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湘教版)地理高二必修检测区域可持续发展含解析(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三节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域,下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平均坡度表。
读图表完成1~2题。
1.
A.①B.②
C.③D.④
2.关于①②③④河段开发的重点是()
A.①—水产养殖B.②—水土保持
C.③—内河航运D.④—梯级开发
解析:第1题,落差等于水平距离与平均坡度之积,而水平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同一幅图中比例尺相同,则落差与“图上距离与平均坡度之积”正相关,经计算可知,图中河段落差最大的为①。
第2题,②段坡度陡,易出现水土流失,应建水土保持林;同时,水能资源较丰富,可以进行梯级开发。
答案: 1.A 2.B
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年内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知本流域内径流的季节变化是()
A.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流量相对较小
B.春末夏初流量大,秋季流量小
C.夏秋流量大,冬春流量小
D.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
4.此流域内河水的补给方式及水汽主要来源地是()
A.冰川融水,阿巴拉契亚山B.大气降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C.大气降水,太平洋D.湖泊水,五大湖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由图可知,降水冬末春初多,夏秋相对较少,因此河流受降水补给的影响,冬末春初流量大,夏秋流量相对较小。
河水的补给方式为大气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答案: 3.A 4.B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绘制了贵州扬鞭奋蹄的新宏图。
其中提到要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加大水利建设力度。
同时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突出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环境保护……读图完成5~6题。
5.乌江流域开发建设的内容有()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6.下列促进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实施生态移民
B.退耕还林还草,适时封山育林
C.制定石漠化治理的法规,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D.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如以电代柴、以煤代柴
解析:第5题,乌江流域地形崎岖,不适宜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景区大规模地建设宾馆会破坏景区的环境。
第6题,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加强治理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既注重环境的保护,又要发展经济,但不是全部移民。
答案: 5.B 6.A
读下图,回答7~8题。
7.有关田纳西河水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B.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C.流量稳定,通航价值高
D.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8.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
B.植被破坏——矿山开采和冶炼、扩大耕地面积
C.酸雨污染——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
D.沙丁鱼减少——河流建水库,没有修建过鱼道,影响了沙丁鱼的洄游产卵
解析:第7题,受气候的影响,田纳西河流量季节变化大,水量不稳,再加上地形起伏,河流落差较大,因此通航价值并不高。
第8题,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农业和土矿业的开发不当,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田纳西河流域不是沙丁鱼的主产地。
答案:7.C8.D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清水秀,森林繁茂。
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程度加大,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到20世纪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
1933年开始,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乙),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
到20世纪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分析图甲,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依据材料和图乙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
解析:
答案:(1)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O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
(2)修筑了(多座)水坝、(多处)船闸和港口。
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实现了
对全河的统一管理和梯级开发。