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姓来源
乐活学院九二老师——百家姓溯源(顾)
![乐活学院九二老师——百家姓溯源(顾)](https://img.taocdn.com/s3/m/b954d70c02d276a200292ef1.png)
乐活学院九二老师——百家姓溯源(顾)
大家好,我是乐活学院九二老师,很多朋友都有疑问,姓名学是个什么东西,他会怎样影响着我们呢!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内容!
顾
1.出自昆吾氏。
相传帝颛项的后奇陆终生有六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已姓,封在昆吞国(今河南许昌东),后代便是尾吾氏。
夏朝时有子孙被封在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称顾伯。
夏朗末年,商部落领袖汤率领军队灭掉顾国,亡国以后的顾国王族子孙,就用原国名作为姓氏,称顾氏。
2.出自越王勾践的后裔。
大禹死后葬在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
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会稽。
后被楚所灭。
至勾践的七世孙摇,因助汉灭项羽有功,被受封为东海王,建都东瓯(在现在的浙江就喜县西南),后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候,子孙留居会稽,其子孙便以封号的第一字为氏,称顾氏。
顾摇是顾氏的受姓始祖,史称“顾氏正宗。
”。
“顾”姓溯源
![“顾”姓溯源](https://img.taocdn.com/s3/m/a1f2ff2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2.png)
“顾”姓溯源
【姓氏来源】
顾姓起源会稽,祖宗顾伯。
①《元和姓纂》记载说:“顾伯,夏殷侯国也。
子孙以国为氏。
”②《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顾氏谱出,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佘侯,因氏焉,汉初,居会稽。
”顾氏至少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
【郡望】
望族居武陵郡(今湖南溆浦县、常德县境内)。
【宗祠堂号】
武陵堂;忠孝堂。
“武陵堂“出自五代时吴越顾全武的传说,顾全武,余姚人,为钱锡武勇都知兵马使。
董昌乱,苏州告急,全武先取越,后复姑苏,遂引兵攻昌,擒之,航海至嘉兴,打破淮南十八营。
时人称“武陵好手”,后人因此取“武陵”堂号。
又一说,以望出武陵郡,取堂名“武陵堂”。
亦有人家以“忠孝”为堂名。
【历史名人】
汉代有顾翱。
三国时吴有丞相顾雍,其任相19年,知人善任,吏民归服。
晋代有著名画家顾恺之,所绘人物,尤重点睛传神,至有“点精(睛)便语”之说,当世称其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现存古画珍品《女史箴图》,相传为其手迹。
南朝陈有文学家顾野王。
唐代有诗人顾况,自号华阳真逸”,其诗多作同情下层人民,对时弊多有揭露。
宋有画家顾宝光。
五代时有画家顾闳中。
清代有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生于明末,个性耿介绝俗,他主张博学有耻,敛华就实,开创了清代的朴学,他的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顾姓的来源介绍
![顾姓的来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3adf09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2.png)
顾姓的来源介绍顾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族人尊摇为顾姓的得姓始祖,其源出有以国名为姓、出自姒姓、出自少数名族等多种说法。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顾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顾姓源出1.为夏王朝封舜裔姚姓昆吾氏顾国,以国名为姓氏。
在典籍《诗·商颂》中记载:“韦顾旣伐,昆吾夏桀。
”在史籍《传》中记载:“有韦国者,有顾国者。
顾、昆吾,皆己姓。
”2.出自姒姓,即黄帝三世嫡长孙颛顼大帝后裔,越王勾践后裔。
3.出自南顾与北顾,这两支顾姓,一支起源于北方,另一支起源于南方,后人便称为“南顾”和“北顾”。
至今顾姓人在谈论其渊源时,仍有“南顾”、“北顾”之说。
4.出自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出自满族,属汉化改姓为氏。
6.出自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锡伯族和满族顾尔佳氏,亦称郭尔佳氏、郭罗佳氏、固尔佳氏,世居安巴德普特布占台(今辽宁铁岭三岔子)、嫩河(今黑龙江讷河)、长白山等地。
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拼音为 Gorgiya Hala。
7.出自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8.源于改姓,出自大碶堍头顾分支妙林顾家童,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9.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得姓始祖东海王闽君摇为越王勾践十三代孙,其次子期视封顾余侯。
上古时代,大禹死后葬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夏帝少康后来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在该地建立了越国。
春秋末年时,越国常与吴国发生战争,公元前四百九十四年,吴王夫差灭掉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最终战胜吴国并成为霸主。
经秦至汉,下传勾践六世孙无疆后七世孙摇(摇为勾践十三世孙),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闽越首领,因助汉灭项羽有功,于汉惠帝三年受封为东海王。
后来摇封自己的次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会稽,其支庶子孙以封爵为氏,称顾姓。
他们尊摇为顾姓的得姓始祖。
顾姓繁衍播迁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唐以后,由于种种原因,顾氏不断向南北各地播迁。
顾氏的来源研究报告作文
![顾氏的来源研究报告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e8027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b.png)
顾氏的来源研究报告作文
顾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最早的一支形成于夏末商初,出自顾(今河南X县);还有一支形成于西汉初期,出自会稽(今江苏X 州)。
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顾氏,已姓,伯爵,夏、商之诸侯,今濮州范县东南二十八里有故顾城,是其地也,子孙以国为氏。
又,顾氏谱云:越王勾践七代孙闽君摇,汉封东瓯,摇别封其子为顾余侯,汉初居会稽,亦为顾氏”。
据史书记载,夏朝时,昆吾氏的子孙受封于诸侯国顾国(今河南范县),与附近的巴姓昆吾国和彭姓韦国,都是夏朝在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柱和东部的屏障。
夏末商初时,顾国被商汤灭掉,亡国后的顾国王族子孙,散居全国各地,以国名为姓氏,从此中国开始有顾姓。
而另一支顾姓源自遥的子孙。
