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选择题
1.“我住在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的大陆,我因腹部有一个育儿袋而得名,跳跃是我的强项……”这里的“我”指图中()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之称的大陆是澳大利亚,袋鼠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腹部有育儿袋,善跳跃。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古老的动物,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内容牢记作答即可。
2.中新网2019年4月8日电,综合报道,距离4月12日的脱欧期限仅剩几天,英国脱欧进程依然未取得实质突破。
读漫画,完成下列小题。
(1)牛排、羊腿、奶制品是欧洲人餐桌上的主要食品。
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干旱,不利于种植业发展
②地形多山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④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放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下列有关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英国“脱欧”,表明英国不再属于欧洲
B. 英国首都巴黎,有“浪漫之都”之称
C. 英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 英国人是白色人种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另外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放牧,因此畜牧业发达。
故C符合题意。
(2)A.英国“脱欧”,但英国仍然属于欧洲,A不符合题意;
B.法国首都巴黎,有“浪漫之都”之称,B不符合题意;
C.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不符合题意;
D.英国人是白色人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主要分布于南北两侧。
(2)联合国有六大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俄语主要是俄罗斯和东欧各国使用;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一些国家及加拿大部分地区;西班牙语主要是西班牙人和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使用;阿拉伯语主要流行于西亚和北非。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3.读图1巴西人口分布图和图2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
完成下列小题。
(1)两国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地区,主要分布在两国的()
A. 西南地区
B. 内陆地区
C. 西北地区
D. 东南沿海(2)澳大利亚中部地区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海拔高
B. 气候干燥
C. 潮湿闷热
D. 河流众多
(3)下列特征属于两国共有的是()
①热带气候分布广②分布有面积较大的高原和平原
③濒临大西洋④全部位于南半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D
(2)B
(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千米2地区,主要分布在两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故D符合题意。
(2)根据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因此人口稀疏。
故B符合题意。
(3)读图,结合两国地形图可知,澳大利亚和巴西热带气候都分布较广,都有面积较大的高原和平原;巴西濒临大西洋,澳大利亚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全部位于南半球。
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3)A。
【点评】(1)巴西和澳大利亚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是该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开发早。
(2)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特点是呈半环状分布。
(3)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
澳大利亚地形可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原,海拔200-500米;大陆中部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大陆东部为山地(大分水岭),一般海拔800-1000米。
巴西西部分布着安第斯山脉,东部分布着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4.阅读三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大洲分别是()
A. 亚洲、非洲、欧洲
B. 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C. 北美洲、欧洲、亚洲
D. 南美洲、非洲、南极洲
(2)贝贝乘轮船从②大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3)读图发现,①大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大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可以支持下列哪个结论()
A. 大陆漂移假说
B. 全球上要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C. ①大洲西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 ①②两大洲热带面积广大
【答案】(1)D
(2)B
(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②③大洲分别是南美洲、非洲、南极洲。
(2)乘轮船从②非洲西部前往巴西,走最短航线须经过大西洋。
(3)①南美洲东岸凸出的部分与②非洲西岸凹入的部分遥相对应,说明两个大陆本来应
故答案为:(1)D;(2)B;(3)A;
【点评】(1)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
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以苏伊士运河和亚洲为界。
非洲为一高原大陆,地势比较平坦,明显的山脉仅限于南北两端,分布有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以及埃塞俄比亚高原。
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
赤道横贯中央,气温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非洲经济欠发达,主要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
(2)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
北部和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南部和南极洲隔德雷克海峡相望。
安第斯山脉几乎纵贯整个南美洲西部,拥有美洲最高的山峰--阿空加瓜山。
安第斯山脉东部就是面积广大的亚马孙平原,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雨林。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也是实力最强的国家。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以热带为主,大陆性不显著。
(3)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比重。
地势中间低两边高,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澳大利亚跨两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南部属于温带。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还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5.下列有关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美国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生产经营多样化
B. 美国的硅谷位于洛杉矶东南部
C.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D. 澳大利亚是北半球独占整个大
陆的国家
【答案】 C
【解析】【分析】有关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说法,美国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区域专门化;美国的硅谷位于旧金山东南部;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故答案为:C。
【点评】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为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农业生产过程高度机械化、电气化,生产效率高。
农业地区生产的专门化为美国农业的另一大特点。
