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安全保证措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洞身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安
全保证措施
1.1.1.危险源辨识方法
(1)采用半定量计值的评价方法分析每个危险源导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程度的大小。
评价方法采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进行。
(2)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个因素指标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其简化公式是D=LEC
表6.1-1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表6.12-4 D-危险性分析
一级:是指稍有危险,毋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二级:一般危险,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需保持现有做法并进行关注;
三级:显著危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安全控制措施;
四级:高度危险,应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施工期间,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
五级:极其危险,应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施工期间,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并暂时不能控制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应急措施。
1.1.
2.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结合项目资源配置情况、技术能力状况,当地气象、水文条件以及隧道段地质情况,对施工过程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辨识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危险等级较大的危险源采取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如表6.1-5。
表6.1-5 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
第 3 页
第 4 页
第 5 页
第 6 页
6.2.3 风险分析结论
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辨识出危险有害因素33项,通过评价,得出危害级别为二级(20<D≤70)的风险有19项,级别为三级的风险(70<D≤160)的有14项,其中三级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及应对措施见表6.2-6。
表6.2-6 重大危害因素清单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