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官任职教育,是各级军官职务晋升前对拟任职务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其目的是使学员的知识和技能与未来的工作需要相适应,具有针对性强、层次类型多、培训周期短、训练形式多、内容更新快等特点,对教员的资格、能力和训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任职教育对教员队伍的资格要求
外军院校对任职教育教员队伍的资格有明确的规定。

如美军要求初级指挥院校教员,要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有学士学位,在初级院校学习过战略、战术及专业技术科目,有5年以上军龄,担任过排长、连长等职;中级指挥院校的教员,必须是服役12年以上的少校或中校军官,且是同级指挥院校的毕业生,担任过营长或旅、师两级司令部参谋;高级军事院校的教员,必须是同级军事学校的毕业生,服役18年以上,军衔为中、上校,担任过团长并在最高司令部或盟军欧洲司令部工作过2年。

我军虽对任职教育院校教员队伍资格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以及各单位选调教员的规定中,也有明确限定。

(一)学历要求。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不仅需要阅历广、岗位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员,还需要一定数量的主学历人才。

教育部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应达到8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等学校应达到60%经上。

中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指标及标准中规定,40岁以下的青年教员应5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二)培训经历要求。

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必须对任职教育教学规律、特点、目的、原则、过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有着系统地把握。

要了解这些内容,必须深入到学习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一员,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学员所需。

外军要求每一级院校的教员都应是同级别院校的毕业生,正是出于这方面考虑。

中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指标及标准中规定,教员中经过中、高级任职培训的比例应在50%以上。

(三)阅历要求。

任职教育中,解决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是核心问题。

这就要求教员除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外,还应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只有教员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任职教育才能更贴近军事斗争准备,贴近部队实际,贴近岗位任职需要。

中级任职教育院校教学工作评价指标及标准中规定,军政教员中在部队团以上领导岗位或师(旅)以上领导机关任(代)职一年以上的比例应在30%以上。

(四)学院要求。

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应毕业于不同的院校,尽量避免“近亲繁殖”和“单一繁殖”,这既不利于不同的学术风格和思想相互渗透与竞争,优势互补,活跃气氛,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教员的个体积极性和群体优势,提高总体效能。

二、任职教育对教员队伍的能力要求
“教书者必先强已,育人者必先律已”,作为军事人才培育者的教员,必须具备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发展需求的能力素质。

(一)学习能力。

任职培训是紧贴实战、紧贴部队实践、紧贴学员岗位实际的教育,其教学内容随着军事变革和使命任务的拓展不断更新。

任职教育教员要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网络媒体、电子教材相互交流等多种方式,宽领域、多方位获取新知识,重新构建自身知识体系,拓宽自身知识领域,提升任教能力。

(二)研究能力。

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或合力承担某项课题的研究开发,能够撰写高质量的教学或专业学术论文,做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研重点与教学难点相结致,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或专业实际;具有一定的教材编写能力,能够拟定教材框架、撰写内容和最终审定。

(三)教学能力。

具有良好的课程教学设计能力,能够对教学目标、形式、结果科学计划和设想;具有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体态语言表达向学员传输知识;具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控制教学节奏;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将教学内容或信息直观、灵活地反映给学员。

三、任职教育对教员队伍的训用要求
(一)抓好教员选调关。

严格标准,以教员队伍结构调整急需,符合任职教育需要,政治思想好、学历相当、专业对口、经验丰富,兼顾教员队伍群体结构,形成资历、能力、素质梯次配备为标准确定选调对象。

通过教研室、教学系、学院三级综合考察拟调对象的能力素质,切实将适合任职教育的人员引进院校。

(二)抓好教员培训关。

有计划地安排教员到相应的院校、科研单位和地方大学等机构进修,提升学历层次,进行任职培训;定期组织教员业务能力集训、提升任教能力;倡导教员之间互助互学,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立足授课岗位,教员之间互助互学,充分发挥教研室和教学组的集体备课示教、互帮互学作用,提高教员的知识水平和授课技艺。

(三)抓好任职锻炼关。

有计划安排教员根据所担负的教学任务以及相应的技术职务和技术等级,到合适的部队任(代)职锻炼,按条令规定履行任职期间的职责,参与各项活动。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教员兼任教管干部职务。

通过任职锻炼,使教员进一步熟悉部队实际情况,积累实践经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抓好考核激励关。

考核可以使教员化压力为动力,保证教员队伍的质量;激励可以提高教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教员队伍的稳定。

加强考核管理,完善考核制度,重点考察教员的师德师风、授课质量、研究能力和教学工作量。

设立各种奖励基金,提升福利待遇,鼓励教员积极参加教学和科研活动。


浅谈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
邵贵海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讲师,北京100000)
活力2019·82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