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套扎联合硬化序贯治疗的疗效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套扎联合硬化序贯治疗的疗效评价
徐衍;殷健
【摘要】目的探讨套扎联合硬化序贯治疗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04至2017-04诊断为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经过2次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分级仍在中(G2)、重(G3)度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9例),研究组行套扎联合硬化序贯治疗,对照组继续行套扎序贯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随访1年并复查胃镜,比较两组的序贯治疗次数、食管静脉曲张消除率、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食管静脉硬化术序贯治疗次数(2.24±0.95)少于对照组食管静脉套扎术序贯治疗次数(3.29±1.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静脉曲张消除率(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46.43%),再出血率(2.45%)低于对照组(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套扎联合硬化序贯治疗可减少内镜下治疗次数,显著减少套扎术后残留的食管曲张静脉、延缓静脉曲张的复发,并发症风险无增加.
【期刊名称】《武警医学》
【年(卷),期】2018(029)012
【总页数】3页(P1138-1140)
【关键词】食管静脉套扎术;硬化剂疗法;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作者】徐衍;殷健
【作者单位】100048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消化科;100048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消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1
肝硬化是慢性肝纤维化发展的最后阶段,当出现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等处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出血时,可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gastic variceal bleeding, EVB)作为肝硬化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病死
率为50%~70%,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出血量大的特点。

出血以呕血、便血、黑便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上常采用药物、外科止血等方法进行治疗,但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常不理想,而外科手术创伤性大,手术风险较高[2,3]。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内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 EVL)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术(endoscopic injection sclerotherapy, EIS),EVL因其具有微创性、操作简便,止血效果显著的特点而被临床广泛采用,但单纯的套扎治疗存在复发较快的问题[4,5],因此设计了先行套扎后硬化的序贯疗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EVL联合EIS在肝硬化并EVB治疗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4-04至2017-04在我院诊断为肝硬化并EVB患者,均经过2
次EVL治疗,根据2009 年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食管胃静脉曲张学组修订的标准
和规范对曲张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6],其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分级仍在中(G2)、重(G3)度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排除标准:食管静脉套扎及硬化禁忌证、聚桂醇注射液过敏史、伴有胃底静脉曲张、因其他疾病导致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9例。

对照组男22例,
女6例;年龄24~70岁,平均(56.21±10.43)岁;Child-Pugh分级:A级4例,
B级13例,C级11例;研究组男24例,女5例;年龄38~74岁,平均(51.41±10.24)岁; Child-Pugh分级:A级5例, B级14例,C级1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程度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1)。

有完整的住院病史及随访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OLYMPUS Q260电子胃镜,六环套扎器wilson-cook medical有限公司提供,日本OLYMPUS 医疗产品服务有限公司生产MN-400L-0423 型内镜注射针,聚桂醇注射液(购自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80445,规格:10 ml:100 mg)。

所有受试者入院后均予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护、扩充血容量、抑酸、奥曲肽降低门脉压力等常规支持治疗。

待到生命体征平稳,采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咽喉局部麻醉,常规胃镜检查,详细观察食管静脉曲张范围、程度、红色征,确定结扎部位,然后退出胃镜并于胃镜头端安装套扎装置后再次置入,套扎从食管、胃结合部开始,螺旋形向口侧食管移动进行套扎,从下至上行螺旋式套扎,环与环之间保持1.5 cm距离,在持续负压吸引下将组织吸入外罩腔内呈紫红色时,将橡皮圈套扎于病变基底部,1次治疗套扎6~12个环,间隔2~4周重复套扎治疗。

研究组间隔2~4周给予EIS治疗,对曲张静脉内注射聚桂醇注射液3~10 ml/点,每次注射总量控制在6~30 ml以内,序贯治疗至食管静脉曲张根除或基本消失。

对照组予序贯EVL治疗至食管静脉曲张根除或基本消失;两组均治疗后随访1年并复查胃镜。

1.3 疗效判定标准根除是内镜治疗结束后,内镜下完全看不到静脉曲张,消化道黏膜呈现其基本色泽;基本消失是内镜治疗结束后,内镜下仍可见残留的细小血管[7]。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根除及基本消失者均判定为静脉曲张消除。

1.4 观察指标治疗后比较两组内镜序贯治疗次数,静脉曲张消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

再出血包含早期及迟发性再出血。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
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研究组患者内镜序贯治疗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静
脉曲张消除率,再出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表1)。