澳大利亚的采矿业经营规模大,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由于矿产品出口额数量大,澳大利亚也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6.“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速增长。
目前,我国依托第二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铺划了西(经阿拉山口)、中(经二连浩特)、东(经满洲里)三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国内开行城市达到28个,到达欧洲11个国家29个城市。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中欧班列返程中国的货物主要有()
A. 汽车、红酒、橄榄油
B. 普通服装、小家电、塑料制品
C. 仪表、药品、手配件
D. 木材、瓷器、玉米
(2)开通中欧班列带给我国普通老百姓的好处是()
A. 方便欧洲游行
B. 提高经济收入
C. 增加生活消费品的选择
D. 提供就业岗位
(3)从浙江义乌到西班牙的便捷路线中,班列经过可能性最小的铁路干线是()
A. 兰新线
B. 陇海线
C. 京包线
D. 京沪线【答案】(1)A
(2)C
(3)C
【解析】【分析】(1)中欧班列返程中国的货物最可能是汽车、红酒、橄榄油等,欧洲西部是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地中海沿岸国家盛产葡萄和橄榄,红酒和橄榄油产量大,故选A。
(2)开通中欧班列可以给我国普通老百姓增加生活消费品的选择,可以方便我们购买更多的工业产品,欧洲国家工业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故选C。
(3)从浙江义乌到西班牙的便捷路线中,班列经过可能性最小的铁路干线是京包线,一般都要经过京沪线、陇
海线和兰新线,故选C。
【点评】(1)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本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自英国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字形工业密集地带。
主要工业区:法国巴黎盆地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格兰中部工业区;伦敦地区工业区。
(2)中欧班列的开通能够强化国家间合作,加快通行效率。
广泛的国际间经贸合作,有助于提升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
发挥亚投行作用,建立内陆枢纽节点。
同时能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媒介,加强铁路运输竞争力。
(3)京包铁路起点北京站,终点包头站,从北京经河北省张家口、山西省大同、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终到包头。
该铁路是通向中国西北地区的铁路干线。
沿线经过冀北山地(燕山-太行山山脉)、张北围场高原、大同盆地、内蒙古高原到达河套平原。
既是一条晋煤外运线,又是一条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相通的国际线的一部分。
7.中东地区战乱频繁的影响因素很多,下列与之无关的是()
A. 自然环境优美
B. 民族矛盾尖锐
C. 石油资源丰富
D. 淡水资源紧缺
【答案】 A
【解析】【分析】中东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自然条件不好,选项中自然环境优美与战乱频繁无关。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
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8.2018年夏季高温席卷北半球、乃至北极圈,对于生活在瑞典的人们而言,因为屋里极少装制冷空调,今年夏季高温的天气甚是难熬。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瑞典居民房屋内很少装空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文化习俗
B.气温
C.降水
D.资金
(2)瑞典()
A.地形以山地为主,东高西低
B.河流短小,多注入北冰洋
C.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东部与挪威相邻
(3)瑞典是欧盟成员国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已超过52%。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瑞典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来自()
①石油、天然气②核电③风能、太阳能④水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B
(2)C
(3)D
【解析】【分析】(1)瑞典居民房屋内很少装空调是因为瑞典大部分地区处于高纬度,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全年气温较低,故答案为:B。
(2)瑞典是一个地形以山地为主,西高东低;河流短小,多注入大西洋的波罗的海,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西部与挪威相邻,故答案为:C。
(3)瑞典是北欧国家,其使用的新能源占比重高,其可再生主要来自于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石油、天然气和核电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答案为:D。
【点评】瑞典是位于欧洲北部,北极圈穿过北部,是一个地跨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国家,地形崎岖,以山地为主,地势是西部高、东部低,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波罗的海。
9.下列四国中有关资源进出口的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A为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可大量出口石油,故A正确;B为印度软件产业发达,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软件产业大国,大量出口软件,故B错误;C为澳大利亚铁矿石资源丰富,大量出口,故C错误;D为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匮乏,故需要大量进口煤炭,故D错误;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1)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十分发达,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发源于印度的班加罗尔,在20世纪80年代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在人才聚集,技术发达的大城市。
在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分布在原先已有的产业中心周围的城市。
在21世纪初形成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形成在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2)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个大洲和东西两个半球,地形从西往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比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纬度较高,气候比较寒冷,因此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适合农业发展的土地并不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乌拉尔山为界。
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能源矿产资源丰富,轻工业较为欠缺。
俄罗斯大量出口石油天然气,被形象称为世界加油站。
(3)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出口。
主要有京滨(东京---横滨),名古屋(名古屋为中心),阪神(大阪--神户),濑户内(濑户内海沿岸)和北九州五大工业区。
这种工业分布被称为"临海型"工业布局。
主要原因是日本为岛国,资源极度贫乏,是世界上进口资源最多的国家,对外依赖程度很高。
同时由于国内市场狭小,需要出口大量的工业制成品。
同时日本不断加大国外投资建厂的力度,把一些高污染、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转移。
(4)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比重。
地势中间低两边高,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澳大利亚跨两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南部属于温带。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还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0.读某区域轮廓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区域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B. 该区域主要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
C. 该区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D. 该区域生活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
【答案】 D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该区域为中东地区,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主要的气