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颐(今浙江XX),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会稽,人称顾余侯。
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号的“顾”为姓氏,从而又形成一支顾性居民。
这两支顾姓,一支起源于北方,另一支起源于南方,后人便称为“南顾”和“北顾”。
至今顾姓人在谈论其渊源时,仍有“南顾”、“北顾”之说。
顾姓的来源介绍
![顾姓的来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ebcb4cbb8f67c1cfad6b87e.png)
会稽郡:秦始皇年(己卯,公元前2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在今浙江省境内有十八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仅天目山、淳安县西部小部分地区除外)、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8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
顾祖禹:清代历史地理学家。他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一书,记叙了历朝疆域、政区的演变,是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名著。
顾维钧:(生卒年待考),上海嘉定人,著名北洋政府和
6 / 7
精品文档
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家。
顾鸿:(公元1915,今),安徽庐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7 / 7
精品文档
痴绝”之称。其画主要是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后人评其作画是“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等,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顾炎武:明末清初人,他学识渊博,在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等方面,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在音韵学方面,有承前启后之功。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学者之一。
顾姓繁衍播迁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唐以后,由于种种原因,顾氏不断向南北各地播迁。至明代,不仅分布于今山东、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陕西、山西、河北、内蒙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但是,综观顾氏家族史,从古至今,其发展繁衍中心却一直在江浙一带,因此,顾姓历史名人大多出
顾姓家谱字辈排行汇总
![顾姓家谱字辈排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fa8f2e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4.png)
解读 百家姓 顾姓。
顾姓家谱字辈排行汇总,顾姓后人进!顾氏,主要发源于浙江省境的会稽地区,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89位,属于大姓系列现今人口约283万余,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7%左右。
顾姓起源 之字辈江苏如东浒澪顾氏字辈:“厚颖光川冲、上大德其甫、锦仕文艺本、谛世启夏贞、怀才用理国、登忠治寿成、维永生仁司、云良美再根。
”。
江苏顾氏一支字辈:“明世泽万里、安国启贤良、玉福寿吉昌、光荣德盛长、天锡忠全成、万代永远强”。
江苏沛县顾氏字辈:荣朝瑞士敬玉恒怀江苏盐城顾氏字辈:“预兆维立志咸思克继承纯修必广学光显自昭庭”。
江苏徐州顾氏字辈:“西广明忠子”。
江苏大丰顾氏字辈:“天文成元宝田(廷)”。
江苏海安李堡、角斜、如东沿南顾氏字辈:“元爱芝兰本善培永吉祥传宗怀孝有继世守忠良”。
江苏南通顾氏字辈:“瑞元吉庆宪祖宗达”。
江苏邳县顾氏字辈:“玉运传(汉)家(佳)宝”。
山东莱阳顾氏字辈:“维可志士天弘其裕秉谦树炳培锡汉永和昌世瞻”。
注:循环使用。
山东邹城顾氏字辈:“德荣广世仲承天克士兴敦都光绪茂叙怀照家贞”。
山东郓城顾氏字辈:“天世希三自、允先德永光、嗣忠意振方、福广体民康山东顾氏百字排行谱:”邦国时存福家庭锡百祥崇贤君子德遵礼上人光孝乃敦其本忠宜绍尔方有为能大用卜世永宏章和克行于远均应守以常开天逢圣瑞校学庆安康巨鼎占恒象兴朝在振纲祖宗思耀美嗣统炳传良太景怀懋勉端容裕佐匡生如成正品智可法惟王“。
湖北十堰顾氏字辈:”明枝大发天仁君国太安“。
湖北随州字辈应该是”老派九代:孟可鸿友智,允华文秩中派二十代:天子成大仕,宰相在宏猷,荣宗光祖德,万世应从周后派二十代:仁义立纲常,清秀枝发长,国正开明选,品代满堂扬。
“湖北武汉顾氏字辈:”正大光明“。
河南杞县、太康顾氏字辈:”宪书允广照“。
河南顾氏一支字辈:”维可志士天弘其裕秉谦树炳培锡汉永和昌世瞻“。
四川成都顾氏字辈:”文永立庭方光云祖绪昌仁清思义大忠孝本元长“。
四川德阳中江顾氏字辈(家谱待修):玺钦绳法之自学仲惟承三世宗德顺万代永兴荣伦理尚中正仁寿定长青文武开国远朝廷立泽新金科和玉律孝友一堂春四川井研顾氏字辈:”登永长青可大德福正守佳廷“。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4e35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1.png)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目录1. 顾姓的起源1.1 顾姓的来源1.2 顾姓的演变2. 顾姓在历史上的发展2.1 顾姓在古代的地位2.2 顾姓在近现代的变迁3. 顾姓在现代社会的分布3.1 顾姓在中国的现状3.2 顾姓在国际的分布4. 顾姓相关的文化和传统4.1 顾姓的重要节日4.2 顾姓的家族传承1. 顾姓的起源1.1 顾姓的来源顾姓源自中国,据史书记载,顾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是姬姓的一个支系。
顾姓起源于江苏、浙江地区。
1.2 顾姓的演变随着历史的变迁,顾姓在不同地区逐渐繁衍生息,形成各地的分支。
有的顾姓家族逐渐壮大,有的逐渐没落,但整体上来看,顾姓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2. 顾姓在历史上的发展2.1 顾姓在古代的地位在古代中国,顾姓家族中有许多名人、文人和功臣,他们为中国的文化与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顾姓家族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被尊为一方豪族。
2.2 顾姓在近现代的变迁近现代,随着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顾姓家族的传统价值和地位逐渐受到挑战,但也有一些顾姓后裔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为顾姓家族争得了荣耀。
3. 顾姓在现代社会的分布3.1 顾姓在中国的现状如今,顾姓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以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为主要聚居地。
顾姓后裔在各行各业都有涌现,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2 顾姓在国际的分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顾姓家族也逐渐走出国门,海外分布也日益广泛,例如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也有大量的顾姓后裔。