表1 两组肝硬化患者序贯内镜治疗次数、静脉曲张消除率及再出血率比较 (n;%)组别例数内镜序贯治疗次数静脉曲张消除率再出血率研究组
292.24±0.9589.66(26/29)2.45(1/29)对照组
283.29±1.2746.43(13/28)14.29(4/28)t/χ23.51924.6355.853P<0.05<0.05<0.0 5
2.2 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发热、胸骨后疼痛不适(均在术后2~3 d内缓解)、食管
狭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2)。

表2 两组肝硬化食管静脉出血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组别例数发热胸骨后疼痛不适食管狭窄总发生率研究组293(10.34)9(31.03)1(3.45)13(44.82)对照组
282(7.14)8(28.57)010(35.71)χ20.0650.0460.7210.865P>0.05>0.05>0.05>0.0 5
3 讨论
EVB是肝硬化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EVL主要是通过套扎曲张静脉来阻断静脉
血流使黏膜及黏膜下层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纤维化而闭塞曲张静脉,具有操
作简单、安全性高、止血效果显著、近期再出血率低、且不影响肝脏血流灌注量的优点。

但因结扎静脉局部纤维化很轻,不易引起明显瘢痕形成,所以黏膜下层和黏膜层血管间易再形成吻合枝,使已闭塞血管再通,单独应用远期再出血率及复发率
较高[8-10]。

EIS聚桂醇注射液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硬化剂,化学名聚氧乙烯月桂醇醚,在曲张静脉内注射后可通过硬化及栓塞作用使曲张静脉血管内形成血栓、结缔组织增生等压迫曲张静脉,从而发挥止血作用,具有止血效果显著、复发率低的特点。

但单独应用时易损伤血管内皮,一旦剂量过大易增加周围炎症反应范围,引发食管黏膜坏死、吞咽痛、溃疡、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且拔针时常因曲张静脉压力过高而增加出血的风险[11-14]。

而在EVB基础上联合EIS序贯治疗不仅可减少硬化剂总量减轻并发症,而且有效消除静脉曲张,减少再出血率,起到优劣互补的双重作用[15]。

本研究发现,肝硬化EVB患者经2次EVL治疗后静脉曲张内镜分级仍为G2、G3者,研究组总共进行65次EIS治疗,人均每次聚桂醇用量(12.88±5.32)ml,明显少于指南推荐的每次40 ml用量[1]。

研究组序贯EIS治疗次数(2.24±0.95)少于对照组序贯EVL治疗次数(3.29±1.27),静脉曲张消除率(89.66%)显著优于对照组(46.43%),再出血率(2.45%)低于对照组(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EVL联合EIS序贯治疗可对EVB进行快速、有效止血,EIS能有效消除穿通支血管,进一步消除残存的曲张静脉,防止已闭塞消失的曲张静脉再通,提高静脉曲张消除率,减少内镜下治疗次数,降低食管静脉曲张的复发和再出血[6]。

总之,EVL联合EIS序贯治疗效果显著,在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两组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切除后长期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仍需临床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J].临床肝病杂志,2016,32(2):203-219.
[2] Cerini F, Gonzalez J M, Torres F, et al. Impact of anticoagulation on upper-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cirrhosis.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 Hepatology, 2015, 62(2):575-583.
[3] 胥雄阳, 张仕泽, 杨兴平,等.套扎术联合硬化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4,26(12):1662-1663.
[4] 晋琼玉,徐泽艳,徐静,等.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术及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 西部医学, 2013, 25(9):1365-1367.
[5] 顾星石, 白旭明, 程龙,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远期疗效观察[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5,10(4):266-271.
[6]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胃静脉曲张组.消化道静脉曲张及出血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2009年)[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1) :1-4.
[7] 叶营, 孙相钊, 蔡春调,等.内镜联合药物诊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再出血危险因素研究[J].海南医学, 2017, 28(3):374-378.
[8] Marmo R, Piano M D, Cipolletta L, et al. 1039 Mortality From Non 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J].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13, 77(5):AB180-AB180.
[9] 司淑平,占强,王辉,等.内镜下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6):1-4.
[10] 高成广, 谢峰, 冯亚东.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 32(2):284-287.
[11] 曹世堂,黄敏捷,刘克祥,等.酚磺乙胺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 32(9):1679-1682.
[12] 张晖,进军,左凡,等.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56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15,55(2):63-65.
[13] 庞美志,何咖鲒.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4,36(7):983-985.
[14] 忻笑容,陈平,朱时燕,等.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对肝硬化患者主要器官功能影响临床分析[J].肝脏,2017,22(10):907-911.
[15] 朱松平,黄泽夏.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8):54-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