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8则,子路对于子见南子十 分不满,因为子路不悦,怀疑 孔子做了不合礼的事,逼得孔 子居然反复的对天发誓,保证 自己没干,否则就让天厌弃我 吧,让天厌弃我吧(运用了反 复的修辞手法)。从这里可以 看出子路对老师仍持率真的态 度,不因孔子是老师就对自己 不满之事三缄其口。
• 表现出孔子的率真、可爱、善 良、敦厚以及师生关系的平等、
精品课件
【译文】 颜渊感叹说:“老师之道,往上看越发觉
得高远,钻研它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它时在前面, 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引导别人, 他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的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 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能。我已经用尽 了我的才能,可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 立的东西。即便想追随他,也没有办法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与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是一致的。 这表现了孔子 谦虚和执著的品格。但伟大 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 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 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 难以踵从的。
精品课件
【原文】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注释】当:遇到//面对。让:谦让。
【译文】
孔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注释】 “知”通“智”,聪明,智慧。 阶:名作动,踩着台阶。而:表修饰 斯:就。 道之斯行: “道”通“导”,引导。 绥(随):安抚。 和:团结协力。
精品课件
端木赐
译文:陈亢(字子禽)对子贡说:“你 是谦恭呵,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
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 出他的智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 不智慧。言语是不可以不慎重的!人们 不可能赶得上夫子,就像他们不可能踩 着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如果夫子被封 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 那他就像我们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 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 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 百姓就会团结协力。他活着的时候人人 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 哀。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
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 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本章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请点评。
精品课件

第5则,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
对老师,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二是孔子的教育非
专制教育,表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和对平等师
生关系的追求。
• 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最赏识生活困顿而德行高 尚的颜渊。
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 多:只,仅仅。
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
也。”
见:表明。
精品课件
【译文】 • 鲁国大夫叔孙武毁谤仲尼。 • 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
别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 月亮,没有办法超越。人纵使要自行断绝跟太阳月亮 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 不自量罢了!”
• (2)表达了孔子对弟子颜回的喜爱和赞美, 表现出孔子对“德”的重视和推崇。
精品课件
【评析】 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
理想的学生,虽生活艰辛 ,但品行卓越。这里孔子 借赞扬颜回的机会,再次 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 乐道”的君子形象。
精品课件
【原文】
11·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陈子禽用心险恶,手段卑劣。 精品课件
思考讨论
子贡是怎样面对叔孙武孙、陈子禽的诽谤 和挑拨的?表现了对孔子之言的态度?
面对诋毁和挑拨,子贡运用对比、 比喻、排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 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 无限敬仰的感情。
贤(才德)仲尼
他人---如丘陵-----可逾 ---如日月---不可逾 敬仰
【注释】抑:不过。之:代“圣于仁”。云尔:如此罢 了。 【译文】 •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不过我朝着 圣和仁的方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就 可以这样说罢了。” • 公西赤(字子华)说:“这正是弟子学不来的。”
请点评孔子在本章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品质。
精品课件
【评点】
1、学生对孔子的评价和推崇类 1、2、3则
2、孔子对弟子的教导及相处模式类 4、5、6、7、8则
3、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9、10、11、12、13则
精品课件
阅读1-3则
精品课件
【原文】
[注释]
1· 叔孙武叔毁仲
尼,子贡曰:“无以为也。
毁:诽谤。
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 逾:超越。
者,丘陵也,犹可逾也; 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 伤:损伤。
精品“课吾件 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 ,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精品课件
教学目标
• • 一、理解字句,疏通文意。 • 二、解读形象,学习精神。 • 三、联系现实,学以致用。
精品课件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 理解字句,疏通文意。
精品课件
提问:课文节选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速读课文,可分为几大类?
精品课件
小结: 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美表
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对孔子的极端崇拜 之情。
精品课件
阅读4-8则
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 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精品课件
【原文】 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
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判断。
堪:忍受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
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 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 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精”品课件
• 本章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孔子对弟子的评价?表现了 孔子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 (1)反复、对比手法评价了颜回安贫乐道的 品质。
精品课件
【译文】

孔子到鲁国小城邑武城去,听到弹琴唱歌
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杀鸡怎么用得着宰
牛刀!”