4. 顾姓相关的文化和传统4.1 顾姓的重要节日顾姓家族有着自己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清明节,顾姓家族会举行祭祖活动,缅怀祖先,传承家族文化。
4.2 顾姓的家族传承顾姓家族非常重视家族传承,家族文化代代相传,家族宗祠中保存着丰富的家族史料和文物,让后代子孙能够了解和尊重自己的家族传统。
关于顾的姓氏来源作文
![关于顾的姓氏来源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82231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5.png)
关于顾的姓氏来源作文
咱今天就来聊聊“顾”这个姓氏的来源,这事儿可有意思啦!
据说,顾姓的起源那是相当有来头。
有一种说法是,顾姓出自夏朝附庸国
顾国。
这顾国在当时那也是有头有脸的,只可惜后来可能是时运不济,没能一
直风光下去,但顾姓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还有一种说法,和越王勾践有点关系。
越王勾践的裔孙摇,因为某些功劳
被封在顾邑,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为姓,这也就有了顾姓。
你想想,这摇说
不定也是个厉害角色,能给自己的后人挣下这么一份“姓氏遗产”。
另外啊,历史的长河中,可能还有些改姓为顾的情况。
比如说,有人本来
不姓顾,但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感恩、避难或者其他特殊的经历,就决定改姓
顾了。
顾姓的来源就像一个神秘的拼图,由一块一块的历史碎片组成。
每一块碎
片都有着独特的故事,拼凑在一起,就形成了顾姓丰富多彩的起源历史。
不管怎么说,姓顾的朋友们,你们的姓氏背后可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呢!
怎么样,这就是关于顾姓来源的一些说法,是不是挺有趣?。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350字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3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c63544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3.png)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350字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顾”学校里也有很多姓顾的同学和老师,那么,“顾”这个姓氏是怎么来的?姓“顾″的人主要分布在哪里?姓“顾″的名人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我对“顾″姓的来源、区域分布、历史名人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百度收集资料,翻看有关书籍和报刊
2、去唐闸姓氏博物馆深入了解
3、询问家中长辈
三、整理资料
1、顾氏图腾释义
【释义】顾,甲骨文为“雇”。
雇是农桑候鸟,是鸠的一种,习惯四周环顾的一种鸟。
页就是头。
顾是由“雇”和“页”组成的会意字。
2、顾姓的起源
【起源】夏夏朝有个诸侯国叫顾国,己姓,伯爵,在今河南范县,后被商部落领袖汤率军攻灭,子孙以国为氏,就是顾氏。
越王勾践(姒
姓)的裔孙闽君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于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被封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浙江永嘉),后来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
顾余侯于汉初居会稽(今江苏苏州),其子孙称顾氏。
故有“北顾”、“南顾”两支。
得姓始祖:顾摇、顾余侯始祖地:河南范县、江苏苏州郡望堂号:武陵、会稽;三绝堂当今排序/人口:第87位/约272万宋版百家姓排序:第93位现存家谱:166部。
山东顾姓故事
![山东顾姓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2e6df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9.png)
山东顾姓故事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省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承。
在山东的姓氏中,顾姓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姓氏。
顾姓在山东地区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故事。
顾姓在山东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商代时期。
相传商代末年,一位名叫顾邓的贵族因为与商王朝的统治者发生争执而被迫离开了故乡,最终来到了山东地区定居下来。
顾邓的后裔在山东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顾姓的家族。
在山东的顾姓中,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顾炎武。
顾炎武,字邦直,山东东阿人,明朝末年的政治家、学者和军事家。
他在明末动乱的年代,力图挽救国家的命运,为人民谋福利。
顾炎武的著作《日知录》被誉为中国近代最早的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顾炎武,山东的顾姓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人物。
比如,顾仁俭是清朝时期的进士和文学家,他的诗词被称为“顾体诗”。
还有顾祝同,他是山东省乃至整个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这些人物的成就和贡献,使得顾姓在山东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除了历史人物,顾姓在山东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
有一则传说讲述了顾姓的起源。
相传顾姓的祖先是商朝的一位贵族,他在一个夜晚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告诉他要在山东定居并改姓为顾。
于是,这位祖先带着家人迁徙到了山东,并改姓为顾。
这个传说传承至今,成为顾姓家族的传统。
另外,顾姓在山东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那就是顾炎武的故事。
顾炎武是明末的忠臣,他在明朝灭亡的动荡年代,努力为国家和人民争取利益。
他坚持忠诚和正直的品质,受到了人民的敬仰和尊重。
顾炎武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努力奋斗,追求正义和公平。
总的来说,山东顾姓的故事丰富多彩,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顾姓在山东的历史渊源悠久,有着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山东的文化遗产,也激励着人们传承优秀的家族传统,追求卓越的人生价值。
顾姓在山东地区的影响力和地位不容忽视,他们的贡献和故事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顾字的由来作文
![顾字的由来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f518c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8.png)
顾字的由来作文
哎呀呀,原来顾字有这么有趣的由来啊!
