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宵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最后一个重要节日。
这个节日以热闹喜庆的氛围和美味可口的元宵而闻名。
然而,许
多人对于元宵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知之甚少。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深
入解析元宵节的来龙去脉,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节日。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追溯至两千多年前。
在很久以前的时候,人们
过元宵节主要是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和祈祷一年丰收。
据史书记载,
元宵节最早的传统源自中国古代的祭神仪式。
人们相信只有在元宵节
的夜晚,才能祈求自然和神灵的保佑。
因此,他们会在户外空地上搭
建香案,供奉神灵,并点燃烛灯。
人们也会点燃一束由五色绢带扎成
的长明灯笼,这象征着辉煌的灯火、美好的明天。
元宵节除了祭神,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活动,就是赏灯。
据说,赏
灯的习俗起源于中国受到外敌侵略的年代,人们为了彻夜不眠追击敌人,便用灯笼来照明。
从此之后,灯笼逐渐成为了元宵节的象征之一。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会在元宵节这一天挂起五彩斑斓的灯笼,供人们欣赏。
这些灯笼造型各异,有花卉、动物、人物等,给城市增
添了美丽的夜景。
除了灯笼,元宵节还有一种特色食物,即元宵。
元宵由糯米制成,
外皮柔软,内馅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豆沙、芝麻、莲蓉等。
吃元宵有
着深厚的文化含义。
元宵的形状圆润,寓意团圆和和谐。
元宵节这天,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香甜可口的元宵,象征着家庭的团聚和美满。
有关元宵节的传说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十五的月亮”
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长寿公”的老人,他拥有一
个美丽的女儿名叫嫦娥。
有一天,嫦娥无意间得到了神仙赠予的灵丹
妙药,她食用后飞上了月亮,成为了月宫中仙子。
她每天在月亮上度
过孤独而神秘的生活。
长寿公非常思念嫦娥,于是他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准备了一
桌美味的食物,祭祀嫦娥。
有一个熟悉此事的渔夫告诉了别人,于是
大家都加入到祭祀的行列中。
为了让嫦娥吃到这些食物,人们还点起
了燃烛,照亮长空。
传说中在这一天,能看到嫦娥月宫中照耀的光芒。
为了不让长寿公的饭菜被嫦娥看到,他们还点起了一批灯笼。
渔夫的邻居有一家做面点的,他们发现把糯米做成圆球状外皮削花,放在月光下,也会很好看,于是就把它也煮熟了一起供了神灯。
于是,这些精美的灯笼和美味的元宵一起成了元宵节的重要象征。
除了这个流传至今的故事,元宵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传说,如“正月
里腊,正月里元”、“五色丝绵红”等。
这些故事和传说,在很大程度上
形成了元宵节的独特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元宵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传统节日。
它
糅合了祭神、赏灯、吃元宵等多个传统活动,具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和祈求。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元宵节都是一个喜庆且热闹的
日子。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元宵节的由来
及传说故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