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上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基础知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证明地球是圆形的事例:
(1 )远去的帆船总是_______ 先消失,_________ 后消失(填“船身”或“桅杆”);2)走不
到天涯海角;(3)站的高,看的远;(4)月食时被蚀部分总是成弧形;(5)麦哲伦环球航行。

(6)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2、地球是一个两极_______ 、赤道__________ 的球体。

赤道半径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
千米(差___ 千米),仅差0.33%。

所以看上去像个圆形。

赤道周长约__________ 千米。

3、地球内部的结构由外向内可分为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层;
岩石圈是______ 和_______ 的顶部(_________ 以上部分)的岩石的总称。

第三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1、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成_________ 岩、________ 岩禾口_____ 岩三种类型。

1)______ 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

往往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_________ ,或________ 结构。

常见的有花岗岩和玄武岩。

2)________ 岩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的。

往往有明显 _____ 结构或_________ ,有些组成的碎屑物比较大,可以看到有明显的砂粒或砾石。

常见的有砂
岩和石灰岩。

3)________ 岩是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常有______________ 结构。

大理岩就是由石灰岩(沉积岩的一种)“变质”而来的。

2、常见的岩石
1)花岗岩:属于______ 岩,以肉红色或浅灰色为主,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 和小的气孔。

2)玄武岩:属于______ 岩,以黑色和灰色为主,有明显的大的____________ 。

3)砂岩:属于______岩,颜色多,有层状结构,含小砂粒,可能有_______________ 。

4)石灰岩:属于______ 岩,以白色和灰色为主,没有矿物晶体颗粒,可能有____________ 。

5)大理岩:属于______ 岩,由_________ 变质而来,有矿物晶体颗粒和片状结构。

3、岩石的运用
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等;岩石在形成过程中
科院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

第四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壳变动的证明:岩石的变形(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褶
皱和断层现象)、海陆的变迁(高山上海洋生物的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海底发现煤层等)、火山和地震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
动的结果。

2、引起地壳变动的原因(动力):地球的内力和地球外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1)地球的内力作用主要是指板块的_________ 和______ ,具体的剧烈表现就是火山和地震;
2)地球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指流水的冲刷、风的侵蚀和冰川的作用等。

3、火山:(1)火山由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 组成
火山喷发物:气态(如:水蒸汽和___________ )、固态(如:熔岩流)、液态(如:火山灰)
(2 )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_______ 火山、_________ 火山、_________ 火山。

(3)全世界火山的主要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地震:(1)地震成因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

(2)地震结构包括: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地中海一一喜马拉雅山一带
(4 )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_______ 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______ 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第五节泥石流
1、泥石流是指在______ 因为______ 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________ 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山区(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汇集,
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__________ 碎屑物(土、石块等),
容易被水流冲刷;③有或________________ 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_______ 过后,坡面上的碎屑物受震动而变松动,容易形成泥石流。

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积雪融化引发的泥石流也经常发生。

3、人为原因主要有破环________ ,不合理的开矿、采石,破环山坡地表等。

4、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________ 、______ 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
坏力巨大。

5、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常常会冲 ________ 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
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板块
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______ 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海底扩张说: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______ ),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_________ 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在洋壳上方
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3.板快构造学说:
(1)_____________ 全球由________ 板块、________ 板块、 __________ 板块、 _______ 板块、板块、
板块______ 大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是被、和巨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 分割而成的。

它们漂
浮在______ ,不断地发生__________ 和______ 。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_______ (或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_______ 和________ 。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1〜5)
1、具有的物体叫做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___________ 。

晶体和非晶
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 ________ 热量。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 。

它是晶体的一种______ 性。

同一晶体的 _ 和_ 是
相同的。

1)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 ,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改变
2)萘的熔点是C,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或海波)的熔点是C,冰的熔点是_ ,
3)晶体在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 ______ ;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_____ ;熔化后温度逐渐, __________ 。

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3、____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 ;分子都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 。

1)扩散: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宏观现象)
扩散现象能说明:一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空隙的大小(水例外):固体_____ 液体___ 气体
3)_____ 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 。

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_______ 有关,所以,我们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_______ 。

4)铅柱粘合实验,说明两块铅柱接触面上分子之间的有____________ 。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间都存在空隙,但为什么很难将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压缩呢?这是因为物质内部的分
子之间同时也存在______ 。

练习1.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荷花飘香
C .秋天,黄沙扑面
D .冬天,雪花飘飘
3、: 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用m表示;
1)质量的常用单位是(符号为kg )。

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用(符号为
g )
或毫克(符号为mg作单位。

物体的质量很大时,可以用(符号为t )作单位。

1吨=千克;1 千克= 克;1 克= 毫克
2)质量是物体的 _性,它不随物体的、、和等的改变而改变
3)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 请把名称补上
的 ____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 ________________ ,这时横梁平衡。

2 •称量。

把被测物体放在 ____ 盘,估计物体的质量,用镊子向右盘逐个加减砝码,先试加
质量_的砝码,若偏大则改为小一档, 再调节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天平恢复平 衡。

这时盘里砝码的 _加上游码 ________________ ,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3 •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每台天平能够测量的最大质量叫做天平
的 ____ 。

4、 如果将相同的体积取作单位体积,即 1立方米、1立方分米或1立方厘米,等等,则可 推得: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 并不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density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_________ 。

1) 用符号p 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则密度公式为: _______________ 推式(2条):
2) 单位是克/立方厘米(符号是 g /cm 3 )或千克/立方米(符号是kg/m 3
),分
别读作“ ”、“ ”。

1克/立方厘米= 千克/立方米 5、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 ____________ 时,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高温物体放出了热,温度 _________ ;低温物体吸收了热,温度 ___________ 。

6、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做 ____________ ,用符号Q 表示。

热量的单位为 ,符号为
J 。

7、 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粉吸收相等的热量后,铁粉温度升高的比水的要 ___ 若升高相同的 温度, _____ 需要加热时间更多一些, ______ 吸收热量多,即:水的吸热能力比铁大
科学上,我们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 简称比热。

单位质量(1Kg )的某种物质在温
度升高(或降低)1C 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C ). 比热容单 位: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J/(Kg • C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
法是:
1•调平。

把天平放在 _______
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
的______ 处。

调节横梁两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