听爸爸妈妈说,顾字最早是在夏朝的时候出现的呢。
那时候有个诸侯国叫顾国,后来这个国家被灭了,国王的子孙们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自
己的姓氏,这就是顾姓的开始啦。
还有一种说法是,越王勾践的裔孙摇被封在了东瓯,他又把自己的儿子封为顾余侯。
这些顾余侯的子孙们也用顾作为自己的姓氏,形成了另
一支顾姓的人呢。
嘿嘿,我觉得顾字的由来真的很有意思。
顾字就像是一个人在回头看,好像在照顾着什么似的。
我想,这也许就是顾字的含义吧,代表着关心
和照顾。
我还知道,在古代有很多姓顾的名人呢,比如顾恺之、顾炎武等等。
他们都是很有才华的人,为我们的国家和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才华、有爱心的人,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嘿呀,我要让顾字因为我而更加骄傲!。
调查报告顾氏
![调查报告顾氏](https://img.taocdn.com/s3/m/e96815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d.png)
调查报告顾氏调查报告:顾氏的传奇故事第一章:引言顾氏,一个家族的名字,一个凝聚了历史和传承的标志。
在这个家族中,有着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故事,从商业成功到家族价值观的传承,它们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本调查报告将带领我们进入顾氏的世界,探寻他们的辉煌与传奇。
第二章:顾氏的起源顾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中国,具体时间可以追溯到明朝。
一位名叫顾氏的家族成员在那个时期踏上了商业道路,并成功地发展起了一家家族事业。
这个家族遵循着一种独特的家训和价值体系,将其传承至今。
第三章:商业帝国的崛起顾氏家族的商业帝国在过去几个世纪内不断壮大。
他们涉足各个行业,包括金融、房地产、能源和制造业等。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和对商业机会的迅速把握,他们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四章:家族企业的运营模式顾氏家族的成功并非偶然。
他们拥有一套独特的运营模式,注重家族成员的培养和管理。
从小就要求家族成员接受严格的教育,培养出高度的商业敏感性和领导能力。
此外,他们注重集体智慧的发挥,经常召开家族会议,讨论决策并确保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到。
第五章:家族价值观的传承顾氏家族一直以来都注重家族价值观的传承。
他们秉持着诚实、正直、勤劳和创新的原则,并将其作为家族的核心价值观。
同时,他们也倡导家族成员通过慈善事业来回馈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第六章:可持续经营的挑战虽然顾氏家族一直保持着成功的经营模式,但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可持续经营的挑战。
随着新兴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他们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新的商业环境。
此外,家族事务的管理也需要更加专业化和现代化。
第七章:展望未来尽管面临挑战,顾氏家族对未来充满信心。
他们已经意识到,要保持竞争力,他们需要注重家族成员的继承和培养,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关系,并推动数字化转型。
他们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
结论顾氏家族的传奇故事鼓舞着我们。
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建立了一个庞大而成功的商业帝国,并将家族价值观传承至今。
顾姓的来源,姓顾的名人_百家姓
![顾姓的来源,姓顾的名人_百家姓](https://img.taocdn.com/s3/m/57e61e8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8.png)
顾姓的来源,姓顾的名人顾一、来源有二1、出自己姓昆吾氏。
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子叫吴回为祝融黎之弟,也为祝融。
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生了六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今河南许昌东),后代便是昆吾氏。
夏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称顾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国之一。
夏末顾国被商汤攻灭,散居各地的顾伯子孙便以国为氏,称顾氏。
2、出自越王勾践的后裔。
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
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
其后人以国名命氏,称为越氏。
春秋末年,越国常与吴国交战,公元前494年被吴国打败。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后终于公元前473年攻灭吴国,并向北扩展,成为霸主。
战国时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
经秦至汉,传至勾践的7世孙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闽越族首领,因助刘邦灭项羽有功,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俗号东瓯王。
后来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会稽,其支庶子孙以其封号的第一字为氏,称顾氏。
史称顾姓正宗。
二、迁徙分布今江苏省有顾山,地当无锡、江阴、常熟交界处,很可能因顾国移民迁居而得名。
据宋人所载,顾氏"初居会稽,汉有顾翱者,事母孝,母喜食雕胡(即菰米,长于池沼),徙居太湖(跨江苏、浙江二省)。
湖中自生雕胡,得以养母。
"。
三国时顾徽居盐官(今浙江海宁)。
顾徽的12世孙顾胤,仕唐,封余杭公。
唐代还有虞部郎中顾云,为池州人(今安徽贵池)。
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唐以后,由于官职调迁等原因,顾氏不断向南北各地播迁,至明代,不仅分布于今山东、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陕西、山西、河北、内蒙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
但是,综观顾氏家族顾姓历史名人大多出自南方,尤其是江苏。
三、郡望堂号【堂号】"三绝堂":唐朝顾恺之,才绝、画绝、痴绝(痴是专心画画,好象呆子),时人称他有三绝。
顾姓的来源研究报告
![顾姓的来源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88a4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d.png)
顾姓的来源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顾姓的来源
研究背景:
姓氏的起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人口迁徙、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情况。
顾姓作为中国广泛流传的姓氏之一,在许多地区都有一定的人口分布。
本研究旨在探讨顾姓的来源和相关历史背景。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包括文献研究、民族志资料的收集、基因学研究等。
通过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顾姓的起源和可能的迁徙轨迹。
研究结果:
1. 顾姓的起源:顾姓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氏族或部落。
