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盐及微量元素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常量元素
一、钙 二、磷 三、镁 四、钾 五、钠 六、氯 七、硫
第12页/共119页
一、钙
(一) 钙的含量、分布与吸收
含量: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00~1100克钙,女性约 800克,其含量仅次于碳、氢、氧、氮。初生婴儿体内的钙 量约占体重的0.8%,待到成年人时体内的钙占体重的 1.5%~2.0%。
人体无机盐的分布 :人体内矿物质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但元素间比例变动不大。矿物质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 ➢ 钙、磷集中在骨筋和牙齿中, ➢ 铁集中在红细胞中, ➢ 碘集中在甲状腺组织中, ➢ 钴集中在造血器官中(B12), ➢ 锌集中在肌肉组织与皮肤中。
➢ 矿物质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通过膳食补充。
第7页/共119页
第19页/共119页
(二) 钙的生理功能
5. 参与血液凝固(VK) 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时钙起着催化剂作用,进而促使 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血。
6. 酶的激活 钙是某些酶的激活剂,如ATP酶、脂肪酶、琥珀酸脱氢 酶、蛋白分解酶等需钙才能被激活,发挥其催化活性。
7. 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钙过量:一般认为每日补钙超过2000毫克就可称之为钙 过量(强化钙食品及钙强化剂)。
会在人体其他组织中沉积溶解:当过量补充钙质,超过 血液的溶解能力时 。若沉积在关节处,便会引起关节 疼痛,沉积在心脏会引起传导障碍,导致心律紊乱。并 且,过量的补钙会造成高钙血症、肾结石等疾病,严重 的还会导致肾衰竭等多种器质性病变。
➢ 但维生素 D 摄入过多, 骨垢过早形成, 也会影响儿童 正常发育, 甚至形成小脑儿。
第22页/共119页
(三) 钙缺乏症及钙过量的危害
2. 骨质疏松/骨萎缩(成年人或老年人)
➢ 缺钙, 骨骼逐渐脱钙, 形成骨质疏松症。周身骨痛, 以腰背疼 痛最为明显,易骨折。
➢ 峰值骨度:20岁以前,为骨的生长阶段,其后10余年骨质继续增 加,在35-40岁,单位体积内的骨质达到顶峰,称为峰值骨度。
【本章提要】
第一节 人体无机盐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第二节 宏量元素 第三节 微量元素
第3页/共119页
第一节 人体无机盐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人体组织中含有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元素,而且与地 球表层元素组成基本一致(天人合一)。组成人体的元 素有数十种,这些元素在机体内按照严格的方式和规 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化学反应。
引起的一对孪生骨病。骨质增生是骨质疏松一种代偿。
➢ 在缺钙的情况下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均分泌增加。其中, 甲状旁腺素是促进破骨吸收增加,从而骨质疏松加剧, 降钙素促进成骨加速新骨的生成,然而这种骨质丢失的 代偿作用所形成的新骨远不能代替丢失的旧骨,这些新 骨主要是在关节部位形成骨质增生。
第24页/共119页
第5页/共119页
第一节 人体无机盐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8种:铁、锌、铜、硒、钴、钼、
铬、碘。 人体可能必需微量元素5种:锰、硅、硼、矾、镍; 有争议微量元素:而氟、铅、镉、汞、砷、铝、锡等微
量元素对人体具有潜在毒性,但是在低剂量时可能还对 人体有一定益处。
第6页/共119页
第一节 人体无机盐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第20页/共119页
(二) 钙的生理功能
8.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VA) 钙是眼球发育的必要物质,如果给予足够的钙。
9. 提高免疫功能 钙维持体内的正常免疫功能,如果缺钙,机体免
疫功能下降,一些疾病也随之而来。
第21页/共119页
(三) 钙缺乏症及钙过量的危害
1. 佝偻病(婴幼儿时期)
➢ 生长发育旺盛, 如长期摄入钙不足, 并常伴随蛋白质 和维生素 D 缺乏, 可引起佝偻病,显现O形或X形腿、 串珠肋、鸡胸、方颅、枕秃等体征;同时牙齿发育不良, 容易患龋齿。
第9页/共119页
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4. 很多酶系的激活剂或组成成分:如镁离子对于氧化磷酸化 的多种酶类可起到激活作用,盐酸对于胃蛋白酶原,氯离子 对于唾液淀粉酶。
5. 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各种无机离子、特别是保持 一定比例的钾、钠、钙、镁离子是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动 作电位)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必要条件;钙对血液凝固、心脏 和肌肉收缩、神经细胞调节。
