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T增强扫描在肺部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5
和分叶状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J].江苏医药,2017,43(8):589-591.
[2]毛怡,张伟国,徐琰,等.MRI 在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35(1):32-36.
[3]李峰,潘炯,李小强,等.MRI 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7,14(9):161-164.
[4]赵云飞. 超声对年轻患者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诊断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464-464.
肺部肿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为良性与恶性两个类型,肺部肿瘤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咯血、胸痛、咳嗽等症状,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
临床诊断肺部肿瘤常见的手段有X 线检查、MRI、CT 检查等,本次研究针对CT 增强扫描在肺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90例肺部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CT 平扫进行诊断。
纳入标准:①经相关检查证实参加此次研究患者均为孤立性无钙化结节;②在入组前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②对使用碘对比剂有禁忌症的患者。
对照组患者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9~74岁,平均(56.5±7.2)岁;实验组患者45例,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7.5)岁。
经分析后得知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没有差异(P >0.05)。
1.2 方法
参加此次研究患者分别采取CT 平扫及CT 增强扫描进行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①对扫描的范围进行设定,由肺尖直至膈肌;②在对患者进行平扫检查时叮嘱患者屏住呼吸,采取由上到下的方式进行扫描诊断;③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之前设定好各参数,电压、电流、层距及层后分别为120kV、200mAs、10mm 及10mm;④在扫描部位明确之后采取CT 增强扫描进行诊断;⑤将剂量为100ml 的造影剂注入正中静脉部位,扫描的速度为每秒2.5ml,不宜超过3ml,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⑥扫描的厚度为2mm,增加延迟时间为25秒,不宜超过30秒。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
本次研究数据经过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用率(%)来代表计数资料且给予χ2检验,在P <0.05的状态下则可认为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T 扫描结果的比较
经不同检查后发现,在45例患者中42例为单发孤立性结节,3例患者为两处结节病灶,共计48各病灶。
结节的直径约为2~6cm,平均(3.5±0.9)cm;21例患者病灶在左肺,24例患者病灶在右肺;37例患者密度均匀,8例患者密度不均匀;3处病灶钙化影并不明显,边缘部光滑,有毛刺样改变,表现有耳状征象及棘突状突起。
2.2 CT 平扫及CT 增强扫描诊断结果的比较
在45例患者共计48个病灶经平扫检查出33个病灶,检出率为68.7%(33/48);在CT 增强扫描中检出率为95.8%(46/4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12.080,P <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肺部肿瘤疾病为呼吸系统的一种疾病,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肺部肿瘤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若没有早期发现,一旦发现疾病均已发展成为恶性或转移,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2-3]。
针对肺部肿瘤疾病来说在患病后其临床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尤其时当肺部肿瘤的疾病性质属于孤立性时,在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对于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4]。
在此次研究中,分别给予肺部肿瘤患者采取CT 平扫及CT 增强扫描的方式进行诊断,经诊断后得知CT 增强扫描的诊出率较高。
CT 增强扫描为无创的一种检查手段,然而对于一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若过多的进行检查则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诊断方式进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5]。
增
探讨CT 增强扫描在肺部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姜 锋
(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影像科 黑龙江 鸡西 158300)
【摘要】目的:目的:对肺部肿瘤采取CT 增强扫描的方法进行诊断,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对肺部肿瘤采取增强扫描的方法进行诊断,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随机选取12月我院90CT 平扫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采取1月—2017年例肺部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增强扫描进行诊断,对其诊断效果进行分析。
CT 增强扫描进行诊断,对其诊断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结果:在在45例患者共计48个病灶经平扫检查出33个病灶,检出率为增强扫描中检出率为95.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68.7%在CT P 0.05)。
<0.05)。
结论:结论:CT 增强扫描在肺部肿瘤诊断中有着CT 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更具有诊断时间短的优势,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肺部肿瘤;CT 】肺部肿瘤;CT 增强扫描;诊断;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34.2 【】R734.2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2096-3807(2018)17-0165-02】2096-3807(2018)17-0165-02
16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9月 第2卷第17期
强扫描是通过注射造影剂,促使检测组织的密度与其临近的组织之间形成明显的对比,可对病灶的位置、病灶的分布、病灶的大小等进行精准的判断,极大的提高了检出率,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CT 增强扫描具有以下优势:(1)减少了扫描的花费时间,患者在入院后对疾病处于无知的状态下,心理难免焦躁、紧张等,增强扫描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获得诊断结果,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2)采取CT 增强扫描后可确诊患者疾病发展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CT 平扫的检出率比较低,当患者病情并不严重时极易发现漏诊的现象,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发展,更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增强扫描则弥补了CT 平扫的这一不足。
对肺部肿瘤疾病进行诊断时应全方面的采取检查措施,CT 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则比较高,采取增强扫描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总而言之,CT 增强扫描在肺部
肿瘤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更具有诊断时间短的优势,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席德祥.探讨CT 增强扫描在肺部肿瘤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11(1):54-56.