根据文献记载和民族志资料,古代的顾姓族谱和家族文化表明他们通常与中国南方地区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2. 文献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相关研究,发现顾姓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比较早,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3. 迁徙和分布:顾姓在过去几千年里,可能在中国广泛迁徙和分布。
特别是在南方地区,例如江苏、浙江、福建等地,顾姓的分布较为集中。
4. 基因学研究:通过对顾姓家族的基因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他们的遗传关系和历史渊源。
一些研究表明,顾姓家族在基因上与中国南方地区的其他族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结论:
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分析,可以初步得出顾姓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族群,并在历史上广泛迁徙和分布。
然而,由于受限于数据和研究方法,对于顾姓的起源和分布情况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待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顾姓的来源研究报告作文
![顾姓的来源研究报告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ffac3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d.png)
顾姓的来源研究报告作文顾姓的来源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世代相传,代代相传。
姓氏的来源和演变一直是历史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本报告旨在研究顾姓的起源和演变,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二、研究方法1. 参考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和学术著作,了解顾姓在古代的使用情况和文化含义;2. 田野调查:通过走访和访谈,了解现代顾姓家族的分布、历史沿革和家族传承情况;3. 语言学分析:通过对姓氏语源的研究,寻找顾姓的词源和意义。
三、研究结果1. 顾姓的起源顾姓起源于古代的姓氏,据考证多源自中国古代军阀混战时期的士族。
顾姓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年》。
根据语音学分析,顾字的古音为“gu”(g-),可能意为守护、看顾等含义,与古代士族的职业属性相符。
2. 顾姓的演变在历史的长河中,顾姓随着社会的演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唐宋时期,顾姓逐渐传播到更多的地区,成为常见姓氏之一。
今天,顾姓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姓氏族群,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3. 顾姓的分布情况根据田野调查,顾姓家族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地。
同时,在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也有一定数量的顾姓后裔。
四、研究结论顾姓源远流长,属于中国传统姓氏中的重要一支。
其起源于古代士族,象征着顾家族在社会中守护和保护家族荣誉的责任。
顾姓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和传承方式。
如今,顾姓后裔在各地分布广泛,保持着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
五、研究启示通过对顾姓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姓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也提醒我们需要保护和传承好自己的姓氏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对于顾姓家族来说,了解家族历史和文化是传承家族价值观的重要一环,应该加强亲族间的联络和信息交流。
六、参考文献1. 周恩泽. 中国姓氏文化研究[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2. 周大鸣. 中国姓氏辞典[M].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6.3. 顾泳民. 顾氏族谱(修订本)[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4. 郭少卿. 中国姓氏源流词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以上为机器翻译,仅供参考。
顾姓是大禹的后代Microsoft Word 文档
![顾姓是大禹的后代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4f20eb7fd0a79563c1e723b.png)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顾氏谱》等所载,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
夏帝少康(大禹5世孙)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会稽(今浙江省绍兴)。
其后人以国名命氏,称为越氏。
春秋末年,越国常与吴国交战,公元前494年被吴国打败。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后终于公元前473年攻灭吴国,并向北扩展,成为霸主。
战国时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帝国境内以郡县替代分封。
由于受到强大的秦王朝的压力,东越的首领安朱被迫臣服秦,东瓯国变为秦的闽中郡,安朱也就成为秦帝国的闽中郡守。
秦末大乱,这支越人在首领驺摇领导下加入楚汉战争。
据史籍《史记?孝惠本纪》记载,驺摇和另一位叫无诸的闽越王举族投奔了原秦鄱阳令吴芮,参与打击项羽的军事活动,为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
因其战功,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册封安朱(勾践6世孙)之子摇(勾践的7世孙)为东海王,都城在东瓯,所以又叫东瓯王。
父亲称王,儿孙们封侯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东海王摇的一位庶子(非正妻所生)由于受封于顾邑,号为“顾余侯”(勾践8世孙),其后代世以顾为氏,因此顾余侯就被认为是顾姓的得姓之祖。
顾余侯就是(南方)顾姓的始祖。
山东顾姓故事
![山东顾姓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25c85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6.png)
山东顾姓故事
顾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其源于中国古代的封姓制度。
据传,顾姓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当时的帝王将姓氏分封给不同的部族,顾姓就是其中之一。
在山东省,顾姓在当地人口中占据较大比例,而且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
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顾氏家族的起源。
相传,在汉朝时期,山东有一位名叫顾雍的人,他是当地一家豪门的少爷。
顾
雍温文尔雅、聪明伶俐,深受家族的疼爱。
然而,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顾雍的家族被迫离开家乡,四处逃亡。