第8页/共119页
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2. 维持体液渗透压(与蛋白质协同):体液渗透压主要由矿 物质(主要是NaCl/晶体)和蛋白质(胶体)来维持。在体液移动 和储留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保持各组织细胞渗透压,细胞 蓄留一定水分,保持细胞紧张状态,并在细胞内外物质的迸 出方面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3. 维持酸碱平衡:碱性(钙、镁、钾、钠等金属元素)、 酸性(磷、氯、硫等非金属元素)无机离子的适当配合, 加上重碳酸盐和蛋白质的缓冲作用,以及食物,维持着机 体的酸碱平衡。
钙的供给量和主要食物来源钙的供给量和主要食物来源第29页共119页四四钙的供给量和主要食物来源钙的供给量和主要食物来源中国居民膳食钙参考输入量中国居民膳食钙参考输入量drisdris第30页共119页钙质较丰富的食物及其含量钙质较丰富的食物及其含量p114p114第31页共119页常见食物钙含量毫克常见食物钙含量毫克100g100g四四钙的供给量和主要食物来源钙的供给量和主要食物来源第32页共119页三三钙缺乏的预防与平衡饮食钙缺乏的预防与平衡饮食增加烹饪原料中的奶类增加烹饪原料中的奶类提高菜品中钙的吸收率提高菜品中钙的吸收率如如水焯水焯可降低蔬菜可降低蔬菜草酸草酸含量含量面粉发酵面粉发酵可降低可降低植酸植酸含量含量烹调中加醋烹调中加醋可促进动物性食物中钙的吸收等
其中碳、氢、氧、氮元素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 构成有机化学物质和水分,约占整个人体重量的95%左 右。
其余部分均统称为矿物质(灰分),又可称为无机 盐(4-5%左右)。
第4页/共119页
第一节 人体无机盐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一、人体无机盐的组成与分布 无机盐:人体内无机盐总量超过人体体重0.01%以上
➢ 脂肪过多:特别是饱和脂肪酸过多可抑制钙的吸收。因为脂肪 与钙结合可形成不溶性钙皂,称为皂化作用。
➢ 年龄和肠道状态。钙的吸收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腹泻时 肠道蠕动太快,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有碍于钙的吸收。
➢ 膳食纤维中的糖醛酸残基、一些碱性药物(如抗酸药、肝素)。
第17页/共119页
(二) 钙的生理功能
➢ 骨质疏松症此后骨质逐渐丢失,尤其妇女绝经以后,骨度(质)降 低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压缩变形,以致在很小外力下即可发生骨 折,即为骨质疏松症。
➢ 老年人骨萎缩: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出现个子变矮,这是由于 缺钙可以造成骨萎缩。
第23页/共119页
(三) 钙缺乏症及钙过量的危害
3. 骨质增生 ➢ 经常同时折磨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与骨质增生症是缺钙
第27页/共119页
(四) 钙的供给量和主要食物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钙供给标准为:成年男女 400~500毫克/天,孕妇、乳母1000~1200毫克/天。
中国营养学会:对中国居民膳食钙推荐供给量为:成年男 女800毫克/天,孕妇1000~1200毫克;乳母1200毫克。
运动员:在高温环境中训练时,由于汗钙丢失使钙的需要 量增加。训练情况下,钙的需要量每日1000-1200毫克 (+200mg),大运动量训练时,钙的需要每日可增加到 1000~1500毫克。
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会计学
1
无机盐
第1页/共119页
【本章提要】
本章重点介绍了人体无机盐的组成、常量 元素和微量元素等基本概念。论述了10余种常 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主要生理生化和营养功能, 介绍了这些元素的主要来源,人体对无机盐的 需要量,无机盐缺乏症与过多症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以及预防和纠正。
第2页/共119页
(6克/60千克),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又称为宏量元素,总量占人体重量0.01% 以上,一般每日摄入量大于100毫克,如钾、钠、钙、 镁、硫、磷、氯7种。
微量元素:总量占人体体重的0.01%以下、日需要量 在100毫克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有铁、硅、碘、 锌、镍、铜、锰、硒、氟、钼、钴、铬等。
第26页/共119页
(三) 钙缺乏症及钙过量的危害
高钙血症: ➢ 当人体血清钙浓度大于10.5毫摩尔/升,或钙离子水平大
于4.2~4.8毫摩尔/升,称为高钙血症。是过量补钙所导 致的最常见的疾病。 ➢ 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肾脏损伤、肾功能减退、肾脏钙 沉积、低钾血症、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 影响必需矿物质生物利用率:如铁、锌、镁、磷等。 ➢ 婴儿和儿童:食欲不振,影响其他营养物质吸收,骨骼 过早钙化闭合,使得身高受到限制。