候是热带沙漠气候,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该区域生活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为属于阿拉伯民族。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位置、气候、资源、人种等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1.欧洲西部是近代科学技未发展最早的地区,很多国家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了具有特色的产业部门,其中闻名世界的“钟表王国”指的是()
A. 瑞士
B. 荷兰
C. 挪威
D. 丹麦
【答案】 A
【解析】【分析】欧洲西部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很多国家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了具有特色的产业部门,其中闻名世界的“钟表王国”指的是瑞士,该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少,利用这一特点,发展了精密仪器为代表的工业。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欧洲西部发达的工业,其中精密工业闻名世界,如瑞士的手表等。
12.读图,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中,常年温和湿润,有利于优质牧草生长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分析】欧洲位于大西洋东岸,欧洲西部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有利于优质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B选项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步骤如下:首先判断半球,最热月是7月的属北半球,最热月是1月的属南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在0 —15℃,为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 —0℃者,为温带气候类型;最热月气温在5℃以下者,为寒带气候类型。
第三步,以水定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3.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可能是()
A. 东南亚
B. 中东
C. 欧洲西部
D.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图中各数字与填入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A. ①——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B. ②——世界石油宝库
C. ③——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D. ④——宗教文化差异巨大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地区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淡水资源缺乏,宗教矛盾突出,推知为中东地区。
故答案为:B。
(2)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故A正确;中东石油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故B正确;中东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贫乏,所以为水而战,故C错误;西亚宗教文化差异大,所以宗教矛盾突出,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1)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位于“五海三洲两洋”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输出量大。
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14.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海上石油输出线路①②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霍尔木兹海峡是输出线路的必经之地
B. 线路①输往日本,需途经马六甲海峡
C. 线路②、③目标市场和运量都相同
D. 输出线路海域易造成海洋污染
(2)西亚石油生产国的外籍劳工多来自埃及,主要原因是两地域()
①人种、语言、宗教相同
②劳动力需求量相同
③经济发展水平相同
④地理位置临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是输出线路的必经之地;线路①输往日本,需途经马六甲海峡;线路②、③目标市场,但运量都不同,②的运量较大;输出线路海域易造成海洋污染。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西亚和北非地区地理位置临近,主要属于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属于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因此在人种、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相似,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1/4,西亚各国所产石油的9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5,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15.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是()
①五海三洲之地的战略位置②气候炎热,沙漠广布③争夺石油和水资源④以畜牧业
为主的经济⑤宗教文化的差异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它包括部分西亚和非洲埃及。
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欧洲和亚洲,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中东地区的人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
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但中东水资源十分缺乏。
也正是由于石油、领土、水资源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导致中东地区常年矛盾突出,十分不稳定。
16.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
A. 佛教
B. 犹太教
C. 伊斯兰教
D. 基督教【答案】 C
【解析】【分析】解:中东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目前,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其教徒是穆斯林。
故答案为:C
【点评】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
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属于白色人种。
传统民居为墙厚、窗小的平顶房。
17.南半球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是()
A. 澳大利亚
B. 日本
C. 加拿大
D. 巴西【答案】 A
【解析】【分析】解: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点评】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比重。
地势中间低两边高,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澳大利亚跨两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南部属于温带。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
澳大利亚还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18.中东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这“三洲”指的是()
A. 亚洲、欧洲、北美洲
B. 亚洲、欧洲、非洲
C. 亚洲、非洲、南美洲
D. 欧洲、非洲、大洋洲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中东地区因处于亚洲、欧洲、非洲和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三洲五海之地”的说法。
故答案为:B。
【点评】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输出量大。
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19.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多数国家的农业()
A. 以种植业为主
B. 以畜牧业为主
C. 以林业为主
D. 以渔业为主
【答案】 B
【解析】【分析】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多数国家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欧洲西部多数国家的农业类型,理解解答即可。
20.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下列小题。
(1)小明的朋友马哈茂德来自中东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沙特阿拉伯。
下列最能反映马哈茂德家乡风土人情的图片是()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