nge pei ntlt c ngwe eg v n. a i ,t sa tce a s lu ta e hene e st o a r i g o to n n x e i n m y
提高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
2018年第11期动物解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设计上好动物解剖实验课是掌握该学科的关键。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要从强化专业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验室建设,优化教学实验环境;建立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等几方面着力,提高教学效果。
1强化专业教师素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动物解剖学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入学就接触到的基础学科,学生在刚接触这门学科时,会被书中的插图和实验室的各种实物、标本及亲自动手参与的形式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的消失,参加实验的劳累及实验室内气味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快下降。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用幽默地教学语言艺术改变陈旧式的说教,让学生对实验课产生参与意识。
这个要求教师要有根据实验内容提前储备相关的语言知识。
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对教师产生厌烦感是教师的失败,那就很难保证教学效果了。
专业教师要学会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性语言对解剖实物、标本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记忆。
学会运用鼓励性语言,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带动大家参与到实验中来,让学生对实验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实验的布置也要突出学科特点并有文化气息,这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学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教师不能嫌脏,凡事都要学生单独去做,而给学生一种隔离感,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完成实验,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敬服感,而乐于共同参与完成实验任务。
总之,快乐的学习氛围是主体是要靠专业教师营造的,这是个教学软功夫,需要教师去学习、研究、积累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强化教师综合素质。
2加强实验室建设,优化教学实验环境实验室的建设要体现学科特点,要根据实验的面积、空间做出合理的规划,不能杂乱无章,随意摆设实验物品。
实验室应是要求师生工作学习严谨,培养科学态度和工匠精神的地方。
实验室实物、标本及器具的摆放都要做也科学合理的分区规划,即方便观察使用,又体现美观实用的特点。
标本区要分出整体层次标本、局部标本和断层标本,要根据实验教学内容目标,合理设置标本,综合利用。
改进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的探索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s , t r a i n i n g s t u d e n t s a b i l i t y o f e x p e r i me n t o p e r a t i o n . Th e r e f o r e , t h i s i s a g o o d wa y t o i mp r o v e t h e a b i l i t y o f
动物 生理学 是 高 等 农 、 林、 水 产 院校 动 物 医学 、 动物 生产类 (含 畜 牧 、 水产、 名 特 经 济 动 物 养 殖 )、 野 生动 物 资源保 护 、 生 物 和 生 物 技术 专 等 专 业 必 修 的专业 基 础课 。作 为 一 门实 验性 质 的学 科 , 动 物 生 理学实 验是 教 学环 节 中非 常 重要 的组 成 部 分 , 实 验 教学一 个 方面是 为 了培 养 学 生 的实 验 技 能 , 同时 可
张 文 龙 , 张淼涛 , 李新平 , 李 创 宏
( 西北农 林科 技大 学 动物 医学 院动物 生理 学教 研 室 , 陕西 杨凌 7 1 2 1 0 0 )
动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2 1 3 ( )6 - 0 0 0, 1 9 :9 7
动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韩 宗先 , 曹长 雷 , 少斌 , 吴 陈 春 , 宏群 李
( 江 师范 学 院生 命 科学 与技 术 学 院 , 庆 长 重 48O ) 0 10
关 键 词 : 物 学 ; 践 教 学 ; 新 能 力 培 养 ; 学 改 革 动 实 创 教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G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顺 序 编 号 :6 2 5 9 ( 0 0 0 - 0 9 0 17 - 102 1 )9 0 6— 2
Re o m nd Ex l r to n a tc l a h n fZo l g ur e f r a p o a i n o Pr c i a Te c i g o o o y Co s
和 主动性 并在 培 养学 生掌握 动 物学 实验技 术 的 同时 , 培养他 们发 现 问题 、 析 问题 和 解 决问题 的能 力 , 炼 了他们 的 分 锻 研 究 能 力 . 高 了动 物 学 实 践 教 学 效 果 。 对 长 江 师 范 学 院 动 物 学 实 践 教 学 改 革 成 效 进 行 了概 述 。 提
HAN Z n - in C h n - e , U S a - i , o g x a , AO C a g li W h o b n CHEN Ch n L n — u u , IHo g q n
( olg f e ce c n e h oo y Y n  ̄eNoma ies y C o g ig 4 8 0 , hn ) C l eo Uf in ea dT c n lg , a g r l e S Unvri , h n qn 0 1 0 C ia t
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动物学实验课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 的一 门专业必修 实验 课, 是生物技能教学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 , 验证 和 巩 固动 物 学 理 论 知 识 , 掌握 动 物 学 的 基 本 操 作 技 术 , 高 学 生 的 实 验 技 提 能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 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及培养实事求 是 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等方 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观念 的改 革和人才培养模式 的转变 ,如何 从验证性和传授操作技能 的传统性实 验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 的实践 能力 、 探索精神 ,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的现 代教育 , 成为实验教学致力探 索和不懈追求的 目标 。近年来 , 我们在 动 物 学 实 验 教 学 改革 中进 行 了一 些 有 益 的 尝 试 。
