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服务心理学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4学分
计划学时:72学时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旅游服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运用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研究旅游活动中心理活动现象及其规律。

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识消费旅游心理研究在旅游服务和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和综合职业工作能力,为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和服务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旅游概论、导游基础知识等课程,同步课程课程是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美学(旅游审美)等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旅游服务心理学的课程目标体系追求基础和应用并重的理念。

在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中强调一致性,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使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能够
切实解决问题。

具体而言,本课程标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以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过去在旅游服务心理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过分偏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分析和探讨,这是必要的,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对旅游服务心理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充分体会到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讲授过程中配以相关链接、案例分析,以帮助学生能够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

旅游服务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其科学性是值得信赖的,因此,打好基础,充分掌握旅游服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对以后从事旅游服务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

课程教学中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学习的重要性十分必要.
(3)加强实践环节,实现旅游服务心理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旅游服务心理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参与市场实践调查,采用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团队协作,注重教学过程的职业素养养成。

(三)课程设计思路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建立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
(1)坚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注重学习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大实践实训教学的力度。

(2)充分运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等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在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上做文章,实践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上下功夫。

(3)在评价体系上,改变过去完全以理论考试分数为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的做法,加大对实践环节的评判力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和掌握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2)了解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管理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基本特征.
(3)了解和掌握社会、人文因素对旅游服务心理的影响。

(4)了解和掌握旅游服务心理的发展趋势和心理学相关的前沿知识.
(二)能力目标
在专业能力上,要求学生掌握“两会一能”,即会观察、会判断、能管理。

在方法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在社会能力上,要求学生拥有团队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发展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绪论
1、了解:旅游服务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研究旅游服务心理学的原则。

2、理解:旅游服务心理学的含义
3、掌握: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及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旅游者的感知觉
1、了解:感知觉的概念、特性.
2、掌握:旅游者的感知觉。

教学重点:感知觉的特性.
教学难点:感知觉的特性。

旅游者的学习
1、了解:学习、风险的概念、不成熟的旅游者和成熟旅游者的区别。

2、理解:旅游者学习的重要性。

3、掌握: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教学重点:如何培养旅游者。

教学难点:旅游者如何学习。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1、了解:需要、动机的概念、。

2、理解:旅游的不同需要、旅游的不同动机。

3、掌握:需要层次论、动机过程.
教学重点:需要层次论。

教学难点:旅游动机过程。

旅游者的态度
1、了解:态度的概念、特性、影响因素。

2、理解:旅游偏爱.
3、掌握:掌握影响旅游态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旅游态度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如何改变旅游态度.
旅游者的个性
1、了解:角色的概念、影响因素、社会阶层。

2、明确:角色和旅游行为的关系。

3、掌握:影响角色形成的因素.
教学重点:社会角色、家庭结构.
教学难点:社会角色的形成及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旅游服务心理概述
1、了解:旅游服务等等心理原则、心理策略以及服务人员的心理品质、职业素养。

2、明确:旅游职业素养和服务的关系。

3、掌握:旅游从业者的心理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旅游从业者的知情意以及个性形成。

教学难点:旅游从业者良好心理品质如何形成。

导游服务心理
1、了解:导游服务的要求、导游服务的心理策略、以及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心里规律。

2、明确:导游服务和旅游服务质量的关系。

3、掌握:导游的心理特点和旅游者旅游过程中心理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导游服务在旅游过程中的实施。

教学难点:旅游者旅游过程中心理变化规律。

附学时分配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