顾雍和家族成员行走山河,历尽艰辛。
经过多年的辗转流离,他们最终来到了
山东这片新的土地,决定在此安家落户。
顾雍为了纪念家族传承以及经历的苦难,便将自己和家族的姓氏定为“顾”,意味着“顾念家族辛酸历程”。
顾姓家族逐渐在山东扎根并繁荣起来。
他们努力奋斗,建立起了自己的事业和
声望。
许多顾姓后裔成为了地方上的商人、学者和政治家,为山东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山东的历史长河中,顾姓家族用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书写着辉煌灿烂的篇章。
他们代代相传,传承着顾姓的家风家训,让这个姓氏在山东流传至今。
总结一下,山东顾姓故事讲述了顾姓家族的起源和发展。
这个姓氏源于古代封
姓制度,在山东扎根并繁荣起来。
通过顾姓家族的奋斗与努力,他们为山东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顾姓家族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族的传承,也体现了山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c71d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6e.png)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顾姓是一个常见的中文姓氏,它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据研究,顾姓起源于古代的部落社会,顾氏部落在早期的聚居地点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姓的人口逐渐扩大,并且分布到了全国各地。
顾姓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根据史料记载,部分顾姓祖先是古代的贵族或重要官员,他们的后代逐渐成为地方上的一些有权势的人物。
此外,顾姓也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顾颉刚(中国现代教育家)、顾祝同(中国现代军事家)等,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顾姓人口的分布现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顾姓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下降,不过仍然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姓氏。
此外,有越来越多的顾姓人口选择移民到海外国家,特别是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因而海外的顾姓族群也逐渐形成。
关于顾姓的研究不仅限于历史和人口的分布,还包括姓氏的起源、意义和文化特征等。
根据研究者的观点,顾姓的起源可能与古代的职业或地理环境有关,比如与“古代医术”的“顾”相关,或者与聚居地点的地名有关。
此外,顾姓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可能与当地的传统习俗、信仰或历史事件等有关。
总的来说,顾姓作为一个古老而常见的姓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其人口的分布逐渐扩大,并出现了一些变化。
对于顾姓的研究不仅有助
于了解中国姓氏的历史和文化,也能为个人、家族和社会提供一种对自我认同和文化传承的认识。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680字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68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0dcb46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3.png)
关于顾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680字顾姓是中国较为常见姓氏之一,宋代《百家姓》中,排在第93位。
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列,顾氏为中国第81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5%,估计人口在300万左右。
顾氏历史悠久,其来源主要有两支。
一支出自己姓,为夏时侯国顾国后裔,根在河南范县。
颛顼帝后裔樊,赐姓为己,被封在昆吾(今河南濮阳县西)。
夏朝时昆吾氏子孙有被封在顾(今河南范县东南),建立顾国,称为顾伯。
夏朝末年,顾国被商汤攻灭,散居各地的顾伯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顾氏。
由于此支顾姓源于北方,因此被称为“北顾”。
另一支顾氏为越王勾践之后。
汉朝初年,越王勾践的裔孙驺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被封于东瓯(都今浙江永嘉),驺摇又封自己的儿子于顾余,人称顾余侯。
后来顾余侯的子孙以其封地的名称首字“顾”为姓氏,亦为顾氏。
由于此支顾姓起源于南方,因此被称为“南顾”。
尽管顾氏有南北两个分支,但追根溯源两支顾氏实则同源,均为顾国之后。
根据《尚书》、《史记》记载,商汤和夏桀战于鸣条,桀败,成汤放桀于南巢,今安徽省中部的巢县。
此后,这些夏朝贵族及一部分夷人由安徽南迁至江南,成为越族的先民。
顾国作为夏国的最为亲密的属国,自然也在流放之列,南顾为顾国之后不是没有可能。
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
唐以后,由于官职调迁,避兵火之乱等原因,顾姓不断地向南北各地播迁。
明初洪武年间,顾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有资料表明,明代中叶时,顾姓不仅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内蒙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
如今,顾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上述两省之顾姓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调查报告顾氏
![调查报告顾氏](https://img.taocdn.com/s3/m/51ac40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8.png)
调查报告顾氏调查报告顾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各种事物的调查和研究变得愈发频繁。
其中,调查报告成为了解某一特定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以调查报告顾氏为主题,探讨顾氏在社会中的影响和重要性。
一、顾氏的历史和背景顾氏是一个家族姓氏,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贵族家族。
据史书记载,顾氏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家族文化。
顾氏家族在历史上曾有过许多杰出的成员,他们在政治、文化、商业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
二、顾氏在商业界的影响力顾氏家族在商业界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他们以经商为生,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和商业资源。
顾氏家族在多个行业有着广泛的涉足,如房地产、金融、制造业等。
他们的企业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氏家族在商业运作中注重长远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拥有广泛的业务,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他们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顾氏家族的商业智慧和经验,为中国的商业界树立了榜样。