(二) 钙的生理功能
3. 参与肌肉收缩 在肌肉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钙离子与肌原蛋白
C结合,使后者构型改变,引发一系列的改变,表现出肌肉 收缩的现象。 4. 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血浆钙对维持神经和肌肉细胞的兴奋性有重要的作用。 低血钙时,引起神经和肌肉细胞应激性增高,肌肉、手足痉 挛;高血钙时/输液,肌肉软弱无力,心脏和呼吸衰竭。
(三) 钙缺乏症及钙过量的危害
4. 缺钙的人其它症状 ➢ 经常神经紧张,而且脾气暴躁,尤其是女性的月经前后
和更年期,血钙降低,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 妇女在妊娠期与更年期出现的腰酸腿痛、牙齿酸痛等症
状也与缺钙有关。 ➢ 腿抽筋、肠痉挛,吃饭、说话速度快等现象。
第25页/共119页
(三) 钙缺乏症及钙过量的危害
第16页/共119页
(一) 钙的含量、分布与吸收
影响钙吸收的不利因素
➢ 草酸和植酸:与钙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植酸钙。在选择食物 时,应注意草酸、植酸含量。
➢ 膳食中磷酸盐:与钙结合成难溶性的正磷酸钙,膳食钙、磷应 有适宜比例,成年人钙磷之比为 1:l-l:2, 儿童为1.5:1。钙 磷之比小于1时, 会引起骨质疏松。可乐型饮料含磷过高。
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无机盐是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以及维持生命活动 的重要物质,故有“生命元素”和“无机营养素”之称。
1. 构成机体组织: 如钙、磷、镁构成骨骼和牙齿, 氟是牙轴质成分等, 磷、硫构成组织蛋白, 铁构成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酶系; 碘是甲状腺素, 铜是多酚氧化酶, 锌是胰岛素, 细胞内液钾,细胞外液钠。
第14页/共119页
(一) 钙的含量、分布与吸收
吸收:人体对钙盐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部完成。在普 通膳食中,摄入的钙仅有20%~30%(吸收率)由小 肠吸收并进入血液,而70%~80%的钙将从粪便、尿、 汗中排出,未被吸收。
第15页/共119页
(一) 钙的含量、分布与吸收
影响钙吸收的有利因素 ➢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 适量蛋白质和一些氨基酸:有利于钙的吸收,可能由于 蛋白质消化所释出的氨基酸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 ➢ 乳糖:对钙的吸收也有促进作用,钙与乳糖螯合,形成 低分子量可溶性螯合物所致。 ➢ 低磷膳食、一些药物(如青霉素和新霉素)。 ➢ 肠内酸性物质:都有利于钙的吸收, 如乳酸、醋酸、 氨基酸均能促进钙的吸收。 ➢ 食物中钙浓度高或机体需要量大。
较易缺乏的有钙、铁、锌。在特殊地理环境或其他特殊 条件下, 也可能有碘、硒等的缺乏问题。特别是对正在
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孕妇和乳母,钙、铁或锌的缺 乏较为常见。
实验证明,体育运动使体内无机盐的代谢和需要量发生 变化,因此,我们可根据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变化情况,来 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或训练效果。
第11页/共119页
6. 特殊生理功能:维持机体某些具有特殊性生理功能的重要 成分之一,如血红蛋白和细胞色素酶系中的铁、甲状腺激素 中的碘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的硒(抗氧化)。
第10页/共119页
由于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盐从各种途径 排出体外,因而有必要通过膳食予以补充。无机盐在食物 中分布很广,一般都能满足机体需要;在我国人群中, 比
分布:其中约99%以羟磷灰石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其余1%游离钙以游离或结合的离子态存在于软组织、细 胞外液及血液中,与骨骼中的钙维持着动态平衡,对血液 凝固、肌肉收缩以及神经传导都是必需和至关重要的。
第13页/共119页
(一) 钙的含量、分布与吸收
分布:钙在人体内的分布与激素有关。 ➢ 维生素D和降钙素↑:它促使钙在骨中沉积,从而 降低血钙; ➢ 甲状旁腺素↓:它可使骨钙游离入血,使血钙升高, 从而使体内钙的分布处于动态平衡。血液中钙的浓 度为10毫克/100毫升。 ➢ 雌激素↓:分泌减少可导致骨质钙丢失加速,最终 可产生骨质疏松/女性。
1.骨骼和牙齿主要成分: 钙以羟磷灰石形式构成骨骼,以磷酸钙形式构成牙齿。
2. 信号传递的信使(激素): 细胞内信使,一些激素发挥作用时是以钙离子激素与相
应膜受体作用,使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开放,增加细胞内 钙离子的浓度,通过钙离子与钙调蛋白的结合,激活钙调 蛋白激酶而发挥激素的刺激作用。
第18页/共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