当时在那里做地方长官的言偃(字子游)
回答说:“从前我从老师那里听说:‘地位高的
人学习了道就会爱别人,地位低的人学了道就容
易使唤。’”

孔子说:“诸位!言ຫໍສະໝຸດ 这话对啊!我前面的话不过是跟他开玩笑罢了!”
这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子贡最主要的说理方法是 什么?
精品课件
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 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 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 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 夜”的评价思路。
• 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 出一辙。
精品课件
【原文】 6、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 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2、隐:隐瞒。 3吾无隐乎尔:状语后置,相当于“吾乎尔无隐”。 4、 是丘也:是,这。也,表判断。
,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
及子贡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
诋毁其实是
无能和妒忌的表现。
精品课件
2.【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 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
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
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
融洽。
精品课件
小结:
• 第4则到8则,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尊重,平等 待人的品质和率真、和善的人格。
• 他建立的是一种平等、友好、和谐、相互尊重 的师生关系。
精品课件
学习9-13则
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
精品课件
【原文】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本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品德?
精品课件
• 第7则,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 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 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 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也表现出孔子知错就改的品质
精品课件
【原文】 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颜回是怎样评价孔子 的?
精品课件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高度赞扬老师的道; 老师是怎样教导的内容及效果; 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1)打比方:孔子的道深奥无际。 (2)侧面衬托: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 无能 (3)对比:孔子的道让自己高不可攀
才德无与论比 ,崇拜之情淋 漓尽致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 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 就是这样的人。”
本章表现了孔子怎样的精品品课德件 ?
第6则,孔子是说自己行为 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从上下语 意看,这里好像是学生中有人怀疑孔子 有所保留,或者是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 有所失望,孔子为自己作的一个简单辩 护。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人格、学问 是体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 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 保留的。表现了孔子诚实、正直、心胸 坦荡,光明磊落的品格,以及孔子对学 生人格的尊重。
天---不可及
精品课件
---如拾级上
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
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释: 喟然:深深感叹的样子。 坚:坚实深奥。 循循:有次序。 诱:引导。
博:使……广博。 卓尔:高大的样子。 末:没有。 由:途径、办法。
上天不降生仲尼,(人类)万古常年生活就像在夜里。意思就是孔子是个圣人, 说出了很多真理,指导人们的行为思想道德,才有了较为系统的礼义廉耻之说, 使中国古人不至于不知礼仪廉耻,不知礼教教化,使中国古代的人脱离原始性, 不断地向人的特有本质发展。走出原始和愚昧的境地。
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
厌之!天厌之!”
【注释】1、南子:卫灵公夫人,淫 乱放荡,名声不好。当时把持着朝政 。
2、“说”通“悦”,高兴。 3、“矢”通“誓”,发誓。 4、所……者:假如……的话。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 。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 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 谴责我吧!”
本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性格特征? 精品课件
[注释] 疾:重病。牖:窗户。 斯:这样。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
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 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本章怎样表现孔子跟弟子之间的深情厚谊?
精品课件
【原文】
注释:
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1、之:到……去。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 牛刀?”
2、弦歌:弹琴唱歌。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 3、焉:怎么。
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4、诸:“之于”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 5、使:使唤。
是也,前言戏之耳。”
6、戏:开玩笑。
六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中国北京设立孔子学院总部
导语
• 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 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对 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 常崇敬的恩师还是他的挚友,正所 谓:“良师益友”。他曾作诗这样 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 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 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然 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 多德表现出极大的勇气:他不畏权 威、不畏传统.他毫不掩饰他在哲 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 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 己的恩师的错误。这很自然引来一 些人的指责:亚氏是背叛自己恩师 的忘恩负义之徒.亚里士多德对此 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名言: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子贡是如何反驳
陈子禽的?
精品课件
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 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 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 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 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 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 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 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 也。 写子贡面对陈子禽的挑拨,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的才德,婉转表达对孔子的无 限敬仰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