三、顾氏在慈善事业中的贡献除了商业领域,顾氏家族在慈善事业中也有着显著的贡献。
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投资建设了多个慈善项目,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顾氏家族的慈善事业涉及教育、医疗、环保等多个领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氏家族注重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建立了专门的基金会,用于管理和运作慈善项目。
顾氏家族的慈善行为不仅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群,也为社会树立了慈善的典范。
四、顾氏家族的家族文化顾氏家族的独特家族文化也是其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顾氏家族强调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注重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他们举办家族聚会、庆典等活动,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
顾氏家族的家族文化也强调教育和人才培养。
他们重视家族成员的教育和培养,注重传承家族的价值观和精神传统。
这种家族文化的传承,为顾氏家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顾氏家族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和影响力的家族,顾氏家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45678人试用期一级(50) | 我的提问 | 我的回答 | 知识掌门人 | | 百度首页 |最佳答案一、姓氏源流顾(Gù顾)姓源出有三:1、出自己姓,为夏朝时昆吾氏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元和姓纂》和《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子叫吴回为祝融黎之弟,也为祝融。
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生了六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今河南省许昌东),后代便是昆吾氏。
夏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于顾国(今河南省范县东南),世称顾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国之一。
夏末顾国被商汤攻灭,散居各地的顾伯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为顾氏。
2、出自姒姓,为越王勾践的后裔顾余侯之后代,以祖上封号为氏。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顾氏谱》等所载,相传,大禹死后葬于会稽,他的儿子启在山上建立宗庙祭祀他。
夏帝少康后来又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建立越国,建都会稽(今浙江省绍兴)。
其后人以国名命氏,称为越氏。
春秋末年,越国常与吴国交战,公元前494年被吴国打败。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后终于公元前473年攻灭吴国,并向北扩展,成为霸主。
战国时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
经秦至汉,传至勾践的7世孙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福建省北部和浙江省南部地区的闽越族首领,因助刘邦灭项羽有功,受封为东海王,因都城在东瓯,俗号东瓯王。
后来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会稽,其支庶子孙以其封号的第一字为姓,称为顾氏。
史称顾姓正宗。
3、出自小数民族有顾姓或他族改姓顾氏:①满洲姓伊尔根觉罗氏自礼部尚书顾八代始,子孙以顾为氏。
②裕固族顾令氏,汉姓为顾。
③锡伯族郭尔佳氏(亦作顾尔佳氏),汉姓为顾。
④今蒙古、壮、回等民族均有顾姓。
得姓始祖:顾摇。
为越王勾践七代孙。
上古时代,大禹死后葬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夏帝少康后来把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并在该地建立了越国。
春秋末年时,越国常与吴国发生战争,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灭掉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最终战胜吴国并成为霸主。
经秦至汉,下传勾践七世孙摇,摇曾担任过分布在今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地区的闽越首领,因助汉灭项羽有功,于汉惠帝三年受封为东海王。
后来摇封自己的儿子为顾余侯,子孙留居会稽,其支庶子孙以封爵为氏,称顾姓。
他们尊顾摇为顾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综上所述,顾姓分为两支,一为北顾(指发祥于河南省范县的顾伯后裔),一为南顾(指发祥于浙江省绍兴的顾摇后裔),顾姓在得姓以后,北顾发展不及南顾。
春秋战国时期,两支顾姓发展缓慢。
有资料表明,南顾得姓后不久就成为会稽一带的大姓,汉魏六朝时与陆、朱、张合称为会稽四姓。
汉时,有会稽大孝子顾翱,因母喜食菱白,而徙居太湖湖畔。
至南朝梁时,会稽人顾欢是著名征士,其子孙后迁金华,又由金华迁居天台,发展成为强宗大姓。
当地的一些山水地名,如顾儒岭、欢溪等,皆是由他而来。
由于顾姓主要发源和发展于会稽,所以在历史上会稽也被当作顾姓的著名郡望之一。
此外,这支顾姓中后来又有人西迁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并在当地迅猛发展,武陵也因此被尊为顾姓的另一大郡望。
三国至唐代,顾姓一直是江东四大姓之一。
唐以后,由于官职调迁,避兵火之乱等原因,顾姓不断地向南北各地播迁。
明初洪武年间,顾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有资料表明,明代中叶时,顾姓不仅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内蒙等地也有顾姓人居住。
明末至清中叶时,有闽粤之顾姓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
一九四九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则有不少江浙顾姓人随往。
但是,综观顾姓家族史,从古至今,顾姓的发展繁衍中心却一直在今江苏、浙江一带。
如今,顾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江苏、浙江等省为多,上述两省之顾姓约占全国汉族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顾姓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一位的大姓,在台湾则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五。
三、历史名人顾雍:三国时东吴吴郡吴县(今属江苏省)人,出身为江南士族,累官至丞相,在吴国执政达十九年,知人善任,吏民归服。
顾况:字逋翁,苏州人,唐朝诗人。
至德二年进士。
德宗时官秘书郎,他善画山水,其诗同情人民,针砭时弊,。
李泌做宰相时,他迁著作郎,泌死,他作《海鸥咏》一诗嘲诮权贵,被贬为饶州司户参军。
后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
顾况与元结同时而略晚。
他也是一个关心人民痛苦的新乐府作者。
作诗能注意“声教”而不仅仅追求“文采之丽”(《悲歌序》)。
他根据《诗经》的讽谕精神写了《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都是讽刺劝戒之作,其中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的,如《囝》。
顾安:昆山(今属江苏省)人,元代画家,曾官至泉州路行枢密院判官。
