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评价的成绩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评价的成绩评定
发布时间:2022-07-04T07:00:59.7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5期作者:曾凤,王红霞
[导读]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今的教育教学,也更加注重全体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曾凤,王红霞
湖北枣阳市师苑高级中学,441200
摘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如今的教育教学,也更加注重全体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尤其是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逐渐摒弃以往直观讲解的数学方法,开始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就应当做好完善的分层教学成绩评定,确保学生能够在分层课堂当中有着更多的收获,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基于此,对于分层教学的成绩评定,本文有以下几点浅薄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成绩评定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相对于其他时期的数学教学而言,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首先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于以往而言,更加的繁琐和复杂。
在难度上和内容上,与以往相比有着质和量上的提升。
在这种背景之下,开展分层教学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保障学生学业水平提升的一种有效方法。
教师应当通过合理的分层教学,主客观相结合的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才能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将表现性成绩评定常态化
所谓的表现成绩评定,是指教师在让学生理解和认知知识时,对于学生理解知识以及课堂表现进行的一种评定方式。
通过表现型的层级评定方法,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当中所做出来的努力,以及对于知识点的认知程度进行综合性的评定。
在反映学生学习深度指标的前提之下,观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分层教学的推进,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1】
例如,在进行教学“圆”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不同的学生,着重讲解不同难点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
在此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引出相应的问题。
比如说“已知圆x2+ y2-4x+2y+m=0与y轴交于A、B两点,圆心为P,若∠APB = 90°。
求m的值。
”让基础较好的学生,仔细分析这道题目,找到求M的具体方法。
最后再让这类学生进行回答,观察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是否真正掌握。
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相应的思路。
给学生讲解一些简单的方法,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应用,得出结果。
假设直线的方程y=kx+b,将圆方程式y=kx+b。
所以就为x2+ (kx+b)2-4x+2(kx+b)+m=0,最后再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
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并将学生的表现作为成绩评定的有利依据,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层次水平。
二、将过程性成绩评定深刻化
过程性的成绩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认知知识的过程。
它的主要评价理念是从学生的日常学习出发,以完善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的学习。
针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特点,以及在分层教学当中的学习的过程,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通过查漏补缺的方法,观察学生在分层课堂内掌握知识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
这种方法能够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2】
例如,在进行教学“函数的应用”时,教师要通过具体的题目,给学生引出分层型地教学,接着再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比如“某超市新进了一批小皮球,其进价为12元/个。
在前4天的试销当中,商家对于皮球的单价(x)元与相应的日销量y(个)作了统计,现在已知满足以下两个函数关系式: X=12+4t, Y=42-12t。
其中的t为上涨的价格。
那么,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函数反映出Y与X之间的关系?如果能的话,请写出函数关系式。
现假设此商品的日销量利润为P元,那么求P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并指出此商品销售价为多少元时,才能够使得利润达到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对于这种综合性的问题而言,教师可以让。
础较差的学生完成第1问,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第2问之后,尝试完成第3问。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进行综合性的成绩评定。
给予学生相应的平时分,能够对学生的分层学习有着直观的理解。
三、将考核性成绩评定综合化
最终性考核与学生平时成绩相结合,进行综合化的成绩评定,能够直观地衡量学生在分层课堂当中学习的情况。
教师应当明确,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以往应试性的成绩考核,不再适用。
要将学生在分层课堂当中的表现,以及最终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从多个角度上观察学生,理解学生。
在保障学生数学水平提升的前提下,丰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教学“等差数列”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讲解知识,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表现记录下来。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或者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进行着重讲解。
最后,带给学生开展相应的分层性的考核。
给学生布置难度不一的试卷。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在试卷当中的问题以基础题为主。
如写出“1,-3,5,-7,9....”这个函数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
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将等差数列结合于应用题,给学生出一些相对综合性的题目。
如“高斯在小的时候遇到这么一个问题,一堆木头堆在一起,下面一层总比上一层多2根。
现在已知最顶层的木头有2根,木头一共有50层。
那么球这些木头一共有多少根?”通过这样应用题,来开展难度不一的考核,最后进行成绩评定,能够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情况。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利用分层型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是一种完善学生认知满足全体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响应当前素质教育实现全面育人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师应当明确分层教学的好处,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后,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成绩评定,从多个角度上反映出学生在分层课堂当中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其所缺少的能力并进行针对性地引导。
以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实现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玲.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基本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22(03):96.、
【2】杜具合.高中数学课堂中分层教学的开展[J].知识文库,2022(02):139-141.
湖北枣阳市师苑高级中学,441200
备注:本文系襄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评价研究》,编号:XJKGB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