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书画对军校学员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书画对军校学员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摘要:为适应新时期部队建设的需要,使军校学员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必须通过有效途径提升其人文素养。
本文从人文素养的定义及内涵,中国书画的内涵,人文素养的提升与中国书画的关系三方面阐述了中国书画对军校学员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并提出具体的提升途径。
关键词:中国书画;人文素养;军校学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意识转型所造成的价值观念的混乱已显而易见,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由此而来的负面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军校学员。
为适应新时期部队建设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使军校學员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军校学员的人文素养。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国特有的文化底蕴对军校学员人文素养的影响至关重要,而中国书画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正是中华民旅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
因此,中国书画对培育军校
学员的人文素养具有极好的提升作用。
一、人文素养的定义及内涵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文素养的基本理论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
人文知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成果,它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等;有了人文知识,就为培养人文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理性知识背景——此不待言;这里强调的是,人文知识一定要经过内化才能转变为人文素养,变为自己的意识、思想、情感乃至行动。
[1]因此,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的升华,是主客观的融合,是内化到人的言行举止中的德行。
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对象、为主体的思想。
它以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为前提,以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它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
[2]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
人文素
养的最典型标志就是人文精神。
二、中国书画的内涵
中国书画是中国文化的形象表现,其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
它所表达的是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其中有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美学、音乐等等,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绘画创作的基础是哲学,西洋绘画创作的基础是科学。
可以说,不了解中国古代书画,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儒释道思想。
儒家“中和”的美学思想、道家“道法自然”的美学理念,“禅悟境界”的释家精神以多种方式孕育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趣。
中国历代书画家以“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胸怀表达艺术情操和终极追求,以“真、善、美”弘扬明伦之礼、谦和之仪及直面现实的道义和责任。
他们推崇仁、义、礼、智、信,讲求自我修养,标高树远;同时又寄情山水、笔参造化,体悟山水精神,感知人与自然、生活、艺术的真谛。
所以,中国书画如同中国诗歌“诗言志”一样,它表达的是创作者个人及群体的内心审美、感悟及体验,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而且,古人认为如果画家的道德修养高尚、个性气质超凡,那么其绘画作品的风格、意境、韵味也就具有高格,即画家人品有多高,画品就有多高。
所谓“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
”[3](P.59)三国时魏国大书法家钟繇说道:“笔迹者界,流美者人也,……见万象皆类之。
”[4](P.103)即美是从“人”流出来的,又是万物形象里节奏韵律的体现。
因此,中国书画教育是关于人的精神、文化、价值等多方面的教育,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旅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
三、人文素养的提升与中国书画的关系
人文素养中的人文知识包含了艺术知识,人文素养中的人文精神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自我完善所需的美好的精神要素,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包括人类对完善自身的追求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与中国书画艺术
的终极目标,即对真、善、美的追求完全吻合。
任何一种艺术对人们都有育化功能,特别是土生土长的与中华民族相生相伴的书画艺术,更有其特殊的育化功能。
早在唐代,著名画学家张彦远就曾论述道:绘画可以“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5]他明确肯定了绘画艺术的社会
教化功能。
由此可知,人文素养教育与中国书画之间密切相关,传承中国历史,弘扬中国书画艺术,对提升军校学员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如何利用中国书画提升军校学员的人文素养
(一)开设中国书画鉴赏课提升学员的人文素养
艺术是有味道和气息的,所以需要欣赏和鉴赏,但欣赏和鉴赏又有层次差异。
鉴是分辨、区别和借鉴,赏是赏析、赏识和领略。
鉴赏和欣赏相比,多一个“鉴”字,便有区分优劣好坏之别,更强调自身的分辨价值;而欣赏更侧重领略其美好之微妙,却少了批判及自我意识之确认。
因此,极有必要在军校中开设中国书画鉴赏课或系列专题讲座。
既可以指定军校内部书画人才进行授课,也可以聘请地方著名书画家和艺术高校中优秀的书画教授来讲学,使学员了解中国书画之悠久历史,赏鉴其优劣高下,领会其艺术真谛。
书画鉴赏课不仅仅是将艺术大师的杰作展示给学员看,更重要的是通过书画学习让学员具有独立思考、评价、反思作品的能力,并在鉴赏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创作。
当然鉴赏课的目的并不是将每一位学员都培养为书画家,而是要培养学员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过程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它似春雨润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书画鉴赏课可以从培养学员的审美眼光开始,进而培养学员崇高的境界和心胸,从而最终
提升军校学员的人文素养。
(二)通过中国书画提升教员及管理干部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育的最大使命是育人。
子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又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育人者必先正其身。
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还要不断提高、修炼自己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军校教员自身人文素养的高低对培养学员人文素养的优劣具有重要影响。
另外,各系队的管理干部和学员朝夕相处,他们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员,其人文素养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员人文素养的培育。
学习中国书画正是提升军校教员和干部自身人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我们不能期望每一位教员和干部都成为书画高手,但是他们可以把中国书画作为业余爱好,通过书画期刊、书画网络、书画班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中国书画知识与技能,加强对真、善、美的理解与追求,提高个体审美心境,所谓“眼界高时无物
碍,心源开处有波清”。
自身的人文素养提升了,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三)开展书画活动,进一步营造培育军校人文素养的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因此要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先进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官兵的精神生活。
宣传部门或各系队可以在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建军节、党的生日、辛亥革命纪念日等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书画活动,发挥师生、官兵的特长和爱好,引导他们开展书画创作,举办书
画比赛、展览等,这样既起到政治宣传的积极作用,又营造了学习中国书画的浓厚氛围,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组织师生、官兵到当地博物馆、美术馆等专业场所参观书画展,开阔眼界,陶冶身心。
另外,可以根据军校现有情况,在校园布置中适当增加中国书画的数量,如在图书馆,教学楼,会议室,宿舍区,宣传栏等处布置中国书画作品,使师生、官兵在漫步校园时不经意间熟悉、体悟中国书画的魅力,有效扩大中国书画在军校中的传播范围,充分营造生动、丰富、
健康的校园书画氛围,培育良好的军校学员人文精神。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立中国书画论坛
随着网络技术、网络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校园网在军校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对广大师生学习中国书画有很大促进作用。
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立中国书画论坛,及时发布书画活动信息,定期补充书画人文知识,分批介绍书画名家杰作,鼓励广大师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畅所欲言,加深对中国书画内涵及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
养。
(五)发现书画人才,积极培养军校自己的书画家
通过校园书画活动可以及时发现具有书画天赋和功底的师生官兵,对于这些书画人才,军校应善于培养,鼓励他们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学习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种书画活动,并在时间和创作条件上予以保障。
必要时还可请专家来校指导创作,或选送优秀人才去专业院校进行短期培训。
这样,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出军校自己的书画家。
这些书画家,不管是教员还是学员,或是机关干部、战士,他们书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文素养也会相应提升,最终会使军校人文素养
培育的水平有所提高,学员整体人文素养有所提升。
当然,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中国书画对提升军校学员人文素养的作用是有限的,还需要配合西方美术,更要结合文学、历史、哲学、音乐、法律、宗教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才能使学员真正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
总之,忽视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现代军校教育必须把知识技能的培养、人格素质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吕海洋.浅谈中国书画对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提升作用\[J\].大众文艺,2010,(6).
[2]李诺枫.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精神\[J\].西安社会科学学报,2009,(1).
[3]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C\].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卷\[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
[4]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A\].现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
[5]许晓华.论当今素质教育中的美术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0,(2).
\[责任编辑:王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