擅墨竹,运笔遒劲,用墨润泽,自成一家。
顾璘:明代官吏,文学家,官至刑部尚书。
少有才名,以诗风调胜,与同里陈沂、王韦号为“金陵三俊”。
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
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
顾城:北京人,当代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12岁时辍学放猪。
“文革”中开始写作。
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工。
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
并成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
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
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
后辞职隐居激流岛。
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
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
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
顾文:生于1952年,1982年广西民族学院中文专业。
曾从事教学、编辑工作,任杂志《美人鱼》、《珊瑚》副主编、主编,创办《北海政治协商月报》。
1998年任北海市民革委员会主任委员至今。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学会广西分会理事,中国散文诗学会广西分会副主席,北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政协北海市常委,广西区政协委员,北海市主任委员。
先后出版个人著作8部,包括散文诗集、寓言集、儿童文学集、人物专访等,多次获全国、省、地市奖项。
顾野王:字希冯,南朝梁陈时吴县人,训诂学家、史学家。
出身世家,幼好学,聪颖超群博览群书,遍观经史,又精记默识,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
梁武帝时,任太学博士等职,入陈,任国史博士,掌国史,主修梁史,后迁至黄门侍郎。
他工诗文,善丹青,擅长人物,尤工草虫。
著有《玉篇》,为我国文字训诂学重要著作,收字比《说文解字》多出6000个,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楷书字典,为后代楷书字典品编写奠定了基础。
著有《玉篇》三十卷。
另有《舆地志》、《通史要略》等,均佚。
顾恺之:晋陵无锡(今属江苏省)人,东晋画家。
多才艺,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
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
画人注重点睛。
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
他和师法他的陆探微并称“顾陆”,号为“密体”,以区别南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
他对中国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顾名世:明代松江人,嘉靖卅八年的进士,官拜尚宝丞,告老还乡,宦囊甚丰,盾万竹山居东面的空地尚多,于是拓宽来开辟一座池塘,哪知此地本来就是池,有掘出来的一块石碑为证。
碑上刻的是“露香池”三字,而且是赵子昂的手笔。
因此,顾名世将万竹山居改名“露香园”;那座池塘当然一个其旧,依然叫做“露香池”。
顾名世的姬妾很多,其中有一个姓缪,她在京城的时候,学会了刺绣,而且是宫中传出来的诀窍;缪姨娘在这方面有天才,更加改良,益见精妙。
五色丝线擘,细针密缕,颜色由浅入深,浑然一体,配色之美,更不在话下。
最见特色的是,顾绣以针代笔,以丝线作丹青,以名迹作蓝本,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气韵生动,工细无匹,当时称为“画绣”。
缪姨娘曾经仿绣赵子昂的“八骏图”,董其昌认为即使是赵子昂本人用笔,亦未见得能胜过她,又绣过一幅“停针图”,真是穷态极妍,而且无法分辨是画、是绣;后来由扬州的一位盐商,拿一个汉玉连环,及南唐名家周癙作画的一幅美人图交换了去。
顾宪成:明代江苏省无锡人,人称东林先生。
曾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
和赵南星、邹元标号为三君。
他们议论朝政人物,并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形成一个集团,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就是历史上的东林党。
顾贞观:字华峰(1637-1714),号梁汾,清代江苏省无锡人。
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为内阁中书。
喜填词,与纳兰性德交情甚笃。
词善抒情,真挚委婉,有与陈维崧、朱彝尊“称词家三绝”之誉。
著有《弹指词》。
顾炎武:清代大思想家、学者。
学识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等,都有研究。
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
为我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学者之一。
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
顾祖禹:江苏省无锡人,清代历史地理学家。
他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一书,记叙了历朝疆域、政区的演变,是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名著。
顾光旭:字华阳(1731-1797),号晴沙,又号响泉,江苏省无锡人,清代官吏、学者。
官甘肃省甘凉道。
工书、善诗文。
著有《凉溪诗钞》、《响泉集》等。
顾品珍:云南省昆明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1921年,任滇军总司令,驱逐唐继尧。
后被孙中山任命为云南北伐军总司令,次年被杀。
顾正红:江苏滨海人,工运领袖。
1925年他带领上海内外棉纱厂工人代表进厂交涉,被日本资本家枪杀,成为“五·卅运动”导火索。
顾祝同:字墨三(1892-1987),江苏省涟水人。
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
曾任粤军参谋、黄埔军校教术官兼管理部主任,为黄埔系高层骨干。
历任教导团营长、副师长战军长,洛阳行营主任、江苏省主席、重庆行营主任兼贵州省主席、西安行营主任,先后参与东征、北伐、军阀混战,“围剿”红军。
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奉蒋介石密令,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后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
去台后,兼代“国防部长”。
1950年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9年调任“国防会议”秘书长,至1967年重返“战略顾问委员会”,1977年回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顾维钧:上海嘉定人,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家。
历任欧美各国公使。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据理力争,使日方归还中国山东半岛主权。
后历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和代国务总理。
1932年以后,历任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及驻国联和联合国代表。
1956年转海牙国际法庭任职。
在他侨居美国期间,他仍怀念嘉定。
据称他遇到凡是人过上海的人,都要问及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