引言
教 学改革 考核 综合能力 4、 第二课堂 着重 于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 , 以兴趣 小组为 主的形式开 展。 一是 时事专题 , “ 如 野生动物保护 ” “ 、转基因动物” “ 、疯牛症 ” “ 、克隆 人” , 等 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检索 , 学术讲座 , 深入 了解动物科学 的前沿动 态; 二是野外 观察 , 在春观 鸟 、 夏赏鱼 、 逐蝶 、 秋 冬天雪地 辨兽迹等活动 中 , 自然犹如鲜活 的课本在展现 , 大 引导学 生观察 自然 、 了解 自然 、 亲近 自然 ; 三是标 本采集和制作 , 师生一起到市 郊捕捉涡虫 、 虫 、 蝗 鼠类等 , 既丰 富了实验教学的材料 , 也学会 了各种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方法 ; 四是 引导学生参与我 院组织 的“ 环保协会 ” “ 、人类 自然协会” 的各项活动 ; 五 是教师指导下 的专题研究等 。多彩 的第二课堂 , 激发 了学生 的求知欲 ; 促进 了学科专业知识和人文思想 的融合 , 丰富了知识结构 , 有助于学生 树立起正确 的科学观和 自然观 ,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 、 革 实 验 成 绩 评 定 方 法 改 实验最后成绩的评定 , 应全面 、 客观、 正地反映学生的学 习情况 , 公 特别是学生各种能力的高低 以及掌握 这门课 程的好 坏。过去单一实验 报告成绩只能反映学生作实验报告认真与否 , 比较片面。为此 , 我们把 实验成绩划分为几块进行综合考评。1 平时成绩 : 、 占总成绩 的 2 %, 0 这 部分成绩包括出勤 、 实验预习及提问 、 实验态度 、 实验能力等 内容 。 、 2 实 验报告成绩 : 占总成绩的 3 % , 0 每次实验报 告按 10分制进行 评分 , 0 记 录在册 , 最后计算出本学期的平均分 。3 实验操 作考试成绩 : 、 占总成绩 的 3 % ,考前由指导老师根据本学期所做实验 内容 ,拟 出若干实验考 0 题, 制成考签 , 学生根据考签考题 内容 当场完成 实验操作并 回答老师提 出的问题 , 监考老师根据学生操作及完成情况 , 回答 问题 等方面综合当 场 评 分 , 为 实 验 操 作 考 试 成 绩 。4 设 计 创 新 性 实验 部 分 , 此 、 占总 成 绩 的 2% , 0 依据项 目申报书或科 研论文的质量评分 。将五部 分成绩 相加 , 即 为该生普通动物学实验 总成绩 , 特别是设计创新性实验部分 的开展 , 有 效 地 激 发 了 学 生 的 研究 兴 趣 。
利用“蓝墨云班课”提高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
利用“蓝墨云班课”提高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蓝墨云班课”来提高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
首先介绍了蓝墨云班课平台的背景和问题提出,然后阐述了利用该平台改进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包括课堂互动、在线教学资源等。
接着介绍了蓝墨云班课提供的功能和优势,以及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其在大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结尾部分总结了蓝墨云班课对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看出“蓝墨云班课”为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更好的教学体验。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应用、改进、功能、优势、案例分析、提升、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正面临着挑战和改革的压力。
在生物学科中,特别是动物学实验课程,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是课程教学的关键。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实验设备不足、实验安全难以保障、实验内容单一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
1.2 问题提出现在让我们来关注问题提出部分。
在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
由于实验室资源有限,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时间往往十分有限,导致他们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相对较少,缺乏真实的团队合作体验。
现有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在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途径来提高教学效果。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利用“蓝墨云班课”提高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引入“蓝墨云班课”平台,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富有互动性的学习体验。
本文旨在通过对“蓝墨云班课”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利用该平台改进大学《动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脊椎动物学实验教学中过程的探索及思考
无脊椎动物学实验教学中过程的探索及思考动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学、农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主要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是生物学、农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高校开设动物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动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为与之密切相关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生态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产养殖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动物学教学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2大部分。
