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论语》十二章 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而不学则殆㉖。”(《为政》)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段解]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
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课文注释】 ㉔则:连词,相当于“就” “便”。 ㉕罔(wǎnɡ):迷惑,意思是感 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㉖殆(dài):疑惑。
子曰:“学而不思则㉔ 罔㉕,
【课文注释】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七十而从心所欲⑳,不逾矩㉑ 。”(《为政》) 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⑳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㉑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 矩,法度。
[段解]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
子曰:“温故而知新㉒,可以为 师矣㉓。”(《为政》)
《诗》 《书》 《礼》 《乐》 《易》
《春 秋》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 《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 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
历尽艰辛。 (5)65—73岁,安居鲁国,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 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 凭借这些做老师了。”
[段解]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 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课文注释】 ㉒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 ,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㉓矣:语气词,表陈述。
子曰:“学 而 不
思
则㉔
罔㉕,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
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 筐饭,一瓢 水, 住在简陋的巷子里, 人不堪㉙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 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课文注释】 ㉗哉(zāi):表示感叹 语气,多用于句子末尾。 ㉘箪(dān):古代盛饭 用的圆形竹器。 ㉙堪(kān):能忍受。
“世界十大文化名 人”
孔子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 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 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 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 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 别的“大祀”。
子 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㊳。择其善 者㊴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 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㊵。”(《述而》) 而 学 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段解]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 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 正的学习态度。
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 养。
【课文注释】 ⑤愠(yùn):生气,恼 怒。 ⑥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为 政”“雍也”“述而”等 一样,都是《论语》的篇 名,是从各篇第一章第一 句中摘取出来的,并没有 特别的意义。
思考3:讨论一下 本文内容对我们生 活和学习的指导意 义。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修身要经受困苦、 贫穷的考验。
子曰:“知 之㉚者㉛不如好㉜ 之者,好之 者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 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 不如乐㉝之者。”(《雍也》) 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
[段解]讲学习方法,讲兴趣对学习的重 要性。
【课文注释】 ㉚ 之:代词,它,这里 指学问和事业。一说, 指仁德。 ㉛ 者 : 代 词 , …… 的 人 。 ㉜ 好 ( hào ) : 喜 爱 , 爱好。 ㉝乐(lè):以……为 快乐。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文本释义
子①曰:“学而时习②之,不亦说 乎③?有朋④自远方来,
子曰:“饭疏食,饮水㉞,曲 肱㉟ 而 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 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不义而富且贵,于㊱我如浮云㊲ 。” (《述而》)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 讲就像浮云一样。”
[段解]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 之间如何抉择。
【课文注释】 ㉞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 喝冷水。饭,吃。疏食,粗 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 “水”,热水为“汤”。 ㉟肱(ɡōnɡ):胳膊上从肩 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㊱于:介词,对,对于。 ㊲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 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
【课文注释】 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这里指孔子。 ②时习:按时温习。时,按 时。 ③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 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 婉的反问。说,同“悦”, 愉快。 ④朋: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
文本释义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 不亦 君子⑥乎?”(《学而⑦》)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
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仁㊽在其中矣。”(《子张》)
仁德就在其中了。”
[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
方法。
【课文注释】 ㊻ 笃(dǔ)志:坚定 志向。笃,坚定。 ㊼切问而近思:恳切 地发问求教,多思考 当前的事情。切,恳 切。 ㊽仁:仁德。
新课导入
读一读PPT上的三句话,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 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北宋开国宰相)
2.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 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蔡伯潜《诸子通考·绪论》
3. 中国的孔子,是哲学界的华盛顿。 ——艾默生(美)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 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而》)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⑪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
⑫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是否复习过了呢?”
⑬信:诚信。
[段解]主要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⑭传(chuán):传授,这里
提高自我修养。
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子曰:“吾十有五⑮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⑯, 【课文注释】
四十而
【课文注释】 ㊳焉:于此,意思是在 其中。 ㊴善者:好的方面,优 点。 ㊵之:代词,指代“不 善者”。
子在川上㊶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㊷。” (《子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 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段解]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子曰:“三 军㊸可夺㊹帅也,匹 夫㊺不可 夺志也。”(《子罕》)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 姓不能改变他们的志向。” [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
君 并 而 人
不做们
子 是 事 应
不情该
欲 让 则 说
我应话 们该谨
说干慎
《 话练, ,勤说
·
<论语>十二章论 而 奋 话 是。不 语 告常谨 诉言慎 我道, 里 们:伤 说言害
仁 话多自 要必己
》
谨失又 慎但伤 。慎害
言他
讷 于 言 而 敏 于 行
人
。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掌 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了解《论语》的相关知识以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
⑮十有五:十五岁。有,同“ 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 ⑯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
⑰惑:迷惑,疑惑。
不 ⑲,
惑 ⑰ , 五 十 而 知 天 命 ⑱ , 六 十 而 耳 顺 ⑱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
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 命令。
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六 ⑲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
【课文注释】 ㊶川上:河边。川,河流。 ㊷逝者如斯夫(fú),不舍 昼夜: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 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 去。斯,代词,这,指河水。 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 感叹。 ㊸三军:指军队。 ㊹夺:改变。 ㊺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 里泛指平民百姓。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㊻,切
问而近
思㊼,
㉔则:连词,相当于“就”
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便”。
思而不学则殆㉖。”(《为政》)
㉕罔(wǎnɡ):迷惑,意思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段解]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 ㉖殆(dài):疑惑。
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子曰:“贤 哉㉗,回也!一箪㉘食,一瓢 饮, 在 陋 巷,
初读感知
1.听朗读,纠正字音、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课下注释,梳理文意。 3.配乐朗读并点评。
lún
yuè
论说
wǎng
罔
dài
殆
yùn
xǐng
yú
愠省逾
dān
huì
箪诲
gōng
肱
课文解读
思考1:十二则语录 分别告诉了我们什 么道理?
速读 课文
思考2:本文的写 作体例是什么?有 怎样的语言特色?
中国古代思想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 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 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 学者之一,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
输 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
入 《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 标 《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 题 经”。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 理形成的版本
曾子曰:“吾⑧日⑨三省⑩吾身:为人谋 【课文注释】
⑪而不忠⑫乎?
⑧吾(wú):人称代词,我。 ⑨日:每天。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⑩三省(xǐnɡ):多次进行自
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 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
与朋友交而不信⑬乎?传⑭不习乎?”(《学 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
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 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 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 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 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办教育,理六经。
孔子思想
(1)、政治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 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自己也 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都是他的做 人准则。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论语译注》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动荡、转型的时代。 由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制度的变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权力下逮 (权力被下级夺取)、礼仪僭( jiàn)越(超越本分)等现象,是孔子思想产生和形 成的社会根源。鲁国是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 面的特殊性(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是孔子儒家思想产生的特殊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