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48分)
1. (3分) (2018高三上·清远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 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
量KCl的固体
溶液颜色变浅
FeCl3+3KSCN Fe(SCN)3+3KCl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B 用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将产生的
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
色褪去
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C 向装有X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浓NaOH溶
液,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无明显现象X溶液中无NH4+
D
常温下,向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2CO3
和NaHCO3溶液中各滴加1滴酚酞
变红,前者
红色更深
结合质子的能力:CO32- >HCO3-
A . A
B . B
C . C
D . D
2. (3分) (2019高一下·延边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锌锰干电池都是二次电池
B .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但是会污染环境的新型电池
C . 化学电池的反应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
D . 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是Pb负极是PbO2
3. (3分)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
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 (3分) (2016高一下·郑州期中) 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C . 在上述条件下,SO2能完全转化为SO3
D . 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5. (3分) (2016高二上·延安期中)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1.9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A的转化率降低
C . m+n>p
D . C的体积分数减小
6. (3分) (2018高二上·慈溪期中) 对于2SO2(g)+O2(g) 2SO3(g),ΔH<0,根据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t2时使用了催化剂
B . t3时采取减小反应体系压强的措施
C . t5时采取升温的措施
D . 反应在t6时刻,SO3体积分数最大
7. (3分) (2018高二下·海宁期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铁螺丝连接锌板时,铁不易生锈
B . 2NO(g)+2CO(g) N2(g)+2CO2(g)向正方向进行时,ΔS<0
C . 单斜硫放出热量可转变成正交硫,由此可知正交硫更稳定
D . 已知,则ΔH1+ΔH2=ΔH3
8. (3分) (2018高二上·中山期末) 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 ,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的H+浓度为1×10-7mol·L-1 ,则该溶液是()
A . 酸性
B . 碱性
C . 中性
D . 无法判断
9. (3分) (2017高二上·浦东期末) 用0.100mol/L标准盐酸溶液滴定2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 . 装盐酸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干净后立即装入盐酸
B . 滴加盐酸时滴到锥形瓶外
C . 滴定达到终点时,振荡时待测液溅出锥形瓶
D . 滴定前装盐酸的滴定管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10. (3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运动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
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B . K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 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 . 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11. (3分) (2016高一下·微山月考)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a kJ,破坏1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b kJ,形成1mol 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c kJ,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b>c
B . a+b>2c
C . a+b<c
D . a+b<2c
12. (3分) (2015高二上·济南期末)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 反应A(s)⇌2B(g)+C(g),当C的体积分数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 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钢闸门腐蚀
C . 用FeS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Hg2+:FeS(s)+Hg2+(aq)═HgS(s)+Fe2+(aq)
D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氢气的速率
13. (3分)(2018·贵阳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
A 将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碎瓷片后,产物通入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反应中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B 向25mL沸水中加入5~6滴0.1mol/LFeCl3溶液,
继续加热
溶液变成红色有氢氧化铁胶体生成
C 1mL20%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并加热,然后加
入新制Cu(OH)2煮沸
产生红色沉淀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D
向AgCl悬浊液中先滴加0.1mol/LKI
溶液,再滴加0.1mol/LNa2S溶液白色沉淀先变为黄色,后
变为黑色
Ksp(AgCl)<Ksp(AgI)
<Ksp(Ag2S)
A . A
B . B
C . C
D . D
14. (3分)常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c(HA)c(KOH)
①0.10.19
②x0.27
A . 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 . 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H+)+c(HA)
C .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2 mol/L
D . 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15. (3分) (2020高二上·高安期末) T0℃时,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Z(g)(未配平),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
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X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T1℃时,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0,则T1<T0
C . 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 %
D . T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v(X)=0.083 mol·L-1·min-1
16. (3分)(2018·黑龙江模拟) 碱性硼化钒(VB2)一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用该电池为电源,选用情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VB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VB2+11H2O-22e-=V2O5+2B2O3+22H+
B . 外电路中电子由c电极流向VB2电极
C . 电解过程中SO42-向b电极移动
D . 电解过程中,b电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共6题;共52分)
17. (9分) (2018高三下·城中开学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1)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用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将水中的氨氮(用NH3表示)
转化为氮气除去,其相关反应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①:NH3(aq)+HClO(aq)= NH2Cl(aq)+H2O(l)△H1= akJ•mol﹣1
反应②:NH2Cl(aq)+HClO(aq)= NHCl2(aq)+H2O(I)△H2= bkJ•mol﹣1
反应③:2NHCl2(aq)+H2O(l)= N2(g)+HClO(aq)+3HCl(aq)△H3= ckJ•mol﹣1