[2]白中亮.CT 增强扫描在肺部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6,25(15):369-370.
[3]张树敏,张俊梅,陈希,等.研究动态增强扫描对肺部肿瘤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5,11(42):55-55.
[4]田茂松.肺部CT 图像的增强方法研究[J].饮食保健,2017,14(26):333-334.
[5]张新军.探讨CT 增强扫描在肺部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7,10(24):40-41.
早产为产科常见病,其主要是指妊娠满28周,但未达到37周的分娩现象[1];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及时进行有效预测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2]。
为分析超声测量有症状孕妇胎膜厚度在早产预测中的作用,本研究就收治的15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进行孕检的孕妇158例进行研究,时间均为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孕妇年龄最小22岁,最大33岁,平均年龄(28.5±4.2)岁;患者均为单胎妊娠;以有症状孕妇68例为观察组,以90例无症状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性(P >0.05),可开展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无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可配合研究;患者均为单胎妊娠。
排除标准:排除多胎妊娠孕妇;排除伴有妊娠高血压或糖尿病等严重疾病者;排除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前置胎盘孕妇。
1.3 判定标准
有症状孕妇标准:(1)可见明显外伤;(2)伴有不明原因腹痛症状;(3)宫颈较短;(4)伴有阴道流血症状。
患者具有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即为有症状孕妇。
1.4 方法
两组孕妇均行超声测量,腹部探头频率设置为1~5MHz,对胎儿各器官发育情况进行常规观察,测量胎儿生物物理参数,对其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
胎膜测量方法:以腹壁探头进行检查,将探头垂直置于孕妇腹壁上;胎膜部位需选择靠近胎盘脐带入口宫颈方向3cm 内的部位;检测时需对局部图像进行适当放大,测量羊膜及绒毛膜膜状结构外缘,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对比两组宫颈长度及胎膜厚度,并对两组早产率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表格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检验方式分别为t 与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宫颈长度及胎膜厚度
组间在宫颈长度、胎膜厚度方面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见表1。
超声测量有症状孕妇胎膜厚度在预测早产中的运用
李亚楠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人民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1)
【摘要】目的: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有症状孕妇胎膜厚度在预测早产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超声测量有症状孕妇胎膜厚度在预测早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选取我院收治的158例单胎孕68例为观察组,以无症状孕妇9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孕周均为22~28周,且两组均妇进行研究,以有症状孕妇行宫颈长度及胎膜厚度测量,并对比两组的测量结果。
行宫颈长度及胎膜厚度测量,并对比两组的测量结果。
结果:结果:组间在宫颈长度、胎膜厚度方面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性组间在宫颈长度、胎膜厚度方面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且观察组孕妇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0.05)。
结论:结论:超声测量有症状孕妇胎膜厚度可为临床预测早产超声测量有症状孕妇胎膜厚度可为临床预测早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与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超声测量;有症状孕妇;胎膜厚度;预测早产】超声测量;有症状孕妇;胎膜厚度;预测早产【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14.21 【】R714.21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2096-3807(2018)17-0166-02】2096-3807(2018)17-0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