无脊椎动物是指不具有脊椎的低等动物类群。
与脊椎动物相比,无脊椎动物种类更多,涉及更多门类,数量也是脊椎动物的数倍。
在形态结构上,既有最简单原始的单细胞动物,也有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在营养方式上,既有光合作用形式的自养,也有渗透、吞噬等方式的异养;在生殖方式上,既有无性生殖、也有有性生殖,某些种类甚至还可以幼体生殖、孤雌生殖等。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内容庞杂、繁多无脊椎动物部分包括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半索动物门,以及脊索动物门中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以及下属纲、目、科等分类阶元,门类繁多,涉及知识点多且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抓住重点和主线。
由于知识点多,在教材编写中对相关知识点的阐述也不可能完全深入,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概念性理论多且抽象,且较多概念较为相近,容易混淆,学生记忆困难。
2、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些低等类群和疾病相关,如5大寄生虫病,容易引起学生排斥。
相较于脊椎动物,学生对无脊椎动物更加陌生,传统课堂教学以理论讲述为主,显得抽象而枯燥。
此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由于涉及知识点多,为保证学生尽可能掌握,容易采用填鸭式教学,与学生互动不足,这也是导致学生兴趣较低的原因之一。
3、考核方式不完善目前,安庆师范大学动物学理论课的考核方式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2个部分组成。
美丽的动物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科学实验室参与人员:小学科学教师团队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对动物教学的理解和教学能力,我校科学教研组特举办了一场以“美丽的动物”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动物的特点、分类、生态习性等内容,提升教师对动物教学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活动流程:一、活动导入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强调动物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鼓励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二、动物知识讲座邀请我校生物学科专家进行动物知识讲座,内容涵盖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生态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
讲座过程中,专家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各种动物的生存状态和特点,引发了教师们的浓厚兴趣。
三、分组讨论讲座结束后,将教师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动物类别进行深入研究。
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探讨该类动物的特点、生态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四、成果展示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究,并以PPT、海报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展示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心得。
五、总结与反思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动物教学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并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活动内容详述:一、动物知识讲座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动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殖方式、生长发育等。
2. 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等特征,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类别。
3. 动物的生态习性:如食性、繁殖方式、栖息地等。
4.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如食物来源、药物来源、观赏价值等。
讲座过程中,专家结合实际案例,如非洲象、熊猫、金鱼等,使教师们对动物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二、分组讨论本次教研活动共分为四个小组,分别研究以下动物类别:1. 小组一:鸟类2. 小组二:哺乳动物3. 小组三:昆虫4. 小组四:两栖动物各小组在研究过程中,积极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了以下成果:1. 鸟类的迁徙规律、食性、繁殖方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 a t o l g x e i n s a mp r n t p t o lg e c ig a d i l s l e ae i h e c i g ef c .T i a e sr c :Z oo y e p r me t n i o t tse o z oo y t a h n n sc o ey r lt d w t te ta h n f t h s p p r i a h e
K e o ds:Zo l g ;a i l e pei e ;ta h n fe t yw r oo y n ma x rm nt e c i g ef c
动物 学课 程是 动物 科学 与动 物 医学等 专业 的重
性有 明显 的乳腺 及 雌性特 有 的其他 器 官 。要 全教 学 、 验 教 学 、 外 实 习 3 实 野
部分 构成 。动物 学实 验对 于学 生 掌握 研 究动 物 的基 本 方法 与基 本实 验 技 能 、 养独 立 开 展 动 物 学 研究 培
识一 种动 物 , 两种 性别 的动 物都 应 当准备 。最 后 , 这 注重 同类 动物 多样 化 。动物 学实 验通 过解 剖具 体动 物使 学生 掌握 相应 门或 纲 的基 本 知识 , 一种 动 物解 剖获 得 的知识 是不 够 的 , 量 多 准 备 同类 中几 种 差 尽
高 教学效 果谈 几个 方 面 。
l 准备好实 验材料
动 物学 实验是 让 学生认 识 动物 、 了解 动物 , 以 为
虎、 蛇等 , 这样 才能 充分 掌握 整个 爬行 动物 的结 构特
点, 达到 理想 的教 学效果 。
后 的专业 学 习及 发 展 打基 础 , 重点 内容 是 了 解 动 其 物 的正 常结 构 。因 此 , 用 实验 动物 是 否 达 到 要 求 所
4 0
J un lo i lS in ea d VeeiayMe iie o r a fAnma ce c n tr r dcn n
Vo. 0 13
No 5 .