① 2NH3(aq)+3HClO(aq)= N2(g)+3H2O(I)+3HCl(aq)的△H=________。
② 溶液pH对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有较大的影响(如图1所示)。
在pH较低时溶液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氨氮去除效率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
③ 用电化学法也可以去除废水中氨氮.在蒸馏水中加入硫酸铵用惰性电极直接电解发现氨氮去除效率极低,但在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后,去除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反应装置如图2所示,b为电极________极,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① 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 为催化剂,可以将CO2 和CH4 直接转化成乙酸。
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右图所示。
250~300 ℃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
② 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O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18. (9.0分) (2016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某同学用50mL 0.50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的NaOH溶
液在如图1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B .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C .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D . 若将盐酸体积改为60mL,两次实验所求得中和热不相等
(2)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H的绝对值常常小于57.3kJ/mol,其原因可能是
A . 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 . 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C . 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D . 用温度计测定盐酸初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3)将一定量的稀氨水、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钡溶液分别和1L 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4)若将V1mL1.0mol•L﹣1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由图2可知,氢氧化钠的浓度为________;
19. (7.0分) (2016高二上·大连开学考) 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轮.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
(1)混合动力车的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汽油(以辛烷C8H18计)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569.1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该电池中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
(主要为KOH)为电解质溶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示意如图1,其总反应式为:H2+2NiOOH 2Ni(OH)2.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3) 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可通过图2的电解装置制取,电解总反应为:2Cu+H2O Cu2O+H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用镍氢电池作为电源进行电解,当蓄电池中有1mol H2被消耗时,Cu2O的理论产量为________ g.
(4)远洋轮船的钢铁船体在海水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________腐蚀.为防止这种腐蚀,通常把船体与浸在海水里的Zn块相连,或与像铅酸蓄电池这样的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填“正”或“负”)相连.
20. (8分) (2018·南京模拟) 含重金属离子(如铬、锰、铅等)废水的常见治理方法有化学还原法、化学氧化法、吸附法等工艺.
(1)化学还原法除Cr2O72-:取含Cr2O72-的模拟水样,分别在不同pH条件下,向每个水样中分别加一定量的FeSO4、NaHSO3,搅拌,充分反应,然后滴加Ca(OH)2悬浊液,静置沉淀,测定铬去除率,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在酸性条件下,NaHSO3使Cr2O72-还原成为Cr3+,请写出NaHSO3与Cr2O7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pH>8时,亚铁盐对+6价Cr的去除效果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③分析比较亚铁盐和亚硫酸盐去除+6价Cr的效果。
Ⅰ.亚铁盐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对+6价Cr的去除效果优于酸性条件下的去除效果,亚硫酸盐则相反;Ⅱ.________。
(2)化学氧化法除Mn2+:
①相同条件下,按Ⅰ、Ⅱ两种方案氧化除去水样中Mn2+,测定不同pH,相同反应时间的c(Mn2+),结果如图2所示,产生该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②氧化实验中除Mn2+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
(3)石墨烯吸附法除Pb2+:不同的pH会使石墨烯吸附剂表面带上不同的电荷,图3为pH对Pb2+吸附率的影响,发生如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1. (9.0分) (2016高一上·全州期中) 写出下列反应的电离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硫酸铝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
(2)醋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2. (10分) (2016高二上·武汉期末) 电解质水溶液中可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依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溶液:①NH3•H2O ②(NH4)2SO3 ③KHSO3 ④K2S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2)体积相同、c(H+)相同的三种酸溶液①CH3CO OH;②HCl;③H2SO4分别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倍,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3)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实验测得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 H2O时放出57kJ的热,则醋酸溶液中,醋酸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25℃时,NH3•H2O的电离常数为Kb=1.7×10﹣3.0.1mol•L﹣1NH4Cl溶液的pH=a,则c(NH4+):c(NH3•H2O)=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①pH=1的
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一定都降低
②pH=2的盐酸与pH=13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9:1混合后的溶液pH为11
③pH相等的三种溶液:a.CH3COONa;b.NaHCO3;c.NaOH.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c、b、a
④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42﹣)
⑤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所以Na2HPO3稀溶液一定呈碱性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 可能等于7.
⑦某二元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则0.1mol/L的Na2B溶液中,c(Na+)=2c (B2﹣)+2c(HB﹣)
(6)25℃时Ksp[Mg(OH)2]=5.6×10﹣12,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Al(OH)3]=1,.1×10﹣3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Al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现向一定浓度的AlCl3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当Fe3+刚好完全沉淀时,测定c(Al3+)=0.2mol•L﹣1.此时所得沉淀中________(填“还含有”或“不含有”)Al(OH)3.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4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共6题;共52分) 17-1、
17-2、
18-1、
18-2、
18-3、
18-4、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