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真题精校精析(安徽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安徽卷 (文综地理 )
[2012 安·徽卷 ] 图 7 表示 2000-2010 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 表示 2000 年、 2010 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造。
达成23~25题。
图 7
图 8
23.2000-2010 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整体奉上涨态势的主要原由是()
①耕地面积增添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添④科技支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3.D [分析 ] 本题主要考察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要素。
读图7 可知,与2000 年对比, 2010 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减少,所以①错误;跟着科技的发展和耕地的
减少,农业劳动力只好减少,所以③错误;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政策的支持是粮食产量提升的最主要原由。
24.与 2000 年对比, 2010 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要素是()
A.水源B.市场
C.土壤 D. 机械化
24.B [分析 ] 本题考察地区农业的发展及其影响要素。
市场的需求是决定农业
种类和规模的最主要要素。
25.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①监测耕地变化②检查作物散布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追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5.A [分析 ] 本题主要考察3S 技术的作用。
经过遥感,能够监测耕地面积、
耕地质量等的变化,能够依据作物生长情况预计粮食产量,能够检查农作物的分布, GPS能够追踪产品的流向。
[2012 安·徽卷 ] 风经过丛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图 9 表示四类不一样构造的丛林对风速的影响。
达成 26~27 题。
图 9
①基层有灌木②基层有灌木③基层无灌④基层无灌木
的针叶密林的阔叶密林木的针叶密林的针叶孤立林
26.距地面 6 米之内,防风成效最好的丛林是()
A.①B.②
C.③D.④
26.A [分析 ] 读图可知基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在距地面 6 米内风速最小 (小于 3 千米 / 小时 ),所以防风成效最好。
27.从地区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创造农田防备林,宜选择() A.①B.②
C.③D.④
27.B [分析 ] 本题主要考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别性。
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
民风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 B 正确。
[2012 安·徽卷 ]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经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
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图 10 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表示图,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28~29 题。
图 10
年份
“水银行”买入“水银行”卖出
价钱水量价钱水量
(美元 /m 3) (亿 m3) (美元 /m 3) (亿 m3 )
1991 0.10 10.12 0.14 8.15 1992 0.04 2.34 0.06 1.97 1993 0 0 1994 0.04 2.72 0.06 2.09
28.该州实行“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渐渐高升
②北部地区润湿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8.B [分析 ] 本题考察水资源跨地区分配及其原由。
依据“北水南调”判断,应当是北部水资源较丰富,南部水资源欠缺,③④ 是南部缺水的原由,② 是北部水资源丰富的原由。
29.1993 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由于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良,用水效率提升
B.家产构造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蒙受
D.降水量增添,水资源充分
29.D [分析 ] 重点是要仔细剖析表中信息。
表中显示,1991—1994 年间,只有1993 年“水银行”没有运作,所以 A、B 不建立;水价高不是“水银行”不运作的根来源因;当年降水量增添,能够知足需假如主要原由。
[2012 ·安徽卷 ] 图 11 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表示图(晴日 8:00 前后,东操场大多数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
达成 30~31 题。
图 11
30.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 6 月某日 16:00-16:45 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
最正确场所是 ()
A.①B.②
C.③D.④
30.A [分析 ] 本题考察日影方向及其影响。
6 月某日 16 时左右,太阳位于南偏西地点,所以树荫位于树的东北,①处是上体育课的最正确场所。
31.以下日期中,阳光照耀行道树产生的暗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5月 1日 B.6月 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31.C [分析 ] 本题重点是算出哪个选项日期离夏至日近来。
北半球夏至日(6 月
22日)太阳日出时东偏北最远,日落时西偏北最远,所以夏至日日影在地面转动
的角度最大,选项中 7 月 1 日离夏至日近来,所以 C 正确。
[2012 ·徽卷安] 青藏高原周围多高峰。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均匀海拔 3 500 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
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图12 为青海省年降水量散布和年均匀气温分区图。
达成 32~33 题。
图 12
32.青海省东南边沿降水许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大西洋B.北冰洋
C.太平洋D.印度洋
32.D [分析 ] 本题考察地区降水的影响要素。
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降水主要
是来自印度洋的水汽。
33.依据年均匀气温散布情况,将青海省区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
三区年均匀气温对比 ()
A.Ⅰ >Ⅱ >ⅢB.Ⅰ <Ⅱ<Ⅲ
C.Ⅰ <Ⅱ、Ⅱ >ⅢD.Ⅰ >Ⅱ、Ⅱ <Ⅲ
33.C [分析 ] 本题主要考察地区地形的判断及地形对天气的影响。
依据题干信息,Ⅱ温度区大多数位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较低,降水较少,所以气温在三区中
最高。
[2012 安·徽卷 ] 依据资料和图,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家产构造,优化家产布局,推进地区协调发展。
资料二基于近些年铁矿石入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添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图 131990- 2009 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地区差别
(1)描绘图中两个Ⅰ区的区位特色,并分别剖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由。
(2)针对图示地区洪涝灾祸隐患,列举宜采纳的主要举措。
(3)剖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踊跃
影响。
34.[答案 ] (1)Ⅰ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
西北部山区耕地迅速减少,主要由于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迅速减少,主要由于迅速城市化
和退田还湖。
(2)修筑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流等;山区:退耕还林,植
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美排水系统;乡村:增强农田水利建设;以
法治水,增强洪涝灾祸监测、预警和应急系统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3)(对武汉市的踊跃影响 ):减少能源、资源的耗费和土地占用;优化家产构造和布局;改良城市环境。
(对防城港市的踊跃影响 ):扩大港口规模;拉动有关家产发展,增添就业;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促使地区发展。
[分析 ] 第 (1)题,读图可知, I 区位于西北山区和东部湖区两个不一样地点,其山区耕地减少主要原由是退耕还林;东部平原区耕地面积减少的原由是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第 (2)题,地区洪涝灾祸的治理,山区、湖区、城市、乡村不一样地区应当采纳
不一样的举措;但疏浚河流,修筑分洪蓄洪工程、增强灾情预告和监测、参加水
灾保险是共同举措。
第 (3)题,家产转移对转出区的影响主要表此刻资源和环境意义;对转入区主
要表此刻经济意义上。
[2012 安·徽卷 ] 依据资料和图 14,联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睦一致。
图 14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种类表示图
(1)图中 A 地、B 地的地貌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2)假如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所,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5.[答案 ] (1)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双侧岩体以
垂直方向运动为主; A 侧岩体相对上涨,形成断块山; B 侧岩体相对降落,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停将风化、侵浊产物搬运到谷地边沿聚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
人口增加,
林地遭损坏,入湖污水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祸增加,环境质量降落,
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分析 ] 第 (1)题,主要考察地区地貌种类的判断及其成因。
读图可知点苍山、洱
海属于断层形成的地垒和地堑: A 处位于斜坡以上,属于断块山; B 处是河流流出山区形成的冲积扇。
第 (2)题,考察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建筑对该地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农
业生产、湿地、丛林、地质灾祸、大理古城的保护等方面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