2 1 0 1
提 高 动 物 学 实 验教 学效 果 的探 索
史 怀平 , 胡沈荣 , 史新娥
( 西北 农林 科技 大学 动物科 技学 院 , 陕西 杨凌 720 ) 110 摘 要 : 物 学 实验是 动 物 学教 学的重要 环 节 , 动 与教 学效果 密切相 关。本 文从 准备 动 物 实验材 料 、
Ho t m pr v a h ng Efe to o o y Ex e i e w o I o e Te c i f c f Zo l g p r m nt
S a — i g, HI Hu ip n HU h n-o g, HIXi e S e r n S n—
动 物做 实验 , 势必 亲 自接触 动 物 。如 果 动物有 病 , 特 别是传 染病 , 这些 病 原就有 可 能感染 实 验者 , 给实 验
异 明显 的动物 , 以较全 面地 理解理 论 知识 。例 如 , 要 理解 爬行 动 物 基 本 知 识 , 准备 的 动 物 有 乌 龟 、 应 壁
能力 、 牢生 物专 业知识 作 用重 大 。因此 , 打 本文 就在 现有 条件 下 , 如何 培养 学生 良好 的科 学研 究态 度 、 提
提 高学 生的主 观 能动性 、 重应 用现代教 学手段及 室 内外 学 习相 结合 等 方 面 阐述 了如 何提 高动 物 注
学 实验教 学效 果 。
关键 词 : 动物 学 ; 物 实验 ; 学效果 动 教 [ 中图分 类号 ] G 4 . [ 6 20 文献 标识 码 ] A [ 章编 号 ] 10 —74 2 1 )50 4 -2 文 0460 (0 1 0 -000
m n f h td nss bet e i t t e h p l a o f o e t c igm a sa d t a hn d o n ud o. e t es e t u jc v iai ,t a pi t no d m a h e n n e t c igi o r d o to r ot u i ni v e ci m e n h e n a
对 实验 开展 至关 重 要 。笔者 认 为 , 一个 合 格 的实 验 动 物应 满足 如下 要求 : 首先 , 物是健 康 的 。学生 用 动
2 发 挥 学 生 的 主观 能 动 性
主 观能 动性是 人类 在认 识世 界 和改造 世界 中有 目的 、 有计 划 、 有意 识 、 极 主 动 的活 动 能力 。它作 积 为一 种无 形 的力 量 , 不 停 在 告 诉 人 们 , 当做 什 在 应 么, 以及 怎样 去做 , 对一 个人 的工 作具 有 重大 的影 响 作 用 。在动 物学 实 验教 学 中 , 生 的主 观 能 动 性 能 学
d s u s s h w o i p o e t e c i fe to o lg x e i n h o h t e a ain o ni le pe me tma e a ic s e o t m r v het a hng efc fz oo y e p rme ttr ug hepr p rto fa ma x r i n tr l,t e i r v — i h mp o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